扶桑畧記 卷第三

起繼體天皇紀盡推古天皇紀上

  • 繼體天皇 【廿八代,治廿五年。王子男九人,女十一人,三人即位。】
       應神天皇五代孫,彥主人王之子。母,垂仁天皇七世孫,曰振姬也。
       丁亥年二月甲午,生。年五十八,即位。
       武烈天皇崩後,大伴金村大集群臣,僉議曰:「皇種既絕,天位無繼。自古迄今,禍由茲發。天下之倫,何處繋心。仲哀天皇五世之孫倭彥王,今在丹波國桑田郡,宜迎嗣位。」即遣兵仗諸衞省職寮官。於是,倭彥王遙望於兵衛等,懼然失色,遁匿山中,不知所詣。
       明年丁亥正月,大伴金村、許勢男人、物部麤鹿火等,復更議曰:「應神天皇五代之孫男大迹(ヲホト)王,今在越前國。慈仁孝順,宜授鴻業。」即遣群臣諸司亞將金吾,粛整容儀,警蹕前駈,奄然而至。爰男大迹王,踞坐胡床。齊列陪臣,既如帝坐。持節使等致敬屈,殊盡忠誠。然男大迹王,意裡尚疑,久而不就。經于二日三夜,適知河內馬飼首荒龍,具述金村等之相迎由緒,仍受群臣迎。至于樟葉(クスハ),尚以固辭,不登天位。金村等伏地頻請,奉神璽於天皇。天皇固辭曰:「治國政民,是重事也。宜擇賢才。」猶重強請,遂以二月四日甲午即位。
       先是,天皇之父孫王,聞振媛顏容妙絕,有其艷色。自近江國高嶋郡三尾之別業遣使,聘于三國坂中井,納以為妃。遂以誕生天皇。然間,天皇幼年,父孫王薨。母振媛歎曰:「妾遠離桑梓,安能膝養。」歸越前國養之。天運自至,遂登天子之位。  元年丁亥三月甲子()日,以手白香皇女,立為皇后。仁賢天皇女。
       同年,許勢男人,任大臣。
       三年己丑,大連金村,薨。物部庶人,任大連。
       五年辛卯十月,遷都山背筒城。
       七年癸巳六月,百濟國使歸朝,貢五經博士等。
       十二年戊戊三月,遷都弟國。
       廿一年丙午九月,遷都大和國磐余玉穗宮。
       廿二年丁未六月,兵伐新羅。
       廿三年戊申九月,大臣許勢男人,薨。
       十一月,定西土疆場。
       廿五年辛亥二月,天皇春秋八十二,崩。同年十二月,葬于攝津國嶋上郡三嶋藍野陵。【高三丈,方三町。】元年丁亥,相當後魏第七主宣武帝八年、【一云,當梁王天監六年】如來滅後一千四百五十六年。


  • 安閑天皇 【廿九代,治二年。無王子。】
       繼軆天皇太子。母,妃尾張目子媛也。
       癸丑歲二月生。年六十八,即位。【以明年為元年。】
       元年甲寅正月,遷都倭國高市郡勾金橋宮。
       三月戊子()日。以仁賢天皇之女春日山田皇女,立皇后。
       四月,定上總國。
       十二月,天皇行幸三嶋。【私云,三島者,是何處乎?先帝山陵攝津國島上郡三島歟。】
       二年乙卯十二月十七日,天皇七十崩。葬于河內國古市郡古市高屋丘陵。【高三丈,方二町。】元年甲寅,相當後魏第二主武帝二年。一云,相當後魏十三主文帝元年。【或云,當梁王大同元年。】如來滅後一千四百八十三年。


  • 宣化天皇 【三十代 號高田天皇 治四年 王子男一人 女五人 無即位人】
       繼軆天皇第二男。母妃尾張目子媛也。
       乙卯歲十二月生。年六十九,即位。明年丙辰,為元年。
       元年正月,遷都高市郡檜隈宮。
       三月己酉()日,以仁賢天皇女橘仲皇女,立為皇后。
       同三月,蘇我宿禰稻目,任大臣。于時年卅一也。
       七月,大連物部朝臣庶人,薨。【在官廿八年。】
       二年丁巳十月,鎮任那,救百濟。
       三年戊午,相當震旦天台大師誕生之年矣。
       四年己未二月十日,天皇春秋七十二,崩。葬于大倭國高市郡身狹桃花鳥(ムサツキ)坂上陵。【一云,佐桃鳥坂上陵。高三丈,方三町。】元年丙辰,相當後魏第十三主文帝二年。【一云,當梁王大同二年。】


  • 欽明天皇 【卅一代,治卅二年。王子男十七人,女九人,四人即位。】
       繼軆天皇第三子。母皇后手白香。【又名橘仲皇女。仁賢天皇女也。】
       癸亥年即位。【庚申年為元年,經四箇年而已。】
       宣化天皇崩後,天皇即位之前,命令群臣曰:「余幼年淺識,未閑政事。大后山田皇女,【仁賢天皇之女,安閑天皇之后。】明閑百揆,請就而決。」爰山田皇后謝曰:「妾蒙恩寵,山海詎同。万機之難,婦女安預。今皇子者,敬老慈少,性是寬和,務存矜宥。諸臣等,早令登位光臨天下。云云。」仍不能固辭,遂登天位。
       元年庚申正月甲子(十五)日,以石姬皇女,立皇后。【宣化天皇女也。】
       同正月,物部朝臣尾輿,任大連。
       七月,遷都於大倭國磯城(シキ)嶋金刺宮。
       八月,高麗、百濟、新羅、任那,共來貢朝。
       百濟國使歸。賜良馬七十疋,船十隻。
       同年,高麗大亂。凡闘死者,二千餘人。
       九年戊辰,遣人夫三百人於百濟國,令築其城。
       十二年辛未春三月,以麥種一千石,賜百濟王。
       是歲,率眾及二國兵。【二國者,新羅、任那也。】往伐高麗。
       十三年壬申冬十月十三日辛酉,百濟國聖明王,始獻金銅釋迦像一軆。并經輪、幡盖等。其表云:「是法於諸法中,最為殊勝。難解難入。周公、孔子,尚不能知。此法能生無量無邊福德果報。乃至,成弁無上菩提。如人懷隨意寶,所須依情,此妙法寶亦然。祈願隨情,无所乏少。遠自天竺爰洎三韓。【新羅、高麗、百濟,謂三韓也。】依教奉持,無不尊敬。渡傳帝國,流通畿內。佛之所記,我法東流矣。」天皇聞已,歡喜踊躍,詔使者云:「朕從昔來,未曾得聞如是微妙之法。然朕不能自決。」歷問群臣曰:「西蕃獻佛,相貌端嚴,全未曾看。可禮以不?」蘇我大臣稻目宿禰奏曰:「西蕃諸國,一皆禮之。豐秋日本,豈獨背哉?」物部大連尾輿、中臣鎌子等奏曰:「我國家之王天下者,恒以天地社稷百八十神,春夏秋冬,祭拜為事。然而方今改拜蕃神,恐致國神之怒。」天皇曰:「宜隨情願,付稻目宿禰,試令禮拜。」大臣悅受,安置小治田家,勤修出世之業。次捨向原家為寺。【榴木原家,牟久木也。】
       是時,疾疫盛興矣。物部尾輿大連等奏曰:「不須臣等之計,致此病死。」縱火燔寺。于時無風雲,而火灾大殿。
       同年,大連物部尾輿,薨。一云,同年壬申。
       十月,百濟明王,獻阿彌陀佛像、【長一尺五寸。】觀音勢至像。【長一尺。】表云:「臣聞:『萬法之中,佛法最善。世間之道,佛法最上。』天皇陛下,亦應修行。故敬捧佛像。經教法師,附使貢獻。宜信行者。【已上。】
       或記云,信濃國善光寺阿彌陀佛像。則此佛也,少治田(推古)天皇御時,壬戊年四月八日,令秦巨勢大夫奉請送信乃國。云云。善光寺緣記云,天國排開廣庭(欽明)天皇治十三年壬申十月十三日,從百濟國,阿彌陀三尊浮浪來,著日本國攝津國難波津。其後經卅七箇年,始知有佛法。仍以此三軆,為佛像之最初。故俗人號之:「悉曰本師如來。」小墾田推古天皇十年壬戊四月八日,依佛之託宣,忽下綸言:「奉移信乃國水內郡。」佛像最初,靈驗掲焉。件佛像者,元是釋尊在世之時,天竺毗沙離國月盖長者,隨釋尊教,正向西方,遙致禮拜,一心持念彌陀如來。觀音、勢至、爾時三尊,促身於一搞手半,現住月盖門閫。長者面見一佛二菩薩,忽以金銅所奉鑄寫之佛菩薩像也。月盖長者遷化之後,佛像騰空,飛到百濟國,已經一千餘年。其後浮來本朝,今善光寺三尊,是其佛像也。【已上出彼寺,本緣起之文。】
       日吉(ヒエ)山藥恒法師法華駿記云、延曆寺僧禪岑記云,第廿七代繼軆天皇即位十六年壬寅,大唐漢人案部村主司馬達止,此年春二月入朝,即結草堂於大和國高市郡坂田原,安置本尊,歸依禮拜。擧世皆云:「是大唐神之。」出緣起。隱者見此文。欽明天皇以前,唐人持來佛像,然而非洗布也。【已上。】
       同十三年壬申,依百濟訴,敕令大將箪佐弖彥伐高麗。時其王踰垣遁逃。佐弖彥遂入其宮,盡得珍寶,并七織帳、鑯屋等。天皇以彼繋取美女二人從女等,送與蘇我大臣稻目宿禰,納為妻之。但以鑯屋置長安寺。【長安寺者,在近江國栗太郡,多他耶寺是也。】
       同年,使膳臣,遣百濟。妻子相隨。至百濟濱,日晩所宿,小兒忽亡不知所之。其夜大雪,天曉始求。有虎跡。仍帶兵,尋至巌峻之岫,拔刀曰:「敬受絲綸,泛渡蒼波。然今夜兒亡,追跡不見。不畏亡命,欲執故來。」爰虎前進,開口欲噬。巴提便申左手,執其舌,以右手刺誅,剝取其皮。【已上。】
       十四年正月,百濟使乞軍兵。
       五月,河內人奏曰:「泉郡茅浮海有響,音若雷聲,曜如日光。」詔遣使,求訪於海。得樟木浮。即造佛像二軀,今吉野放光像是也。云云。
       六月,遣內臣,使於百濟國。賜良馬二疋,舩二艘,弓十張,箭五十具。敕云:「所請隨王所須。」別詔:「醫博士、易博士、曆博士,依番上下。令上件色人,宜付還使。又卜、書、曆本、種種藥物,可上送矣。」
       十五年甲戊正月,立皇太子。敏達天皇是也。
       二月,百濟國使來朝,貢獻種種之物。
       十六年乙亥二月,百濟奏曰:「聖明王,為新羅賊見弒。」
       廿二年辛巳,新羅國貢朝。
       廿三年壬午二月,新羅貢朝。
       八月,遣伐新羅大使大伴狹手彥連,領數十万兵。
       十一月,新羅貢朝。
       廿八年丁亥,洪水飢渇。
       卅年己丑四月十四日,相當陳大建元年己丑傳大士入滅之日。本傳曰,雙林寺實錄云,【樓頻撰大士自立號,言雙林樹下當來解脱善惠大士。】大士,姓傳,名翕,字玄風,東陽郡烏傷縣稽停里人。大士涅槃時至,亦預有徴應。先是,隻林及雲黃兩處房前,皆生瑞梨樹。其上恒有甘露,四時不絕。及樹忽萎黃,漸至枯死。大建元年歲次己丑夏四月丙申朔日,大士寢疾。遂告其子普建。普成二法師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眾生故。汝等宜各護持三業,精勤六度。常懺悔地獄,地獄難入。」二法師謹依教命,因問曰:「今疾篤如此,脱不住世,恐從眾離散。佛殿不成,若何?」大士曰:「我去世後,或可現相。」至于十四日己酉,大士入涅槃畢。時年七十三。肉色不變異常,香潔如新洗浴,趺坐著衣。至中後乃同,凡未冷然。【已上出一卷傳。】同八卷傳云,傅大士,梁普通三年,廿四。與等夷泝水,取冥於稽停塘下。遇一外域胡僧,號嵩頭陁。頭陁於冥所語大士曰:「我昔與汝,於毘婆尸佛前,發大誓願,度脱一切眾生。汝今兜率宮中房舍現在,何時當還。由漉冥於此乎。」大士即時不領斯旨,瞠目而已。頭陁曰:「汝既不憶,且臨清水,自觀汝形影。何如?」大士從之,乃見水中。圓光寶盖滿身。因而即悟,盡棄冥具,而獨心喜。【已上。】
       卅一年庚寅三月,大臣蘇我宿禰稻目,年六十五,薨。在官卅五年,歷二代朝。
       四月,天皇幸泊瀨柴籬宮。
       卅二年辛卯正月一日甲子,天皇第四皇子,橘豐日尊【用明天皇也。】之妃,穴穗間人皇女,夜夢金色僧,容儀大艷。謂曰:「吾有救世之願。願蹔宿后腹。」妃問云:「為誰?」僧曰:「吾救世菩薩,家在西方。」妃答:「妾腹垢穢,何宿貴人?」僧曰:「吾不厭垢穢,唯望尠感人間。」妃答:「不敢辭讓,左右隨命。」僧懷懽色,躍入口中。妃即驚悟,喉中猶似呑物。自此以後,始知有賑。經于八月,言聞于外。
       又同比,八幡大明神顯於筑紫矣。豐前國宇佐郡廄峯菱瀉池之間,有鍛冶翁,甚奇異也。因之大神,比義絕穀,三年籠居。即捧御幣祈言:「若汝神者,我前可顯。」即現三歲少兒云。以菜託宣云:「我是日本人皇第十六代,譽田天皇廣幡八幡麿也。我名曰護國靈瞼威身神大自在王菩薩。國國所所,垂跡於神明。初顯坐耳。」一云,八幡大菩薩初顯豐前國宇佐郡馬城岑,其後移於菱形少倉山,今宇佐宮是也。【已上出彼緣起文。】
       同年四月十五日,天皇崩。【八月,新羅奉表。】葬于大和國高市郡檜隈坂合陵。【高四丈,方四町。】元年庚申,相當後魏第十三主文帝六年。【一云,相當梁王文帝六年。】同元年,如來滅後一千四百八十九年。
       同御代,三野國大野郡人,為覓好妻,乘路而行。時購野中遇於姝女。語言:「成我妻耶?」答言:「聽。」即時將家,交通懷妊。生一男子。時其家犬,十二月十五日生子。彼犬之子,毎向家室嗥吠(アエホユ)。家室脅惶,告家長言:「此犬打殺!」雖然慈心,而猶不殺。二月三月之頃,設年米舂時,其妻於稻舂等,將充間食,入於碓屋。即彼犬子將咋家室,而退吠。即驚深恐,成野干,登籬上而居。家長見言:「汝與我之中,子相生。故吾不忘,毎來相寐。」故隨夫語而來寐(きつね)。故名為岐都禰(キツネ)也。時彼妻著紅染裳,【今云桃花裳也。】其令生子名伎都禰(キツネ)。是人強力多有,建疾如鳥飛。【已上靈異記。】私云,聖武天皇時,名三野狐者,是子歟。


  • 敏達天皇 【卅二代,治十四年。王子男七人,女十人,無即位人。】
       欽明天皇太子。母宣化天皇女,石姬皇后也。都大和國十市郡磐余譯語田宮。一云,百濟大井宮。又云,城上郡幸玉宮。
       壬辰年正月朔日,橘豐日皇子之妃,巡第中,至于廄下,不覺有産。惣經一十二箇月矣。女嬬驚抱,疾入寢殿。妃亦无患,安宿幄內。皇子驚詢,侍從會庭。忽有赤黃光,至自西方,照曜殿內,良久而止。敏達天皇乍聞此異,令驚而問。復有照曜。天皇太異,敕群臣曰:「此兒,後必有異於世。」夏四月後,能言能語,知人擧動。【世謂聖德太子是也。】
       四月三日甲戊,天皇即天子位。同日,以皇后石姬,立為皇太后。天皇母后也。
       同日,物部弓削宿禰守屋,為大連。【大連者,大臣號也。】
       同日,蘇我宿禰馬子,任大臣。【年廿二歲。】蘇我大臣稻目男。
       同四月,遷都。
       五月,高麗表書烏羽,三日不讀。船史祖王辰爾,置於飯炊糟中而寫,即能讀之。仍天皇始近令侍宮中。
       二年癸巳二月十五日,平旦,豐日皇子一男耳聰王子生始二歲,合掌東向,稱南無佛。【是聖德太子也。】
       三年甲午三月三日,豐日皇子,與妃率將耳聰王子,遊於後園。問曰:「吾兒何謂?桃花為樂?松葉為賞?」王子答云:「松葉為賞。桃花一旦之榮物,松葉百年之貞木也。」豐日皇子,鍾愛抱之。其身甚香,凡一抱者,數月懷香。由之,後宮爭抱。
       四年乙未正月甲子()日,以廣姬立皇后。
       同十一月,皇后廣姬薨。
       五年丙申三月戊子()日,以炊屋姬為皇后。【年十八。】
       六年丁酉六月廿二日,相當陳大建九年南岳思大師入寂之日也。由靈應傳第四卷之文,引合和漢年代曆計之也。【私云,今案,聖德太子,是南岳大師後身也,鑒真和尚云。聞,南岳思禪師遷化之後,託生倭國王子,興隆佛法,濟度眾生。倭國王子者,聖德太子也。又慈覺大師奏狀云:「大唐南岳思禪師之後身聖德太子,以不世德,傳生此國。」然太子年六歲,時南岳大師入滅後身之義,年序同時也。其意如何。本傳云,先身念禪比丘。或本云,前身思禪師矣。】
       十月,遣大別王於百濟國,經論持來。并律師、禪師、比丘尼、咒師禁師、佛工等六人來朝。件律師、佛工等,安置難波大別寺。耳聰皇子奏曰:「兒情欲見將來經論。」天皇問之何由,皇子奏曰:「兒昔在漢,住衡山峰,歷數十年,修行佛道。佛之垂敦,非有非無。諸善奉行,諸惡莫作。故今欲見百濟所獻佛經菩薩諸論。」天皇大奇,問云:「汝年六歲,猶在朕前。何日在漢?何以詐言?」皇子奏曰:「兒之前身,意之所慮。」天皇拍手太異。所聞群臣,亦太鳴舌拍手而奇。
       藥恒法花驗記云,敏達天皇六年丁酉,百濟國獻經論二百餘卷。此經論中,法華同來。【已上。】
       七年戊戊春二月,耳聰王子,年纔七歲,燒香,披見數百經論。奏曰:「黑月、白月,各八十四五日,是為六齋。此日,梵王帝釋來見國政,可絕殺生。」陸下饗應,降敕天下:「六箇齋日禁制殺生。」
       八年己亥十月,自新羅國獻送釋迦佛像。廄戶王子,【上宮太子也。】奏曰:「末世尊之,則銷禍蒙福。蔑之,則招灾縮壽。」天皇大悅,安置供養。今在興福寺東金堂。
       九年庚子夏六月,有人奏曰:「有土師連八嶋,唱歌絕世。夜有人來,相和爭歌,音聲非常。八嶋異之,追尋至住吉濱。天曉入海。」者。耳聰王子奏曰:「是熒惑星也。此星降化為人,遊童子間。好作謠歌,歌未然事。盖是星歟。」天皇太善。
       十二年癸卯七月,百濟國客日羅來朝,身有光明,狀如火焰。廄戶王子相會清談。日羅合掌言:「敬禮救世觀世音,傳燈東方粟散國。」日羅大放身光,如火熾炎。王子亦自眉間放光,如日暉枝。須臾即止。廄戶王子語左右云:「兒昔在漢,彼為弟子。常拜日天,故身放光明。捨生之後,必生天上。」
       同七月,新羅伐滅任那國。
       十三年甲辰九月,自百濟國,彌勒石像一軀送之。今在元興寺東堂。蘇我大臣馬子宿禰請取件像,營佛殿宅東。屈請三尼,大設齋會。【石川宅立佛殿。】
       十四年乙巳二月,蘇我大臣於大野丘北,起塔供養。耳聰王子語左右曰:「是佛舍利之器也。不置舍利,不得為塔。」大臣聞之,謀感舍利。三七日後,齋食之上,得舍利一枚。大如胡麻,其色紅白,紫光四周,浮水不沈。穿半而居,鍛撃不砕,彌吐妙暉。大臣納瑠璃壺,旦夕禮拜。舍利常旋壺裡,或為二三,或為五六,無有定數。毎夕吐光。遂設大會,安塔心下。
       同三月,大連物部弓削宿禰守屋,并中臣勝海連等,嫉妬蘇我,遏絕佛法。奏曰:「始自先帝之代,至于今上踐祚,疫疾未息,人民可絕。良由蘇我臣等興行佛法。」詔稱:「宜斷佛法。」八耳王子【上宮子太也。】云:「二臣未識因果之理。修善福至,行惡禍來。」二臣不聽,自詣於寺,斫倒堂塔,毀破佛像,縱火燒之。奪取三尼法服,並亦加笞。斯日無雲,而大風雨。于時天皇與大連等,忽發患瘡。凡天下瘡發,屍骨充盈。其患瘡者皆言:「如燒如斫,是燒佛像之禍也。」
       同六月,蘇我大臣奏云:「臣疾久不愈,願尚憑三寶。」詔言:「汝可獨行,但斷餘人。」大臣欣悅。新營精舍,供養三尼。佛法之初,自茲漸興矣。
       同年八月十五日,天皇春秋廿四歲,崩。山陵河內國石川郡磯長中尾。【高三丈,方二町。】
       此天皇時,尾張國阿育知(アユチ)郡,有一農夫,夏日漑田。于時,天曀曀雷雨。避雨樹下,支耒而立。俄而雷墜其前,狀如小兒。擧耒將撃,雷語夫曰:「汝莫害我。我必報汝。」夫問雷云:「汝何以報恩?」雷答云:「我令汝生異兒,以此報汝。今所望,為我造一楠舟,其中盛水,泛以竹葉,急速與我。」遂如雷言,以舟與之。雷得舟作便,須臾登天。居數月,又妻有身。及期生男,其體可驚。靈虵纏繞兒頭凡三匝,首尾相至,併垂於後。父甚異之。童子年十有餘,甚有膂力,能擧方八尺石,投之數丈。及投其石,作力,足迹入地三四寸許。童子師事元興寺僧。【闕名。】時寺鐘堂有鬼,毎夜誅推鐘者。童子見眾僧,請能止鬼誅。眾僧甚悅。其夜,童子登堂,推鐘。未及數下,鬼來形見。童子便捽鬼頭,鬼與童子便爭力相持。鬼引欲外出,童子引欲內入。天曉,鬼甚欲脱去,童子急握鬼髮。鬼髮剝落,皮宍兼存。鬼即逃去。明日,見地有血,尋迹求之,至寺邊陌上而止。驗之,寺家昔日所埋惡奴之處也。即知惡奴之為鬼。由是鬼害遂絕。鬼髮見在元興寺寶藏,累代相傳。【已上本傳。】童子後得元服,為優婆塞,猶住元興寺。其寺作田引水,諸王等妨不入水,田燒亡。時優婆塞言:「吾引田水。」眾僧聽之。故十餘人可荷作鋤柄,以立水門口而居。諸王等鋤柄引棄,塞水門口,而不入寺田。優婆塞亦取五百人引石,塞於水門,入於寺田。王等恐優婆塞之力,而終不犯。故寺田不渇,而能得之。故寺眾僧聴令得度而出家,名號道場。後世人傳謂:「元興寺道場法師,強力多有。」是也。【已上出靈異記。】天皇元年壬辰,相當後周第三主武皇帝十二年。或記云,當後周天和七年。【一云,當後周建德元年。】


  • 用明天皇 【卅三代,治二年。王子男七人,女一人,無即位人。】
       欽明天皇第四子。母大臣蘇我宿禰稻目女。妃堅鹽姬。
       乙巳年九月五日,天皇即位。【明年以為元年。】都大和國十市郡雙槻宮。一云,磐余池邊雙槻宮。又云,高市郡池邊列槻宮。
       元年丙午正月壬子()日,以穴穗部間人皇女立皇后。是則廄戶王子之母也。皇子奏曰:「兒相天軆,遐壽不延。代兄踐祚,願施仁德。」
       二年丁未四月,天皇不豫。太子不解衣帶,日夜侍病。擎香爐祈請,音不絕響。詔群臣曰:「朕思欲歸三寶,卿等宜量也。」物部守屋大連、中臣勝海連曰:「何背國神,敬他神也?由來不識若此事矣!」蘇我大臣曰:「可隨詔而奉助,詎生異計。」遂引法師,入於內裡。太子大悅,握大臣手,垂淚而語曰:「三寶妙理,人不識之,妄生異説,邪見成釁。」大臣叩頭曰:「賴殿下聖德,興隆三寶。」大連横睨大怒。太子語左右曰:「大連不識因果之理,而今將亡。噫嗚可悲。」是時有人,密語大連曰:「群臣圖卿,不可不備。」大連聞之,招軍兵。中臣勝海連,亦助大連,兵眾集家,兼作厭魅,及于乘輿。事既發覺,大臣馬子遣廄戶皇子之舍人迹見赤檮,誅勝海連。
       百濟佛工鞍部多須奈,奉為天皇出家,造顯丈六佛像并坂田寺。
       四月九日,天皇崩。山陵大和國磐余池上。【七月葬之。】推古天皇元年九月,改葬河內國石河郡機長原山陵。【高三丈,方三町。】元年丙午,相當隋開皇六年,【一云,當隋初主文帝五年。】如來滅後一千五百卅五年。
       二年丁未五月,物部大連軍眾,三度驚駭。守屋大連,元欲去餘皇子,而立穴太部皇子為天皇。
       六月,大臣馬子宿禰,奉炊屋姬令,遣左伯連等率兵,誅弒穴太部、宅部皇子。此二皇子,用明天皇之二兄弟也。然咒詛天皇,厭魅大臣,故及于死矣。廄戶皇子諫大臣曰:「彼二皇子,是天皇之天倫,兒之伯叔。其罪不輕。」大臣曰:「大義滅親,此之謂也。」太子語左右曰:「大臣亦迷因果。」
       秋七月,廄戶皇子,與諸皇子并大臣馬子,引率軍兵,從志紀郡到澁河家,征討大連矣。廄戶皇子未及元服,【年十六。】隨大軍後。爰大連守屋率子弟及奴等,築稻城而接戰。其兵強盛,填家溢野。皇軍恐怖,三迴卻還。其時皇子發大誓願,取白膠木,刻四天王像,置於頂髮,命舍人迹見赤檮,使放四天王矢。則中大連之胸。破誅已畢,令秦川勝斬大連頭。守屋子孫眷屬,皆以逃散。時人有言:「蘇我之妻,是守屋妹也。大臣用妻計,誅大連也。」以水田一万頃,賜迹見赤檮。【或記云,迹見者姓也,赤檮者名也。其名訓讀イチヒ(伊知毗)也。】
       同年,於攝津國玉造岸上,草創四天王寺。守屋資財田宅,皆為寺分。殊破邪見凶黨,遂顯佛法威德矣。


  • 崇峻天皇 【卅四代,治五年。王子男一人,女一人,無即位人。】
       欽明天皇第十二子。母,稻目大臣女,少姊君姬也。
       丁未年八月二日生。年六十七,即位。【明年以為元年。】
       元年戊申三月,自百濟國獻佛舍利,並寺工二人、鑪盤師一人、造瓦師一人、畫工一人參來。表曰:「陛下踐祚,肇興佛道。漢帝東流之夢,法王西來之猷,於今驗矣。伏請陛下,照佛日於若木之鄉,掩慈雲於扶桑之邑。【已上。】
       同冬,天皇召廄戶皇子曰:「汝有神意,復能相人。宜相朕軆。」皇子奏言:「陛下玉軆,實有仁君相。然恐非命忽至。伏請,能守左右,勿容姧客。」天皇問言:「何以知之?」皇子答曰:「赤文貫眸子,是為傷害相。」天皇引鏡窺之,太驚。皇子語左右曰:「陛下之相,不可相轉。是過去因也。」一云,同年草創元興寺。
       二年己酉七月,遣使東海、東山、北陸三道,定國境。
       三年庚戊三月,學問尼善信、善藏、惠善尼等,自百濟還,住櫻井寺。
       十一月,廄戶皇子元服。【年十九。】群臣奉賀。
       四年辛亥十一月,差葛木烏奈良男麿等為將軍,領二万六千軍,出太宰府,擬進發新羅國。廄戶皇子言:「此軍不遂,徒費人力矣。」
       五年壬子二月,天皇密敕皇子言:「蘇我馬子,內縱私欲,外似矯餝。雖興如來之教,誠無忠義之情。為之如何?」皇子奏曰:「忍辱德深。陛下宜行慈忍矣。」
       十月,人獻山豬。皇子侍側。天皇指豬言:「何日如斷豬頸,將斷朕所嫌人!」皇子太驚,奏稱:「禍始於此。」俄設內宴,群臣賜祿。皇子自誡云:「今日綸旨,莫語他人。」有一愚士,則語大臣。大臣聞之,恐嫌己身,旁迴計,擬弒天皇。召東漢直駒,募以財貨。
       十一月三日,駒入拔刀,得犯天蹕。【七十二歲。】群臣太驚。爰蘇我大臣者,仍人識不言矣。蘇我大臣賞駒賜祿,出入第裡,不拘內外。偷姧大臣之女河上嬪。大臣大怒,即於庭前,懸髮木枝自射。試云:「汝性癡驕,不慮吾怒。輙以奴手,奉弒天皇。汝倫姧天皇嬪。」毎數其罪,即放一矢。駒叫呼曰:「吾當其時,唯識大臣,未知天皇尊貴。」自餘不謝。大臣彌怒,取劔割腹,次斬其頭。大臣惡名彌流天下矣。
       山陵,大和國城上郡倉梯崗。【異本云,葬添上郡,無山陵。】


  • 推古天皇 【卅五代,女帝,治卅六年。王子男二人,女五人,无即位人。】
       欽明天皇中女。母稻目大臣女,蘇我小姊君姬也。敏達天皇之后,號炊屋姬皇后。即此天皇也。
       壬子年十二月八日己卯生。年卅八,即位。【一云,四十即位。】都大和國高市郡小治田宮。一云,豐浦宮。
       明年癸丑,以為元年。
       元年正月,蘇我大臣馬子宿禰依合戰願,於飛鳥地建法興寺。立刹柱日,嶋大臣井百餘人,皆著百濟服,觀者悉悅。以佛舍利籠置刹柱礎中。
       四月,敕曰:「朕女人也,性不解物。宜天下之政,皆付太子。」百寮万民,聞而悅之。廄戶皇子為皇太子,萬機之政悉委太子。于時,太子生年廿二。身有聖智,兼知未然,內外二教,無不妙通。天皇愛之,命居宮南。稱上宮太子。今謂坂田寺,是其處也。
       是歲,四天王寺,始移難波荒陵東下矣。緣起云,四天王寺,法號荒陵寺。荒陵鄉東建立,故以處村號寺。發願四大天王,故曰四天王寺。敬田院、【東西八町,南北六町。】乾角建施藥院、艮角悲田院、北中間建療病院。【此三院在寺垣外。】敬田院,斯地內有池,號荒陵池。其底深,青龍恒居處也。以丁未歲,始建玉造岸上。発丑歲壞,移荒陵東。斯處,昔釋迦如來轉法輪所。于時生長者身,供養如來,助護佛法。以是因緣,起立寺塔。此地敷七寶,故青龍恒守護矣。寶塔金堂,相當極樂國土東門中心。以髻髮六毛,相加佛舍利六粒,籠納塔心柱中,表利六道之相。寶塔第一,露盤誓手鏤金,表遺法興滅之相。金堂安置金銅救世觀音像。百濟國王吾入滅後,戀慕渇仰所造之像也。在百濟國之時,佛像經律,論法服尼等,渡越是朝。寶塔壹基,五重瓦葺。金堂一宇,二重瓦葺。金銅救世觀音像一軀、四天王像四軆、金塗六重寶塔一基、金銅佛舍利塔形一基。納入舍利拾參粒。講堂一宇,八間瓦葺。夏堂四間。金色丈六阿彌陀佛像一軆。冬堂四間。觀音一軀。步廊一迴,瓦葺八十間。二重中門一宇,瓦葺五間。【金剛力士。】食堂一宇七間,瓦葺二面庇。文殊菩薩像、毗頭盧比丘像。自餘不細注之。【已上。】
       二年甲寅二月朔日,天皇詔皇太子,及大臣等,令興隆三寶。仍諸臣連等各為君親,競造佛舍,是謂寺焉。凡佛法興隆,此時繁昌也。
       三年乙卯春,土左南海,夜有大光,其聲如雷,經卅箇日。夏四月,著淡路嶋南岸。其大一圍,長八尺餘,其香異薫。貢獻朝庭。嶋人不知,交薪多燒。太子奏曰:「是為沈水香。此木名栴檀香木,生南天竺南海之岸。夏日諸虵相繞此木,冷故也。人以矢射。冬月虵蟄,折而採之。其實雞舌,其花丁子,其脂薫陸。沈水久者,為沈水香。不久者,為淺香。而今陛下興隆釋敬,肇造佛像。故釋梵感德,漂送此木。」即有敕:「令百濟工,刻造檀像。」作觀世音菩薩高數尺,安吉野比蘇寺。時時放光。  五月,高麗僧惠慈、百濟僧惠聰等來朝。此兩僧,弘演佛敦,並為三寶棟梁。令住法興寺。是以,件惠慈為太子師。太子問道,問一知十,問十知百。太子聽政之日,宿訟末決者八人,共聲白事。太子一一辨答,各得其情,无復再訪。
       四年丙辰五月,太子謂惠慈法師曰:「法華經中,此句落字。」法師答曰:「他國之經,亦無有字。」太子曰:「於此句際,落一字耳。吾昔所持之經,思有此字。」法師答:「殿下所持之經在何處哉?」太子微咲云:「在大隋衡州衡山寺般若臺上。」法師太奇,合掌禮拜。
       冬十一月,法興寺造了。天皇設无遮會供養之。【今元興寺是也。】其時,有一紫雲,如花盖形,降自上天。圓覆塔上,又覆佛堂,變為五色。或為龍鳳,或如人畜。良久,向西方去。合掌目送,語左右曰:「此寺感天,故有此祥。但三百年後,霜露霑衣。五百年後,塔殿廢亡矣。」
       五年丁巳夏四月,百濟王使王子阿佐等來朝貢。「僕聞,此國有一聖人。僕自拜覲,情願足矣。」太子聞之,直引殿內。阿佐驚拜,熟見太子之顏,復左右手掌,左右足掌。更起再拝兩段,退而出庭,右膝著地,合掌恭敬曰:「敬禮救世,大慈觀音。妙教流通,東方日國。四十九歲,傳燈演説。大慈敬禮菩薩。」太子合目。須臾眉間放一白光,長三丈計。良久縮入。阿佐更起,再拜兩段而出。太子語左右曰:「是我昔身為我弟子故,今來謝耳。」時人太奇。
       十一月,相當隋開皇十七年丁巳,天台大師入滅歲。
       六年戊午夏四月,太子命左右,求善馬,井符諸國令貢。甲斐國貢一烏駒(クロゴマ)四腳白。數百疋中,太子指此馬曰:「是神馬也。」令舍人調使麿飼養。
       秋八月,新羅王獻孔雀一隻。天皇看奇其美麗。太子奏曰:「是不足恠。有稱凰者,在南海丹穴之山。非聖人德,不能致之。」天皇曰:「夢見之。」太子云:「遐壽之表也。」
       秋九月,太子試馭甲斐烏駒,浮雲東去。侍從仰觀,磨獨在御馬之右,直入雲中。眾人相驚。三日之後,迴轡歸來,語左右曰:「吾騎此馬,躡雲凌霧。直至附神(フジ)岳上,轉至於信濃。飛如雷震,經三越竟,今得歸來。麿汝忘疲隨吾,寔忠士也。」
       七年己未四月,地震。屋舍悉破。
       八月,百濟國貢白雉一隻。是鳳類也。
       八年庚申正月,以阿倍臣為大將軍,以穗積臣為副將軍。率万餘兵,為任那國伐新羅國。爰新羅請降歸伏矣。新羅亦後侵任那國。
       九年辛酉,天皇命高麗、百濟,使救任那國。
       同年,造斑鳩(イカルガ)宮。
       十年壬戌二月,來目皇子為大將軍,領二万五千眾,遣征新羅。
       四月,來目皇子到筑紫,臥病不進。
       十一月,百濟國僧觀勒來,貢曆本、天文、地理、遁甲、方術之書。
       十一年癸亥二月,大將軍來目皇子於筑紫,薨。
       十月,天皇遷于小墾田宮。大和國高市郡,葛野王所居地是也。太子命諸法師,講安宅經。
       十一月己亥朔,太子語諸大夫曰:「我尊佛像,誰得是像恭敬。」時秦川勝進言:「臣賜拜之。」便受佛像,造蜂岡寺。【蜂岡寺者,今廣隆寺也。廣隆寺緣起云,佛像者彌勒像也。】
       十二月,始制冠位十二階。大小德、大小仁、大小禮、大小信、大小義、大小智也。


          閣本奧書云:以影尾張真福寺古本,及古寫鈔節本比讐。

          望之




      扶桑畧記 第三 終

  • [久遠之絆] [卷第二] [卷第四] [再臨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