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十二 將軍七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足利義詮
足利義詮,小名千壽王,
【太平記。】
尊氏第三子也。
【足利系圖。○太平記作第二子,誤。】
元弘二年,尊氏從北條高時令,四禦官軍。義詮與母赤橋氏質在鎌倉。及尊氏歸順,家人抱走下野。新田義貞滅高時,家人二百餘奉義詮屬之,往居鎌倉。
【太平記。】
尊氏遣細川和氏、細川賴春、細川師氏,還于鎌倉輔之。
【梅松論。】
關東將士多去義貞而歸義詮。
【太平記、梅松論。】
語具
和氏傳
。建武二年,敘從五位下。
【公卿補任。】
延元二年秋,鎮守府大將軍源顯家攻鎌倉,義詮遣細川和氏及上杉憲顯、高重茂,拒於利根川,大敗而還。冬,顯家與北條時行、新田義興合兵來攻,諸將議走安房上總避其鋒。義詮曰:「我為關東管領,豈得畏避退縮,甘受外侮!今日決死一戰,幸而得脫則退次安房上總,躡敵西上,可以至宇治勢多,與家大人夾攻之也。」時年八歲。
【○按本書作十一歲,今據公卿補任推年甲訂之。】
諸將嘆服,乃分路出拒不利,奉義詮逃走。三年,顯家進向京師,義詮復入鎌倉,諸將尾顯家西上。顯家遂戰歿,果如其所料。
【太平記。】
興國五年,光明院就授義詮左馬頭。
【公卿補任。】
正平元年,進從四位下。
【公卿補任、足利家傳。】
四年,至京,代叔父直義掌軍政。直義等歸順。
【太平記。】
五年秋,義詮與。高師直擊土岐賴明於美濃,虜之而還。
【園太曆、祇園執行日記抄、天正本太平記。】
崇光院賞功任參議,兼左近衛中將。
【公卿補任、園太曆。】
明年春,直義將官軍進據男山。桃井直常陣坂本。時尊氏蝶擊庶長子直冬于筑紫。京師兵寡,又多通志于直義,叛降相繼。義詮置關防遏之,守者亦相率亡去,留者不滿五百。於是細川清氏、仁木賴章等勸義詮西與尊氏兵合,義詮從之,與俱棄京師西奔。會尊氏聞變自筑紫引還,遇諸桂卅,復俱入京師。明日,尊氏又西走,義詮及仁木賴章、仁木義長留丹波石龕寺,據險設寨。荻野波波伯部久下長澤氏等,相繼來集,兵勢稍振。無何,尊氏與直義講和還京師。召義詮還,頃之直義逃於鎌倉。
【太平記。】
冬,尊氏欲往擊直義,乃先佯歸順,
【園太曆。】
命義詮廢崇光院及太弟直仁,奉正平號。
【○參取公卿補任、歷代皇紀、東寺長者補任、續神皇正統記。】
七年春,獻沙金三千兩、馬十匹於行在,贈鞍馬金帛於後宮百僚有差。閏二月,帝幸男山,大嚴兵士。義詮使僧慧鎮奏曰:「如聞和田楠諸將戒嚴,臣既蒙洗滌,上下和親,不審所備何事也。」詔曰:「天下未安,非常之事,不可不戒。卿其勿疑。」義詮信之不設備。既而官軍分路奄至,細川顯氏、細川賴春逆戰大敗。義詮與從者一百五十人,東走光嚴、光明、崇光三主。及直仁親王為官軍所獲,義詮至勢多。官軍己燒橋,不能進。兵有善水者,游至前岸,孥舟而來。
【○天正本曰,佐佐木高氏索舟面來。】
因濟眾畢,乃命沈舟,笑曰:「今始得生矣。」進至武佐寺,土岐賴康、大高某、佐佐木高氏等率所部赴之。義詮率騎三萬漸進至東寺,官軍退陣男山。細川顯氏與赤松則祐引兵至,義詮聲勢大振,因使顯氏及斯波氏經、氏經弟氏賴、詮輕、細川清氏塞東條路,以絕男山糧餉。
【○本書作義詮親塞東條路。今參取園太曆、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進城連捷。義詮合諸將兵,刻期並進,火高橋民舍,戰園殿口佐羅科,大破官軍‧遂逼男山。帝衝圍還賀名生,義詮諸將賢兵追之,獲大納言藤原隆資等三百餘人。秋,義詮奉光嚴院子彌仁稱帝,是為後光嚴院。八年夏,山名時氏與官軍俱來攻,兵勢甚銳。諸將請避之近江。義詮不聽,移後光嚴院於東坂本,率諸將陣神樂岡拒之,不利。明日,奉後光嚴院東走。官軍遮擊於真野浦,佐佐木秀綱戰死。義詮遂走垂井,官軍守京師。秋,義詮率東海、東山、北陸三道兵,進逼京師。時氏等不戰而走。
【太平記。】
義詮入京師,尊氏自鎌倉還。義詮出迎鏡驛,乃奉後光嚴院入京師。
【園太曆。】
尋西赴播磨,屯斑鳩驛,以備時氏。九年冬,足利直冬與山名時氏進兵至丹波,尊氏走近江。
【太平記。】
十年春,直冬、時氏入據京師。
【毛利家本太平記。】
方是時,四國西國兵士大集斑鳩驛,義詮因與尊氏謀夾攻京師。乃率赤松則祐、佐佐木高氏、細川賴之等至神南,與時氏及子師義戰見敗。師義直衝義詮陣,高氏、則祐殊死戰,更大敗之。尊氏進軍東坂本,攻直冬走之。
【太平記。】
十一年,敘從三位。
【公卿補任、足利家傳。】
十三年夏,尊氏薨,義詮嗣其後。光嚴院授征夷大將軍。
【太平記、公卿補任。】
筑紫探題一色直氏與菊池武光戰敗,還于京師。武光兵威甚熾,義詮懼其乘變來攻,遣細川繁氏鎮撫九國。繁氏途病死。
【太平記。】
十四年春,兼武藏守。
【公卿補任、足利家傳。】
以細川清氏為執事。菊池武光攻取畠山重隆日向三股城,畠山國久棄六笠城走。
【○重隆、國久名並據金勝院本。】
少貳賴尚大友氏時與武光戰,互有勝敗。是時義詮弟基氏居鎌倉,管領關東,頗得士心,義詮稍忌之。基氏懼,請發兵攻吉野以自效。遣富山國清率兵至京師。義詮乃將國清及諸將兵,出屯尼碕。明年春,遣國清等,進屯津津山,與官軍相持。畠山議深戰龍門山,大敗。義詮使畠山義熙等援之。官軍敗走,諸將尋取龍泉、平石諸城。官軍退保金剛山。夏,義詮引諸軍還。秋,和田正忠、楠正儀絕渡邊橋,將攻譽田城。義詮驚愕,不知所出。畠山國清與細川清氏等引兵赴天王寺,官軍不戰而返。國清等因議返攻仁木義長。事播京師,義長乃幽義詮,勒兵衛守,請下令以誅國清。義詮不獲已從之,而密與佐佐木高氏謀脫去。會義長夜侍義詮,義詮稱病發,入臥帳內。義長出,義詮乃蒙婦人衣,率親近三人,間出側門,得高氏所具馬,疾馳至西山。將士聞之四散。翌日,義長率殘卒東走,遂詣吉野降。國清等自天王寺還,官軍又出。於是大和河內和泉、紀伊之間,諸城皆屬官軍,京師騷擾。國清恐咎歸己,奔歸鎌倉。既而義長使叔父義住與石塔賴房,將兵俱陣葦城山。佐佐木氏賴擊之,義住敗降。
【義住據毛利加本。】
十六年秋,細川清氏與佐佐木高氏相惡,義詮懼走新熊野,迎後光嚴院。
【○迎後光嚴據後愚昧記、歷代皇紀、西源院本太平記。】
斷橋自守。清氏使人請罪,不答。清氏走若狹,義詮遣斯波氏賴等擊之。清氏敗降吉野,楠正儀、和田正武攻攝津,佐佐木秀詮及弟氏詮戰神崎橋敗死。冬,細川清氏帥官軍大舉來討。細川氏春率伊勢、淡路兵會之。赤松範實亦屬官軍。義詮遣佐佐木高秀於忍常寺,
【○今川家本忍作恩,金勝院本常作鼎。】
今川貞世於山碕,吉良滿貞等於大渡防禦之。別發將士,守淀島羽伏見竹田。高秀望官軍閉營不出,貞世亦逃,它軍皆無鬭志。於是,義詮又奉後光嚴院走近江,居武佐寺。官軍入京師,燒義詮第。既而土岐賴康、仁木義住與官軍戰伊勢丹波有利。足利高經、赤松範實又屬義詮,軍士雲集。義詮諸道逼京師,別使赤松氏範犯吉野。官軍聞之自退,義詮乃入京師。先是,山名時氏拔倉懸城。十七年,細川清氏略四國,山名師義徇但馬、丹波,義詮遣石橘和義,
【○和義據毛利家本。】
今川貞世、大島義高將兵三千拒師義,師義不戰而退。義詮以斯波氏經為九國探題。秋,細川賴之與細川清氏戰讚岐,獲清氏。楠正儀、和田正武攻攝津,佐佐木高氏兵拒之神崎見敗。斯波氏經與菊池武義戰長者原敗績。是歲,以斯波義將為執事,事皆取決於其父高經。
【太平記。】
十八年,後光嚴院授義詮從二位權大納言。
【公卿補任。】
十九年,大內弘世以長門、周防來降。山名時氏、山名師義、仁木義長、石塔賴房、上杉憲顯,亦相繼降。
【太平記。○石塔賴房據毛利家本、天正本。】
二十年,丁母憂辭職,尋復職。
【公卿補任。】
二十一年秋,義詮聽諸將言,將兵擊足利高經及義將,命佐佐木氏賴召近江兵至。高經泣訴無罪,義詮更為好語諭遣。高經、義將乃走越前。據杣山栗屋二城叛 ,義詮遣畠山義深、山名氏冬等攻之。
【太平記。】
二十二年春,進正二位。
【公卿補任、足利家傳。】
高麗承元主旨,遣使上書:「請禁邊民往擾其邊境。」者。義詮答以:「海賊所為,難速剿捕。」因付鎧馬綾絹等于使者遣之。
【○參取太平記、善鄰國寶記。】
是歲,足利高經死,義將降。
【太平記。】
義詮臥病,以子義滿幼沖,擇其委託,以細川賴之為執事。
【○參取太平記、細川家譜。】
十二月,病革。臨終深託賴之,以輔導義滿。
【細川家譜。】
薨,年三l十八。
【公卿補任、太平記、尊卑分脈、足利家傳、常樂記。】
法名瑞山道權,
【尊卑分脈、足利家傳。】
稱寶篋院。後光嚴院贈左大臣從一位。
【尊卑分脈、足利系圖、足利家傳。】
晚年居坊門第,世稱坊門殿。
【足利家傳、難太平記。】
義詮好和歌,尊氏之喪,後光嚴院贈官,義詮對其使,作和歌以謝。詞極悲哀,後光嚴院載之新千載和歌集。
【太平記、尊卑分脈。】
正平中,後光嚴院行中殿和歌會,義詮與焉。
【太平記。】
二子義滿、滿詮。滿詮,從二位權大納言。應永二十五年,薨,贈從一位左大臣。
【公卿補任、足利系圖、足利家傳、薩戒記。】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八十五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