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廿七 列傳第五十四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滋野貞主
小野岑守
藤原三守 子:藤原有貞
安倍安仁 子:安倍興行
藤原吉野 子:藤原良近
朝野鹿取
藤原良繩
滋野貞主,尾張守家譯子也。大同初,奉文章生試及第。弘仁中,為大內記,敘外從五位下,遷圖書頭,為東宮學士。天長中,敘從五位上,奉敕與諸儒撰集古今文書,以類相從。凡一千卷,名祕府略。
【文德實錄。從五位上,據類聚國史、公卿補任。】
又撰經國集二十卷而上之。
【經國集序。】
仁明帝即位,任內藏頭、宮內大輔。承和中,歷兵都大輔、彈正大弼,敘從四位上,任大藏卿,兼讚岐守。遷式部大輔,拜參議,為勘解由使長官。
【續日本後紀。】
尋陳便宜十四事,文多不載。嘉祥初,兼尾張守。時太宰府吏多不良,衰弊日甚。貞主上表曰:「夫太宰府者,西極之大壤,中國之領袖也。東以長門為關,西以新羅為拒。加以,九國二嶋,郡縣闊遠。自古至今,以為重鎮。夫謀事必就祖,發政占古語。因檢舊記,大唐、高麗、新羅、百濟、任那等,悉託此境,乃得入朝。或緣貢獻之事,或懷歸化之心,可謂諸藩之輻湊,中外之關門者也。因茲,有德為帥貳,才良為監典。若無其人,選取辨官、式部,頃年以來,絕而不行。近得蜚語云:『彼吏,或擊目閇口,似避時之人。或忘恥貪財,為聚斂之吏。府司、國宰,莫不悲傷。若如此不變,恐嚙齊不及。』臣聞此語,心神罔措。雖此之飛語,未必有信據,而臣子之理,何不預憂。又聞:『少貳小野朝臣恒柯、筑前守紀朝臣今守,有意執論,無力矯枉。』未審虛實,唯得耳剽。臣不勝血誠,伏觸逆鱗。」言詞切直,默直不省。
【文德實錄。】
尋遷宮內卿。
【續日本後紀、文德實錄。】
文德帝即位,授正四位下,兼相模守。仁壽二年,毒瘡發唇吻。詔賜醫藥。中使相望於路。未幾卒,年六十八。遺戒子孫:「殯歛之事,必從儉薄。身死之後,唯齋供而已。」貞主,身長六尺二寸,涯岸甚高。雅有度量,而天性辮仁,恐語傷人。其在銓官,汲引進士,隨器選敘。死之日,知與不知,莫不流涕愍惜焉。
【文德實錄。】
營構模唐慈恩寺,因號慈恩寺。
【百鍊抄。】
小野岑守,大德冠妹子玄孫也。
【皇胤紹運錄。】
父永見,征夷副將軍。岑守,延曆末,為權少外記。大同中,任畿內觀察使判官。
【公卿補任。】
超授從五位下,
【類聚國史、公卿補任。】
遷右少辨、式部少輔。弘仁中,為內藏頭,歷陸奧、阿波等守,入為治部大輔,敘從四位下,兼皇后宮大夫。十三年,任參議,兼太宰大貳。
【公卿補任。】
明年,以民困乏,節令管內九國佃公營田。於是詳錄事實,陳其區畫。上表曰:「洪水滔天,大旱鑠地,自然之數,大聖無免免。唯堯湯之世,有十年之蓄,不聞道殣相望、棄捐溝壑者,積蓄多故也。方今頻年不稔,加以疫癘,管內諸國,被害最甚。振恤數加,府庫漸罄。寬政頻行,民猶不足。比屋無釁炊之烟,連戶多荒掠之門。因斯薄賦省徭,既闕支度之務。公用守常,責民輸貢之費。儻非通變,治恐難致。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劉子曰:『明主務修其法,因時制宜。苟利於民,不必法古。或害於事,不可循舊。夏商之衰,不變法而亡;三代之興,不相襲而王。』由此觀之,法宜變動,非一代也。今法者溺於故律,儒者拘於舊禮。若握一世之法,以御百代之民,猶以一衣擬寒暑,一藥治痤瘕。臣變易常制,輙上新議。事之由趣,具列表左。既免調庸,兼給糧食。於民為優,於上為艱。又古者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通計,有十年之食。雖凶年水溢,民無菜色。今之所議,九國三十年之積,三千二百餘萬。以之混合正稅,永代之畜,不謝上世。伏冀倉廩之實,指期可待,禮節之知,不在遐年。」敕議其便宜。公卿議曰:「岑守所言,抑有可取。但古來所行,誠憚卒改。試限四年,依請行之。」
【政事要略。】
天長中,進從四位上,
【類聚國史、日本紀略、公卿補任。】
為勘解由長官,兼刑部卿。
【公卿補任。】
七年,卒,年五十三。
【日本紀略、公卿補任。】
岑守與中納言良岑安世、中務大輔朝野鹿取等,撰內裏式。
【內裏式序。】
又與式部少輔菅原清公、大學助勇山文繼等,撰凌雲新集一卷上之。
【凌雲集序。】
先是,行旅之赴太宰府者,露宿道傍,往往嬰病致死。岑守為大貳,建續命院,以備行旅止宿。以謂不藉公力,恐久而廢替,乃敘本意,修解文曰:「府管九國二島之民,或公或私,往來相續。其求輕者,暫經時月。其事重者,竟歲始還。客宿於府倉之下,賃寄於閭閻之間。若疾病纏身,手足不便。官司督察,非養病之處。主家相趁,皆忌死之人。遂使露臥道路,暴死風霜。縱有時得痊愈,亦以飢寒死者,十而八九矣。見其如此,心深救恤。聊建續命院一處,檜皮葺屋七宇,鼎一口,墾田一百十四町,以擬救飢病。有志無力,庶幾萬一。地隔人遠,執檢難周。轉以屬人,更增疏廢。若遂不藉乎公力,恐志願之竟空。伏望,令府監或典一人,及觀音寺講師,勾當其事。替代之日,一事已上,皆依實勘附。若不加修理,令致破損,及非法費用之類,並以官法論。」解文未上而卒。後其家追請。敕下所司:「依所請。勾當之官,遷替之日,與奪解由,一准國司。」
【續日本後紀、類聚三代格。】
子篁,
自有傳
。
藤原三守,參議巨勢麻呂之孫,阿波守真作子也。初為主藏正。大同中,累遷美作權介、內藏助,敘從五位下,拜右近衛少將。
【續日本後紀、公卿補任。】
弘仁初,歷藏人頭、
【公卿補任、歷代皇紀。】
內藏頭,兼春宮亮,進從四位下,除式部大輔,兼左兵衛督。七年,拜參議,兼春宮大夫。十二年,敘從三位,任權中納言,再兼春宮大夫。
【續日本後紀、公卿補任。】
三守以龍潛之舊恩,殊蒙寵遇。帝遜位御嵯峨院,三守請解武官,給仕院中。辭旨懇切,自脫劍殿上,觀者愍之。淳和帝知其不可奪,聽帶權中納言侍太上皇。
【公卿補任。】
天長中,歷兼宮內、刑部卿,轉大納言,兼兵部卿、彈正尹。
【續日本後紀、公卿補任。○任宮內卿據補任。】
仁明帝即位,進從二位,兼皇太子傅。承和五年,拜右大臣。七年,薨,年五十六,
【續日本後紀。】
稱後山科大臣。
【公卿補任。】
遣參議文室秋津等,就第宣詔,贈從一位。參議安倍安仁等,監護喪事。三守,立性溫恭,明于決斷。蚤入大學,受習五經。好招引詩人,接杯促席。每朝參塗遇諸生,必下馬而過,以此得稱譽。
【續日本後紀。】
弘仁中,與右大臣藤原冬嗣、藤原葛野麻呂、參議秋篠安人、橘常主等,奉詔撰格式。四人相踵薨逝,三守研究論定,至天長七年,書成,表上之。
【類聚國史。】
子有統、仲統、有貞。
【尊卑分脈。】
有統,從五位下侍從。仲統,參議正四位下。
【三代實錄。】
藤原有貞,童齓侍仁明帝,以娣為女御故,殊被寵遇。承和中,為丹波介,不之任,以宮闈之嫌,出為常陸權介,入任右近衛少將。貞觀中,歷備中等守,敘從四位下,為近江權守。十五年,卒。有貞,不以權貴矜物,而有忤其意者,未嘗回避焉。
【三代實錄。】
安倍安仁,左京人。治部卿東人孫。父寬麻呂,參議大宰大貳。安仁,身長六尺三寸,姿貌環偉,性沈深有威重。弘仁中,為山城大掾,
【三代實錄。】
聽昇殿,
【公卿補任。】
累歷中務、民部少丞。天長中,除近江權大掾,介藤原弟雄深相親善,委任政事。安仁為政強濟,名聞朝廷。秩限未滿,授從五位下,除信濃介。視事三年,境內肅然。任終之年,進一階以獎勵焉。
【三代實錄。】
補藏人頭。
【公卿補任。】
承和中,歷兵部、刑部大輔,侍太上皇于嵯峨。太上皇甚親任,為院別當,事無大小,委決安仁。先是院事壅滯,安仁臨職數月平理,太上皇深嘉之。尋遷治都大輔。太上皇嘗從容評論諸國吏才以謂:「無若安仁為信濃之能。」迺賜牙笏玉帶金魚袋及御衣一襲。有識相賀日:「是宰相之鴻漸也。」
【三代實錄。】
累進從四位下,拜參議,兼刑部卿。
【續日本後紀、三代實錄。】
太上皇謂安仁曰:「汝宜早居要職,何久行山院之事。」
【三代實錄。】
七年,兼左大辨,
【續日本後紀、三代實錄。】
停別當,自後院事不理。敕復兼別當、辨官之務,凌晨入衙。安仁退公之後,常詣嵯峨。朝廷恤其往還煩劇,轉大藏卿。
【三代實錄。】
文德帝在儲宮,為春宮大夫,歷兼下野守、彈正大弼,
【續日本後紀、三代實錄。】
為校河內、和泉田使長官。
【續日本後紀。】
兼右大辨。
【續日本後紀、公卿補任。】
敘從三位,拜中納言,兼民部卿,春宮大夫如故。
【續日本後紀、三代實錄。】
文德帝即位,授正三位。齊衡中,領陸奧出羽按察使,
【文德實錄、三代實錄。】
拜權大納言。
【續日本後紀、三代實錄。】
安仁志尚謙虛,視公如家,謂子弟曰:「諸國調庸,多入封家,納官者少。所食之邑,於身有餘。」
【三代實錄。】
乃上表請減大納言所食,給中納言之封。帝嘉其有讓,特許所請。尋為真,兼右近衛大將。
【文德實錄、三代實錄。】
無幾,辭大將,表再上。許之。貞觀元年,薨,時年六十七。安仁,練達政體,明解朝章。每有奏議,應對無滯。會值假日,教誡子孫。有八子,貞行、宗行、清行、與行最知名。貞行
自有傳
。
【三代實錄。】
安倍興行,舉秀才,對策及第。貞觀中,授大內記、勘解由次官,敘從五位下,為遣大宰府推問密告使。元慶中,歷民部少輔,累遷上野介。初清和帝遭太皇太后崩,喪服之期未決,令諸儒議之,興行亦與焉。
【三代實錄。】
藤原吉野,大宰帥藏下麻呂孫,參議綱繼子也。性寬弘,能容眾。自少遊學,手不釋卷,而不恥下問。見賢己者,勉勵思齊焉。弘仁中,歷主藏正、美濃少掾、春宮少進,敘從五位下,除駿河守。境內肅清,以強濟聞。淳和帝即位,入為中務少輔,遷左近衛少將。天長中,進從五位上,
【續日本後紀。】
拜左少辨,
【公卿補任。】
兼伊豫守,為畿內巡察使,
【續日本後紀。】
補藏人頭。
【公卿補任。】
進從四位下,歷兼皇后宮大夫、右兵衛督,任參議,兼式部大輔、春宮大夫。敘正四位下,兼右近衛大將。累進從三位權中納言。仁明帝即位,授正三位。辭宿衛之職,侍太上皇于淳和院。承和初,為中納言。太上皇晏駕之後,絕不朝參,累表辭職,不許。頻遣中使強起視事。尋以親老,請解職侍養,亦不許。吉野性至孝,定省溫清,造次無違。其父嘗聞有鮮肉,遣人索之。庖人以吉野不在,靳固不與。吉野歸而聞之,大悔恨,涕泣責讓庖人,終身不復食肉。教誨子弟,接以溫裕。雖有過失,未嘗作色。而至執論,則無所回避。寄往住之處,常種樹,時人稱以為有王徽之種竹之風。九年,坐伴健岑事,貶大宰員外帥。頃之,遷配山城,不許入京師。十三年,薨,年六十一。
【續日本後紀。】
子良近。
【三代實錄。】
藤原良近,風度精美,容儀可觀。雖無學術,以政理見推。天安二年,起家為刑部大丞、式部少丞。貞觀初,為伊勢權介,就路召還,拜右少辨。四年,丁母喪解職,詔以本官起復之,為次侍從,任越前權守。十二年,任右中辨。十四年,少納言正岑王等,以病喪不就職。因敕良近行少納言事。明年,為土佐權守,遷左中辨。十七年,敘從四位下,遷神祇伯。卒于官,年七十五。良近嘗醉與人同車,行戲曰:「吾能令此牛不行。」乃以手據車牀,閉氣堅坐。牛張四足不前。前其齊力過人如此。
【三代實錄。】
朝野鹿取,大和人。正六位上忍海連鷹取子也。為叔父朝野宿彌道長所子養。延曆中,請復連姓。敕追陞鷹取姓為宿禰。鷹取少遊大學,頗涉史漢,兼通漢音,始試音生,補相模博土,後登科為文章生,尋為遣唐准錄事,歷式部少錄、
【○本書託少字,今據公卿補任之。】
左大史、左近衛將監。
【續日本後紀。】
弘仁中,補藏人。
【公卿補任。】
以藩邸侍講,敘從五位下,為左衛門佐。尋遭喪解官,服未闋,起為近江介。數年,遷右近衛少將,轉內藏頭,進正五位下,歷兵部、中務、民部大輔。
【續日本後紀。】
補藏人頭,
【公卿補任。】
遷左中辨。天長中,授從四位上,除太宰大貳。上表辭之。不許。
【續日本後紀。】
及赴任,帝御紫宸殿宴餞,召文人賦詩。雅樂寮奏樂,賜御製及御被。
【日本紀略。】
十年,拜參議。承和中,兼左大辨,代藤原愛發為民部卿,上表曰:「臣,頹仄已臻,當褫朝章。而今以臣拜民部卿,恩貸不訾,懼慙總萃。中納言從三位藤原朝臣愛發,以茲顯職,讓于愚臣,以為:『鹿取智涉古今。』此詞尤粃。臣器所乖,捫己多慙。伏望,還收恩詔,免臣憂負。」不許。數年,兼越中守,敘從三位,并其男女十九人,賜朝臣姓。十年,薨,年七十。鹿取多才藝,立性謹慎,臨事明了,以吏幹稱。
【續日本後紀。】
藤原良繩,字朝台,右大臣內麻呂之孫,備前守大津之子也。風容間雅,舉止詳審。興福寺僧圓壹善相人,見良繩曰:「必登卿相,榮寵無比。」退語人曰:「嗟乎!於命獨有可惜矣。」承和四年,為內舍人。時同僚皆豪家年少,奢侈放縱,無所拘束。唯良繩動遵法度,見者內慙,各自修飾。相語曰:「朝台來則苦我,去則莫不思者。」中務省啟令侍東宮,為太子所知愛,擢藏人。嘉祥末,遷左馬大允。
【三代實錄。】
仁壽、齊衡間,授從五位下,為侍從,兼播磨介,拜春宮亮。
【文德實錄、三代實錄。】
父大津在任得疾,良繩聞而欲輒奔赴。帝不許。及凶問至,嘔血氣絕,數刻乃蘇。因去職。詔奪情以本官起之。
【三代實錄。】
俄兼左兵衛權佐,遷右中辨。
【文德實錄、三代實錄。】
天安中,累遷任參議,兼近江權守。貞觀初,敘正四位下,轉左大辨。嘗於山城葛野郡,建一道場,名真如院。其母紀氏為尼居焉。良繩割俸祿,充香火之資。至此紀氏寢疾綿綴。良繩扶持,不違左右。衣不解帶,目不交睫。及其沒解職,哀戚過禮,殆至毀滅。數月後,起復本官。是時,右大辨南淵年名、左中辨大江音人,班皆在良繩下。良繩私語人曰:「二臣或碩儒耆宿,或朝家鹽梅。吾齡少於二賢,職居其上,出入進退,常有汗顏。左近衛少將藤原基經,少有風骨,才望甚高,時論皆謂非常之器也。先帝亦重其雅量,最見親寵。今共帶四位,吾豈應安席。凡有少將帶四位者,中將辭職,是前賢所傳也。吾雖無古人之行,竊懷慕遠之志。久塞賢路,須早避之。」遂稱病篤,辭讓懇切,不肯省事。久之,年名為左大辨,音人右大辨,基經中將,良繩遷右衛門督。九年,為太皇太后宮大夫。明年,卒,年五十五。良繩,素性寬裕,不好華飾。孝謹天至,忠信夙彭。盡心奉上,未嘗洩機事,特為文德帝所信任,寵待加隆。內外之事,悉委決之。領諸司、諸院別當之事,未曾有過失。後母安倍氏性悍忌,諸子皆得譴責。良繩事之順謹,獨被愛重。每值文德帝忌日,講法華經,終身不廢。時人稱其忠孝焉。
【三代實錄。】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廿七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