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院 三條天皇
諱居貞。冷泉院天皇第二子也。母-故-女御-從四位上-藤原朝臣-超子。故入道太政大臣-兼家朝臣之女也。
天皇,貞元元年丙子,正月,三日庚午,誕生於東三條亭。底本有欠,據帝王編年記、大鏡、皇胤紹運錄、皇代記、皇年代略記等補之。按貞元元年,即天延四年。
三年,十一月,廿日辛丑,為親王。按貞元三年,即天元元年。
永觀元年,八月,十六日已亥,於外祖-右大臣。兼家。第,與第三-為尊親王,初讀御注孝經於左少辨-菅原朝臣-資忠。又召文人賦詩。
寬和二年,七月,十六日壬午,於外祖-攝政-右大臣南院第加元服。此日,立為皇太子。年十一。
八月,某日,延曆寺僧等上啟奉賀。
寬弘八年,六月,一日甲辰,一條院不豫。仍從仰參覲。
十三日乙卯,一條院天皇逃位於新皇。三條。春秋三十二。又立第二-敦成親王,後一條。為皇太子。新皇上表謝之。敕不許。亥刻,新皇幸於左大臣。道長。東三條第。補藏人頭以下,又任東宮坊官。
十九日辛酉,先皇,一條。落髮。
廿二日甲子,午剋,太上法皇一條。崩于一條院中殿。年三十二。
七月,一日壬申。闕文。
四日乙亥,廢務。
八日己卯,先皇院司-內藏頭-公信朝臣參陣外,奏遺詔之旨:「可止山陵、國忌、素服、舉哀者。」大臣奏聞之後,今日以後五箇日,不可音奏。又素服、舉哀可停止之由,召諸司仰。
今日,奉葬先皇於北山長坂野。
十一日壬午,大納言-藤原-實資卿,參仗座。下警固可付國司之宣旨,須以官符遣之。而未被行政之間,以宣旨遣也。
今日,參議-從二位-行修理大夫-藤原朝臣-有國,薨。年六十九。
十七日戊子,薨奏。
廿一日壬辰,被下停止相撲宣旨。依未始政,不賜官符。仍仰兩府了。
廿三日甲午,被下停止殿上人禁色雜袍宣旨。
八月,一日壬寅。闕文。
二日癸卯,上皇御法事。
十一日壬子,修前一條院七七正日御法會。一條院卌九日御願文載文粹十四。
此夕,天皇從東三條第,遷幸內裏。左大臣。道長。儲公卿及所所饗屯食祿等。又御馬十匹被獻之。有勸賞。家子二人、家司一人加階。
十三日甲寅,大嘗會國郡卜定。近江國坂田郡、丹波國矢田郡。或云,十五日丙辰。
十六日丁巳,釋奠。依先帝。一條。崩,無宴座。上丁,依院卌久日之內延引。
今日,有駒牽。
十七日戊午,無內論義。但博士以下參入。進見參,賜祿。
十九日庚申,大納言-實資仰外記云:「權中納言-俊賢、行成、忠輔,參議-正光、兼隆等,除先皇素服,可從公事。」者。
廿日辛酉,烏咋拔時杭。
廿三日甲子,政始。
今日,右大臣。顯光。召外記,仰云:「太政官所申內外文書,先申左大臣。道長。可奏聞。」又召檢非違使,仰云:「左大臣乘牛車,可聽出入侍賢、上東兩門。」召右大辨-道方,下女御二人宣旨。一人,尚侍-從二位-藤原-妍子,左大臣二女。一人,無位-藤原-娍子,故大納言-濟時卿女。
今日,大嘗會行事所始也。
亥剋,左大臣參弓場殿,申牛車慶賀。
廿七日戊辰,天皇幸宇建禮門,奉幣伊勢大神宮。告來十月十六日可即位之由。
廿八日已巳,定考。但無音樂。依先皇崩也。
九月,一日辛未。闕文。
六日丙子,於朱雀門大祓。依大嘗會也。
九日己卯,於宜陽殿有平座。見參。
十一日辛巳,伊勢例幣。
十五日乙酉,定大嘗會御禊前後次第使。
十六日丙戌,於御前,有坊官除目。
十月,一日庚子,平座。見參。
五日甲辰,以皇子-敦明、敦儀、敦平、師明,為親王。以皇女-當子、禔子等,為內親王。
十五日甲寅,敘位議。
十六日乙卯,天皇即位於大極殿。今夜,東宮自一條院,遷御凝華舍。中宮。彰子。遷御枇杷殿。
十九日戊午,女敘位。
廿二日辛酉,告御即位之由於山陵。山階。天智、柏原。桓武、嵯峨、深草。仁明、後田邑。光孝、後山階。醍醐、宇治。藤原冬嗣。等也。
廿四日癸亥,戌刻,冷泉院太上皇,崩于南院。春秋六十二。權大納言-齊信卿,依外記勘申,即召少內記-義忠,令草進大赦詔書,載上皇。冷泉。不豫之由。中務輔不參。後日可給加封外記。又檢非違使佐以下不麥。左衛門少志-清國參入。雖非例,於華德門前可免左右獄囚之由召仰了。右近大將-實資卿召大嘗會悠紀、主基辨,仰云:「祭庭并小忌所,令國司并檢非違使守護之。六男八女,隨役召之由,可宣下。」者。
廿八日丁卯,齊信卿召中務輔,給去廿五日韶書。次召敦賴,仰云:「」自今日至來月十六日,可停音奏。并廢朝之由,可仰諸司。又固關使可付國司。又有內外印官符,是則固關付國司,并給京職、五畿、七道。停止素服、舉哀、宴飲、作樂、美服等云云。」又於朱雀門大祓。依停大嘗會也。
廿九日戊辰,大僧都-勝算,卒。年七十二。
十一月,一日庚午,御曆奏,付內侍所。
四日癸酉,上東門大路南,陽明門大路北,帶刀町東。同院西,大路南,百餘家有灾。
十四日癸未,太上皇。冷泉。三七日御誦經使遣使之。
十六日乙酉,戌刻,天皇於倚廬著御服。殿上侍臣皆著之。天下諒闇。今夜,奉火葬太上天皇於櫻本寺前野。諸寺僧等依例參仕。前大僧都-院源,為導師。權少僧都-林懷,為咒願。木工頭-雅通朝臣,奉持御骨,奉安置件山傍,奉埋御骨了。
廿日己丑,園、韓神祭停止。
廿一日庚寅,鎮魂祭停止。
今日,四七日御諷誦使遣寺寺。
廿二日辛卯,大嘗會停止之。
今日,開關官符請印。召諸衛三寮可解警固之由召仰。
廿七日丙申,是日,天皇除素服,著御橡御衣。公卿、侍臣同著之。天皇自倚廬,還御本殿。
十二月,一日庚子。闕文。
七日丙午,太上皇。冷泉。卌九日御齋會也。
十六日乙卯,始聽政。
十七日丙辰,京官除目始。
十八日丁巳,除目。
十九日戊午,同。
廿日己未,召名。
廿五日甲子,荷前使定,但不定元日侍從。依諒闇也。
廿七日丙寅,詔:「追尊皇妣-女御-從四位上-藤原朝臣-超子,贈皇大后,置國忌、山陵。」
長和元年,正月,一日己巳,無節會。依諒闇也。
有平座。見參。
三日辛未,女御-藤原-妍子,蒙可立后之由宣旨。仍左大臣。道長。以下參弓場殿。被申慶賀。此後,女御。妍子。遷幸御東三條第。
七日乙亥,無節會。依諒闇也。但諸卿參仗座。
八日丙子,御齋會始。依諒闇,無音樂。
十一日已卯,御仗付內待所。
十四日壬午,御齋會竟。
廿日戊子,政始。
廿五日癸巳,除自始。
廿六日甲午,同。
廿七日乙未,同。
廿九日丁酉,下名。
二月,一日己亥。闕文。
四日壬寅,祈年祭。大原野祭。
十日戊申,春日祭。
未剋,雷電風雨。
十一日己酉,列見。
十四日壬子,宣命。尊皇大后。遵子。為太皇大后。中宮。彰子。為皇大后。女御-正二位-藤原朝臣-妍子,為中宮。是日也,天皇出御南殿。事了,於仗座。除目。任宮司。公卿參東三條響祿。
三月,一日戊辰。闕文。
九日丙子,祈年穀,奉幣廿一社。
十四日辛已,任僧綱。
廿三日庚寅,季御讀經始。
其日,延曆寺僧賀中宮、東宮冊立。
廿四日辛卯,內裏女死去穢出來。觸神事上卿以下諸司不可參內之由,告迴了。
廿六日癸巳,季御讀經終。又小除目。
四月,一日戊戌,無見參。
四日辛丑,廣瀨、龍田祭。
七日甲辰,擬階奏。
八日乙巳,山科祭。
十九日丙辰,大外記-敦賴勘申伊勢齋王恭子歸京。賀茂齋院不改之例。
廿一日戊午,賀茂齋院。選子。御禊。
廿二日已未,警固。
廿五日壬戌,解陣。
廿七日甲子,立女御-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娍子,為皇后,號中宮職。故濟時卿女。
此夕,中宮,妍子。入飛香舍。
五月,一日戊辰。闕文。
十五日壬午,皇大后宮。彰子。於枇杷殿,修法華八講。
廿三日庚寅,臨時御讀經始。
廿七日甲午,於圓教寺,奉為前一條院,修周忌法會。
廿九日丙申,御讀經了。
六月,一日丁酉。闕文。
四日庚子,改定大嘗會行事等,勘申日時。今日,酉剋,悠紀、主基行事、辨以下分著彼司。
又左大臣。道長。上表,使藏人頭-公信朝臣。
八日甲辰,左大臣重上表。
十一日丁未,月次、神今食。
廿八日甲子,申刻,雷公震所所。
今日,左大臣里第虹立。
卅日丙寅,大祓。依可行大嘗會也。
七月,一日丁卯。闕文。
四日庚午,廣瀨、龍田祭。
今日,奉遣丹、貴二社祈雨幣使。
八日甲戌,皇大后宮。彰子。自上東門第,遷御枇杷殿。
今日,左大臣。道長。上表。敕答。藏人-左少將-朝綱為中使,向左大臣第。
十六日壬午,左大臣家仁王百講。
今日,式部大輔-大江朝臣-匡衡,卒。年六十一。中古歌仙傳作六十。
又天皇御藥事。
廿日丙戌,依天皇御藥,御讀經。
廿六日壬辰,御藥平復。
八月,一日丙申,日有蝕之。
四日己亥,季御讀經。
七日壬寅,時杭三枚,烏咋拔。
八日癸卯,祈年榖廿一社。
十一日丙午,定考。小除目。
廿一日丙辰,內侍除目。
廿七日壬戌,地震。
卅日乙丑,大祓。依大嘗會也。
九月,一日丙寅。闕文。
三日戊辰,御燈。
十一日丙子,伊勢例幣。
廿日乙酉,季御讀經始。
廿三日戊子,同竟。
十月,一日乙未。闕文。
六日庚子,於妙覺寺,奉為前冷泉院,周忌御齋會。
十二日丙午,諒闇了。大祓。
廿五日已未,大僧正-雅慶,卒。年八十。
廿八日壬戌,直物。
卅日甲子,大祓。依大嘗會。
閨十月,一日乙丑。闕文。
十六日庚辰,奉幣宇佐八幡宮,告受天祚之由。以從五位下-和氣-仲延為使。
十七日辛巳,法興院、積善寺燒亡。
廿七日辛卯,天皇禊東河。二條末。午刻,御出承明建春美福門等。
十一月,一日甲午,朔旦冬至。公卿上表奉賀。天皇不出御南殿。
三日丙申,平野祭。
四日丁酉,梅宮祭。
十日癸卯,天皇始出御南殿。有旬儀。
廿二日乙卯,依大嘗會,天皇行幸八省院。悠紀-近江國。主基-丹波國。
廿三日丙辰,豐樂院宴會。
廿四日丁巳,同。
廿五日戊午,同。并敘位。詔免除徒罪以下。依朔旦冬至也。
其日,左大臣。道長。第詩宴。題云:「依醉忘天寒。」
十二月,一日甲子。闕文。
四月丁卯,齋宮卜定。第十-當子內親王卜食。坐于大和守-藤原-輔尹六角町尻宅。
十日癸酉,告齋王卜定之由於伊勢大神宮。
今日,御軆御卜。
十一日甲戌,月次、神今食。
十三日丙子,奉遣荷前使。
十五日戊寅,京官除目。
十六日已卯,同。
十七日庚辰,下名。
十九日壬午,奉遣大神寶使,伊勢以下五十一社。先之,大祓。
廿一日甲申,賀茂臨時祭。
廿五日戊子,詔改元為-長和元年。依天祚改也。
今日,於豐樂院,悠紀、主基國司等給祿也。
二年,正月,一日癸巳,天皇依御忌月,不出御。公卿奉入仗座,奏見參。
五日丁酉,中宮大饗。
六日戊戌,敘位議。
七日己亥,節會。不出御。
八日庚子,御齋會始。
十日壬寅,東宮行啟枇杷第,拜覲皇大后。彰子。即日,還御。中宮。妍子。行啟東三條第。依御懷妊三月也。
十四日丙午,卸齋會竟。
今日,左大臣。道長。仰外記,令問文章生試時摺改之由。
十六日戊申,去夜丑刻,東三條院燒亡。中宮遷御南院,次御平右衛門佐-藤原-輔公宅。今夕,行啟春宮大夫-齊信卿郁芳門第。
十七日己酉,射禮停止。
十八日庚戌,賭弓停止。
廿二日甲寅,除目始。
廿三日乙卯,同。
廿四日丙辰,同。
廿五日丁巳,下名。
二月,一日癸亥。闕文。
四日丙寅,祈年祭。
五日丁卯,釋奠。
又大原野祭。
十日壬申,春日祭。
十二日癸酉,列見。
十五日丁卯,園、韓神祭。
十七日己卯,宣旨。以三月十一日為射禮式日之由。
三月,一日壬辰。闕文。
三日甲午,御燈。
十一日壬寅,射禮。
十二日癸卯,射遺。
十四日乙巳,賭弓。
十六日丁未,除目。
廿日辛亥,皇后宮。娍子。入內裏承香殿。式部卿-敦明親王候御後。
廿三日甲寅,第二-敦儀親王、第三-敦平親王,於清涼殿加元服。左、右大將,公季、實資。勤加冠事。左近中將-公信、右中辨-朝經,理髮。左、右大臣,道長、顯光。給御馬大褂。兩親王,敦儀、敦平。敘三品。即日,有位記請印。兩親王敘三品之後,著品服昇殿,出御前庭。拜舞之後,參承香殿。大臣以下,侍從以上,有見參。次大臣以下給祿有差。諸陣官人各給屯食。
廿四日乙卯,東西山雪降。京中大寒。去十四日立夏也。人以為恠。廿七日戊午,石清水臨時祭試樂。
廿九日庚申,同臨時祭。
今日,未刻,雷鳴,冰降。大如梅李。
四月,一日壬申,天皇出御南殿。外記日記曰,平座,見參。
四日乙丑,廣瀨、龍田祭。
七日戊辰,擬階奏。
十一日壬申,平野祭。
十二日癸酉,梅宮祭。
十三日甲戌,中宮。妍子。自春宮大夫。齊信。家還御上東門第,便行啟皇大后宮。彰子。枇杷第,為御對面也。供奉官人給屯食。
十五日丙子,直物。
廿二日癸未,警固。依諸衛不參,外記各仰本府。
廿五日丙戌,昭登親王家燒亡。
廿七日戊子,小除目。
五月,一日辛卯。闕文。
四日甲午,左大臣。道長。家法華卅講。按,卅講,底本作八講。今依法成寺攝政記改之。
十五日乙巳,同終。
十六日丙午,前太宰大貳-正三位-藤原朝臣-高遠,薨。年六十五。高遠薨,中古歌仙傳係五月六日,恐非是。法成寺攝政記係十七日。尊卑分脈係十一日。
十七日丁未,祈年穀奉幣廿一社。
廿一日辛亥,季御讀經始。
今日,皇太子御惱。
六月,一日辛酉。闕文。
四日甲子,正三位-行權中納言-兵部卿-藤原朝臣-忠輔,薨。年七十。
十日庚午,御軆御卜。
十一日辛未,月次、神今食。
十五日乙亥,左大臣。道長。參祇園,有走馬。
十七日丁丑,奏忠輔卿薨由。
廿三日癸未,小除目。
廿八日戊子,入道-無品-昭平親王,薨于石藏。年六十。無品,皇胤紹運錄作四品。按,蓋出家後有止品位之例歟。宜考下文長和四年五月十日條。
卅日庚寅,大祓。
七月,一日辛卯。闕文。
四日甲午。廣瀨、龍田祭。
六日丙申,中宮妍子產皇女。禎子。陽明門院也。
十日庚子,同御產五夜也。左大臣。道長。調臣雜事。今夜詠歌,中納言-行成作序。
十一日壬寅,同七夜。內裏被調獻知。今夜詠歌。大納言-公任作序。
十四日甲辰,同九夜。皇大后職彰子勤件間事,又令行成卿作序。
廿九日己未,相撲召合。天皇出御。
八月,一日庚申,同拔出。天皇出御。有樂舞,諸卿給祿有差。
八日丁卯,釋奠。
今夜,子刻,地震。
十一日庚午,定考。
十二日辛未,臨時御讀經。
十七日丙子,同終。
十九日戊寅,一代一度仁王會。
廿一日庚辰,齋宮。當子。初度禊東河,入宮內省。
廿九日戊子,祈年穀奉幣廿二社。
九月,一日庚寅。闕文。
三日壬辰,御燈。
九日戊戌,平座。見參。
十一日庚子,伊勢例幣。依雨無行幸。
十六日乙巳,天皇行幸左大臣。道長。上東門第。中宮。妍子。御產坐此第。有音樂并競馬。觀賞。給祿有差。
廿二日辛亥,季御讀經始。
廿五日甲寅,同終。
今日,皇太子於凝華舍御覽蘇芳菲、駒形、陵王、納蘇利。
廿七日丙辰,伊韃齋宮,當子。禊東河,入野宮。
十月,一日己未,一代一度大神寶。宇佐使-左衛門尉-源-賴國朝臣。次平座。見參。
十日戊辰,不堪田奏。
十三日辛未,前太皇太后。昌子。職司等供養觀音院搭。
廿日戊寅,中宮。妍子。御產皇女降誕百日宴。詠和歌。大納言-齊信卿作序。
廿二日庚辰,除目始。
今日,以禎子為內親王。左大臣。道長。以下進弓場殿,拜舞。
廿三日辛巳,除目了。
今日,八十島祭。
廿六日甲申,除目下名。
廿八日丙戌,奉幣七社。依可行幸石清水宮也。
十一月,一日已丑。闕文。
四日壬辰,奉幣七社。依石清水行幸御祈也。
九日丁酉,梅宮祭。
十五日癸卯,新嘗祭。
十六日甲辰,節會。
十九日丁未,於八省院,大祓。依可行幸石清水宮也。
廿一日己酉,賀茂臨時祭。右近少將-源-雅通為使。
廿八日丙辰,石清水行幸。
廿九日丁巳,車駕還宮。
今日,釆女町燒亡。內膳司贄殿同燒。
十二月,一日戊午,日食。
十一日戊辰,月次祭。
十三日庚午,大祓。依賀茂行幸也。
十五日壬申,天皇行幸賀茂社。
十九日丙子,敘位。依石清水賀茂行幸行事賞也。
今日,御佛名始。
廿三日庚辰,中宮少進-藤原-惟信為敵被打。翌日,死去。其敵者,同宮侍長-藤原-惟兼也。仍左大臣。道長。令搦其身,下家廄。
廿六日癸未,直物。并小除目。
今日,以僧正-慶圓,為大僧正。以權僧正-濟信,為僧正。以大僧都-明救,為權僧正。明敕奉仕御修法之間,有御夢想,所任也。
廿七日甲申,荷前使。
三年,正月,二日戊子,節會。天皇不出御。
二日己丑,東宮大饗。中宮依不御內裏,無饗事。
五日壬辰,依欠日,無敘位。
六日癸巳,敘位議。
七日甲午,節會。天皇不出御。
八日乙未,御齋會始。
十日丁酉,女敘位。
十四日辛丑,御齋會了。
十六日癸卯,踏歌節會依御忌月延引。
十九日丙午,中宮。妍子。還御內裏。供奉諸衛給祿。
廿二日已酉,除目始。
廿三日庚戌,同。
廿四日辛亥,同了。
廿六日癸丑,下名。
二月,一日丁巳,釋奠。
四日庚申,春日祭。
九日乙丑,今夜,亥刻,火起登華殿。殿舍多皆以為灰燼。天皇并中宮、春宮御大極殿。此間,左大臣。道長。騎馬,馳入自陽明門被申云云。渡御太政官朝所,仍御此所。中宮同御坐,東宮御辨曹司。
十日丙寅,左大臣仰云:「今日以後,三箇日可有廢務。」
十一日丁卯,大原野祭延引。
廿日丙子,天皇自朝所遷御松本曹司。東宮同以行啟。
廿五日辛巳,少僧都-澄心,卒。
廿六日壬午,政始。
廿九日乙酉,參議-從三位-大藏卿-藤原-正光,薨。年五十八。
三月,一日丙戌。闕文。
三日戊子,御燈。
五日庚寅,小除目。
十日乙未,奏正光卿薨由。
十一日丙申,射禮。
十二日丁酉,大宿人家皆以燒亡,火延內藏、掃部寮等。小右記云,十二日丁酉云云,火起自大宿,移內藏寮、掃部寮,皆悉燒亡云云。又見百鍊抄。
十四日己亥,神鏡渡御松本曹司。
十六日辛丑,列見。於民部省行之。
十八日癸卯,奉幣廿一社。祈年穀也。
廿日乙巳,皇大后宮。彰子。遷御權大納言-賴通卿高倉第。
廿四日已酉,於大極殿仁王會。
廿七日壬子,石清水臨時祭。
廿八日癸丑,除目始。并直物。
四月,一日丙辰,旬。平座。見參。
四日己未,廣瀨、龍田祭。
五日庚申,平野祭。
六日辛酉,梅宮祭。
七日壬戌,擬階奏。
九日甲子,天皇自松本遷御枇杷殿。東宮行啟權大夫-藤原朝臣。賴通。上東門家。
十一日丙寅,地震。
十五日庚午,賀茂齋院,選子。禊。
十八日癸酉,賀茂祭。
十九日甲戌,解陣。
廿二日戊寅,天皇遷御枇杷殿之後,政始。
廿六日辛巳,左大臣,道長。參詣賀茂社。
五月,一日丙戌。闕文。
五日庚寅,東西京貴賤舉首參廣隆寺。人云:「寅年五月五日庚寅日,藥師如來奉安置此堂之故也。」
八日癸巳,左大臣家。道長。卅講五卷日。
十六日辛丑,天皇幸左大臣上東門第。有競馬、騎射事。王卿出馬。今日,勸賞,藏人頭-左近中將-藤原-能信,敘從三位。
十九日甲辰,於左大臣家有詩宴。
廿四日已酉,令勘造內裏日時。
六月,一日乙卯。闕文。
十日甲子,御軆御卜。
今日,前少僧都-源信,卒。號惠心院。源信卒日,帝王編年記、續往生記、僧綱補任係寬人員年六月十日。歷代皇紀係寬仁三年六月十日。
十二日乙丑,月次、神今食。
十七日辛未,小除目。
十九日癸酉,於修理職,有造宮事始。
七月,一日乙酉。闕文。
四日戊子,廣瀨、龍田祭。
廿二日丙午,東宮自權大納言-賴通高倉殿遷御左大臣。道長。上東門第。
八月,一日甲寅。闕文。
四日丁巳,釋奠。
七日庚申,奉幣廿二社。臨時。
十一日甲子,定考。
廿日癸酉,天皇出御南電。
廿一日甲戌,式部省文章生試。題云:「舉實為秋中。」
時大風,諸司京申舍屋,多以顛倒。時上恐有脫字。
廿四日丁丑,齋宮寮官除目。
今日,式部省諸評定。
廿九日壬午,擬文章生-平-範國愁。可召問兩文章博士并省官耆儒等。被下知外記。
卅日癸未,於朱雀門大祓。依齋王。當子。群行也。
九月,一日甲申。闕文。
三日丙戌,止御燈。依有齋王群行也。
九日壬辰,依齋王群行,止重陽宴。但平座,見參。
十一日甲午,例幣。奉伊勢大神宮。
廿日癸卯,伊勢齋內親王-當子。今上第一皇女,御年十四。參向大神宮。
十月,一日甲寅,平座。見參。
十一日甲子,造宮事始。
十四日丁卯,除月始。
十五日戊辰,同。
十六日己巳,同下名。
十七日庚午,奉幣諸社。祈申造宮平安可遂之由。
廿三日丙子,左大臣參入。今年省試,諸儒不同事,博士等參著參議座。評定之後被下宣旨。
十一月,一日癸未。闕文。
二日甲申,春日祭。
三日乙酉,梅宮祭。
七日己丑,小除目。
十四日丙申,吉田祭。
十七日己亥,皇太子參內。掃部寮敷莚道。權大納言-賴通卿奉抱皇太子昇殿。天皇出御。次皇太子起座再拜。天皇令奉銀駒形。次皇太子起座,於殿南庇,拜舞退出了。
十八日庚子,大原野祭。
十九日辛丑,園、韓神祭。
今日,住吉社遷宮。
廿日壬寅,鎮魂祭。
廿一日癸卯,於神舐官,新嘗會。
廿二日甲辰,節會。天皇不出御。依御物忌也。
今日,天台座主-覺慶,卒。年八十八。
廿四日丙午,雷鳴,大風。
廿七日己酉,賀茂臨時祭。
十二月,一日癸丑,。闕文。
二日甲寅,內裏上棟也。行事上卿-教通卿以下參入。官廚家設饗。申時,上棟。雅樂寮打鼓,事了。上卿以下參枇杷殿,召陰陽寮,令勘申明年三月可遷御之由。而光榮。賀茂氏。申:「三月者,五星月也。件月,不可移徙。」吉平安倍氏。云:「五星月不可有憚也。桓武天皇遷都,五星月也。一條院遷宮,五星月也。」光榮又申云:「桓武天皇遷都雖五星月,熒惑直月也。三日,直日也,不可忌之。」以兩人申狀申左大臣。道長。之處。三月以後可有遷宮者。
十日壬戌,御卜奏。
十一日癸亥,月次、神今食。
十四日丙寅,除目。
十七日己巳,華山院燒亡。
廿五日丁丑,以大僧都-慶圓,為天台座主。
四年,正月,一日壬午,節會。天皇不出御南殿。
二日癸未,二宮大饗。
五日丙戌,敘位議。
七日戊子,節會。不出御。
八日己丑,御齋會始。
十四日乙未,同終。
廿六日丁未,除目始。
二月,一日壬子。闕文。
四日乙卯,祈年祭。又大原野祭。
今日,權大僧都-隆圓,卒。號小松僧都。
六日丁巳,釋奠。
九日庚申,春日祭。
十一日壬戌,列見。
十二日癸亥,內裏有觸j穢,可及來月六日。
今日,太宰大監-藤原-藏規進鵞二翼、孔雀一翼。
十四日乙丑,園、韓神祭。
十六日丁卯,除目始。
十七日戊辰,同。
十八日己巳,同。
廿日辛未,下名。
三月,一日辛巳。闕文。
三日癸未,御燈。
十一日辛卯,射禮。
十二日壬辰,賭弓,又射遺。
十四日甲午,石清求臨時祭。使-讚岐守-源-濟次朝臣。
十七日丁酉,季御讀經始。
廿日庚子,同竟。
廿七日丁未,可有春日行幸也,而依預障延引。仍以右少辨-藤原-資業為使,被奉幣帛。天下咳病,又疫癘屢發,死者多矣。
廿八日戊申,大祓。依仁王會也。
廿九日己酉,臨時仁王會。
四月,一日庚戌,平座。見參。
四日癸丑,廣瀨、龍田祭。
七日丙辰,擬階奏。
今日,第三內親王御著袴。禎子內親王,長和三年七月六日生,今年三歲也。左右大臣。道長、顯光。以下參中宮。妍子。御方。有和歌遊宴。
八日丁巳,山科祭。
其日,太宰帥親王。敦康。家有謌合。題云:「花殘春意註。」
十一日庚申,平野祭。
十二日辛酉,梅宮祭。
十五日甲子,吉田寮。
廿日己巳,寅刻,地震。
廿一日庚午,賀茂齋王禊。
廿三日壬申,左大臣。道長。參詣賀茂社。
廿四日癸酉,賀茂祭。
廿五日甲戌,解陣。
廿六日乙亥,一品-資子內親王,村上皇女。薨。先是,落飾。
五月,一日庚辰,被修七佛藥師法。依御藥也。
七日丙戌,入唐僧-寂昭、元燈、念救、覺因、明蓮等五人度緣請印,撰能書。以白色紙書之,以朱砂捺印。可渡大宋之故也。
十日己丑,奏資子內親王薨由。上宜云:「件內親王出家人也,有一品字否。雖然,不改一品字。」
十三日壬辰,大祓。依仁王會也。
十五日甲午,臨時如法仁王會。依天下疫疾也。
廿五日甲辰,於仁壽殿御讀經。請僧廿口。自今日三箇日,依造宮御祈也。又於臣清涼殿,被修安鎮法。又於枇杷殿皇居,仁王經御讀經。為息災也。
廿六日乙己,詔:「大赦天下。」依天皇不豫,并人間疾疫也。右少辨-資業作詔書。
六月,一日己酉,日蝕。
十日戊午,御軆御卜。
十一日己未,月次、神今食。
十九日丁卯,贈故律師-賀靜僧正法印。上卿-權中納言-俊賢卿,給宣命於少納言庶政。不登墓所山。密密付遺弟日助阿闍梨。
廿日戊辰,依疫神託宣立神殿。奉崇重也。
廿二日庚午,大祓。依仁王會也。
廿三日辛未,臨時仁王會。依疾疫也。
今日,左大臣。道長。送書狀於大宋國圓通大師。寂昭。道長公贈圓通大師之書一篇,載陸奧人北條鉉所纂集古法帖續帖第二。雖未詳其真偽,書軆文詞可謂有當時之風,蓋其草稿歟。
閏六月,一日己卯。闕文。
二日庚辰,御讀經竟。
四日壬午,大雨雷電。
五日癸未,可停相撲節會之由被宣下。依御不豫也。
十一日己丑,奉幣廿一社。祈年穀也。
十七日乙未,自今日三箇日,於大極殿請僧二百口,轉讀仁王經。
廿日戊戌,同竟。
廿五日癸卯,大宋國商客-周-文德所獻孔雀,天覽之後,於左大臣小南第,作其巢養之。按,小南第,百鍊抄作右大臣光南第。小右記四月十一日條又同。未知孰是。去四月晦日以後,生卵十一丸。異域之鳥忽生卵,時人奇之。或人云:「此島聞雷聲孕,出因緣自然論。云云。」但經百餘日未化雛。延喜之御時,有如此之事云云。
廿九日丁未,大祓。
七月,一日戊申。闕文。
十七日甲子,歸朝僧-念救重向大宋國。
廿日丁卯,歸朝僧-念救為向大宋國,終以進發。云云。
八月,一日戊寅。闕文。
九日丙戌,大風。殷富門顛倒。
十日丁亥,釋奠。
十一日戊子,定考。
十七日甲午,穗坂御馬逗留事。
廿七日甲辰,直物。
九月,一日戊申。闕文。
三日庚戌,御燈。
九日丙辰,平座。見參。
十一日戊午,例幣。
十四日辛酉,差遣權中納言-懷平朝臣於伊勢大神宮,奉幣帛。依不豫御祈也。
廿日丁卯,天皇自左大臣。道長。枇杷第入御前新造內裏。酉刻,出御。御馬八匹獻之。次有勸賞。今日,十月節。天火日也。次御竈神奉渡之。東宮自皇大后。彰子。上東門院同入御。
今夜,雨大降。
侍從廚著饗膳。
十月,一日戊寅,平座。見參。還宮以後,未御南殿也。
三日庚辰,酒二宮行政給。
四日辛巳,從二位-中納言-彈正尹-藤原朝臣-時光,薨。年六十八。
廿日丁酉,敘位。
廿一日戊戌,造宮敘位。今度修理職木工寮無合期之勤,仍不預賞。
廿五日壬寅,天皇、皇大后宮。彰子。賀左大臣五十筭。修法會。
廿七日甲辰,奉幣春日社,依御目祈也。自今日,左大臣。道長。直廬飛香舍始行京官除目。其儀如攝政之時。大納言-公任參仗座,召大外記文義,仰云:「除目雜事,宜令左大臣,准攝政儀行之。」者。
廿八日乙巳,除目。
十一月,一日丁未,興福寺別當-大僧都-定澄,卒。
二日戊申,平野、春日祭。
三日己酉,下名。
六日壬子,地大震。
九日乙卯,皇后宮。娍子。入內。
十日丙辰,官廳前虹立。參議座程。
十四日庚申,吉田祭。
十七日癸亥,戌刻,內裏燒亡。火起自主殿寮、內侍所。天皇、后宮、東宮御桂芳坊,次遷御太政官松本曹司。東宮御朝所。皇后御伊豫守-為任三條第。為任,彼宮亮也。今夜,警固。
十九日乙丑,天皇自太政官遷幸枇杷第。東宮自朝所渡坐左大臣。道長。上東門第。御竈神自內膳司奉渡枇杷殿。今夜,停五節舞姬。
廿日丙寅,鎮魂祭停止。或記云:「依內裏火事,五節并去十八日大原野祭停止,但大殿祭可用下子。云云。」
廿一日丁卯,大祓。
廿七日癸酉,賀茂臨時祭。
十二月,一日丁丑。闕文。
四日庚寅,先皇。一條。第三親王。敦良。後朱雀。始讀御注孝經於式部大輔-藤原-廣業朝臣。尚復文章生-平-定親。令文人賦詩。
十日丙戌,御軆御卜。
十三日己丑,荷前定。
十六日壬辰,小鳥群飛覆天。此近日連連如此。
十八日甲午,季御讀經始。
廿六日壬壬寅,太政官於法性寺,賀左大臣。道長。五十筭。左大臣-源-道方朝臣奉誦文。名署加。以當寺座主-權大僧督-慶命,為講師。
廿七日癸卯,敕:「禎子內親王,年官、年爵,准三宮。本封之外加千戶。」
五年,正月,一日丙午,節會。無御出。
二日丁未,左大臣家。道長。臨時客。又皇大后宮。彰子。臨時客。
三日戊申,左大將家。賴通。有拜禮事。大納言-齊信卿以下向之。有引出物。馬二匹。
六日辛亥,左大臣直廬敘位議。
七日壬子,節會。
八日癸丑,御齋會始。
今日,女敘位。
十日乙卯,除目始。於左大臣。道長。直廬行之。
十一日丙辰,除目同。
十二日丁巳,同。
十三日戊午,被定御讓位、御即位事。
十四巳己未,御齋會終。
今日,除目下名。
廿日乙丑,直物。
廿三日戊辰,任僧綱。
廿五日庚午,固關警固。
廿九日甲戌,天皇於枇杷第,讓位於皇太子。天皇春秋卌一,在位年五。太子。敦成。年九,令左大臣-藤原朝臣。道長。攝行政事,如忠仁公。良房。故事。立第一-式部卿-敦明親王為皇太子。太上天皇稱三條院,即補院司等。
二月,十三日戊子,新皇。後一條。上太上天皇尊號。
日本紀略 後篇十二 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