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九十五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土峻賴兼、多治見國長
足助重範
錦織俊政
櫻山玆俊
僧圓觀、文觀、忠圓、聖尋
僧良忠
僧祐覺
僧宗信
僧西阿
土岐賴兼,
【○太平記作賴貞。諸異本、太平記,及保曆間賴時。】
稱十郎。美濃人,源賴光之裔。曾祖光行,奉後鳥羽帝敕,討池田某。祖光定捕讚岐某,皆以功授官。父賴貞為伯耆守。
【尊卑分脈。】
多治見國長,賴兼之族也,稱四郎二郎,為藏人,
【多治見系圖。】
與賴兼並以驍勇著。及後醍醐帝謀誅北條高時,二人適番直京師。藤原資朝引為同謀,賴兼族賴春,
【○見行本太平記作賴員,諸異本作賴直,今據尊卑分脈、名和系圖。】
亦與焉。賴春妻六波羅奉行齋藤利行女也,一夕賴春對妻語及身後,因悽愴涕下。妻怪詰之,賴春遂以實告,深戒勿泄。妻以為:「事不濟則我夫死矣,濟則我親黨滅矣。不如早發其謀,使夫有告變之功,而父家亦獲全也。」遂告之利行。利行大駭,責賴春曰:「如何為此不祥之計?事若自外發,吾屬無類矣。」賴春曰:「計由賴兼、國長,因請圖保全。」利行馳告六波羅北方常葉範貞。是時,攝津葛葉邑民忿爭作亂,範貞乃聲言置莊家制之,因悉召四十八所篝軍及在京兵士,欲以蛄襲賴兼等。故俾賴兼、國長在遣中。賴兼、國長果不之知,戎裝待旦。明早,範貞遣山本時綱、小串範行,率兵三千,分捕賴兼、國長。時綱單身潛逼賴兼寢所,賴兼方起理髮,見時綱至,奮然躍出,挺刀格鬭。而敵眾大至,賴兼自知不免,走入寢所,潰腹死。家士盡鬭歿。範行率兵襲國長,國長會被酒而臥,倉皇驚起。側有游妓,取甲使擐之。小笠原通弘,
【○通弘,據今勝院本。】
適在其家,出望敵眾告國長曰:「謀已露。君宜決死也。」即執弓矢上門樓,射殪二十四人,銜刀投樓死。國長乘間,與其兵二十餘人,關門待敵。伊藤秋澄父子四人,
【○秋澄據金勝院本。】
從門扇少隙,匍匐而入,即擊殺之。眾懼不敢逼,國長開門大罵挑鬭,敵眾怒爭進,國長擊卻之。敵番陣而戰,自辰至午,殺傷二百餘人。佐佐木時信兵千餘人毀民舍,自屋後入。國長知不可支,與其兵二十二人,交刺而死。
【太平記。○按增競曰,賴兼、國長並就逮,今不取。】
足助重範,稱三郎,鎮守府將軍源滿政之後也。五世祖重秀,源為朝外孫。始居參河足助,稱足助冠者。
【尊卑分脈。】
重範善射,與錦織俊政並以勇敢聞。後醍醐帝討北條高時,重範、俊政奉密旨預焉。事泄,車駕移幸笠置。六波羅鎮將北條仲時、北條時益,遣兵犯行營。重範登門櫓呼曰:「先鋒非美濃尾張兵邪。足助重範欽奉聖旨,自守此門。本城車駕所御,六波羅殿必親詣也。吾命大和工人,為備一二箭鏃,請與諸君試之。」乃發一矢,斃荒尾行忠。
【○行忠,據金勝院本。】
某弟彌五郎以身蔽其屍,扣心呼曰:「君手不似所聞,請再射之。」重範以為彼恃其鎧,乃射其兜鍪,貫頸殪之。
【太平記。】
山田重綱躍馬逼埤,重範又射卻之。
【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賊兵更擁楯,肉薄而進。城中叫呼,兵皆殊死戰。會奈良般若寺僧本性者,以事至行在。本性有膂力,乘高連投鉅石數十,人馬壓倒相枕籍,死者無算。賊兵褫魄,數日不敢近。及城陷,重範就擒,見殺京師。
【太平記。】
重範族人重信、賢尊、重成,元弘三年,從王師討高時,並戰歿於鎌倉。
【尊卑分脈。】
及後村上帝時,宗良親王奉詔經略東國,居井伊城。有足助重春者,迎親王於參河,以圖進取。親王不果。
【李花集。】
錦織俊政,為判官代。
【太平記。○名據金勝院本。○俊政一作景令。】
承久之役,有錦織判官代者,奉敕勤王,戰敗就虜。
【東鑑。○尊卑分脈曰,錦織判官代義繼,山本義經孫。疑此人也。】
俊政蓋其後也。與足助重範等,從駕笠置。城將陷,將士崩潰。俊政裔曰:「奉詔討賊,義當死報,逃將安往。」乃袒裼力戰。矢竭刃折,遂與其子及眾十三人刳腹死。
【太平記。】
時有石川義純者,任飛驒守,首應徵至笠置。城陷,與子義右俱自殺。
【尊卑分脈。】
櫻山茲俊,
【○名據金勝院本。】
稱四郎,備後人。及車駕在笠置,楠正成舉義,茲俊城本國一宮皆散,乃知事不成,詣吉備津神祠,先刺殺妻子,火祠而後自殺,從死者二十三人。
【○按金勝院本,作三十餘人。】
初茲俊深敬此神,常祈新其宮而不果,欲立功邀賞,以給其資。及以曖吝萊殆七百餘略。定國中;漪咨鄰劈既而笠置陷、正成亦婪城偽死、玆俊兵敗死,悉燒其宮社,冀朝廷營創也。延元中,又有櫻山左近將監者,據備後以勤王。
【太平記、左近將監據金勝院本。】
蓋茲俊之族也。
僧園觀,住法勝寺為數朝戒師。僧文觀,醍醐座主,東寺長者。僧忠圓,住淨土寺,並為僧正。後醍醐帝素崇佛教,及謀滅鎌倉,以天下武人未易驟徵,乃計賴僧兵,以資軍興。數行幸延曆、東大、興福等寺,以豫收眾徒之心。而圓觀、文觀、忠圓並預焉。元弘元年春,帝託祈中宮安產,大召諸寺僧,而特延圓觀、文觀於御前,修法詛北條氏。至期事漏,高時遣人捕致園觀、文觀。以忠圓素為帝所親用,亦併送之。以園觀為累朝戒師,頗加禮意。及至,文觀備被訊掠,遂款以詛事。忠圓性怯,先自首服,自朝廷密計、參謀主名,具狀以進。高時乃竄文觀於硫黃島,忠圓於越後,錮圓觀於陸奧。及亂平,並還住本寺。文觀恃寵驕肆,殖財蓄甲。有媚己者,輒為奏請,枉行霑賞,貪競黨附,不知幾百。每上朝,兵從前後引路。及足利尊氏兵犯京師,文觀與脇屋義助等,拒之山碕。兵昔脆弱,爭率出降。文觀敗退。
【太平記。】
以正平十二年卒。圓觀以正平十一年卒。
【常樂記。○按有法勝寺僧慧鎮,正平七年後村上帝之御男山,足利義詮遣慧鎮奏請解兵備。帝佯答允之。見太平記、園太曆,而或云,慧鎮即圓觀之號。未知孰是。】
僧聖尋,關白基忠之子也,為大僧正。東大寺東南院法務、東大寺別當,醍醐座主,
【尊卑分脈、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兼笠置寺別當。
【笠置寺緣起。】
元弘元年,帝南巡,幸東南院。聖尋奉帝入松嶺寺,
【○松嶺寺,據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尚未顯言駕臨,以察眾徒向背。而東大寺西室主僧顯寶,
【見行本太平記作顯時,今從諸異本。】
北條高時之族也。僧徒憚之,無赴義者。聖尋知事不可成,又奉帝抵山城鷲峰山。既而,以其幽僻不便,移御笠置山。
【太平記。】
據險為行宮。人心小安,乃徵兵近國。
【增鏡。】
近國將卒,亦稍稍來集焉。無幾,賊發大軍來犯,城陷,賊擒聖尋,送六波羅。明年,流於下總。
【太平記。】
及高時伏誅,得還住東大寺,以笠置寺嚮為賊焚毀,奉敕再造之。
【笠置寺緣起。】
忠圓、聖尋,並不知所終。
僧良忠,關白良實之孫。父良寶,權大僧都。良忠為伯父關白師忠所子養。敘法印,
【尊卑分脈。】
稱殿法印。
【太平記。】
護良親王侯人。
【尊卑分脈、太平記。】
元弘初,從駕笠置,與權中納言源具行謀出城,班徵兵詔于諸國。及行在敗,帝御六波羅,良忠謀奪之,不果,尋被捕得。北條仲時使吏言曰:「方今圖滅鎌倉,萬乘之君且所不能,子等舉事何粗。聞子圖按吾地形,謀奪前帝。罪不容誅。凡其所謀,當悉自首。」良忠輒答曰:「普天之下,無非王土。拔主于難,誰為非分;仗義討賊,何謂之粗。」辭氣奮激,無所屈撓。仲時議欲寘刑。或止之,謂宜留以引黨與。乃付吏閉之室中。
【太平記。】
良忠多力,夜潛破戶逃去。
【尊卑分脈。】
三年四月,與赤松則村攻六波羅,不利。五月,又與諸將攻克之。其部下發民藏庫,掠奪財物。足利尊氏捕二十餘人,梟首六條河原,大署榜曰:「大塔官候人殿法印良忠之部卒,坐盜處死。」良忠銜之,與護良親王俱謀誅尊氏。後帝信讒幽親王,其從親王者三十餘人皆殺之。
【太平記。○按本書不載良忠死,蓋同見殺也。】
僧祐覺,
【○祐或作宥。】
初居法勝寺學律,
【太平記。】
稱覺應坊。
【○今川家本、北條家本、西源院本、南都本太平記。】
當後醒醐帝在船上山,乃入延曆寺,更為山徒,稱道場坊助注記,集兵勤王。又從新田義貞,東征足利尊氏。足利直義拒箱根嶺,祐覺使侍童十人、僧兵三十餘人,盛飾鎧。侍童皆胄戴花勝,先眾進。敵射斃八人,僧兵踵進奮擊,敵軍披靡。及官軍敗,車駕幸延曆寺。僧英憲先至,圓宗院僧定宗又以五百餘人來衛,偏點寺院民屋,以居軍士。祐覺擁千餘兵繼至,牒發山中。於是,僧徒大集,輸錢六萬貫、穀七千斛。祐覺分以配給,軍賴大安。既而鎮守府大將軍源顯家率大眾至近江。事聞,敕祐覺發船七百餘隻迎之。尋與僧徒一萬及諸將,分討足利尊氏于京師。僧徒前期攻宇都宮公綱於神樂岡。祐覺以兵三百,先登傅埤。定宗率五百人,繼至援之。賊竭力拒戰,矢石雨下。有因幡豎者全村,素以驍悍稱。手巨鏃箭,伺敵兵上城,自箭眼投鏦之,洞甲而斃,敵軍沮懼。僧徒因急攻破走之,時呼全村為手鏦因幡。車駕再幸延曆寺,祐覺復勵僧徒,率錢穀以佐軍用。既經數月,財資單竭。加之足利高經、小笠原貞宗兵梗運道,軍中大窘。祐覺乃率五千人,擊貞宗於野路篠原敢還。及帝還扈駕入京師,足利尊氏惡其為山徒諜首,斬之。
【太平記。】
僧宗信,為吉野修行,敘法印,住吉水院。後醍醐帝自花山院出幸穴太,遣從臣刑部大輔大江景繁,諭告宗信,駐蹕吉野。宗信乃發僧兵三百奉迎,造行宮御焉。既而帝崩,眾情沮敗,皆無守心。宗信入告曰:「先帝臨崩,敕翼幼主討逆賊。遺命在耳,豈可遽懷離散。況宗信在焉,諸公勿為動慮。方今四方官軍,如上野有新田義興,武藏有新田義宗,越前有脇屋義助、義治。其餘支族,據有郡國者,凡四百餘人。加之筑紫有菊池、松浦、草野、山鹿、土肥、赤星,四國有土居、得能、江田、羽床,淡路有阿閒、志知,安藝有有井,石見有三角、成合,出雲、伯耆有名和,備後有櫻山,備前有今木、大富、和田、兒島,播磨有吉川,河內有和田、楠、橋本、福塚,大和有三輪、西阿、真木、寶珠丸,紀伊有湯淺、山本、井遠、加藤,遠江有井伊介,美濃有根尾,尾張有熱田大宮司,越前有小國、池、風間、禰津、大田,近江有儀俄、高山、野村、熊谷,
【近江以下,據天正本太平記。】
山徒有南岸、圓宗院。此皆忠義金石,不以安危易節者。宜速頒詔書,勵以興復也。則誰廢前功,以甘叛降。」適楠正行、和田正武率兵來警衛,眾心賴以大安。
【太平記。○官軍姓氏,諸本有異同,今從見行本。○按吉水院文書,有真遍者,住吉水院,助護良親王據吉野。及城陷,從之南奔,亂平還住。蓋真遍乃宗信之號矣。真遍之後,有成遍及尊壽丸,世嗣云。吉野人傳云,吉水院新熊野雨直行,交領其務。護良親王在吉野,專睦吉水院。新熊野巖菊玩怒之,屬鎌倉兵為鄉導。襲陷城,後醍醐帝御吉野,寵吉水院益渥,降嫁皇女,以誕一子,乃賜諱字曰尊壽丸。】
僧西阿,大和三輪人。延元二年,帝御吉野,敕諸國討足利尊氏。
【太平記。】
西阿應敕,據關地城舉兵。尊氏遣兵攻之,不能克。
【嶋津文書。○按關地一作關住,或關地井。】
及帝崩,人心懷危懼,西阿守節不撓。
【太平記。】
興國二年,尊氏又遣細川顯氏、佐佐木貞氏等來攻。
【參取朽木文書、渡邊文書。】
拒戰無利,棄城走,聚兵還據城。
【鶴岡社務記。】
顯氏等又來圍,遂不能拔之。
【渡邊文書。】
後與子良圓,從楠正行,拒高師直兵于四條畷,不克,父子並死之。
【太平記、細細要記。】
其族尚在三輪,勤王不易節云。
【太平記、祈園修行日記。】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六十八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