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廿二 列傳第四十九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紀古佐美
大伴弟麻呂 父:大伴古慈斐 子:大伴勝雄
坂上田村麻呂 子:坂上淨野 孫:坂上當道
巨勢野足
紀古佐美,大納言麻呂孫,正六位上宿奈麻呂子也。
【公卿補任。】
寶字末,敘從五位下,為丹後守。寶龜中,歷兵部、式部少輔、伊勢介、左少辨,進從五位上。會蝦夷反,殺紀廣純。古佐美為征東副使,從大使藤原繼繩討之。天應元年,為陸奧守,敘從四位下。延曆初,遷左兵衛督,兼但馬守,歷左中辨、式部大輔、中衛中將,拜參議,歷東宮大夫左、右大辮,累進正四位下。七年,為征東大將軍,兼大和守,征陸奧蝦夷。及辭見,敕上殿授節刀,賜書曰:「夫擇日拜將,良由綸言。推轂分言,專任將軍。如聞:『承前別將等,不慎軍令,匿闕猶多。』推其所由,弊在輕法。其副將軍有犯死罪者,禁身奏上。軍監以下,依法斬決。坂東安危,在此一舉。將軍勉旃。」因賜御被二領、綵帛三十匹、綿三百屯,令東海、東山、坂東諸國步騎五萬餘,會多賀城,分道入賊地。八年,古佐美至衣川,按兵不進。四月,上書告狀。五月,敕曰:「省奏,知三月二十八日官軍渡河,置營三處,勢如鼎足。自爾以還,經三十餘日,未審何故,逗留費日,頓而不進,未見其利。夫兵貴拙速,未聞巧久。又六、七月,計應極熱。如今不入,恐失其時。已失其時,悔何所及。將軍應機進退,更無間然。但久留一處,朕之所怪。宜具其所由及海軍消息,附驛奏來。」時副使民部少輔佐伯葛城率軍進討,中途而卒。詔贈正五位下。古佐美又奏曰:「副將軍入間廣成、左中軍別將池田真枚,與前軍別將安倍猨島、墨繩等議,三軍齊進,渡河討賊。約期已畢,簡中後軍各二千人,濟河而進。賊帥夷阿氐流率三百許人逆戰。官軍勢銳,賊徒引遁。官軍且戰且燒,至巢伏村,將與前軍合。而前軍為賊所拒,不得進。會賊八百許人來戰,官軍少卻。別有四百許人,出自東山,絕官軍後,前後夾擊。官軍敗走,別將丈部善理,進士高田道成。會津壯麻呂、安宿戶吉足、大伴五百繼等戰死。凡燒賊巢村十四戶八百,收器械雜物如別錄。我兵戰死者二十五人,中矢二百四十五人,溺死一千三十六人,浮沒逃歸一千二百五十七人。別將出雲諸上、道島御楯等,引餘眾還。」六月敕曰:「省比來奏云:『膽澤之賊,總集河東。先征此地,後謀深入。然則軍監已上,率兵張其形勢,嚴其威容,前後相繼,可以薄伐。而兵寡將卑,因致敗績。』是則副將等計策之所失也。至于善理等戰亡,及士眾溺死者,惻怛之情,有切于懷。」古佐美又奏曰:「膽澤之地,賊奴奧區。方今大軍征討,剪除村邑。而餘黨伏竄,殺略人物。又子波和我,僻在深奧。臣等欲進致討,運糧有艱。從玉造塞至衣川營,行禮四日,輜重受納二日。從衣川至子波地,行程六日,輜重受納二日。然則從玉造塞至子波地,往還二十四日,其遇賊阻雨,不入程限。水陸兩道,用輜重二萬二千四百四十人,運補六千二百十五斛。征軍二萬七千四百七十人,一日之食,五百四十九斛。以此計之,一度所運,僅支十一日。臣等商量,指子波地,支度交闕。若分征兵增輜重,則軍士寡少不足征討。加以軍興以來,經涉春夏,軍旅輜重,皆悉疲弊,進而有危,持之無利。久屯賊地,運糧百里之外,非良策也。雖蠢爾小寇,且逋天誅,而水陸之田,不得耕種,既失農時,不滅何待。今日之計,莫若解軍節糧,擬支非常。軍士所食,日二千斛。
【○按上文云,一日之食,五百四十九斛。而此云軍士所食日二千斛,蓋舉本軍成數乎。今不可考。】
若上奏聽裁,恐更多糜費。故今月十日,以前解出之狀,牒知諸軍。臣等愚議,且奏且行。」敕曰:「省前後奏云:『賊集河東,抗拒官軍。先征此地,後圖深入。』者,今以不利深入,而欲解軍,則具奏事狀,待報而行之未晚也。一旦罷兵,不果進討,為謀如此,其理安在?灼知目將軍等憚賊之所為也。而巧飾浮詞,規避罪過,不忠之甚,莫大於斯。廣成、墨繩,久在賊地,素閑戰陣,故委以副將之任,佇其力戰之效。而安居營中,坐視成敗。差遣裨將,反致敗績。事君之道,豈可如此?夫師出無功,良將所恥。今喪軍費糧,為國家大害,閫外之寄,誰任其咎。」七月,古佐美等上書,偽告大捷。敕曰:「得今月十日奏偁:『所謂膽澤者,水陸萬頃,蝦虜所聚,大兵一臨,忽作荒墟,餘燼假息,危如朝露。至如軍船解纜,舳艫百里,天兵所加,前無強敵。海浦窟宅,無復人煙,山谷巢穴,確見鬼火。不勝慶快,飛驛上奏。』而撿先後奏狀,斬賊未滿百級,死傷殆三千。以是言之,何足慶快?夫大軍將還,兇賊攻後,非唯一度。而云:『大兵一臨,忽作荒墟。』量度事勢,有似虛飾。真枚、墨繩等,不親督兵,遣裨將於河東,軍敗而逃,溺死一千餘人,而云:『一時凌渡,且戰且焚,搜賊巢穴,還保本營。』是溺死之軍,舍而不論。唯征東副使多治比濱成等討賊略地,比他差勝。今曰:『天兵所加,前無強敵,山谷巢穴,唯見鬼火。』浮詞夸言,良為過實。凡獻凱表者。應在平賊立功之後。今未究其窟穴,殲其種類,而馳驛稱慶,將軍獨無愧乎!」九月,古佐美等遂歸京師,上節刀。命大納言藤原繼繩、中納言藤原小黑麻呂等,勘且問於太政官曹司。古佐美、廣成、真枚、墨繩等皆承伏。敕曰:「古佐美不究賊地,敗軍費糧,當據法窮治。顧嘗有勤勞,故一切不問。真枚、墨繩等,愚頑畏懦,進退失度,每後軍期。檢法,墨繩當斬,真枚當解官收冠。而墨繩久歷邊戍,黽勉奉事,故兔刑收官冠。真枚在日上港,救援溺兵,故解官不收冠。餘有小功者,量加賞賜。小罪者,置而不問。善理膽澤之役,官軍失利,奮而戰死,贈外從五位下。」頃之,古佐美進正四位上,
【續日本紀。】
兼但馬守,遷左衛門督。十三年,拜中納言且,超授正三位。尋兼式部卿。十五年,轉大納言。十六年,兼皇太子傅。未幾,薨,年六十五。遣從四位下百濟英孫等,就第宣詔,贈從二位。子廣濱、未成。廣濱參議正四位下。
【公卿補任。○末成據類聚國史。】
末成,幼而聰悟,博覽文籍。延曆中,調式部丞。時議許其廉舉,出為伊豫介。大同、弘仁間,歷出雲、常陸、大和、越前守,所在以幹濟聞。至從四位下。天長二年,卒,年四十五,贈正四位上。
【類聚國史。】
大伴弟麻呂,吹負曾孫,
【○據續日本紀,書古慈斐,吹復孫。】
父古慈斐,
【公卿補任。】
少有才幹,略涉書記,起家為大學大允。藤原不比等以女妻之。勝寶中,累遷至從四位上衛門督,俄出為出雲守,以見踈斥,意常鬱鬱。八年,藤原仲麻呂誣:「古慈斐及淡海三船誹謗朝政,無人臣禮。」禁於衛士府,左遷土佐守。寶字初,以黨橘奈良麻呂,再得罪。寶龜初召還,復本位為大和守,敘正四位下。六年,優老授從三位。八年,薨,年八十三。
【續日本紀。○父古慈斐以下至此,古慈斐事。】
弟麻呂,寶龜末,為衛門佐。天應元年,兼中宮亮,累遷左衛士佐。延曆初,任常陸介,為征東副將軍,入補右中辨,轉左,歷兼皇后宮亮、河內守。十年,至從四位下,為征夷大使,
【續日本紀。】
赴陸奧。十三年,授節刀。弟麻呂遣副使坂上田村麻呂等討蝦夷,大敗之,斬首四百五十七級,捕虜一百五十人,獲馬八十五匹。明年,振旅而歸。
【類聚國史、日本紀略。】
褒授從三位勳二等。
【類聚國史。】
尋為皇太子傅,以老乞骸骨,遺中納言藤原內麻呂,就第許之。大同四年,薨,年七十九。子勝雄。
大伴勝雄,天長中,為陸奧守,兼按察使,至從四位下右兵衛督,兼讚岐權守。資性寬簡,不訐隱密。家風清廉,不近貨利。出總戎事,入典禁兵。一時論稱:「勝雄雖乏才學,有將帥之器。」八年,卒,年五十六。
【類聚國史。】
坂上田村麻呂,
【村,一作邑。】
左京大夫苅田麻呂子也。
【公卿補任。】
身長五尺八寸,胸厚一尺二寸,身重二百一斤,輕之至六十四斤,眼如蒼隼,鬚髯如金線,有膂力。
【水鏡、田邑傳記。】
延曆中,敘從五位下,為近衛將監,兼內匠助,進近衛少將,
【○按古今著聞集曰,嵯峨天皇時,有人欲窺隙賊天皇。憚田村麻呂為近衛將監常在左右,而待其遷除。田村尋任少將、中將、大將,親幸優渥,由是終不能發。然田村麻呂,桓武朝歷少將、中將,平城朝任大將,嵯峨弘仁二年卒。著聞集所載,事實乖繆,今不取。】
兼越後守。帝將征蝦夷,田村麻呂與從五位上百濟俊哲,赴東海道,閱士馬,檢戎器,俄為征夷副使。
【續日本紀。】
從大將軍大伴弟麻呂討蝦夷,殺略甚多。
【日本紀略。】
以功進從四位下,兼木工頭,任陸奧出羽按察使,兼陸奧守、鎮守將軍。尋拜征夷大將軍,
【公卿補任。】
奉敕檢校諸國夷俘。二十年,陸奧蝦夷復反。授節刀討之。及凱旋,除從三位,
【日本紀略。○元亨釋書僧延鎮傳曰,田村麻呂奉敕討陸奧逆賊高丸。高丸既陷駿河,次清見關,聞田村麻呂出師,退據陸奧。官軍與賊戰,矢盡,有小比丘小男子,拾矢與田村麻呂。田村麻呂射弊高丸於神樂岡,傳首京師。東鑑曰,奧州田谷窟者,賊首惡路王及赤頭等構砦之所也。田村麻呂討賊之日。建精舍於窟前,摸鞍馬寺,安多聞天像,號西光寺,寄附水田若干。高丸、惡路王二事,他無所見,附以備攷。】
遷近衛權中將。
【公卿補任。】
二十一年,築陸奧膽澤城,鎮壓蝦夷。夷酋大墓公阿氏利為、盤具公母禮,率部落五百餘人降。役竣,將二酋歸京,請放還本部,以招黨類。公卿議曰:「野性獸心,叛服無定。今賴朝威,獲此梟帥。若依奏請,是所謂養虎遺患也。」乃斬於河內植山。二十二年,又赴陸奧,築志波城。及辭見,賜彩帛五十匹、綿三百屯。
【日本紀略。】
還為刑部卿。
【公卿補任。】
二十三年,再為征夷大將軍。
【公卿補任、日本紀略。】
明年,任參議。大同初,任中納言,兼中衛大將,餘官如故。
【公卿補任。】
奏曰:「陸奧出羽,郡司之任,職員有限。而邊要之事,頗異中國。望請擬任幹了勇決之人,以為防守警衛之備。」於是敕聽正員之外,擬任郡司軍役。
【類聚三代格。】
二年,改中衛府為右近衛府,田村麻呂居府如舊,兼侍從兵部卿,進正三位。
【公卿補任。】
尚侍藥子之變,下敕固三關。田村麻呂居兵府,威望素顯。帝恐其為太上皇用,遽進大納言,以固其心。
【水鏡。】
及太上皇將東,使率輕銳,邀之美濃道。
【類聚國史。】
時文室綿麻呂,以侍太上皇,繫于左衛士府。田村麻呂知其才器可用,奏釋之。與俱行,事尋平。
【類聚國史、日本紀略。】
弘仁二年,薨於粟田別業,年五十四。
【日本紀略。】
賜絁布米及役夫二百人。帝不視事一日。遣大舍人頭藤原縵麻呂、治部少輔秋篠全繼,就第傳宣,
【田邑傳記。】
贈從二位,賜山城宇治郡栗栖村水陸田山林三町為墓地,
【日本紀略。○參取田邑傳記。】
使其屍立棺中,向平安城而葬之。并甲冑劍矛弓箭糒鹽瘞之,官使監護其事。是後國家有事,則其墓鳴動云。大將每出征,先詣而禱焉。
【田邑傳記。】
其所佩劍,藏之御府,曰坂上寶劍。
【古事談、增鏡。】
帝親贊其像,深哀惜焉。
【坂上系圖。】
初田村麻呂出獵,遇僧延鎮,嘉其清苦。為創清水寺於愛宕郡。
【藤原明衡清水寺新造願文、今昔物語。】
弘仁初,請為官寺。
【田邑傳記。】
子廣野、
【類聚國史。】
淨野。
【文德實錄。】
坂上廣野。廣野,少以武勇聞,執直不撓,頗有節操。弘仁中,歷右近衛少將,兼伊勢守,出為陸奧守。秩滿,任右兵衛督,至從四位下勳七等。天長五年,卒,年四十一。
【類聚國史。】
廣野子當道。
【三代實錄。】
坂上淨野,少承家風,武藝絕倫。平城帝御武德殿,天下騎射士二十人,淨野以東宮少進與其選,又與步射士佐味香飾麻呂、飯高常比麻呂角射,淨野為最。弘仁中,為陸奧鎮守將軍,時年二十七。尋兼陸奧介,為右近衛少將。天長初,貶薩摩守,俄遷土左權守。入敘正五位下,為陸奧出羽按察使。
【文德實錄。】
承和中,奏言得鎮守將軍匝瑳末守牒偁:「自去年春至今年春,百姓妖言,騷擾不止。奧邑之民,去居遁逃。須差添戍兵,招聚赴農。又粟原、賀美兩郡,百姓逃出者多,官不得抑留。臣以為,防禍鎮擾,宜慎未然。又栗原桃生以北俘囚,控弦巨多,似從皇化,而反覆不定。盛夏豐草,馬肥虜驕之時也,儻有非常,難可支禦。伏望,差發援兵一千人,四五月問結番上下,暫候寇至。其糧料者,依例支給所在穀。上奏待報,恐失事機,仍且發且奏。」敕許之。
【續日本後紀。】
在任數年,夷民和親,關塞無事。入為右馬頭,遷右兵衛督,累兼因幡、相模守,至正四位下。嘉祥三年,卒,年六十二。
【文德實錄。】
子當宗。
【坂上系圖。】
坂上當宗,
【坂上系圖。】
承和中,為右近衛將監。時伊勢盜聚名張郡山中,私鑄錢。當宗率近衛夷俘等,索捕獲之,併進鑄具及錢。至從五位下,除鎮守將軍,兼陸奧介。
【續日本後紀。】
仁壽、齊衡間,為掃部頭,遷左兵衛權佐。
【文德實錄。】
廣野子當道。
【三代實錄。】
坂上當道,少好武事,便弓馬,兼有才調。承和中,為內舍人。正月大射,五位已上不足,詔以當道充其數。歷右近衛將監、左兵衛、左衛門大尉。齊衡二年,授從五位下,拜右衛門權佐,領檢非違使。處法平直,不阿權勢。天安初,遷左近衛少將。貞觀元年,出為陸奧守,兼常陸權介,進從五位上。秩滿,待代四年,卒于任所,年五十五。當道輕財重義,在任有清理之稱。境內肅如,民夷安之。居貧無資,臨棺斂,所有唯布衾一條,而遺愛永存於州人云。
【三代實錄。】
巨勢野足,參議界麻呂孫,式部大輔苗麻呂子也。
【公卿補任。】
延曆中,敘從五位下,為陸奧鎮守副將軍,遷征夷副使。從大伴弟麻呂征蝦夷,
【續日本紀。】
兼陸奧介,進正五位下。尋兼下野守,入為兵部大輔。遷左衛門督。大同中,任左兵衛督,兼侍從,為左近衛中將。弘仁初,補藏人頭,兼中務大輔,拜參議,兼備中守,累敘從三位,賜勳三等,兼右近衛大將、備前守。三年,拜中納言。六年,兼陸奧出羽按察使,
【公卿補任。】
奏狀曰:「軍團之用,莫先於馬。而權貴之使、豪富之民,互相往來,搜求無絕。遂乃託煩吏民,強犯夷僚。國內不肅,職此之由。非唯馬直踊貴,兼復兵馬難得。延曆六年,下騰敕符,特立科條。而年久世移,狎習不遵。望請,新下嚴制,更增禁斷。」敕從之。出羽國亦準此。
【類聚三代格。】
明年,敘正三位,罷大將。未幾,薨,年六十八。
【公卿補任。】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廿二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