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秦河勝
阿倍御主人
大伴御行
多治比池守
道首名
石川年足 子:石川名足 弟:石川豐成
藤原岳守
清原有雄
丹墀門成
春枝王
長岑高名
山田古嗣
藤原高房
甘南備高直
紀夏井
南淵永河
小野恒柯
橘良基
秦河勝,山城葛野人。推古帝十一年,豐聰耳皇子尊崇佛像,欲令群臣拜之。河勝進受其像,造蜂岡寺以置之。皇極帝三年,東國不盡河上有大生部多者,養異蟲,誑惑鄉里曰:「此常世神也。」巫覡等託神語曰:「祭常世神者,貧人致富,老者還少。」民爭捨財寶,陳酒肉於路傍而呼曰:「新富入來,都鄙祭之,歌舞求福,委棄貸財,曾無所益,耗費滋甚。」河勝惡其妖術惑民,捕大生部多笞之。巫覡等恐而止,時人作歌稱之。
【日本紀】
阿倍御主人,
【○按本書天五紀朱鳥元年、持統八年,並書布勢朝臣。十年,書阿倍朝臣。據續日本紀大寶元年之文,御主人本姓蓋阿倍普勢臣,而更賜姓朝臣也。但其改布勢為阿倍,年月無所考。】
天武朝,位直大參。持統朝,累進正廣肆,增封二百戶,通前五百戶,為氐上,任大納言,假資人八十人。
【日本紀。】
文武帝以巡察使奏,褒諸國司善政,進御主人正廣參。
【○本書,不載其為何國司,今無所考。】
大賓元年,改授從二位,拜右大臣,
【○按公卿補任引扶桑記曰,為大臣,後兼大納言。然本書無所見,扶桑記今亡,他無所考。】
賜絁五百匹、絲四百絇、布五千段、鍫一萬口、鐵五萬斤,備前、備中、但馬、安藝田二十町,又以壬申功,封二百戶,四分之一傳其子。三年,薨。遣正三位石上麻呂弔賻。
【續日本紀】
子廣庭,靈龜、養老間,歷宮內卿、左大辨,參議朝政,知河內、和泉事。神龜中,至從三位中納言。天平四年,薨。子島麻呂,寶字中,至參議正四位下。
【續日本紀】
大伴御行,右大臣長德子也。
【續日本紀、公卿補任。】
壬申之亂,從天武帝,授小錦上,為兵政官大輔。
【日本紀。】
論功賜封百戶。
【續日本紀。】
持統朝,進正廣肆,益封至五百戶,為氏上,假資人八十人。文武帝四年,褒諸國司政績績,敘御行正廣參,任大納言。
【○本書不載其為何國司,今無所考。】
大寶元年,薨。
【續日本紀。】
年五十六。
【公卿補任。】
帝甚悼惜,為罷大射。遣直廣壹藤原不比等,就第宣詔,贈正廣貳右大臣,遣直廣肆榎井倭麻呂等監護喪事。
【續日本紀。】
贈官之典,是為始。
【公卿補任、拾芥鈔。】
敕賜封四分之一於其子。
【續日本紀。】
子御依,
【大伴系圖。】
仕聖武、孝謙、光仁朝,至出雲守從四位下。
【續日本紀。】
多治比池守,左大臣島長子也。
【續日本紀。】
持統朝,授直廣肆。
【日本紀。】
文武朝,改授從四位下。和銅元年,任民部卿,尋與安倍宿奈麻呂同為造平城京司長官,累進從三位,為太宰帥。靈龜初,上言:「豐後、伊豫二國之界,從來置戍,不許往還。但高下尊卑,不可無別。五位以上差使往還,不在禁限。又薩摩、大隅二國貢隼人,已經八年。道路遙隔,去來不便。或父母老疾,或妻子單貧,請限六年相替。又帥以下事力,依和銅二年六月十七日符,減半給綿。自此以來,驅使乏丁。凡諸屬官,皆為辛苦。請停綿給丁,欲得存濟。」並許之。養老元年,褒善政,賜綾絹絁綿布若干。明年,任中納言,尋轉大納言,進正三位。神龜初,增封五十戶,賜靈受杖絁綿,進從二位。天平二年,薨。
【續日本紀。】
遣使弔賻。
【公卿補任。】
多治比家主。子家主,養老中,為出羽國司,奏言:「蝦夷總五十二人,功效已顯,酬賞未及。仰頭引領,久望天恩。伏惟芳餌之末,必繫深淵之魚。重祿之下,必致忠節之臣。今夷狄愚闇,始趍奔命,久不撫慰,恐復解散。」具狀請裁,敕量加賞爵。天平中,為鑄錢長官。勝寶中,帝御東院,召見授從四位下。寶字四年,卒。
【續日本紀。】
子長野,
【公卿補任。】
延曆中,至參議從三位。
【續日本紀。】
道首名,位追大壹。文武朝,與撰律令。木寶初,奉敕說僧尼令於大安寺。和銅中,進敘從五位下,為遣新羅大使,歸為筑後守。養老二年,進正五位下,卒。
【續日本紀。】
年五十六。
【懷風藻。】
首名少治律令,曉習吏職。其為筑後守,攝肥後事,勸勵生業,教督耕種,至植菜果、養雞豚,曲盡事宜。時躬按行,有不遵教者,輒譴責之,老少怨罵之。及收入,莫不悅服。又興築陂池,以廣灌溉。肥後味生池,及筑後所在陂池,皆是也。人蒙其利,至今給足。故言吏事者,咸以為稱首。及卒,百姓祠之。
【續日本紀。】
貞觀中,詔追褒其政績,贈從四位下。
【三代實錄。】
寶龜中,有正五位下佐伯國益者,使東山道,覆撿損田, 有廉勤之名,為河內守。及卒,追褒贈位一階,賜其家稻千束。延曆中,神人為奈麻呂為攝津能勢郡領,同時近江蒲生郡大領佐佐貴山由氣比、丹波天田郡大領丹波廣麻呂、豐後海部郡大領海部常山,皆居職不懈,輔民有方,詔並授外從五位下。常陸信太郡大領物部志太大成出家資,周百姓急,褒授外從五位上。新治郡大領新治大直,進外從五位下。播磨明石郡大領葛江馬養、下總猨島郡主帳孔王部山麻呂,並外正六位上。或居官不怠,頗著效績,或分施私蓄,賑恤貧乏。事聞褒之。
【續日本紀。】
石川年足,大紫蘇我連子曾孫也。祖安麻呂,少納言小華下。父石足,有文藻。
【○文藻據懷風藻。】
和銅、養老間,歷河內守、左大辨、太宰大貳。天平元年,權為參議,至從三位。年足性廉勤,好讀書,最習於治體。起家補少判事,頻歷外任。天平中,敘從五位下,為出雲守。在官數年,百姓安之。帝嘉之,賜絁布及正稅三萬束,為東海道巡察使。遷陸奧守,進正五位上,除春宮員外亮,兼左中辨,進從四位下,為春官大夫。先是,詔諸國,造金光明寺、法華寺,而主者怠慢,久而不成。至是,分遣年足,及從五位下阿倍小島、布勢宅主等撿察。勝寶元年,進從四位上,以式部卿,兼紫微大弼,拜參議。是歲,宇佐大神憑語,欲至京師。事聞,年足與藤原魚名等,為迎神使。踰月,奉神輿入京師。五年,敘從三位,為大宰帥。寶字元年,改神祇伯,兼兵部卿,任中納言,進正三位,兼文部卿,賜勳十二等,奉敕與惠美仲麻呂等,改易官號,敕各上意見。年足上封事曰:「臣聞,治官之本,固據律令,為政之要,應須格式。方今科條之禁,雖著簡牘,別式之法,未有制作。伏乞作別式,與律令並行。」遂作別式二十卷,其條目各繫本司。雖書未施行,而時頗雜用其法。尋為御史大夫。以遷都,賜稻四萬束。六年,薨。年七十五。遣攝津大夫佐伯今毛人、信部大輔大伴家持弔賻。
【續日本紀。】
子名足。
石川名足。名足,寶字中,下野、伊勢、備前守。神護中,自備前奏曰:「藤野郡者,地是薄塉,人尤貧寒,差科公役,觸途忽劇。承山陽之驛路,帶西海之達道。人少役繁,何能支辨。請割久郡香燈鄉,赤坂郡珂磨、佐伯二鄉,上道郡物理、肩背、沙石三鄉,隸藤野郡。」從之。景雲初,兼陸奧鎮守副將軍、陸奧伊治城成,褒授正五位上。尋遷大和守,為陸奧守。寶龜中,歷民亂大輔、太宰大貳右大辨,拜參議。延曆中,兼播磨守,從三位,為左大辨,任中納言,兼兵部卿、皇后宮左京等大夫、大和守。斃,年六十一,名足強 記有口辨,剖斷無滯。然性頗褊急,好斥人之過,議事不合,極口而罵。以故,諸司取官曹進止者,值名足聽事,多不盡言而退。
【續日本紀。】
嘗奉敕與修文武至孝謙實錄。
【類聚國史。】
年足弟豐成。
石川豐成。豐成,勝寶中補右少辨、東山道巡察使。寶字初,為京畿內問民苦使,補左中辨。六年,授從四位下,轉右大辨,兼尾張守,拜參議。神護初為,太宰帥,進敘從三位。上言:「防賊戍邊,本姿東國之軍,持眾宣威,非惟筑紫之兵。今割筑前等六國兵士,以為防人,以其餘分番上下。人非勇健,防守難濟。望請東國防人,依舊配戍。」敕曰:「修理陸奧城柵,多興東國力役,事復彼此通融,各得其宜。今聞東國防人,多留筑紫。宜加撿括,且以配戍。簡六國所點,計其所欠。差點東人,以填三千。斯乃東國勞輕,西邊兵足。」是歲,命畿內七道巡察使,但西海道令府勘檢,尋為宮內卿。寶龜初,兼右京大夫,授正三位,任中納言。三年,薨。敕遣使弔賻。
【續日本紀。】
藤原岳守,從四位下三成長子也。少游大學,涉史傳,工草隸,資性寬和,無賢不肖,傾心引接。天長中,侍仁明帝於青宮,應對左右,舉止閑雅,甚被器重,為內舍人。尋丁父憂,哀毀過禮。仁明帝即位,除右近衛將監,俄遷內藏助。承和中,進敘從五位下,兼讚岐介,歷左馬頭左少辨,以聤耳不便聽受,固辭之。出為太宰少貳,適得元白詩筆上之。帝甚耽悅,進位一階。
【文德實錄。】
數年,入為左近衛少將,累進從四位下,再為左馬頭,擢右近衛中將,兼美作守。嘉祥初,遷近江守。
【續日本後紀、文德實錄。】
有殊政,百姓悅服。既而罷歸,無復榮進之心。論者高之。仁壽元年,卒。
【文德實錄。】
子滋柯,近江掾。
【尊卑分脈。】
清原有雄,出自崇道盡敬皇帝舍人。
【皇胤紹運錄。】
父貞代王,從五位下大監物。有雄有風操,通政事。式部卿葛原親王薦為正親佑。承和中,進敘從五位上,為越前守,歷玄蕃頭、中務大輔,遷攝津守。境內安靜,黎庶悅服,食糜充實,政化大洽。嘉祥二年,以治績最善,授從四位下,遷肥後守。奏請改王氏,賜清原真人姓。齊衡元年,進從四位上,卒于官,百姓追募焉。
【文德實錄。】
丹墀門成,父曰豐長,為內藏助。門成,弘仁初,歷少判事、大和大掾。天長三年,授從五位下。尋為丹波介,土民麤戾,舊號離冶。門成性剛直,蒞以猛政。廳事之前,笞杖疊積。數年,部內大治。
【文德實錄。】
承和中,為彈正少弼,遷刑部大輔,任武藏權守。逾年,為真。
【續日本後紀。】
所部曠遠,盜賊充斥。門成臨職,不久風俗肅成,奸猾斂跡,遷大和守,搏擊豪右,無所迴避。境內夷晏,百姓戴之。仁壽三年,敘正五位下,卒于官。門成雖無學術,長于吏事,所至必樹風聲,時人稱焉。
【文德實錄。】
春枝王,左京人,忍壁親王之後也。
【續日本紀。】
父仲嗣王,從五位下。春枝少仕嵯峨帝,為人謙遜,有吏才,敦崇佛道。承和初,為越後介,政績頗著。十年,以新遭大喪,妙簡司牧。蕃枝中選,敘從五位下,任能登守。田野荒廢,百姓疲弊,春枝悉心經理,蒞職數年,民庶蘇息,部內大安。仁壽中,歷中務少輔、正親正。齊衡中,進從五位上,為下總守,必病不之任,隱居養痾,詔給節祿、位祿等,一准見任。三年,卒,年五十九。
【文德實錄。】
子岑王,承和中,賜姓清瀧真人。
【續日本後紀。】
長岑高名,右京人,幼而入學,年二十一,補文章生,歷式部、民部二省少錄、少內記,以貧請外。天長元年,除安房掾。數年,入歷左右少史,轉左大史。
【文德實錄。】
承和初,為遣唐使判官,
【續日本後紀。】
自從六位上,進外從五位下,兼大膳亮、美作權介。
【文德實錄。○正六位上,據續日本後紀。】
從大使藤原常嗣赴唐,在道進一階。常嗣以船中雜事,一委高名。時副使小野篁至太宰府,稱病不行。以故高名至唐,得從大使而上殿。歸,進一階,除伊勢權介,進正五位下。特旨召為嵯峨院別當。歷山城、阿波守,遷伊勢守,
【文德實錄。】
兼齋宮權頭,
【續日本後紀。】
除播磨守。齊衡中,累進正四位下,任右京權大夫。高名清直奉公,前後守七國,政尚嚴明,百姓不擾。常戒子孫曰:「吾素清貧,家無斗儲。瞑目之日,必從薄葬。」天安元年,卒于官,年六十四。
【文德實錄。】
山田古嗣,左京人。父益人,外從五位下勳六等,越前介。古嗣天幸篤孝,廉謹寡言。幼喪母,敬事從母。嘗讀書傅,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流涕不禁,卷帙為之沾濡。後丁父憂,哀毀過禮。天長中,為陸奧按察使記事,入歷少內記、少外記,轉大外記。公卿每諮詢焉。古嗣推薦文士,多見舉用。
【文德實錄。】
承和中,累進從五位下,
【續日本後紀。】
為阿波介,政有聲績。初阿波、美馬兩郡每罹旱災,古嗣到任,築陂蓄水,以備溉灌,民賴其利。仁壽中,入為左京亮,進從五位上,任相模權介,卒于官。年五十六。
【文德實錄。】
藤原高房,參議藤嗣子也。身長六尺,膂力過人。有義氣,不拘細謹。弘仁末,為右京少進。天長三年,遷式部大丞。明年,授從五位下,任美濃介。威惠兼施,屬託不行。發姦摘伏,盜賊屏息。安八郡有陂渠,提防決壞。土人相傳,陂渠有神,不欲遏水,逆之者死。故前守因而不修。高房發民修之曰:「苟利於民,死不恨!」由是溉灌流通,後世賴之。席田郡有巫,為妖伸術咬心。黨與蔓衍,民被害。長吏恐怖,不敢入其界。高房單騎馳入,捕而罪之,妖害遂絕。歷備後、肥後、越前守,所在著稱焉。仁壽二年卒,年五十八。
【文德實錄。】
子山陰,
自有傳
。
甘南備高直。父清野,寶龜中,以大學大允,為遣唐判官。
【續日本後紀。】
廷曆中,歷肥前守、
【續日本紀。】
兵部少輔、武藏介。高直,身長六尺二寸,少為文章生,善屬文,工琴書。大同、弘仁間,歷大宰少監、西海道觀察使判官、左近衛將監,敘從五位下,累歷陸奧、上野介。天長中,遷常陸守,有惠政。會採訪使緣前司所犯,并坐高直,停釐務。吏民感其德化,競遺資用。高直素被嵯俄上皇眷顧,未幾任攝津守。承和初,累進從四位下。丁母憂,哀毀過禮,殆至滅性。三年,卒,年六十二。
【續日本後紀。】
紀夏井,左京人,
【三代實錄。】
大納言古佐美之曾孫。
【紀氏系圖。】
父善岑,美濃守從四位下。夏井,為人溫雅有才,眉目疏朗,身長六尺三寸。承和初,以善隸書,待詔授文堂,就參議小野篁受筆法。篁歎曰:「紀三郎可謂真書之聖。」文德帝即位,詔召見之。衣履疏弊,左右咸笑之。帝曰:「是疲駿也,非汝等所知。」遂得殊寵。嘉祥三年,權少內記。齊衡元年,兼美濃少掾,讓之異母兄大枝。明年,轉大內記,授從五位下,遷右少辨。帝以其清貧無居處,賜宅一區。夏井秉志忠直,時有規諫,帝逾重之。尋進從五位上,兼播磨介,又兼式部少輔,未幾為右中辨。性聰敏,臨事不滯,恩寵優渥,任用轉重,內外機務,多所輔益。及帝崩,出為讚岐守,政化大行,吏民安之,不忍相欺。秩滿將歸,百姓相率,諧闕乞留。更留二年。黎庶殷富,倉廩充實。於是新造大藏於部內,總四十宇,皆糙納以為不動之蓄。及去,吏民贈遺,一無所受。歸都之後,就送其家。夏井唯留紙筆,其餘悉還之。貞觀七年,任肥後守,母石川氏聞而哭之。問其故,曰:「聞肥後風俗,國宰至清,身必不全。吾子其不終乎!」夏井有異母弟豐城,為人放誕,數加切責。豐城苦之,途託身大納言伴善男。及善男敗,豐城為善男之從。夏井以緣坐流于土佐,私歎曰:「凡法律所謂首從之坐,必有差降。予是從之兄,亦緣坐也。今與首同遠流,何無別哉。」隨使出境。肥後民庶遮路哭。過讚岐境,百姓老幼逢迎道路,哭聲相接數十里。數年,母亡,居喪過禮。建草堂,藏骸骨,晨昏無異生時。雅祟佛教,日讀大般若經五十卷,以終三年之喪。
夏井多藝,尤善圍碁。時有伴少勝雄者,善奕碁。延曆中,以藝充聘唐使員。及父善岑為美濃守,少勝擁為介,夏井時十餘歲。習圍碁於少勝雄,一二年間殆過之。又善射覆。文德帝與宮人為藏鉤之戲,密令夏井筮之。揲蓍布卦曰:「有小女著青衣,首插白花,鉤在其左手。」帝乃探得大悅。又精醫藥,在土佐,自往山澤,釆藥合煉,施之民間,多得其驗。有一人中風,被髮狂走,夏井與一匕藥,立愈。其得效率此類也。
【三代實錄。】
南淵永河,右兵衛佐槻本老之孫也。本姓坂田,父奈氐麻呂,散位從四位下。永河,嵯峨帝龍潛之時,與朝野鹿取等侍讀書。大同初,為少外記。及帝踐祚,遷民部少丞,授從五位下,任但馬介,歷民部、治部少輔,累遷右近衛少將。尋歷左右中辨,遷治部大輔,敘從四位下,任內藏頭,特敕為冷泉院別當,兼越前守。與兄正五位下弘貞,陳父先志,賜今姓。承和中,為太宰大貳,政以仁愛為本,民庶仰慕。入拜刑部卿,歷播磨、近江守,進正四位下。尋致仕。仁壽初,朝廷以其宿老,優授下野守,不赴任。頃之,轉因幡權守。天安元年,卒,年八十一。
【文德實錄。】
子年名。天長末,補文章生,為少內記。逮仕仁明、文德、清和、陽成四朝,歷職內外,
【公卿補任。】
至大納言正三位。薨年七十。小野有山莊,嘗聚耆老,為尚齒會,後多效之者。
【古今著聞集。】
小野恒柯,右京人。父瀧雄,出羽守正五位下。恒柯少好學,有文才,最工草隸。承和中,為少內記,轉大內記,歷美作掾、近江大掾,初為大宰少貳。仁壽中,為右少辨。歲餘,任播磨守。治貴簡要,政不開明。性矜傲,舉止任情,無所矯飾。書法之妙,冠絕當時,世所模楷,聲價甚高。得其尺牘者,莫不寶愛焉。貞觀初,進從五位上,卒年五十三。
【三代實錄。】
橘良基,左京人。
【三代實錄。】
左大臣諸兄之後也。祖常主,參議。
【三代實錄。參取公卿補任。】
父安吉雄,攝津守。良基幼而篤學,早有風概,明練治體,清正立己。仁壽三年,除左京少進。數年,遷民部少丞。天安初,太宰大貳正躬王妙選僚屬,請良基為少監。以非其好,不肯赴。帝怒,奪其官。貞觀元年,起為木工少允,邀式部少丞,尋轉大丞。六年,授從五位下,任伊豫權介,政有能聲。十一年,敘從五位上,遷常陸介。秩既滿,新司拘留不遣。十六年,朝議以無負,累擢為越前守。元慶中,進正五位下,任丹波守,以幹理稱。進從四位下,遷信濃守。勸督農耕,輕其租課,家有贏儲,戶口繁衍,治為當時之最。然而情在進取,不能以退素自守。又性強梁,無所推屈。己之所惡,雖僚佐未嘗含容焉。仁和元年,管內筑摩郡民辛犬甘秋子,為怨家坂名井子、繩麻呂等所燒居宅,家口八人焚死。秋子詣太政官訴之。遣使推訊,子繩麻呂等承服,乃使禁子繩等至京師。良基故縱子繩等,更捉秋子,令子繩等以他物毆傷秋子。秋子訴冤,太政官下符放秋子,譴責良基曰:「既遣敕使推問辨糺,若有出入,國有恒典。而牧宰任意,改行其事。為吏之道,豈如此乎。」詔少監物布勢敏行推問之。敏行還奏,良基對捍詔旨。於是,召良基下於刑部省,推斷未竟,卒,年六十三。
良基素清貧,家無儲蓄。中納言在原行平賻以絹布,得殯葬焉。良基歷五國守,每秩罷歸,不載資糧。教子孫以潔身。子在公嘗問治國之術。答曰:「雖有百術,不如一清。」其操守如此。
【三代實錄。】
子澄清,延喜中,至從三位中納言。
【公卿補任。】
澄清子忠正,敘從五位下。
【橘氏系圖。】
先是,王及源、藤、橘氏,皆有氏長者號,
【職原抄。】
其氏第一人為之。
【江家次第、職員抄。】
唯橘氏衰微,雖有長者號,止知學館院領而巳。
【職原抄。】
其氏爵以是定舉敘之。
【江家次第、西宮記、職原抄。】
所謂是定者,擇其人命之。
【職原抄。】
攝津守藤原中正妻,澄清女也,生女,侍攝政兼家,生大納言道隆。以故,詔道隆為是定。
【公事根源。】
自後橘氏敘爵,皆屬藤原氏。
【職原抄、公事根源。】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十五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