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麗藻

本朝麗藻


本 朝 麗 藻   卷 下

高階積善編


  • 山水部

    053 遙山歛暮煙 一首 以晴為韻。
       迴望四山向暮程 紅煙歛盡遠空睛 谿東唯任殘陽照 嶺上何妨滿月生
       紈扇拋來青黛露 羅帷卷卻翠辯明 秋深眼路無纖靄 其奈香爐舊日名

      中書王【具平親王】 053


    054 遙山歛暮煙 一首 以晴為韻。
       眇眇遙山幾許程 暮湮歛盡望中晴 遠松正色鳥歸見 新月浮陰嵐去明
       深帷高褰青黛出 低巾更整醉顏驚 吾王本自久相樂 尼嶺光輝顧眄生

      江以言【大江以言】 054


    055 過秋山 一首
       清晨連轡伴樵歌 漸上青山逸興多 松嶠煙深迷晚暮 石梁霜滑倦嵯峨
       林間尋路踏紅葉 嚴畔側身攀綠蘿三叫寒猿傾耳聽 一行斜雁拂頭過
       長安日近望雖辨 碧落雲晴何可磨 莫道登臨疲跋涉 人間嶮岨甚山河

      中書王【具平親王】 055


    056 海不辭水 一首 以深為韻。
       巨海儀形聞古今 不辭積水遂成深 謂多夏后奔流漸 論細秋王滴露侵
       吞閱渭波涇浪色 納傳一日再潮音 朝宗有信末知飽 涯岸無猒何處尋
       坎位當仁宜自得 坤靈與化好相歡 三迴九折東西路 江月漢雲曉夕心
       萬國應歸南面德 眾星猶拱北辰陰 拙詩述敘滄溟趣 更執玄虛舊賦吟

      江以言【大江以言】 056


    057 晴後山川清 一首 探得遊字。
       山霽川清景趣幽 近望雨腳對東流 嶺摸毛女唯青黛 浪伴漁翁自白頭
       雲霧靄收松月曙 菰蒲煙巷水風秋 云仁云智足相樂 宜矣登臨促勝遊

      左金吾【藤原公任】 057
      按,麗藻左金吾多為藤原賴通。此為公任。


    058 晴後山川清 一首 探得添字。
       晴後遠尋勝地占 山清川潔色斯添 潭心月映金波漲 嶺面雲開翠黛纖
       松鶴熨翎高歌舞 藻魚掉尾入難潛 君多仁智長相樂 此處誰嫌久滯淹

      善為政【三善為政】 058


    059 與諸文友泛船於宇治川,聊以逍遙 一首
       篾筌蘆廬宇治川 泛然相憶古神仙 清談緩發盃初迊 緩騎遲來掉未前
       模嶺晚雲紅慘澹 落灣秋水白潺湲 村南柳樹將軍宅 橋北稻花帝王田
       波勢湯湯巴峽路 風聲嫋嫋洞庭天 山河奇絕詩人記 土地苞茅里老傳
       朝位共趍鸞鳳闕 野遊同宿釣魚船 壽夭否泰非吾意 唯誦莊周第一篇

       村南云云:深草西岸有一舊墟,臨河有楊柳兩三株。人傳天慶征東使終焉之地也。江相公詩云:「只看小暗宅前柳。」謂此乎。
       橋北云云:宇治院臺榭已毀,只有點田。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059


    060 夏日陪於員外端尹﹝賴通﹞文亭,同賦泉傳萬歲聲詩 一首 以送為韻,并序。
       夫,楚金風胡之利,豈非資砥礪之功。吳桐煙越之材,且猶待雕斲之力。人之好學,其義在斯。是以,員外端尹,以左丞相之家督,定居東閤,引梓材於群英之中,學步北闕。相期槐路於累葉之下,於戲。魯公者,周公之嫡嗣也。鶴禹者,鶴光之長男也。漢家襲封之後,慙蒼頭於黃山之雲。齊國政之中,責北面於東海之月。積善餘慶,獨冠古今者也。今屬泉聲之傳萬歲,始動風情之備六義云爾。

       山呼萬歲空無識 水號千秋未足要 唯有泉聲新引得 相傳萬歲一家送

      江以言【大江以言】 060


    061 夏日陪於員外端尹﹝賴通﹞文亭,同賦泉傳萬歲聲詩 一首 以送為韻,并序。
       人年萬歲傳何處 一道飛泉遠石橋 漢主若知家主意 山聲定愧水聲遙

      藤為時【藤原為時】 061


  • 佛事部

    062 見大宋國錢塘湖水心寺詩有感繼之 一首
       錢塘尋寺幾迴頭 見說煙波四望幽 精舍新詩應日想 白家舊句欲心遊
       湖中月落龍宮曙 岸上風高雁塔秋 法界道場雖佛說 恨於勝境自難求

      源為憲 062


    063 同諸知己餞錢塘水心寺之作 一首 本韻。
       錢塘湖上白沙頭 四面茫茫樓殿幽 魚聽法音瞧踊躍鳥知僧意幾交遊
       春風岸暖苔茵舊 暑月波寒水檻私 已對詩章諳勝趣 何勞海外往相求

      左金吾【藤原賴通】 063


    064 酬和前遠州繼大宋國錢塘西湖水心寺詩之什 一首 本韻。
       聞說錢塘對嶺頭 中占地勢寺亭幽 樓臺淨土新形趣 風月樂天昔宴遊
       白浪傳聲湖面舊 紅林倒影水心秋 每看勝境在詩句 恨隔雲濤不得求

      源孝道 064


    065 晚秋遊清水寺上方 一首
       清水寺深東嶺頭 暫辭塵境草堂幽 鐘端雲響遂嵐去 澗口泉聲穿石流
       禮佛燭憐霜葉老 伴僧同入暮山秋 輪迴世世纏煩惱 今仰大悲豈有愁

      左相府【藤原道長】 065


    066 晚秋遊清水寺上方 一首
       秋遊多被上方牽 清水寺中古洞前 路僻遙登巖桂月 梯危斜度澗松煙
       真心偏得逢千佛 俗骨還如到半天 從此塵機長斷盡 生生世世結來緣

      勘解相公【藤原有國】 066


    067 冬日宿法音寺各言志 一首
       近日相期此寺中 此宵相宿思方空 先言不信夏侯芥 雙鬢漸梳商老蓬
       抱節還傷松竹雪 繫緣遙結悉擅風 有時候得好文日 姑識是吾運未通

      江以言【大江以言】 067


    068 秋日遊東光寺各成四韻 一首
       樓臺竹樹日高卑 此寺由來地勢奇 籬下寒花紅錦繡 池中秋水碧瑠璃
       茶煙纔出山廚寂 松月遙昇岫銧垂 今日相尋偷顧望 雲泉無厭別初知

      善為政【三善為政】 068


    069 晚秋遊彌勒寺上方 一首
       秋尋蕭寺陟高崗 攀樹踞巖只眺望 塵境心悲虛澗水 禪門徑踏半天表
       巫陽有月猿三叫 商嶺無雲雁一行 日暮入堂偏念佛 生涯毀譽任家鄉

      源孝道 069


    070 禪林寺眺望 一首
       一尋古寺詢城東 靜立上方四望通 紅樹重重寒雨後 煙村處處夕陽中
       塵勞欲洗胷波水 毀譽不來耳界風 自是宜隨無涉結 永拋俗累出樊籠

      源道濟 070


    071 石山寺小池蓮 一首
       寺鑿小池蓮正迸 與人間草不須論 經為題目佛為眼 知汝花中殖善根

      源為憲 071


    072 歲暮遊園城寺上方 一首 勒。
       歲暮偶尋山寺登 蕭蕭四望感相仍 鄉園迢遞令雲隔 林草彫殘被雪凌
       風澗寒時斟綠桂 石橋滑處杖紅藤 松門親友昏看鶴 花路遠難曉聽蠅
       共引霜臺歡會客 初逢雲洞薛蘿僧 風情忽發吟猶苦 日腳漸斜去來能
       泉戶草殘寒雪厭 山廚茶熱暮煙興 懺來累業眼前結 除卻塵勞言裏凝
       學路虛名慙夜月 官途寸部踏春冰 欲歸延佇及昏黑 遙指河西一點燈

      江以言【大江以言】 072


    073 七言,冬日於雲林院西洞,同賦境靜少人事詩 一首 以賒為韻,并序。
       雲林院西洞,天下奇地也。木雖孕地之異勢,猶未加人之潤色,往年定闍梨薨初來為主矣。彫雲以架經藏,籠月以裁佛座。疏方流而貯泉脈,江鳧海歐萃止其間。環小山而籠煙嵐,奇卉靈木黼藻其下。內以修高深之事,外以極廣望之趣。春風秋月好事之者無不遺賞焉。算室煙絕,金河波枯以來,鳥雀皆含愁雲之影,草樹盡帶悲風之聲,戀慕之至也。況復歲暮而多情感,境靜而少人事。寂寂紙窗之中,禪侶誦兮只微音,漠漠沙堤之上,仙禽眠兮不鼓翅。至於松軒幽而塵客稀來,蘿洞深而香火纔點。煙霞其興,則身遊無何有之鄉,水月其觀,只心入空假中之道者也。于時,我黨之英都盧四人,雖偷出洛城,遠尋風流之幽趣。而入古寺,共動舊故之悲端。于嗟,往其所思其人不亦宜乎。請記今日之大概,將寫當主之小緣云爾。

       一辭塵巷入烟霞 乘興不知往反賒 境靜人稀無俗事  松風颯颯日方斜

      源道濟 073


    074 七言,暮秋勸學會,於法興院聽講法華經,同賦世尊大恩詩 一首 以深為韻,井序。
       暮春暮秋十五日,緇衣白衣四十人。講法華,哢文藻,名曰勸學會矣。近世以降,會眾之鐘不聞,赴期之客無音。月輪像前講筵,室倚曝露之冷壁。天台山下詩境,還為望雲之故鄉。廢絕之趣,自然而然。方今位祖搆者不幾,僧俗纔五六人,適遇洛陽中,議以復舊之計。僉曰:「本堂破以不繕,無處相期。行路遠而有煩,誰人必到,況乎九州之地。遞有盛衰,當其衰也。其事不建,安知此會之所廢不須復。」其去之令然,沉吟而日月漸久,終入左相府之聽。相府觸事重舊風之欲墜,每道戒先祖之可傳。許此院以繼我會,依鴻恩以事雁王而已。遂使世尊之有大恩,我等之無一報。銜珠以有何由,已繫內衣之間,粉身以可不足,忽得中道之理。頂戴之志不可測量者也。既而清景難遇,佳期可知。汝南備雞之家,范張唯二友,城東讚佛之席,風月是幾聲。積善競宿露,以誦一乘之文。屬落日,以繫九品之望,歷閑官而多暇。朝暮之薰修漸積,顧殘涯而少歡,山林之素意屢驚。云爾。

       詩逸脫

      高積善【高階積善】 074


    075 七言,暮秋勸學會,於法興院聽講法華經,同賦世尊大恩詩 一首 以深為韻,井序。
       勸學會中聽法音 世尊未報大恩心 以虛空較室猶狹 斟巨海論海豈深
       圓頂戴來難思讓 兩肩荷負不堪任 春秋十有九年後 此會中興契古今

      勘解相公【源有國】 075


    076 探得富樓那 一首
       出從釋氏富樓那 字是滿江意幾多 知慧風高詞卷霧 辯才浪涌口懸河
       慈悲內契應由我 利益外情似忌他 第一名聞三世久 生生展轉在娑婆

      源納言【源俊賢】 076


    077 秋夜對月,憶入道尚書禪公 一首
       去年尋君談話夜 飛香榭東秋月明 今夜憶君端居夜 教業坊中秋月清
       一虧一盈月相似 時去時來人不同 當我衰鬢難辨白 入君觀念應覺空
       何事閑對得相憶 員外官冷無所營 定知山月咲遲來 行年比君二年兄

      源為憲 077


    078 贈心公﹝慶滋保胤﹞古調詩  一首
       少日受君業 長年識君恩 不嫌我才拙 頻埀師訓惇
       交情深淡水 操行染蘭孫 秋同開月戶 春共入花園
       看雪松下閣 避暑竹陰軒 結契年幾改 十五變寒溫
       逐年心彌固 金石何足言 相見期終世 何似水上鴛
       一面歡忘憂 不用堂北萱 君已為儒士 對冊上龍門
       丹穴招鳴鳳 滄溟驚臥鯤 風煙賞翫處 沉思琢璵璠
       吟聲寒玉振 筆跡黑龍飜 氣擬相如賦 理過桓子論  筆跡云云:公為內書作自書
       韻古播與謝 調新白將元 博達貫今古 識鑒洞乾坤
       終觀身幻化 長避世囂暄 禪坐一巖戶 山深僻民村
       君我相別後 漸以累晨昏 形皃猶在目 戀慕幾動魂
       林中拋風景 袂上點淚痕 收淚倩思量 遠哉君心源
       人皆營榮利 擾擾復惛惛 上求三公位 下欲五馬轅
       夜使算財產 明也東西奔 入家憐妻妾 奉公為子孫
       晚歲方富貴 食飽而衣溫 貪欲所積集 錢帛似雲屯
       奴婢曳羅綺 歡宴列罍蹲 庭院山水遙 林叢錦窠繁
       秋露一朝損 長入那落燔 籠中有飽雉 豢中有肥豚
       少分生前樂 萬劫後世煩 莫著夢花色 可畏邪棘蕃
       雖道諸佛力 不結斷惡根 譬猶日月光 不能穿覆盆
       君已割恩愛 解纓入丘樊 慈悲覆法界 戒行為化勤
       我幸出皇胤 襁褓列于藩 衣食涯分足 虛閑方寸存
       生□持妙法 菩提欲攀援 常隨君前後 宛如弟與昆  菩提云云:余有生生誦持法華經教化眾生之願
       願共生極樂 願共謁慈尊 相次入地獄 罪人盡平反  願共生極樂:見下願共其一。願共謁慈尊:見下願共其二。
       分身隨鬼畜 忽解楚痛冤 世世為師弟 遊化生死原
       處處蒙教敕 施與法喜飡 縱盡未來際 此語誓不諼

       願共其一:公在俗之日常念佛,言談之隙合眼唱佛號。余同有往生之願云。
       願共其二:公與天台源公修位遇慈尊之業,予適預之。

      中書王【具平親王】 078


    079 憐戶部出家 一首 應和右丞相之侍婢也。
       撫簪昔戲鼓紅樓上 對鏡今愁白屋中 盛者必衰新見取 剃除霜鬢出塵蒙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079


    080 什聊結緣性空上人 一首
       近來播州書寫山中,有性空上人者,誦法華經為事,寤寐不休,天台源公聞其高行,遠尋相見,緇素結緣者,寔繁而有徒,予傳見諸讚聖德詩,顧身甚恨障礙多緣,未遂頂禮,令綴拙什聊結緣。

       寂寥山中坐禪師 一乘蓮華能憶持 掌底鐵針出胎日 經中白米絕糧時
       妙文暗記眠猶誦 法力冥薰皃未衰 虱去都應身淨潔 禽馴只為意慈悲
       雖歡同代聞來久 更恨終年面拜遲 縱使眼前無見我 猶勝耳外不甘誰
       豈非今世述君美 便是當來讚佛詞 再拜西方遙寄語 慧光早照我愚癡

       掌底云云:上人出胎手拳,父母怪開之,有一鐵針,云云。
       經中云云:事見本詩序。
       法力云云:上人春秋六十九,而猶有光澤云云。

      中書王【具平親王】 080


  • 神祇部

    081 竹生島詩 一首
       靈島聞名遙寄懷 秋風尋到立徘徊 老松古栢相重插 恠石奇巖似欲頽
       行雨終朝連水見 低雲薄暮抱山迴 有神比上歲年久 天下削誠任浪來

      高積善【高階積善】 081


    082 三月盡日陪吉祥院聖廟,同賦古廟春方暮,各分字詩 一首 探得分字,井序。
       廟基祐兆,欲百年之間,家業繼塵,及七代之後。吏部大卿相公,當三月之閨餘,乘五日之休暇,懷故事於廊下,惜春輝於廟前。於是,貫首弟子大長秋納言,其餘受齎衒業之者,左圓右方之倫,瀝中露、從下風。濟濟焉、煌煌焉。以助聖廣之威儀,以賁聖廟之風月,蓋有以矣。相公菜昇伊第,高步十六行之中,材劫辛君,永加三十徒之首。即以槐市之棟梁,遂為棘路之翹楚。豈非先廟之餘慶,延及一家之後胤哉。方今芳年已盡,花月將窮,百花亂落,叢祠之雪難留,一日已斜,栢城之雲漸暗。彼伍子江之波,徒揭五葉之聲,仙母山之花,空開九株之色,未如吾靈廟。金策頻加,極入位於夜臺之徒後,素功遂立,恣靈望於日域之中。方配大祖之食,永傳胎孫之慶焉。既而春夜欲明,望牛漢之西轉,夏日告朔,招象魏而北轅。以言性是愚魯,雖慙雁鳥之嘲,志猶思齊。未拋螢雪之業,一生只樂道腴、萬事目任廟意。于時長保元年閨三月二十九日,聊記大概,繫廟籍之卷末云爾。

       時置犧樽石鳳文 送春今宴廣門廟 一門自有千年會 遮莫花飛後鳥分

      江以言【大江以言】 082


    083 七言,九月盡日侍北野廟,各分三字詩 一首 探得□字,并序。
       夫形者百年之旅館也,名者萬代之嘉賓也。西狩以後,奕世聲塵,猶揚魯門之風。東征已來,雖年德輝,高懸漢家之日。如我聖廟不其然乎?聖廟舊花可知,兼佩將相之印。末葉作鑒,忝顯詩書之功。況乎文學爭鋒之初,一家方享邦國之大名,雲雨裝駕之後,餘裔猶為風月之著姓。今之吏部相公﹝輔正﹞是其四葉孫也。相公久樂祖宗之道,槐棘踏陰,多仕文武之朝。星霜在首,昔受任於海西之府。誠求拜其先靈之神。今設宴於城北之祠,豈非講其先靈之德。當其觴爵行而座方酣,絃歌進而曲將罷,相公顧曰:「景物之盛窮於秋,古人以為一歲終。愛賞之恩迫此日,風俗以名九月盡。前輩之深於詩者,觴其萬緒之時也。」禮云:「志之所至,詩且至焉。詩之所至,禮且至焉。」今日賽於廟庭,宿昔之志而已。於戲,黃公神之受筆硯,文章落自前軒之雲,劉君仙之歸煙霄,青松老於故溪之月。情感之源,古今通浪者也。積善出懷宗以慕義,顧殘涯以祈恩。榮路遙而難期,春陽薄寒木之頂,筆耕疲而未獲,秋風暮虛苗之畦。云爾。

       此詩逸脫

      高積善【高階積善】 083


    084 七言,九月盡日侍北野廟,各分三字詩 一首 探得寒字。
       時隨冠蓋認祠看 新樂鋒鏦古□塞 非啻玄孫成盛集 九重天子促金鸞

      藤為時【藤原為時】 084


    085 七言,九月盡日侍北野廟,各分三字詩 一首 探得通字。
       管絃商曲將秋暮 詩酒新聲與古通 靈廟本為風月主 宜哉明德滿蒼弩

      源孝道 085


    086 海濱神祠 一首 住吉祠。
       晴沙岸上暮江干 鬱鬱林蘿陰社壇 應是神心嫌苦熱 浪聲松響夏中寒

      藤為時【藤原為時】 086


  • 山莊部

    087 暮秋於左相府宇治別業即事 一首
       別業號傳宇治名 暮雲路僻隔華京 柴門月靜眠霜色 旅店風寒宿浪聲
       排戶遙看漢文去 卷簾斜望雁橋橫 勝遊此地猶難盡 秋興將移潘令情

      左相府【藤原道長】 087


    088 暮秋於左相府宇治別業即事 一首
       一尋別業許相從 賞翫風流到下舂 交淡偏宜迴砌水 契堅最好拂軒松
       門前秋導三巴峽 窻裹暮迎五老峰 此地勝形聞相看 濟川舟檝繼先蹤

      拾遺納言【藤原行成或藤原隆家】 088


    089 暮秋於左相府宇治別業即事 一首
       河水橫西山峙東 王程頗僻洛陽宮 煙霞奴僕尋常物 泉石資儲造化功
       庚信園非山境月 陶潛家隔相門風 如何別業幽奇地 主客公卿會此中

      源孝道 089


    090 偷見左相府宇治作有感 一首
       聞說山家素得名 風梳超過漢西京 樵夫路近談王事 漁父歌閑慣雅聲
       白浪頻飜秋雪亂 紅林半透暮雲橫 一吟佳句讚遊樂 初慰終年寂寞情

      中書王【具平親王】 090


    091 白河山家眺望詩 一首
       郊外卜居塵事稀 迢迢春望思依依 荒村日落煙猶細 遠岫雲幽鳥獨歸
       來去旅人行眼路 淺深花錦織心機 蓬居雖恥仙郎到 銜命詩篇惜晚輝

      左金吾【藤原賴通】 091


    092 題玉井山庄 一首 在和泉國云云。
       玉井佳名被世稱 松楹半接碧巖稜 山雲繞舍應褰幔 澗月臨窻欲代燈
       梅發寒花朝見雪 水收幽響夜知冰 池邊何物相尋到 雁作來賓鶴作朋

      藤為時【藤原為時】 092


  • 閑居部

    093 閑居無外事 一首
       閑居謝遣繫簪櫻 況亦更無外事營 得意詩朋懸榻待 趍權軒蓋過門行
       性慵唯見籬花色 官冷不驚衙皷聲 身適自由依卜靜 追嘲奔走買虛名

      源道濟 093


    094 門閑無謁客 一首
       家舊門閑只長蓬 時無謁客事條空 翟公去尉塵長息 袁氏安貧雪不通
       草含閾生秋露白 苔封扉帶夕陽紅 久忘倒履送迎禮 別作洛中泰適翁

      藤為時【藤原為時】 094


    095 閑中日月長 一首
       閑中氣味屬禪房 唯得自然日月長 幽室浮沈無短晷 陰居鄰里有餘光
       陶門跡絕春朝雨 燕寢色衰秋夜霜 我是柴扉樗散士 閑忙苦樂兩相忘

      江以言【大江以言】 095


  • 帝德部

    096 瑤琴治世音 一首 探得遙字。
       初識瑤琴佳趣饒 契唯治世思猶遙 無為化出南風曲 有道心聞子野詞
       撫似養民聲更理 張如布政操相邀 從他樂府清絃上 至德深仁幾聖朝

      御製【一條天皇】 096


     感減四分一之詔 源為憲

    097 減服御嘗膳物 一首 感減四分一之詔第一。
       明王濟世幾多功 遍代疲民事儉恭 御府奇文應減製 天廚異味不要重
       堯年水溢多愁沴 湯日旱炎自棄農 聖代難逃天定數 何為責己慕時邑

      源為憲 097


    098 減諸國今年調庸及租稅 一首 感減四分一之詔第二。
       王澤旁琉及八區 曩時擊壤豈相殊 紫泥文出仁風動 黃紙詔傳惠露濡
       宰更無徵貧戶悅 官家不納廢田租 九重深處得知否 比屋黎元掩泣娛

      源為憲 098


    099 仲秋釋奠,賦萬國咸寧 一首
       明王孝治好君臨 天下和平感德音 草遍從風南面化 葵遙向日左言心
       山拋烽燧秋雲暗 海罷波濤曉月深 請問來賓殊俗意 茫茫天外遠相尋

       近日大宋溫州、洪州等人頻以歸化,故有此興。

      勘解相公【源有國】 099


    100 仲秋釋奠,聽講古文孝經,同賦天下和平 一首
       萬國咸寧仰聖君 便知王德及飛沈 苞茅鎮入朝天貢 葵蒮斜抽向日心
       棧遠都無雲鏁色 航忙豈有浪驚音 中華彌遇堂堂化 想像遐方各獻琛

      源為憲 100


  • 法令部

    101 七言,夏日於左監門宗次將文亭,聽講令詩 一首 并序。
       夫法令之興,其義遠矣。五祇含而裁成,萬靈稟而鎔範,順之者安,逆之者危。秦皇帝之慘虐,繁文酷秋茶之霜,漢高祖之寬仁,三章垂春竹之露。誠乃政教之門戶,理亂之樞機者也。我國家已自推古之聖朝,下迄養老之寶曆,上下三四代之間,增損屢悛,章條數十篇之裏,修撰甫就,以安四海之波瀾,以定一天之防禦。是以,我聖主降敕,促披講於宸位之前,或賢臣專精,受奧義於南面之下。近世以降,編竹不開,童蒙之煙漸暗,帶草欲朽,師說之風無傳。次將累一家之風葉,宣五代之雲英。才德掩古,正軌躅於左車之塵,敏思照今,馭銜勒於右馬之水。於是,欲令之必行,傷學之不講,掃墓下而開大座,餝席上而競分陰。遂命御史藤少丞,講誦斯文焉。如鐘皷之在懸,叩而有音,似刀劍之出鉶,割而無滯。當于斯時,生徒發問之者,朱紫提耳之倫,飛軒高蓋,風吹于公之門,義實文華,水淡君子之席。於戲,不登泰山者,不知天之高,不臨深谷者,不知地之厚。若今日不預此座者,豈知今典之為大矣。于時長保元年六月二日,禮部侍郎以言,披三尺而初學,推一寸而愶記云爾。

       講席偶牽儒學中 數篇法令聽于公 撫民基趾開東閤 體國權輿出上宮
      三尺竹踈隆漢露 萬方草動有虞風 猶歡結契弟兄義 得使多年深意通

      江以言【大江以言】 101


  • 書籍部 付勤學

    102 書中有往事 一首 以情為韻。
       閑就典墳送日程 其中住事染心情 百王勝躅開篇見 萬代聖賢展卷明
       學得遠追虞帝化 讀來更恥漢文名 多年稽古屬儒墨 緣底此時不泰平

      御製【一條天皇】 102


    103 偷見御製有感,自以次本韻 一首
       齡傾性嬾學荒程 愉見天章更徵情 編次三千憑馬史 宣傳二百屬丘明
       便知上聖如交語 莫道前賢但聞名 漢帝文花唐帝筆 擬於陛下蟻封平

      中書王【具平親王】 103


    104 重有書中有往事 一首
       萬機餘暇閱書程 自省還傷治世情 鑒古多熙無聖德 當時又嘆不皇明
       志深縱樂先賢道 性拙年同往哲名 神筆雄文何比我 彼臨學海浪猶平

      御製【一條天皇】 104


    105 奉讀重押情字御製,不堪抃舞,敬押本韻 一首
       天然未必得功程 詩帝兼容草聖情 直氣充朝星宿聚 德輝照世日居明
       玉鸞寒響皆依禮 蒼鴩新煙不為名 忽戴君恩還自恥 風聲猶滅漢東平

      中書王【具平親王】 105


    106 冬日陪於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并序。
       易曰:「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蓋乃所以雖有至德要道,非學不宣,雖有生知幼敏,非教不立之故也。夫崑陰之竹凌雪,待聖造而吹龜背之音,嶧陽之桐干雲,遇良工而張鶴翼之曲著歟。是以今皇帝第一皇子,初受御注孝經於吏部員外侍郎江大夫矣。皇子月中謝智,山下擊蒙,遂發此五更之問,將撫彼千載之運。漢代祖之有晣副,慙曩史於千歲之塵。唐高宗之得鍾愛,傳古文於七年之風。在今思古,知有以焉。既而講誦儀畢,觴詠禮成,卿土之侍溫顏,宜承堯日之長照。絃管之奏妙韻,便添舜風之近薰。于時寬弘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翰林學士以言,蒙辭命敘事緒云爾。

       人倫高行無先孝 皇手執經幼學間 從 此已知吾道達 □□□出自尼山

      江以言【大江以言】 106


    107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我王今日問微言 學得先知敬至尊 何忘兔園朝夕志 自蒙君命不殊孫

      左相府【藤原道長】 107


    108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經傳百家多異說 微言被世古今聞 老臣在座私相語 我后少年學此文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08


    109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今日天孫初問道 欲迴聰悟就研鑽 聖明治跡何相改 貞觀遺風觸眼看

       貞觀云云:唐太宗使諸壬皆就學,故云。

      左金吾【藤原賴通】 109


    110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珠得琢磨今待鍊 人情從教亦如斯 我王問道偏依禮 至孝自然生即知

      源納言【源俊賢】 110


    111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頹齡八十有餘霜 未見神聰似我王 遺老愚言君記取 一經造次不應忘

      吏部侍郎【菅原輔正】 111


    112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呂望授來文武學 桓榮獨遇漢明時 幸傳延喜祖風跡 天子儲皇皇子師

       延喜聖代,祖父為大師,為東宮學士,兼復授十一皇子。皇子即天慶聖主也。訪之漢日本朝,未有此比。今日有情感,故獻此句。

      江匡衡【大江匡衡】 112


    113 冬日陪菸飛香舍,聽第一皇子始讀御注孝經,應教詩 一首
       天孫初析天經義 孔父舊章唐帝心 忽感神聰多孝行 定知四海悉曾參

      菅宣義【菅原宣義】 113


  • 賢人部

    114 七言,早夏陪宴,同賦所貴是賢才,各分一字,應製詩 一首 探得藤字,并序。
       謹按月令曰:「是月也,天子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還反行賞封,諸侯無不欣說。」又曰:「乃命樂師,習合禮樂,賛傑俊遂賢良。」夫然,天子之馭民,順四時而宣布,月令之垂世,分百行而旁羅。我后張此一日之樂懸,協彼四月禮法,蘭陵竹園之驚貴命,嘲齊雲於二十餘之閑居。露槐風棘之備威儀,褊堯日於十六族之未仕。于時所貴賢才,所待登用。散卒降虜之士,貂蟬傳七葉之風,蒭牧賈胡之家,出入步五華之月。至如夫衣服之須領袖,門戶之資樞鍵。齊桓公之得道左矣,便是商頭牛口之疋,夫 周文王之載車右焉,亦猶渭陽鶴髮之賤老者也。既而絃管曲罷,詩酒興酣,唐太宗之思鶯語,金殿之月眉傾,醜深彥之應鳳衙,瓊戶之花粧舊。以言多年遇崇聖道之德,空雖吞漏聖化之愁。今日仰貴賢才之化,悔還無遺棄愚才之恨。遙望仙殿,長慕隗臺云爾。謹序。

       聖代嘉猷尤足稱 賢才是貴碩聲興 磻溪跡去雲空宿 傅野道開月獨昇
       春岸釣拋忘綠草 朝端齡老杖紅藤 庸材幸接仙材末 但喜孜孜道正弘

      江以言【大江以言】 114


    115 七言,早夏陪宴,同賦所貴是賢才,各分一字,應製詩 一首 探得都字。
       先貴賢才非一途 功成理定不須臾 張公蹔入終安漢 陸氏相傳久輔吳
       至性過人宜作寶 餘輝照物重於珠 松喬莫咲風儀濫 今日新仙詣玉都

      中書王【具平親王】 115


  • 讚德部

    116 和高禮部再夢唐故白大保之作 一首
       古今詞客得名多 白氏拔群足詠歌 思任天然沉極底 心將造化動同波
       中華變雅人相慣 季葉琇風體未訛 再入君夢應決理 當時風月必誰過

       季葉云云:我朝詞人、才子以白氏文集為規摹。故承和以來,言詩者皆不失體裁矣。

      中書王【具平親王】 116


    117 和高禮部再夢唐故白大保之作 一首
       兩地聞名追慕多 遺文何日不謳歌 繫情長望遐方月 入夢終踰萬里波
       露膽雖隨天曉隔 風姿未與影圖訛 仲尼昔夢周公久 聖智莫言時代過

       風姿云云:我朝仰慕居易風跡者,多圖尋風,故云。

      藤為時【藤原為時】 117


    118 夢中同謁白太保元相公 一首
       二公身化早為塵 家集相傳屬後人 清句既看同是玉 高情不識又何神
       風聞在昔紅顏日 鶴望如今白首辰 容鬢宛然俱入夢 漢都月下水煙濱

       高情云云:白太保傳云,大保者是文曲星神,而相公未見其所傳矣。
       風聞云云:余少年時,先人對余以常談元白之故事。

      高積善【高階積善】 118


    119 客有圖孟嘗君像以詩讚其德者矣,余昔讀史記,知四君之為人,同成四韻加篇末 一首
       相門有相事無空 田代常為六國雄 名門諸侯傳薛立 謀諮下客入秦宮
       樓臺在昔綺羅月 同里至今任俠風 豪傑人人雖景慕 □憐冢上牧羊童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19


  • 詩部

    120 夏日同賦未飽風月思 一首 深字。
       風月結交非古今 相思未飽每年心 感時尤止吹花色 逢友應永出霧陰
       文路春行看不足 詞江秋望老彌深 美哉丞相優遊趣 詩酒興中聞法音

       于時卅講間,故有此興。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20


    121 夏日同賦未飽風月思 一首
       何事詞人未飽心 嘲風哢月思彌深 嗜殊滋味吹花色 滴似詞飢落水陰
       翰墨難乾蘋末浪 襟懷常冀桂華岑 一時過境無俗吻 莫道醺醺慢醉吟

      左金吾【藤原賴通】 121


    122 夏日同賦未飽風月思 一首
       風月自通幾客心 相攜未飽思尤深 文場猶嗜照窻影 詩境更耽過竹音
       幽谷春遊誰作足 高摟夜宴久難吟 此時獨恨無才用 其奈抽簪入暮林
       由來風月思沈沈 遇境方知未飽心 到老根遺朝不倦 逐時癖在弄彌深
       起家望德清明影 嗜道猶求吹舉音 偶奉翹材東閣道 長誇古跡自傳吟

      源三品【源則忠】 122


    123 夏日同賦未飽風月思 一首
       未飽多年詩思侵 清風朗月久沈吟 志隨日動何為足 興遇晴牽豈厭心
       班扇長襟秋不盡 楚臺餘味老彌深 時人莫咲散樗吏 白髮緋衫獨尚淫

      藤為時【藤原為時】 123


    124 春日同賦閑居唯友詩 一首 以心為韻。
       閑居希有故人尋 益友以詩興味深 苦嗜獨題如合志 緩吟自聽便知音
       思凝草木過連璧 義入風雲勝斷金 若不形言兼杖醉 何因安慰陸沉心

      藤為時【藤原為時】 124


  • 酒部

    125 唯以酒為家 一首 情字。
       以酒為家無所營 時時吟詠助顴情 杜康昔搆容人息 陶令重來寄我生
       戶牅梨花松葉裏 鄉園藍水玉山程 榜題宜號忘憂觀 一入長休毀譽聲

      中書王【具平親王】 125


    126 勸醉不如秋 一首 心字。
       酒客素雖被感侵 不如自勸醉秋陰 他時常醒應懷吟 近日頻傾是興深
       論戶春風還赦面 授鄉臘月欲寒心 莫言一盞忘憂物 蓮府仁恩及陸沉

      高積善【高階積善】 126


    127 醉時心勝醒時心 一首 得酣字。
       醉心已勝最應甘 誰以醒時比漸酣 與彼停盃思往事 豈如添戶契交談
       漢高祖樂頻欣識 楚屈原憂末酌諳 百意消中遺有恨 老來官散淚難堪

      藤輔尹【藤原輔尹】 127


    128 塞近醉人消 一首 題中。
       凜凜冴陰酒數巡 寒消難近醉中人 劉公席絕嚴霜及 王氏鄉占愛日憐
       蘭殿宴闌花雪暖 竹林冬至玉山春 仰恩斟酌恩無算 便識堯樽百姓親

      江以言【大江以言】 128


  • 贈答部

    129 閑中聞左親衛員外將軍兩度遊宇治河,聊述中懷,偷呈下風 一首
       行樂仙郎端坐客 寂寥相像勝遊程 華船有月波澄色 蓬目無人雨滴聲
       詩酒坐歌非吾事 林叢水石稱君情 相思未慰乘弔恨 空有多年合契名

      左金吾【藤原賴通】 129


    130 覲謁之後,以詩贈太宋客羌世昌 一首
       六十客徒意態同 獨推羌氏作才雄 來儀遠動煙村外 賓禮還慙水館中
       晝被雷奔天不雨 彩旗雲聳地生風 芳談日暮多殘緒 羨以詩篇子細通

      藤為時【藤原為時】 130


    131 重寄覲謁後詩贈羌世昌 一首
       言語雖殊藻思同 才名其奈昔楊雄 更催鄉淚秋夢後 暫慰羇情晚醉中
       去國三年孤館月 歸程萬里片帆風 嬰兒生長母兄老 兩地何時意緒通

      藤為時【藤原為時】 131


    132 感勘解藤相公賢郎茂才蒙課試之綸旨,聊呈鄙懷 一首
       相公本是道英雄 材翰森然文亦工 棘路今歡名已列 李門昔恨業猶空
       魚疲逆浪鱗雖泥 風拂重霄翅自沖 泗水慕龍情未忘 尼山舐犢志應同
       宜誇仙桂連枝月 將扇儒林累葉風 七八迴間科弟思 三千徒裏拔群躬
       非誰明主用君器 定識素王酬文功 大項槖賢苗不秀 公孫弘智文初通
       豈如才子專天爵 漸近年丁選帝聰 萬里青雲雙腳下 一家榮耀孔懷中
       獨慙詞苑為奴僕 兼歎更途作老翁 驥櫪縱無駑蹇偶 若俱得遇誠馳忠

       七八云云:賢郎二人累應茂才之舉,舍弟侍中尚書右少丞長德四年登科令茂才。次蒙此宣旨云云。

      源孝道 132


    133 美州前剌史再三往復,訪以予病。不堪感懷,詩以答謝 一首
       一旬臥病絕交遊 唯有美州致悶愁 老眼昏朦如遇夜 衰容颯灑似過秋
       山隨寸步蹤猶嶮 水遂殘齡淚暗流 世上君留瞧憶我 荒墳宜見慕松幽

      勘解相公【藤原有國】 133


    134 頃者侍中御史中丞,到囚門前近駐華轂,普見囚徒與食療飢,好事之輩以詩歎美。予傳以聞之,繼其末 一首 本韻。
       詠家著德知君子 積善餘風慶豈無 今日上天應感激 霜臺來愍夏臺辜

      源為憲 134


    135 舉和藤原才子登天台山之什 一首 本韻。
       天台山嶮萬里強 趁得經行古寺場 削跡囂塵尋上界 懸心發露契西方
       鶴閑翅刷千年雪 僧老眉垂八字霜 珍重君辭名利境 空王門下立遑遑

      源為憲 135


    136 戶部尚書,重賦丹字見贈妙詞,吟詠反覆,欲罷不能。愗課庸駑以盡餘意 一首
       瓊篇尋我曉凌寒 暫耻報詞日已闌 韻句花開堪賞翫 貞堅松老至凋殘
       晰湖早灑千行淚 金闕難供九轉丹 憶古見今猶悵望 漢文往昔示邯鄲

       憶古云云:來詩有天曆舊臣鮐背叟,戀恩幾許泣邯鄲之句,敘先朝之意也。

      中書王【具平親王】 136


    137 和戶部尚書同賦寒林暮鳥歸 一首 本韻。
       鏗鏘珠韻滿篇寒 六典沉吟及景闌 元白親情牋上出 楊班古意筆頭殘
       唯應草聖妙飛墨 本自詩仙何用丹 奇字奇文看不足 還嘲彭澤與邯鄲

      中書王【具平親王】 137


  • 餞送部

    138 七言,暮春陪員外藤納言書閣,餞飛州刺史赴任,應教詩 一首 并序。
       天德應和之間,天下士女之語才子者,多云高俊、茂能。茂能則早遂儒業,永入佛道。高俊則今之所餞飛州刺史是也。刺史以才知世如此。以吏擇時如何。彼郭細侯之春竹,雖有風聲之可傳,劉太守之秋蒲,猶非霜威之不用。於是,納言尊閣,靜置離酌,聊祖行鑣。計後會於四年,恨遺黃門之風月,指前程於千里,眼極東山之煙霞。于時,西烏漸落,離駒頻嘶。以言,初揖一道之先跡,今從同門之後塵。甲科偶登,未改青衿之在我,十年空過,豈圖白面而別君云爾。

       十余年往拮交久 忽到飛州萬里雲 雲色風音恠我 無官今送有官君

      江以言【大江以言】 138


    139 賦飛州高使君赴任詩 一首
       把酒別筵日暮時 為君更寄一篇詩 東都春月秋風夜 四五年來分付誰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39


    140 代迂陵島人感皇恩詩 一首
       遠來殊俗感皇恩 彼不能言我代言 一葦先摧身殆沒 孤蓬暗轉命纔存
       故鄉有母秋風淚 旅館無人暮雨魂 豈慮紫泥許歸去 望雲遙指舊家園

      源為憲 140


    141 高麗蕃徒之中,有新羅國迂陵島人忻兢悅之者,其文不優,頗知詩篇。臨別之日,予與一篇 一首
       我尋京洛辭雲去 君赴高麗掉浪歸 後會難期何歲月 秋風宜使雁書飛

      勘解相公【源有國】 141


  • 懷舊部

    142 秋日會宣風坊亭,與翰林善學士、吏部橘侍郎、御史江中丞、能州前刺史、參州前員外源刺史、藤茂才連貫士,懷舊命飲 一首
       自趍榮利別文賓 酌酒吟詩亦不親 聚雪窻中三益友 宣風坊北一尋辰
       心如少日紅顏昔 齒及殘秋白髮新 嘉說交談俱在我 泣言運命各由人
       藤尚言恨藏山月 慶內史悲遁俗塵 不若聊成懷舊飲 憂腸平忘養精神  慶內史者,慶滋保胤是也。

       藤尚云云:藤尚書、慶內史,共是舊日詩友。落飾入道,兩別詩酒。余以有恨,故云。

      勘解相公【源有國】 142


    143 讀諸故人舊遊詩有感 一首
       往年歡與當時怨 世事皆如風裏雲 今日更披舊詩見 十中五六是遺文

      中書王【具平親王】 143


    144 初冬感李部橘侍郎見過,懷舊命飲 一首 并序。
        予天元五載,石州秩罷,秋初歸洛,自秋暨冬,閑居宣風坊宅矣。橘李部過于家門,蓋懷舊之義也。時也宅荒主貧,交芳志切,眷戀留連,日將及昏。于嗟,康保年中,文友廿有餘輩。或昇青雲之上,交談遠隔。或歸黃壤之中,存沒共離。其餘多執臺省之繁務,亦割刺史遠符,居止接近,日不暇給。所謂左少丞菅祭酒、兵部藤侍郎、太子學士藤尚書、肥州平刺史、美州源別駕,前藤總州、李部源夕郎、慶內史、高外史是也。如彼前日州橘大守、柱下菅太夫、工部橘郎中,三著作,命先朝露,恨深夜臺矣。便知君我之相逢,誠是平生之樂事也。推得忘年之友,偶令閑日之談云爾。

       閑居情感被何催 門巷蕭條稀客來 偶遇芝蘭芳契友 宣風坊裏一傾盃

      勘解相公【藤原有國】 144


    145 題故工部橘郎中詩卷 一首
       君詩一帙淚盈巾 潘謝末流原憲身 黃卷鎮攜踈牖月 青衫長帶古叢春
       文華留作荊山玉 風骨消為蒿里塵 未會茫茫天道理 滿朝朱紫彼何人

      中書王【具平親王】 145


    146 齋院相公忌日,令修諷誦 一首
       相公去後幾光陰 每憶才名淚不禁 翠羽簾前鸚鵡盞 紅花帳下鳳凰琴
       唯從神院羔嘗禮 未習佛門寂滅心 向使當初行一善 冥冥中有有相尋

       每憶云云:自少年時世稱有識。
       翠羽云云:往年人人參會齋院之日,相公簾中出盞,忽作佳句。
       紅花云云:傳聞侍公主之帳下,受琴箏之妙曲。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46


    147 秋日到入宋寂照上人舊房 一首
       五臺渺渺幾由旬 想像遙為逆旅身 異士縱無思我日 他生豈有忘君辰
       山雲在昔去來物 魚鳥如今留守人 到此悵然歸未得 秋風暮處一霑巾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47


    148 余近曾有到寂上人舊房之作,左丞相尊閤忝賜高和,聊次本韻,敬以答謝 一首
       秋景纔殘不及旬 蕭條相憶遠遊身 徘徊巖戶荒涼處 珍重瓊篇答貺辰
       增價還慙吳市馬 吞聲遙謝郢歌人 適交懷舊詩篇末 抱筆沉吟整葛巾

      儀同三司【藤原伊周】 148


    149 冬日往詣般若寺,見故藏闍梨舊房,中心之感,觸緒難禁,遂書所懷寄覺上人 一首
       僧籠去後幾光陰 赴到那堪泉下心 林學釋尊雙樹色 水傳憍梵一言音
       慈悲已斷空留室 忍辱長薰獨濕襟 殊惱心腸君識否 娑婆舊契與年深

      左金吾【藤原賴通】 149


    150 秋日登天台,過故康上人舊房 一首
       天台山上故房頭 人去物存歲幾周 行道遺蹤苔色舊 坐禪昔意水麗秋
       石門罷月無人到 巖空掩雲見鶴遊 此處徘徊思往事 不圖君去我孤留

      勘解相公【藤原有國】 150


    151 梁園遊筵懷舊 一首
        去年春,中書大王桃花閣命詩酒。左尚書、藤員外中丞惟成、右菅中丞資忠、內史慶大夫保胤,共侍席。內史在大王屬文之始,以儒學侍,縱容尚矣。七八年來,洛陽才子之論詩人者,謂三人為先鳴。當于其時,或求道一乘,或告別九原,西園雪夜,東平花朝,莫不閣筆廢吟,眷戀惆悵。迺者研精之餘,披覽去春之作,其文爛存,其人忽然去矣。遂製懷舊之瓊篇,忝賜惟新之玉章,蓋以為朝墨之庸奴,藩邸之舊僕而已。因之為時,一讀腸斷,再詠淚落,偷抽短毫,敬押高韻。

       梁園今日宴遊筵 豈慮三儒減三年 風月英聲揮薤露 幽閑遠思趁林泉
       新詩切骨歌還濕 往事傷情覺似眠 繁木昔聞摧折早 不才無益性靈全

      藤為時【藤原為時】 151


  • 述懷部

    152 向西京過孔門口號 一首
       出入廟堂舊小生 空歸今日向西京 過門禮拜殷勤祝 願許槐門作上卿

      勘解相公【藤原有國】 152


    153 除名之後,初復三品。重陽之日,得倍宴席。情感所催,欲罷不能。聊述鄙懷,呈諸知己 一首
       我是柴荊貶謫人 豈圖徵召列文賓 除名二月花開日 待詔重陽菊綻辰
       籬落不要陶隱醉 蘭叢應咲楚臣紉 忽拋野服染愁淚 更著朝衣賁老身
       遄死空為黃壤骨 愗生再踏紫宸塵 半焦桐尾雖殘燼 己朽松心免作薪
       籠鶴放雲振泥翅 轍魚得水潤枯鱗 鬢班蘇武初歸漢 舌在張儀遂入秦
       運任秋蓬風處轉 榮同朝菌露中新 抽簪將學空門法 未報皇恩未解紳

      勘解相公【藤原有國】 153


    本朝麗藻 卷下 終
    皇紀二六六六年歲次丙戌冬十月甲寅朔壬戌 浦木裕 入力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