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家文草 卷第十二 願文 下 咒願文
願文
653 為左兵衛少志坂上有識,先考周忌,供養一切徑法會願文 元慶六年。
孤弟子左兵衛少志從七位上坂上大宿禰有識,唯願世尊垂哀聽許,攝受弟于今朝之稽首,證明先考昔日之宿心。伏惟,先考去貞觀十一年乍銜綸命,赴任鎮西。非唯一方之分憂,兼守邊地之機警。乃發誓曰:「余則將家之遺孤,非有積善之餘慶。代代冠蓋,皆是王命無私。生生念中,不知國恩何報。此府月俸倍多,日費猶足。須捨我見之三聚業,將寫此間之一切經。所修功德,或多或少,遠施三界,近及六親。」自爾以降,夙夜在公,忠信不絕於口。合掌向佛,歸依不離於心。向佛所以者何,報國家之恩也。報恩所以者
何,述父祖之志也。
於是府頭所歷,春秋四五年來,書手所存,經論五千餘卷。入京之坎,纔載一船,供養之儲,漸分雜具。即占有緣之地,運納清水山寺。自後塵累難解,星杓屢移,本願未成,宿痾漸結。遂以去年十一月某日,慈顏就冷。孤子等量滄海以為淚,非尊靈拔濟之流。吞炎州以為哀,非逝魂遍照之道。即尋思平素,驅役寸丹,因緣往年之舊資,將果先考之宿願。今時節不居,忌辰己及。新繕經典,莊嚴復終。敬屈數輩之亞仙,聊開三日之法肆。就中兩日,略說最勝法華之奧心。最後一朝,誦讚般若了義之題目。自餘經論,次第
舉名,不敢漏遺,將盡數部。
歸命頂禮,三千世界之諸尊。恭敬供養,八方法藏之妙理,共尋弘誓,當應至心。善根上分,摠歸國王。連珠合璧,與寶祚而永明。五稼三農,逐辰居而無缺。大后禪儀,植德本於普光園,中宮母德,掩恩蔭於摩耶宮。王公百官,文武萬姓,同因善功,俱獲安樂。次願元元本本,奉資先考之七世父母,六親眷族。各離往生之筌蹄,共結得道之因果。別奉導先考亡靈,速出娑婆之苦界,早生安養之香城。乃至塵煙噴焰,毒蛇倒懸之鄉,岐刃飛鋒,怨魔結縛之國,以此剎那之善力,各證快樂之芳緣。653
654 為式部大輔藤原朝臣室家命婦逆修功德願文 元慶七年三月十八日。
女弟子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某子,恭敬奉寫法華經二部升濟考妣之尊靈也。弟子夙為孤露,未報微塵。自非佛智經王,無資拔苦與樂。仰願,一言一說,不誑語者,無量無邊,施方便力。
弟子重發願曰,有生焉,有老焉,有病焉,有死焉。拔山倒日,無地逃之。弟子歷祀閨房,脂粉之春早去。運籌帷帳,綺羅之曉難留。每想前途,言泗俱下。將屬後事,無一所生。道之三塗,身之五障,誠可哀。是故,我今發唯一心,歸依三寶。即奉寫金字法華經一部、無量義經一卷、普賢觀經一卷、般若心經一卷。又造多寶佛塔一基,以經安塔,以塔護經。種種莊嚴,至心為本。
粵若癸卯之歲,建辰之月,於東山禪林寺,開決定座,演甚深教。算斯剎邦之善功,迴為周忌之追福。會中四朝,捨財三度。唯願將充自三七日,至五七、七七日之大功德。如是逆修,更無後慮。已無後慮,視死如歸。
猗歟,奉行盛耳者,無非常樂我淨。隨喜欣心者,皆是菩提薩埵。況乎尋聲梵唄,春鳥流和雅之鳴,偷色瑠璃,晚萻掃清涼之地。善心所引,合掌所生,近取諸身,香華供養而已。凡厥所修善根,普及恆沙界,其中含靈,同船福緣。乃至鐵圍山,其下枯骨,共成佛道。謹白。654
655 為藤相公,亡室周忌,法會願文 元慶八年二月十二日。
弟子參議正四位下左大辨藤原朝臣山陰,敬白。弟子亡室,平生語曰:「妾之薄祐,夙為孤露。奉寫一乘妙典,將濟二親尊靈。情願未就之間,先考夢告妾曰:『予在娑婆,殺生隨手。汝贖罪報,當修善根。』妾之此意,獨自何為。善知識故,請俱記符。」弟子從聞此語,雖剎那,不忘於心。匪躬之中,于今未得與其善。彼豈恩愛之輕,又以薄乎。蓋塵累之積而未除也。
弟子亦嘗作念曰:「弟子年之少壯,祇侍所天。每隨遠近於分憂,無盡荒淫於取樂。或結網垂釣,殺昔弟兄。或走犬飛鷹,傷前君父。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未死之前,可慙可愧。唯有家殊內外,所營不同。分骨髓以寫經王,弟子當資其業。拔園葵以充禪供,家室宜守其勤。相契雖深,相謀雖重,此願亦擁,其事亦留。」嗚嘑悲哉。蓍龜不從,藥石無驗。去年二月八日,奄然長逝矣。亡室因報恩以訪功德。弟子緩而不修。弟子就滅罪以敘心情。亡室去而無顧。此是當時雖有哀慼之無數,亦復平昔尤悔心事之相違。
方今露往霜來,忌辰已迫。十方三界,生處猶迷。敬奉寫金字法華經一部八卷,無量義經、觀普賢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般若心經各一卷。斯乃亡室宿心,結考妣菩提之果也。又奉寫金光明經一部四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般若心經各一卷。斯乃亡室所夢,別斷先考鵞鴨之訴也。又奉圖毗盧遮那曼陀羅一鋪。奉寫金字法花經一部八卷,無量義經、觀普賢經、阿彌陀經、地藏經、般若心經各一卷。斯乃弟子新意,成亡室拔苦與樂之因也。又奉寫墨書金光明經一部四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般若心經各一卷。斯乃弟子舊約,寄亡室滅罪生善之便也。
即掃除一室,膽仰遮那之尊容。期剋四朝,講演大乘之妙理。唯願如如法寶,共垂證明。一一福緣,各隨本願。敬白。655
656 為阿波守藤大夫修功德願文 元慶八年。
弟子阿波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邦直,敬白。弟子始生以來,稟形尫弱。臨病之次,合掌歸依。自彼少年,至于今日,自非佛力,何得全身。又弟子去貞觀六年二月,安寢之間,遇一菩薩。乃垂教曰:「寫千軸經。」事因息災,心甚隨喜。結縛塵垢,空過星霜。又弟子去元慶五年,適銜綸命,忝苙當州。每願禍殃消滅,百姓平安。又祈風雨調和,五穀豐稔。今弟子先思泡影多病之危,次尋夢想希有之教。最後迴所職豐樂之計,莊嚴尊像,繕收經王。金色藥師佛像一軀,依毉王弘誓之力,保金剛不壞之身。地藏菩薩像一鋪,壽命陀羅尼經千卷,現所夢之尊顏,述所誡之慈教也。等身不動尊像一鋪,濟境內之人民,免任中之禍難也。仰願國土萬民,遍資功德,共成福緣。嘗州一局,殊施善根,專被護念。近自六親眷屬,遠及一切眾生,乃至無明受苦之輩,不別親疏。有識含靈之類,不同大小,迴向普及,將結芳因。656
657 為藤大夫先妣周忌追福願文 元慶八年四月十日。
弟子從五位上藤原朝臣高經,敬恭奉造無量壽佛、地藏菩薩、金剛因菩薩、普賢菩薩、金剛語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大勢至菩薩像。幸寫法華經八卷,無量義經、觀普賢經各一卷,阿彌陀經四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轉女成佛經、般若心經各一卷。何以故,奉為先妣周忌追福也。
弟子,去四年春,出為外吏。閨門內顧,老母在堂。欲負載而共行,煙浪非和顏之道。將拜辭以獨去.風枝是入髓之寒。然而忠孝不兼,君親惟異。三四年別,詎無再會之期。數百里程,將有頻通之使。途割情愛,遠赴勤王。嗟嘑,去年春末,家書忽至,淚讀俱下。伏承嘗藥,即乘海路,晝夜兼行,及近京城,逆聞傾逝。暗交刀火,不覺滅性之傷身。空叫簾帷,不知悲腸之結病。先妣哀喪,敢日之後,弟子所患,遂入膏肓。弟子病苦,隔年之間,先妣忌辰,已驚日月。
今月廿二日,斯乃先妣下世之夕也。是故弟敬禮無量壽之尊像,皈依妙法華之大乘。唯有一心,奉翊先妣。亦復觀音大勢地藏菩薩、無量普賢、阿彌陀經,更無餘念,奉翊先妣。淨界雖多,唯願畢□,奉住安養。福因雖廣,唯願真實,奉成法身。功德之餘,普及一切。以此發無礙心之故,又為先妣得道之因。657
658 木工允平遂良為先考修功德,兼賀慈母六十齡願文 仁和元年十二月廿日。
弟子木工允平遂良,敬白。弟子先考(潔世王),去元慶六年五月廿日,奄然即世。孤兒等攀慕恩愛,引導尊靈。將以圖繪阿彌陀像書寫金光明經。一周如騁,飛電猶遺。雙淚不遑,忌辰已迫。於是尊像既成,暫闕香花之供。真文未發,纔存紙墨之儲。起居刻肌,晝夜焦思。維憂以老,三四年來,今屬微官除目,寸祿在身。發新意而仰尊容,就舊資以寫妙典。
即窮冬臘月廿日,於南郊外禪居寺,聊展法筵,伏屈僧侶。凍水清淨,霜核輕微。皈依經王,供養佛像。先考平存,不好殺生,恐有鵞鴨之虛訴。先考疇昔,思樂安養,願遇瑠璃之滿庭。若令精誠不虛,唯願移水相於塵界。若令權貴惟實,唯願放金光於雪朝。所修功德,惣奉導先考。應身化身,隨舊緣以成佛果。天上地下,尋往生而益莊嚴。
弟子等又次作念曰,弟子慈親,去元慶始,造如意輪菩薩,果宿願也。弟子今年,新書妙法蓮花經,敘至心也。修善之次,更重發願。奉賀慈親六十之齡,幸祈慈親萬億之福。弟子一心,晝則開演新寫大乘之題名。同胞兩姐,夜則頌讚舊成菩薩之寶號。善根為味,何必乞靈藥於玉人。冥助為家,誰暇遷幽閨於紫府。
仰願開示悟入之誠,成就妙理,愍念有生之□,□□弘誓。聽許我等無二之誠,成就慈親且千之願。弟子我等,因梵風之末力,霑惠雨之餘功,滅除灾難,增長福壽。隨喜之輩,說法之鄰,大慈悲故,共成福果。658
659 為源中納言(源能有)家室藤原氏奉為所天太相國修善功德願文 仁和二年二月廿日。
女弟子藤原滋子,敬白。三世如來,十方聖眾,弟子所天閤下。涓塵未詶,海岳彌大。霜露如騁,春秋屢迴。非積善之慶不成,非皇天之祐不降。是我人子,何忍默然。
夫至孝之道,不以極樂為務,以冥助為情。冥助之功,以真實為宗,不以名稱為本。是故,佛眼曼荼羅三副一鋪,維摩、梵綱經兩部五卷。丹青之信,假手莊嚴。黃金之字,至心書寫。遏伽水淨,繞壇場以有芳流。護摩火明,燒災難而無餘燼。圓滿心願,則天王現歡喜之相。成就福因,則佛母飛真言之呪。年之陽春,春之仲月,自廿一日至廿五日,五箇日夜,作法已畢。其明朝廿六日,便展講筵,演說寶典。雲蓋爭迎,雖殊淨名居士之空室,日輪已暖,欲同玄通華光之照明。入夜之後,待曉之間,乞淨戒於阿闍梨,仰尊儀於獅子吼。此等功德,唯有一念。俾我所天閤下其久,如瓊闕之長生。俾我所天閤下其堅,如金剛之不壞。弟子身是婦人,孝道有限。雖無朝夕相邊以陪摩頂,未有時刻暫懈而忘和顏。
仰願講會隨喜之諸尊,戒壇證明之菩薩,自東方,自西方,自上方,自下方,或擎加持況護之良藥,或銜利益安樂之明珠。如我本願,助此報恩。猗歟,所天載口者,世之無事,歲之有年。所天迴心者,幽之遇明,苦之得樂。弟子修善,既云事父,普及一切,如是迴向。659
660 為清和女御源氏外祖母多治氏七七日追福願文 仁和二年七月十三日。
弟子從四位上源朝臣濟子,敬白。弟子外祖母多治氏,去五月廿九日厭弟子而不顧,未知向於何方。弟子今於佛前,請其拔苦與樂。
弟子昔日新生,依託祖母之後。祖母今年微病,未拋弟子之前。雖災聖靈於登霞,雖痛先妣於逝水。憑祖母之摩頂,慰弟子之斷腸。我今無所依,我今無所託。云憂云喜,孰為相謀。或起或居,孰為相護。悼而重悼,孤之又孤,如是酸辛,皆悉罪報。嗟嘑夏月先過,秋風已吹。簾影空垂,砌塵未掃。哀不能斷,時不少可留。今歸尊靈殞命舊窻,當修四十九日之功德。
尊靈去年五月宿痾乍發,殆及危急。弟子當時作念,欲奉圖繪帝釋菩薩。雖去年所願與今年相違,而事死之誠,與事生何異。是故弟子抑淚迴謀,莊嚴此像。(帝釋菩薩)又弟子新發意,奉寫金字法華經一部八卷,無量義經、普賢觀經、般若心經各一卷,轉女成佛經二卷。大乘之法,是無二無三也。弟子之心,亦無二無三也。唯有一法,唯有一心。以斯妙理,捴資尊靈。弟子不知尊靈所住,何世界、何須彌,就何生、入何道。常樂我淨,布慈雲以奉導尊靈,開示悟入,施惠兩而奉翊尊靈。紺瑠璃紙,變為證菩提之地,黃金泥字,散為成正覺之花。假使尊靈速離塵垢,得住三明。願弟子暫引瓔珞,夢中再遇。次願聖靈山陵奉增遍周之威光,過去先妣奉加安樂之遊戲。若令宿昔誓願于今不變,定知先妣侍聖靈轉輪之宮。若令此朝善根在彼有緣,定知祖母昇先妣架蓮之座。弟子雖在人間,已為薄祐。願我以此一念,值遇於三尊。大鐵圍之外,恆沙界之中,一一迴向,共成福樂。敬白。660
661 為清和女御源氏修功德願文 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弟子從四位上源朝臣濟子,恭敬奉繪延命帝釋、一字等菩薩像。弟子前年作念,所以者何?每見泡影之有為,每逢露電之不定,歸命此三菩薩。庶幾彼有冥祐,今之採圖果宿心。又更奉圖觀世音菩薩像,何以故?請弟子逆五七之證明也。弟子伏惟,聖靈昇遐,于今二十九歲。先妣下世爾後一十三年。孤露之悲,寒溫已累,浮雲之質,變滅何時。況身之數奇,家之單祚,今而不營功德,後亦更屬何人。弟子欲修此善,先問因緣。台嶽非婦人之可攀,仁祠豈塵累之所觸。至心苟合,如來不現誰家。稽首惟勤,淨界不移何處。是以弟子灑掃幽閨,排展禪座,晝則供養四菩薩之尊像,夜又收捨三聚戒之明珠。百和熏香,纔採舊年之匣底,一枝殘蕚,適折寒月之籬前。以清淨為宗,以真實為本。今朝萬事,近取諸身而已。
凡厥所得善根,先獻田邑山陵。反覆而恐,欲罷不能。猶願,奉添白毫之末光,將表丹懇之遠志。復次奉導先妣尊靈。星霜雖積,割腸之悲在今。松檟雖老,泣血之淚如昨。仰願上方下方,若南若北,在在處處,將益莊嚴。
弟子伏尋往年,與弟子常發願者,斯乃外祖母多治氏也。天也亦天也,可悲又可悲。祖母去夏乍出閻浮,弟子此冬逾纏哀慕。發心之次已斷,增長福壽之思。結願之終空念,速證菩提之誓。悔而不及,言以無徵。請寄勝因,早成佛果。弟子現世當生,共成所願。其餘多少福惠,普及無邊。661
662 為宮道友兄賀母氏五十齡願文 仁和二年十二月廿六日。
先是,友兄就事,到讚岐旅館。臨歸語云:「所願云云。將賜願文。」于時夜更已久,交睫漸成。不勝旅客之所囑,乍臥命友兄探筆,隨余口誦,寫取之。到京,令友兄寫送一通。
奉寫三千佛名經、七佛藥師經、金剛壽命陀羅尼云云。
右弟子宮道友兄等,敬白。幼稚之年,乍為偏露,慈親摩頂,孤子勝衣,欲報之恩,昊天罔極重載,山海未吞涓塵。方今烏兔不留,星霜屢變。半百之齡,已在當年。人子之道,難可忘恩。仍奉寫寶典等,晝誦陀羅尼門之神咒,夜禮十方三世之佛名。以斯功德,將奉詶慈親無限之恩德。一切不祥,未然消滅。無邊善願,如意圓滿。弟子等同霑福緣,共得利益。662
663 奉(宇多天皇)敕放卻鹿鳥願文 寬平四年五月十六日。
神泉苑者,累代近遊之地也。貞觀之始,有牝牡鹿,生息相續。今已成群。有彼垣牆之全涯分,豈如山藪之任野心。又春氣初暄,鳥聲可愛。二三五六,留在籠中。嗟嘑,物我雖殊,含情准一。閑思兩翅之不展,闢猶六塵之難離。夫有果有因,不知不識。今之禽獸,前之父兄。是故起懺悔心,發菩堤願。禁苑之鹿,呼母子而出苑門。煩籠之鳥,望山林而開籠口。即遣藏人右近衛少將藤原朝臣滋實,檢校將領放天台山。此山者,宿昔所經覽,誠足以遂生。況六時燈明,一乘聲遠。何物而不拔苦,何生而不得道。故捨調布一百端,便求成善功德。又童稚之日,作念以為,慈悲行故不傷生類。(宇多天皇)即位之後,一二年來,愛見鷹鷂,時勞皆養,不敢貪鶉雉之獲,唯只助幽閑之意。靜而惟則亦復煩惱也。可慙可愧,可恐可畏。惟願善根之力,滅我如是等罪。663
664 為諸公主奉為中宮修功德願文 寬平四年十二月廿一日。
中宮殿下(班子女王),每年臘月,剋三日夜,讀經禮佛。當于此年,四內親王(忠子、簡子、綏子、為子),運籌帷帳,作念言曰:「知恩報恩,無貴無賤。雖有殿下不容祈年之壽,何無我等可輸增算之誠。閨房有閑,不敢奔月以求良藥。湯沐雖富,須向風而試一燈。」夫寄人述志者,方便門也。假物成功者,因緣力也。我等請奉行今冬之功德,將報宿世之慈悲。且以隨喜,且以思惟。即便結搆佛殿,剎那安置寶像。金銀泥繪藥師淨土、黃金如意輪、白銀梵釋天、白檀像四天王。正殿方面,中臺左右,莊嚴具足,種種微妙。心誠在心,攝蓮峰於半三尺。步不煩步,縮瑠璃於小一弓。復次奉寫大雲經六卷,如意輪經、轉女身經、帝釋經、金剛壽命經各一卷。金泥字書,青紺色紙,譬如有名星宿麗晴天以放光,無價花房排寶樹而連蔕。猗虖,百千菩薩,何故以六臂為本尊。八萬經王,何故以六軸為成數。弟子我等,有至心者,本願諸佛,何為不悉知不諦聽。斯時也,聖朝滅罪之始,殿下(班子女王)發心之間,近就禁省後庭,便開常寧中殿。雪花清淨,滿虛空以供如來。霖核精勤,凝真實而施禪眾。南無金剛祕密大弘誓故,南無方等無想本所說故。一禮一拜,半句半偈,擁護我殿下,加持我殿下。雖上命中分,難返烏兔於既往,而長生寶算,願祈金玉於將來。善力不可量,福緣不可說。奉翊聖朝,將攀安樂。所千世界,無數眾生,每各隨求,皆令得道。664
665 奉中宮令旨為第一公主賀卌齡願文 寬年五年十一月廿一日。
奉造白擅釋迦佛像一軀、協侍菩薩二軀。
奉寫金字孔雀經一部、墨書壽命經四十卷。
右中宮殿下(班子女王),為第一公主(忠子內親王)所莊嚴也。公主春秋四十,事須慶賀優遊。殿下思慮百千,謀在息災延命。是故歸依功德,染著善根。中殿懺悔滅罪之間,後庭香華普供之次,便就勝蘭,聊陳梵唄。子之所以求長生者,專欲事母之長也。母之所以祈遠算者,不忘顧子之遠也。發意無二無三,作念非他非自。唯願公主久帶綺羅之春,公主永斷霧露之犯。福業之霑,薰修之助,及於無邊法界,成其一切所求。癸丑之成,臘月廿一日發願文。665
666 為二兩源相公(湛、昇)先考大臣(源融)周忌法會願文 寬平八年八月十六日。
弟子參議從四位上源朝臣湛、參議從四位下源朝臣昇等,歸命稽首,諸佛聖眾。弟子所天大臣(源融),宿昔發願,始繕寫一切經。復次作念,漸皈依彌陀佛。佛像未現,經王猶缺。言事相違,始終如失。遂以去年八月廿五日,藥動薨逝。弟子等眼流新淚,心計舊懷。寫畢經王之有缺者,即法藏分教求而聚焉。造成佛像之不現者,亦觀音得大隨而具矣。所天尋常言曰:「棲霞觀者,嵯峨聖靈,久留睿賞。假使暫為風月優遊之家,唯願終作香華供養之地。」是故,弟子等新添堂搆於彼觀,全納經典於其中。西方一佛,勸請以備本尊。東京兩家,因誓以資禪定。皆是所天尊靈之宿心,曾非弟子遺孤之新意。嗟乎,日月不居,忌辰忽至。瞻仰尊顏,諦聽經目。一心也,一念也。令我所天尊靈定往生極樂界。功德善根不可思議。如佛所說,平等利益。666
667 為尚侍藤原氏(淑子)封戶施入圓成寺願文 寬平九年正月三日。
女弟子尚侍從一位藤原朝臣敬白。
施入播磨國封戶五十烟。
右弟子依有宿念,建圓成寺。後太上皇(字多),勸誘隨喜。微微發願,雖出妾心,一一莊嚴,專由聖慮。方今佛前供養,香油未飽。僧房住持,衣鉢猶乏。弟子所賜別敕封戶,唯之家途,既為衍溢。是故算數輸物,先分五十烟。迴向功德,普及三千界。人生有限,恩賞無窮。死後還公,是天理也。女弟子ㄙ敬白。667
668 奉(宇多天皇)敕雜藥供施三寶眾僧願文 寬平九年三月二十三曰。
假銀臺一合 納雜藥佛施料。
紅雪小百斤 二百囊僧施料。
弟子(宇多天皇)生在末世,乃宿業也。位為國王,乃勝因也。是故常念,所得珍財,以用布施,萬民百姓。然而志申力屈,言深事淺。唯願和合一二劑上妙香,普及千萬億苦眾生。今之所捨,在此上分。三寶眾僧,垂哀聽許。弟子敬白。668
咒願文
669 踐祚一修仁王會咒願文 仁和元年四月廿六日。
至心敬禮 教主牟尼 稽首皈依 仁王般若 三摩地寂 千葉臺飛 放大光明 奏殊勝樂 其言不誑 所說甚深 為國為身 應解應入 仁和獻歲 龍集旃蒙 曆數在躬 鴻基聖運 朱明孟夏 時哉此時 黑月庚辰 吉之又吉 愍人民故 安國土故 三寶惟崇 萬機暫息 邇自華輦 霜仗九重 遍報竹符 煙城七道 都凡百座 講演二時 勝蘭節藂 水月同照 莊嚴種種 贊唄聲聲 幡霽殘虹 華吹四面 見者無數 聞者有緣 發菩提心 仰明行足 所修功德 福不唐捐 諸尊證明 聖眾隨喜 陰難陽難 未然滅除 天災地災 剎那銷復 獨舂聲少 年有大秋 修緯道長 府無虛月 人之賴化 黔黎合歡 俗之飲和 鐐質同利 羽孳蹄乳 鱗伏蚑行 因善知識 得安樂果669
670 臨時仁王會咒願文 寬平五年閨五月十八日。 歸命頂禮 仁王般若 波羅蜜經 發願無邊 所以者何 去歲有疫 往往言上 今年痛某 家家病死 城外城中 累旬累月 眾生何罪 遭此天刑 一人之過 延於海內 至心纖悔 三業六根 合掌歸依 十方諸佛 寬平五載 夏閏五月 十有八日 乙酉良辰 遠羅城門 近清涼殿 城內諸司 都邊數寺 百講開座 二時說經 幡蓋莊嚴 香花供養 心不貳心 欲消疫厲 念無餘念 欲濟人民 既沈困者 願早除愈 未初病者 願先遠離 亦復攸愧 頻年不登 倉庫履空 飢謹難免 功德之餘 專祈五穀 甘雨順時 暴風永斷 秋實全收 餘根栖畝 世間安樂 擊壤成歌 復次所患 東西奏聞 兵刃不閑 城塞有警 善根之潤 遠鎮一方 野心調和 海賊消減 大鐵圍下 恆沙界中 知之不知 同昇覺道670
671 臨時仁王會咒願文 寬平七年十月十七日。
國主皇帝 歸命頂禮 仁王般若 波羅蜜多 發願無邊 所以者何 太宰府奏 水島之妖 攝津國言 兩頭之犢 兵庫器鳴 官廳鷺集 天上變徵 禁中恠異 神宣人語 所告云云 流星夢想 所見種種 決之卜筮 考之陰陽 或水火災 或兵賊難 或藥動患 或不祥謀 雖為一人 雖為萬民 雖為近處 雖為遠方 如是等禍 惣可怖畏 是故作念 亦復迴慮 至心幟悔 三業六根 合掌歸依 十方諸佛 寬平七年 孟冬十月 十有七日 庚子良辰 自大極殿 至朱雀門 一十六堂 百八十僧 幡蓋莊嚴 香華供養 鐘磬連響 梵唄合聲 講演百座 朝夕二時 緇素同心 見聞隨喜 心不貳心 欲滅災難 念無餘念 欲除憂患 未然降伏 轉禍為福 在前護持 變凶為吉 復有今秋 五穀纔熟 大乘力故 願全收穫 乃至永年 風雨順時 疫厲無起 天下安穩 大鐵圍下 恆沙界中 知之不知 同昇覺道671
672 臨時仁王會咒願文 寬平九年三月十九日。
國主皇帝 歸命頂禮 仁王般若 波羅蜜經 去年言上 太宰大疫 近日有聞 京都漸患 睿情不安 怖畏無極 寄言冥助 歸信明神 是故發願 廣設大會 至心懺悔 三業六根 合掌皈依 十方諸佛 寬平九載 季春三月 十有九日 甲午良時 自大極殿 至朱雀門 一十六堂 百八十僧 幡蓋莊嚴 香花供養 講演百座 朝夕二時 道俗同音 見聞隨喜 心不貳心 欲消疫厲 念無餘念 欲濟人民 既沈困者 願早除愈 未初病者 願先遠離 一切不祥 隨而消滅 一切災難 同亦攘除 功德之潤 專祈五穀 甘雨順時 夏種無滯 暴風永斷 秋實全收 諸國豐稔 百姓富饒 大鐵圍下 恆沙界中 知之不知 共昇覺道671
673 臨時仁王會咒願文 昌泰元年六月廿六日。
佛語真實 皈命經王 法會莊嚴 成熟功德 天皇發願 其何以故 京畿七道 貴賤萬民 連年疫厲 無驗療治 隨日死亡 不遑收葬 苟居其位 誰不懊惱 是故作念 如說修行 昌泰元年 歲次戊午 季夏六月 二十六日 諸國教化 禁斷殺生 百官潔齋 奉行諸善 鳳城內外 華輦緣邊 明神社下 靈險佛前 散花如雨 天眾交降 梵唄如風 地類爭赴 俯而所聞 百獅子吼 仰而所照 一護國珠 異處薰修 遂無化念 分時演說 唯有一心 假使末世 由運降災 講般若故 願早消滅 假使時政 違令起罪 講般若故 速得調和 假使鬼道 吐怒惱人 獎般若故 變怒為喜 假使亡靈 含怨成祟 講般若故 轉怨為樂 其既困者 法藥嘗口 其欲病者 智劍護身 合掌未開 四方除愈 稽首未舉 萬里平安 善根之餘 永斷水旱 風雨順時 五穀豐登 或幽或明 聞之見之 資善知識 證菩提果673
菅家文草 卷十二 願文 下 咒願文
保安五年潤二月廿三日書之 散位 藤(花押)
天承元年八月八日進納北野廟院 以權上座勝暹大德令觸宮寺政所留守圓真矣
菅家文草十二卷
同後集一卷
菅相公御集一卷第十卷
朝散大夫 藤廣兼
當將謝世累,所果夙心也。以傳來葉,勿出院內。(印記、懶齋)
懶齋本手跋
予素特蓄此一冊,這囘以菅氏雲公之本,假同志二三之手,寫從上之二冊,而為全書矣。藏諸書笥遺之雲,仍而充彼之滿籯之金云。
明曆二年歲舍丙申六月十六日 懶齋龜藏謹書于和州添下郡郡山之弊廬架藏懶齋本 以上
寬文板本跋
本朝之詞章文雅,蓋不為不多矣。大卒以菅家為宗也。其生平述作,凡十二編,名曰菅家文草。書肆欲鏤行焉也,既尚矣。然而文字錯脫,訓點狼藉,欲校正,更無別本之可據。予暇日探書匱,有一帙題菅家文草。古昔名于世者之所點也。書肆野田某,聞之而請之切也。遂令之鏤矣。間有脫字缺點者,固神述之不可測者也。故不妄議而校正焉。寬文七歲次丁未夏六月日,洛陽後學慮庵福春洞謹跋。
元祿板本跋
校訂菅家文草跋
皇朝縉紳,以詞藻振耀前古者,世不乏人。菅江二家為之巨擘,而其能卓然傑出,為天下後世所推尊者,贈大相國菅公也。昌泰中,奉詔撰進三代家集。賜詩褒美,以為勝白香山。其續方鍾美,可以知焉。乃祖乃父二集,泯然無傳,可勝惜哉。唯公文草十二卷,幸獲存焉。我水戶西山公,篤好乎古‧每以印本文草,訛闕間多,往往有不可解者,為遺憾。久之獲一善本於某所,欲廣于世。乃命聽絕剞劂氏,校訂登梓。於是填其闕,正其訛。如獺髓療傷,如鸞膠續絃。璉瑚珪璋,永炳不朽,不亦幸哉。如其後草,絕而僅有,嚮搜京師、鎌倉,得後草二部,亦卑坊間,以資校讎。昔韓昌黎集,脫落顛倒,無復次序,歐陽公補綴修緝,遂行于世。我君侯之功於公,亦殆類焉。世之傳誦文草一者,被君侯之惠,亦不為尠。剞劂氏請題一語以為證。於是乎書。
元祿十三年庚辰之秋 常陽水戶府中村顧言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