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叢字
送盡秋風百草空 禁闈孤有菊殘叢 花光暮與秋光暮 一種蕭條翫惜中
平惟範 桓武曾孫,高棟王子。 【雜言奉和 012】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稀字
時臨木落百叢微 可惜黃花變紫稀 憑託秋風留莫散 是尤仙殿萬年暉
藤原滋實 武智麻來孫。 【雜言奉和 013】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殘字
可惜素秋花菊朵 時來憐見晚光寒 何因今夜心情切 洞裏仙庭一色殘
藤原定國 高藤子 【雜言奉和 014】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群字
九月秋將盡 天臨翫菊芬 色和庭上燎 香混閣中芸
酒客攀相伴 詩仙繞作群 五更猶未睡 共詠舜南薰
橘公緒 廣相子。 【雜言奉和 015】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釵字
紫禁秋天晚 夜來殘菊奢 軒前凝雪聳 臺上帶霜斜
裁錦純青葉 點珠半白花 蕭條垂朵處 似擲舞人釵
藤原如道 武智麻呂晜孫。 【雜言奉和 016】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清字
三秋已盡變冬律 殘菊承霜一兩莖 香獨先梅飛曉月 色同白雪夕燈清
源湛 嵯峨皇孫,源清子。 【雜言奉和 017】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心字
三秋已晚千花盡 紫禁孤叢似鬱金 不異微臣殘悴色 將含濃露表丹心
林子曰:群作共言菊之美,是獨以殘花自譬,不亦奇乎。
藤原老快 常嗣曾孫。老一作孝。 【雜言奉和 018】
惜秋翫殘菊,應製探得香字
題菅氏三代家集
門風自古是儒林 今日文花皆盡金 唯詠一聯知氣味 況連三代飽清吟
琢磨寒玉聲聲麗 裁製餘霞句句侵 更有菅家勝白樣 從茲拋卻匣塵深
林子曰:『菅氏家傳』謂:「昌泰三年,右大臣菅公,奏進其三代家集二十八卷。」所謂三代者,清公、是善及公也。天皇感賞之,賜御製八句,即此詩也。末句,「善讀三代家集,則『白氏文集』亦可拋卻也。」然明年,公遇貶謫之譴,則家集卻可被拋擲乎。貶謫之譴者,公一代之不幸也。御製果傳于世,則彼家累葉之華袞也。
就其卷數而按之,則公集今存者十二卷,乃其所自編乎。二代集今不傳。清公詩者,岑守、仲雄、貞主所採擇者,存其十之一則猶足。唯是善所作,僅明衡『文粹』所載,及「高雄鐘銘」而已。其詩未得一首,可以痛恨焉。然『文德實錄』多是善手澤,不亦幸乎。
醍醐天皇【菅家後集 題】
秋日於城南水石亭祝藏大師七旬 【藏大師者,大藏善行也。水石亭,時平別業。】
自從苦學聚流螢 稽古年深德尚馨 應似城南今日會 秋郊仰拜老人星
鶴齡松操又華顛 保得天年即地仙 只合明王能養老 當時不許賦歸田
藤原時平【雜言奉和 022】
丞相城南水石亭賜恩祝應教
草木在秋縮地毛 人逢急景慶孤包 學成道藝才貧素 瑩拂聲名價富豪
壽縱七旬寧作短 官纔五品尚為高 空遺客難偷仙菓 可向東方曼倩嘲
大藏善行 出自漢靈帝。 【雜言奉和 040】
林子曰:時平曾師善行學問,且奉敕使善行修『三代實錄』,其有舊好久矣。延喜元年春,菅丞相左遷,時平獨專。其秋,設此會,聚一時俊秀,賀善行七秩,其禮至矣。在善行,則可謂稽古之力也。時平以左府之貴,自稱曰門生,詩中亦慇懃也。然善行有才而齡高,既有修史之功,且有弟子之貴,而爵不過五品,官纔大外記。何為其然乎?由是觀之,則時平之禮師,有名而無實者乎。
善行所作頸聯,亦非無心,且以東方朔為詩料,良有以也。善行又作一首,其二聯曰:「騎竹遊童如昨日,懸車退老忽今朝。扶身藜杖隨三徑,戀德台星仰九霄。」是知,彼才亦超越尋常墨客也。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吾師初滿七旬秋 滿腹昭昭是九流 司馬晚年修史了 尚平殘暮念家休
松寒未有霜枝變 鶴老終無雪鬢愁 丞相顧思惇誨德 一朝恩祝百齡酬
林子曰:長谷雄,一名發昭,字寬,其才名與菅丞相並稱。寬平朝,菅公任遣唐大使,長谷雄為副使,然會大唐之亂而罷。然則其才,為公之亞匹可知焉。此時公既配流,長谷雄為一時被推。故受時平之旨作序,其詩載于壓卷。破題稱善行為老儒。此時,善行修『實錄』了,乞歸田。故頜聯言司馬、尚平事,頸聯言其老猶壯,末句言左丞相祝彼之厚。可謂,句意共到也。
紀長谷雄 麻呂晜孫。 【雜言奉和 021】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相公何事會披雲 為是吾師七十曛 水石亭邊相賀處 文章博士不如君
藤原興範 宇合來孫。 【雜言奉和 025】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鳴桐半燼遇知音 七十還悲雪髯侵 計老自栽松百尺 校高平對嶺千尋
紫芝未變南山想 丹露猶凝北闕心 暮齒豈忘疎傅志 應縻相府篤恩深
林子曰:此詩高而不俗,專言善行老而遇一時之榮。其譬喻固當,然無阿諛之意。在賀祝之席,而用「悲」字,言:「未變南山想。」而以「猶凝北闕心。」對之,言:「豈忘踈傳志。」而以「篤恩應恩深」結之。蓋以彼乞歸田留連不果,故寓抑揚之意,非豪放則不能如此。
夫清行者,本朝千歲奇才也。以明法雖立其家,該通諸流。所謂意見封事之詳,可謂忠于上也。辛酉革命之文,可謂通天人感應之理也。不憚菅公之威,勤退讓之事,可謂有先見之識也。不恐時平之怒,請解菅門諸生之錮,可謂有度量過人之大也。不屑堀川空宅之怪,而使厲鬼潛跡,可謂知妖不近正人之義也。當時長谷雄才,為人被重,然猶輕侮之,況於其他乎。想夫因時平之招,雖列此席,旁若無人。故其豪放,見于詩如此。
三善清行 出自百濟國。【雜言奉和 026】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大夫暮齒七旬存 招得池亭避世喧 新對水泉誇悅目 更看松竹語形言
鶴飛雲舞誰堪伴 龜曳泥行未足論 何用君為朝舊老 戴來丞相祝年恩
高階茂範 長屋王來孫。 【雜言奉和 027】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尊師崇禮詎登攀 台耀尋來泗水間 柱下翻盃何祝著 手留白日與紅顏
人生百歲七旬稀 藏史無愆久遠期 從此計生多幾日 揚塵海底栢孫枝
藤原春海 內麻呂曾孫。 【雜言奉和 029】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丞相南亭水石鮮 況當秋景惜耆年 顏華不改星霜改 世上多疑地上仙
大夫欲繼二踈蹤 珍重頹齡有壯容 座客皆為門弟子 祝君長比歲寒松
林子曰:美材者,篁孫也。為侍讀,其名著聞。此詩唯覺平易。
小野美材【雜言奉和 030】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丞相恩深洗水泉 賀君暮齒七旬天 官為柱史應相祝 願遣籛鏗讓遠年
橘澄清 諸兄晜孫。 【雜言奉和 031】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水石秋深景象幽 華筵命飲許淹留 龜齡祝著藏家筭 萬歲同供相國遊
林子曰:規祝之甚,何以加焉。且本朝稱太政大臣曰相國,彼假以為左府之事乎。恐不相當。
平有相【雜言奉和 032】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相國城南水石亭 七人群祝七旬齡 何因幸得馴鳩杖 昔日緣於受一經
相逢尚齒約窮秋 勸引紅螺酒似流 一院群居人七人 疑從天上斗星投
林子曰:理平,亦以才顯名者也。所謂人七人,按長谷雄序,平惟範、藤忠平、源興範、平伊望,及理平、長谷雄,加時平為七人。是等皆受業于善行,故專關此事。然忠平、伊望無詩,其才不可知也。理平擬之為北斗七星,以為詩料。然則其餘列席者,偶應其招而已。
三統理平【雜言奉和 033】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為祝衰年到七旬 城南水石洗無塵 幽深得地初開闊 醉臥經霜擬吐茵
青磴古來苔蘚老 白頭秋去浪花新 大夫幸忝師資舊 誰道恩波倍一身
物部安興【雜言奉和 034】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幽閑水榭集文裁 尚齒先尊直筆才 丞相優賢無外意 七旬餘祝十旬杯
池亭寫照德星躔 上閣恩情豈不傳 傾蓋孤松陰尚茂 三更月映五更賢
大江千古【雜言奉和 035】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暮齒無迴恩有殊 泉聲清裡惜桑榆 寄言池畔冬青樹 宜使貞心讓大夫
林子曰:恰好。是亦長谷雄子也。父子共列此席,蒙時平眷遇可知也。
紀淑光【雜言奉和 036】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祝著慇懃意奈何 大夫暮齒在懸車 可教綺季千般恥 何遣喬松一向奢
既往年流猶急水 將來筭數是恒砂 陪丞相府祈難飽 醒恨烏輪漸擬斜
林子曰:規祝惟甚,褒賞不當。且奢字不穩。想像清行葫蘆。
笙笠夏蔭【雜言奉和 037】
秋日陪左丞相城南水石之亭,祝藏外史大夫七旬之秋,應教
賀來家父七旬秋 幸侍城南水石幽 祝著院中松與竹 貞心遙奉我君遊
林子曰:是明者,善行子也。時平為其老父設此會,其歎抃宜哉。然三四句所言者,指時平乎。阿諛殊甚。若想像至尊而言之,則在此席則不相當。
大藏是明【雜言奉和 038】
右作者十六人。此外,平惟範、惟良高尚、藤原菅根,列席作詩。以見于前,故略之。此輩共是一時俊秀也。縱雖至尊宴會,不過之。時平之權、善行之榮,置而不論。唯喜群輩所作傳于今也。若試論之,則八句者以清行為最,善行、長谷雄次之。絕句者淑光得之,理平、千古追隨之。其餘姑舍是。
月影滿秋池
碧浪金波三五初 秋風計會似空虛 自疑荷葉凝霜早 人道蘆花遇雨餘
岸白還迷松上鶴 潭融可筭藻中魚 瑤池便是尋常號 此夜清明玉不如
林子曰:頜聯設譬,頸聯寫景,破題與落句共好。菅公有此子,傳其家業者,宜哉。世傳,宇多上皇見此詩,謂:「恨使先公不在焉。」
菅原淳茂 菅公次男。 【和漢朗詠集 243】
宮鸎囀曉光
粉閣夢驚傳好哢 紅牎燈盡送嬌音 露濃漫語園花底 月落高歌御柳陰
林子曰:嘗見『村上紀略』,出詩題,召作者甚多。想夫,帝亦每每可有御製,然其全篇不多傳焉。是亦截八句中二聯者也。前聯好哢、嬌音,頗覺重複,後聯恰好。帝亦自負此詩,宜哉。
村上天皇【新撰朗詠集】
禁庭竹
迸笋纔抽鳴鳳管 蟠根猶點臥龍文 清涼秋月曾承露 和暖春天始掃雲
林子曰:兼明,世所謂前中書王也。其著述見明衡『文粹』,人皆知之。今此二聯,得之于『江談抄』,頗有著題之體。就中前聯最好。
按兼明博聞多才,器量絕倫。若使延喜帝立此人為儲君,則我邦文物可勃興必矣。其既不然,遂被執政嫉忌,而不能居台位、預朝政,蟄居西山。其幽鬱之憤,見『菟裘賦』可以知焉。痛哉。
兼明親王【江談抄】
見二毛
吾年三十五 未覺形體衰 今朝懸明鏡 召見二毛姿
疑鏡猶未信 拭目重求髭 可憐銀鑷下 拔得數莖絲
臨秋多愁緒 至此又重悲 悲止思事理 事理信可知
十六位四品 十七職拾遺 延長休明代 久趍白玉墀
承平無事曆 數採警衛旗 忝入宗室籍 官位得相持
顏回周賢者 未至三十期 潘岳晉名士 早著秋興詞
波皆少於我 可喜始見遲
林子曰:英明者,宇多皇孫,齊世親王子也。其母者,菅丞相娘也。公貶謫之時,齊世薙髮。時論有公欲立齊世之異志,讒言從此起。故齊世亦坐事,數年而下世。由是考之,則公在官時,英明未可生,齊世薨時,猶為孤兒。詩中言延長、承平,則蓋是天慶年中作乎。齊世才名無聞,然英明文才如此,想夫,淳茂等外舅,逢敕歸京之後,就而學問乎。嗚呼,英明雖為皇孫,賜源姓,既列人臣,雖有才調,未昇顯職。壯年「見二毛」之歎,有所寓意乎。其餘著述,見明衡『文粹』。
源英明【本朝文粹】
王昭君
翠黛紅顏錦繍粧 泣尋沙塞出家鄉 邊風吹斷秋心緒 隴水流添夜淚行
胡角一聲霜後夢 漢宮萬里月前腸 昭君若贈黃金賂 定是終身奉帝王
林子曰:朝綱於音人,猶子美於審言。江家推尊稱前後相公。傳聞,朝綱甚慕白樂天詩,一夕夢與樂天逢而相話,從此文筆進步。蓋是彼家子孫,擬江淹事而誇說乎。
此詩,句意共好,就中頸聯最為頸策。其餘著述,見『文粹』并『朗詠』等。村上帝朝,奉敕繼菅丞相『類聚國史』,撰『新國史』。不傳于世,可以惜焉。朝綱「送渤海客」詩序曰:「前途程遠,馳思於鴈山之暮雲。後會期遙,霑纓於鴻臚之曉淚。」客甚感賞之。經年,彼國人遇我邦人,問曰:「江相公為三公否?」答曰:「未也。」彼曰:「日本國何不重文才乎?」此等說話,以江家英傑,故欲擬菅相而言之乎。
大江朝綱 音人孫。 【和漢朗詠集 542】
山中有仙室
丹竃道成仙室靜 山中景色月華低 石床留洞嵐空拂 玉案抛林鳥獨啼
桃李不言春幾暮 煙霞無跡昔誰棲 王喬一去雲長斷 早晚笙聲歸故溪
林子曰:菅公子孫,多是才子也。就中推文時而為翹楚。如此詩,能協其題。頜聯、頸聯,最為警策。明衡『文粹』多載其文,以「纖月賦」為壓卷。村上朝,文時雖少於朝綱,其才相敵。曾二人同奉敕,擇白氏集中詩第一,共出「送蕭處士遊黔南詩」。又曾同遊某皇孫宅詠花,朝綱句曰:「此花非是人間種,瓊樹枝頭第二花。」文時句曰:「此花非是人間種,再養平臺一片霞。」上句不違一字,下句共用梁園事。朝綱曰:「後人以余及文時,可稱一雙。」累葉菅、江相並,為大學寮東西曹主。
菅原文時 菅公孫,高視子。 【和漢朗詠集】
驛馬閣聲相應
巫巖泉咽溪猿叫 胡塞笳寒牧馬鳴 竹露松風幽獨思 瑤箏主瑟宴遊情
菅原雅熙 文時子。 【江談抄】
秋聲脆管絃
汶陽篁篠遙分韻 巴峽流泉近報聲 銀管吹時鸞發響 玉徽談處風和鳴
感成一曲羌人怨 夢斷三更叔夜情 孤竹當脣秋月落 孫桐應指曉風輕
林子曰:此詩本六韻,世傳四聯,逸首末四句。村上朝試詩戰,維時代人作之,其人得勝。朝綱雖著其名於一時,其子孫微矣。維時最盛,匡衡、匡房皆其後也。
大江維時 朝綱從弟。 【江談抄】
迴文詩
寒露曉霑葉 晚風涼動枝 殘聲蟬嘒嘒 列影鴈離離
蘭色紅添砌 菊花黃滿籬 團團月聳嶺 皎皎水澄池
林子曰:在列以詩著名,源順師之。在列後為僧,號尊敬。沒後,順編其集,曰敬公集,今不傳于世。其集序見『文粹』。
橘在列 大和守祕樹子。源英明弟子。 【本朝文粹】
白
銀河澄朗素秋天 又見林園白露圓 毛寶龜歸寒浪底 王弘使立晚花前
蘆州月色隨潮滿 蔥嶺雲膚與雪連 霜鶴沙鷗皆可愛 唯嫌年鬢漸皤然
林子曰:著題絕作也。夫順者,一時英才也。其文、其詩,見『文粹』。且編『後撰集』,點『萬葉集』,則長于倭歌。又撰『倭名抄』,則其才,該通倭漢。雖稱本朝揚雄、許慎,不為過論。莫以尋常墨客看之。
源順 嵯峨皇子之中,源定曾孫。 【和漢朗詠集 786】
款冬 【實酴醿也,流傳誤曰款冬。】
養得昔令扶病雀 開來本是待蛙鳴 八重濃艷人相貴 一片踈葩世所輕
林子曰:保胤與順為詩友,其著述見『文粹』及『朗詠』。先祖者,天文、曆數家也。保胤改姓為儒家。
慶滋保胤 本賀茂氏。文時弟子。 【新撰朗詠集】
秋懷
悲倍夜蛬鳴砌夕 淚催黃葉落庭晨 箕裘欲絕家三代 水菽難酬母七旬
林子曰:後生祖佐世對策,初為儒家,故曰三代。此詩經奏覽而登庸,感其孝志故也。
藤原後生 宇合仍孫。式家儒。 【江談抄】
讚藤在衡
吏部侍郎職侍中 著緋初出紫微宮 銀魚腰底辭村浪 綾鶴衣間舞曉風
花月一牎交昔睦 雲泥萬里眼今窮 省躬還恥相知久 君是當初竹馬童
林子曰:按詩意,正通自謂其才劣在衡。然其幸不幸如此,故彼以憤己不遇。句意共奇。世傳,正通其後彌沉淪,攜家赴高麗,為宰相。未知然否。其後在衡任大臣,彼聞之不知謂何。
橘正通 『江談』曰:「源順弟子也。」諸兄雲孫。 【江談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