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史略 光明天皇紀

光明天皇

北朝第二世、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諱豐仁,後伏見帝第四子。光嚴上皇同母帝也。

 建武三年,八月,為足利尊氏所立。時有花園、光嚴二上皇。【花園帝號本院,光嚴帝號新院。】左大臣經忠近衛公,為關白。右大臣公賢洞院公經通一條公等,並如故,號用建武。○北帝為尊氏所立。
 南朝以帶刀楠正行、和田正朝、真木定觀、三輪西河、恩地牲河、志貴湯淺等為宿衛。詔義貞,以北國兵,收復京師。以大館氏明,為伊豫守護。○南帝詔義貞收復京師。
 建武四年南朝延元二年,三月,足利諸將陷金崎城,擄皇太子及尊良親王。左京大夫行房、越後守新田義顯、大炊助里見時義、氣比氏治、氣比齊晴等死之。親王亦自殺。先是,伊賀守里見時成,及瓜生保、僧義鑑等,率兵援義貞,死之。○尊氏弒親王。
 是夏,關白經忠赴南朝。其從弟內大臣基嗣代之。
 宇都宮公綱至吉野。入道尊澄親王起兵于遠江井伊城。左馬助大館氏明起于伊豫,兵部大輔江田行義據丹波高山寺城,治部大輔金谷經氏守生丹山。北條時行遣使南朝,奏請討足利二兇,自贖罪。詔許之。○叛臣時行請討尊氏贖罪。
 八月,鎮守府將軍源顯家,【北畠氏。】奉義良親王,率兵西上。與足利義詮兵,戰于上野利根河,破之。
 冬十二月,宇都宮公綱、新田義興、北條時行等,發兵會源顯家。顯家乃進攻鎌倉,克之。足利義詮,走。
 是冬,義貞據杣山,與足利高經相持。

建武四年兩朝並立圖

 曆應元年南朝延元三年,正月,源顯家發鎌倉,兵號五十萬。宗良親王、【入道尊澄親王還俗之名。】熱田大宮司尾張昌能、美濃守堀口貞滿,與足利兵,【土岐賴遠、桃井直常等將之。】戰青野原,敗之。○顯家勤王,兵五十萬。○『帝王世紀』云:「堯時有草,夾階而生,王者以是占曆,應和而生。」
 二月,源顯家與足利兵,【高師泰將之。】戰雲津川,【伊勢水名。】敗之。尋與足利兵,【桃井直常將之。】戰南都及天王寺,敗績走河內。義良、宗良二親王赴吉野。
 三月,顯家出師于泉,遣左少將源顯信,守男山。足利兵圍之。【高師直將之。】
 四月,尊氏酖弒皇太子及成良親王。○尊氏酖弒太子及親王。
 五月,源顯家與足利兵,【高師直將之。】戰界浦,死之。年二十一。其弟顯信,及新田義興,據男山城。
 六月,足利兵陷之。
 閏七月,左近衛中將源義貞,攻足利兵所守黑丸城,【在越前。】不克,會流矢中其冑傷腦,乃自刎,埋頭泥中而斃。年三十七。足利兵獲其首級,函送京師。【尊氏梟之。○義貞,圖贊曰:「羽士千里移文,龍王一夕退軍。雖罹奸雄娟疾,終始存心皇室。」義助乃歸越前府。○忠臣首級却為奸臣所梟。
 八月,尊氏敘正二位,任征夷大將軍。【以新田左中將卒,足利氏罷定。○尊氏定罷。
 直義敘從四位上,任左兵衛督。或傳任副將軍。尊氏命聽政。高師直、其弟師泰等,與之爭權。
 南帝後醍醐帝崩,壽五十二。帝英明勇決,誅戮逆賊,中興王業,而又為逆臣所幽,遂自南遷于吉野,不能再復中原。遺詔:「討賊。」在位通計二十一年,改元者八。曰,元應、【二年。】元亨、【三年。】正中、【二年。】嘉曆、【三年。】元德、【二年。】元弘、【三年。】建武、【二年。】延元。【三年。】
 冬十月,南帝第七子即位於吉野,是為後村上天皇。○後村上帝即位。諱義良。母准后,諱廉子。大納言源親房,【其族稱北畠。】輔佐。【親房博學多識,所著之書皆行於世。】洞院實世、四條隆資,參政。楠正行,【時年十五。】掌禁軍警衛,屢出兵住吉側,以挑北軍。明年,改元曰興國。
 二年南朝興國元年,七月,南朝將義助,率北國兵,取黑丸城。城主高經,【尾張守。】奔富樫城。【在加賀。】尊氏援兵乃擊義助。義助走美濃,守根尾城,【在美濃。】軍不利,遂歸吉野。
 北國義士竭忠於南朝者,連戰皆敗。有畑時能者,兵僅餘二十七騎,猶豫鷹巢城,固守不降。為高經所攻,遂勇戰死之。【時能有愛狗,號獅子,能解人語,知指揮,不啻黃耳。時能欲夜襲敵陣,則先使此犬窺其營。守固,則走出高吠一聲;守怠,則歸城中,向時能振尾告之。是故,知敵虛實如神。一日,時能乘夜出城,餘十一騎守城,自率十六騎登敵陣後山大呼。高經以為平泉寺僧軍來援,分兵擊之。時能左右十六騎,大閧衝下。足利兵三千圍之急擊。時能奮戰如鬼神,而眾寡不敵,高經纔得克之。】
 三年南朝興國二年,高師直殺鹽冶高貞。【高貞妻,即西臺翁主,有國色,先皇所賜也。師直欲姦之,而翁主不從,遂欲殺高貞而奪之。讒諸尊氏曰:「貳於南朝。」高貞聞之大懼,竊亡還雲,使其親信護妻子,自間道從之。追兵及之,其人殺翁主,皆殉之。師直益怒,遂窮討高貞而殲之。高貞初歸順先皇,後叛屬足利麾下,而今遭讒死,世以為天誅。○松苗友兄岡田邦彥,嘗著和歌忍草解小夜衣篇云:「高貞者,反覆小人也。初建武帝在隱岐,以藤名判官為使,召高貞,高貞持兩端,不奉敕。及興復時,纔從官軍,而不建一戰忠功。從新田氏東征,竹下之役,叛降足利。寧馨小人,遭讒死以伏天誅,亦宜哉。」師直逞威權,滅人之家,後亦失勢,為人被滅其族,豈非天道好還乎。抑如翁主,為不忠不義之人所尚,又為不忠不義之人所殺。美人薄命,可嘆惜焉。雖然,翁主貞女也。以誦戒姦古歌,不肯污身,無愧從一而終之訓云爾。○叛臣高貞讒死。
 四月,義助奉敕之伊豫,狥四國。世田城主【在伊豫。】左馬助大館氏明,及土肥得能、何田武市、日吉等士來歸,軍威大振。會義助病卒,足利氏將,【細川賴春。】陷世田城,氏明死之。四國悉屬足利氏。時人嘆:「天不祚南朝。」
 十二月,北朝以源長通久我公,為太政大臣。

 
康永元年南朝興國四年,正月通教九條公,為關白。○『漢書』:「海內康平,永保國家。」
 九月,土岐賴遠,有罪伏誅。初光嚴上皇幸伏見宮,車駕至夜而還,過東洞院。土岐賴遠遇之不下馬,為前驅所叱。反大怒射車駕。扈從朝貴跌蕩,上皇幸無恙耳。足利直義聞之,大驚誅之。賴遠因僧踈石謝罪。直義曰:「不恐天威,大逆無道!」遂斬之。賴遠,足利家人,唯知有將軍,故及知。【松苗曰,踈石自負,擅越歸依,不知得辱。此賊豈可免誅乎。○狂賊賴遠伏誅。
 十一月,關白通教,罷。師平鷹司公,代之。
 貞和元年南朝興國五年,兒嶋高德、脅屋義治潛入京,狙擊尊氏,不克。【巨勢玄仙曰:「高德固有文武之才,而南朝不知登庸,惜哉。」】
 八月,天龍寺成。足利氏所創,以僧踈石為開山,奏請授夢窗國師之號。尊氏兄弟徃拜佛,其儀甚盛。花園、光嚴二上皇,亦將幸之。北嶺僧徒妒之,奏請無幸。翌日,遂幸之。【松苗曰,尊氏悖逆,獲罪後醍醐帝甚多。帝崩後,思身後罪報,恐懼不自堪,因建此寺,為帝修冥福,以贖己罪。浚民媚佛而不知,罪上加罪噫。○尊氏畏罪賂佛。

 
貞和元年南朝興國六年闕文。○『藝文類聚』:「體乾靈之休德,稟貞和之純精。」
 二年南朝興國七年,南朝改元曰正平。
 三年南朝正平二年,右大臣良基二條公,為關白。
 十月公賢洞院公,為太政大臣,而位在關白良基之下。
 四年南朝正平三年,八月,足利尊氏遣將細川顯氏,以兵三千,來攻河內。距金剛山下七里而舍,聞正行將攻矢尾城,【河內若江郡。】謀侯其出遠,徑至金剛山下,斷後鏖。正行探聽,率兵七百,佯向矢尾,縱火所在潛還,蔽譽田林而陣。【古市郡。】顯氏望矢尾烟,以為敵果攻彼,乃馳赴金剛山,無復隊伍。比過譽田,正行兵呌呼突出。顯氏大敗,直奔保天王寺。山名時氏以兵六千援顯氏,屯于住吉。正行計:「先破住吉,則天王寺兵可不攻而退。」乃分兵二千餘為五隊,放火民舍而進。望敵軍塵揚,以謂:「彼陣四處,而兵倍於我,不宜分勢。」復併五隊為一大戰,破時氏于瓜生野,餘眾隨潰。至渡部橋,溺者無筭。時氏被創走,楠氏軍威大振。○正行敗顯氏,走時氏。

 帝在位十二年,改元者三。曰曆應、【四年。】康永、【三年。】貞和。【四年。後圓融帝康曆二年,上崩,壽六十。】
 是歲,十月,讓位皇姪,是為崇光天皇。

【久遠の絆】 【後醍醐帝】 【崇光天皇】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