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 經教本紀下卷 上
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卌三 經教本紀下卷 上
經教本紀下卷 上
奉謚表
踐祚
第一代 神日本磐余彥天皇
─神武天皇 【彊原宮】
第二代 神渟名川耳天皇
─綏靖天皇 【高丘宮】
第三代 磯城津彥玉手看天皇
─安寧天皇 【浮穴宮】
第四代 大日本彥耜友天皇
─懿德天皇 【曲峽宮】
第五代 觀松彥香殖稻天皇
─孝照天皇 【池心宮】
第六代 日本足彥國押人天皇
─孝安天皇 【秋津嶋宮】
第七代 大日本根子彥太瓊天皇
─孝靈天皇 【廬戶宮】
第八代 大日本彥國牽天皇
─孝元天皇 【境原宮】
第九代 稚日本根子彥大日日天皇
─開化天皇 【卒川宮】
第十代 御間城入彥五十瓊殖天皇
─崇神天皇 【瑞籬宮】
第十一代 活目入彥五十狹茅天皇
─垂仁天皇 【珠城宮】
第十二代 大足彥忍代別天皇
─景行天皇 【日代宮】
第十三代 稚足彥天皇
─成務天皇 【石鹿宮】
第十四代 足仲彥天皇
─仲哀天皇 【笥飯宮】
第十五代 氣長足姬天皇
─神功皇后 【若櫻宮】
第十六代 譽田別天皇
─應神天皇 【豐明宮】
第十七代 大鷦鷯天皇
─仁德天皇 【高津宮】
第十八代 去來穗別天皇
─履中天皇 【稱櫻宮】
第十九代 瑞齒別天皇
─反正天皇 【柴垣宮】
第二十代 雄朝津間稚子宿禰天皇
─允恭天皇 【宮】
第廿一代 穴穗天皇
─安康天皇 【穴穗宮】
第廿二代 大泊瀨幼武天皇
─雄略天皇 【朝倉宮】
第廿三代 武廣國押稚日本根子天皇
─清寧天皇 【甕栗宮】
第廿四代 忍海青姬天皇
─清貞天皇 【角剌宮】
第廿五代 雄食天皇
─顯宗天皇 【折甕栗宮】
第廿六代 多食天皇
─仁賢天皇 【廣高宮】
第廿七代 小廿瀨稚鷦鷯天皇
─武烈天皇 【列城宮】
第廿八代 男大跡天皇
─繼体天皇 【箇城宮】
第廿九代 廣國押武金日天皇
─安閑天皇 【金橋宮】
第三十代 武小廣國押盾天皇
─宣化天皇 【廬入宮】
第卅一代 天國排開廣庭天皇
─欽明天皇 【金刺宮】
第卅二代 渟中倉太珠敷天皇
─敏達天皇 【譯語田宮】
第卅三代 橘豐日天皇
─用明天皇 【雙槻宮】
第卅四代 泊瀨部天皇
─崇峻天皇 【倉橋宮】
第卅五代 豐御食炊屋姬天皇
─推古天皇 【豐浦宮】
儲君
菟道稚郎太子
─景懿聖皇
木梨輕太子
─愛利太子
押坂彥人大兄太子
─恭宗大皇
豐聰耳太子
─真至聖皇
諸王
譽津別皇子
─真化大皇
日本姬皇女
─神達大皇
日本武皇子
─神烈天皇
彥大忍信皇子
─宗賢大皇
大大跡王子
─欽貞大皇
磐坂市邊押羽皇子
─天考大皇
大碓皇子
─利夸大皇
噉竃見別王子
─炎威王子
諸臣
熟美真味太神
─聖烈大公
天隱山太神
─文懿大公
天日方奇日方大夫
─亨玄大公
道臣將軍
─明武大公
出雲色大臣
─大定大公
山代根子大夫
─明孝大公
武內大臣
─高良大公
建稻種連公
─神勇大公
守屋大連
─桀夷大夫
奉謚表
臣廄戶謹白:夫王者,天下大綱也。一人為善,則天下歸於善。獨主不善,則國家入諸惡。寡公興仁讓,庶黎作貪戾,唯在時上而已。故右聖君撰而立儲,亦往賢臣擇以勸位,纔忽撰主。則令惡王害民、微國、穢祚、盜位,不可不恐之。若夫祖有四子,中拾三先神,第四火火出見尊棄二昆神,禪第三彥波斂武尊,投長兄彥五瀨命,立末弟
磐余彥尊
(
神武
)
。並祖神損兄弟三王,立第三
神渟井尊
(
綏靖
)
,拌兄弟二王,立弟
彥耜友尊
(
懿德
)
,擲其有昆季雄王,立其中
御間城尊
(
崇神
)
。次有強撰,
譽田
(
應神
)
天皇閣兄為聖
大鷦鷯
(
仁德
)
天皇,立弟至聖㝹道皇太子。
去來穗別
(
履中
)
天皇措嫡子市邊王為賢,立同弟
瑞齒別
(
反正
)
天皇。瑞齒別天皇默不立太子,
武廣國
(
清寧
)
天皇止不禪嫡子,所以弟王賢勝於兒王德,因以賢臣簡子弟,推請立
稚子
(
允恭
)
天皇。良臣掄伯甥,頻諫即
廣庭
(
欽明
)
天皇,是由上君正、下臣忠,重乎祚。以盡已矣。重乎國,以絕私也,是即為千代軌則者哉。又有不得止行,賢真掠大連從
大廿瀨
(
雄略
)
天皇、聖
多食
(
仁賢
)
天皇立
小廿瀨
(
武烈
)
天皇。賢不得止,故遂有仙諫。聖不得止,依以遣密詔。臣拋身護祚,君棄子炎祚,降世當有所失矣。君迷子愛,失正。臣迷寵利,失忠。而不顧宗廣盛衰,更不慮天下安危,愈降,則妉於樂,乍猥政醉於貪,即忘亂,當必也爾,以無所疑矣。伏巽,陛下,正為謚奉之先皇,賜之古臣,敷前魂思,警後生情,為勸善軌,宛懲惡則。所以者何?辱其無道,讒其不義,是通人跡之大路,是制人行之大埒。其路通,其埒建,在以有儘行,乘於不絕謚,傳焉無窮世。識是不盡人,其謚在口耳,其蹟浮意情。如是,而其存均盛天,其終齊喪天。方有其纔,則有其辱。又有其辱,則爰有義。以有其義,則爰有道而已。使無道引入道,無如義矣。使不義導入義,無如辱也。不誨辱教,非教。不知辱人,非人。是以天理有為謚法,故皇祖取此天法,敬神祇,奉德謚,豈是為虛乎。盍止廢以。不相續之。宗昔續古者,如今爾秋也。或默中時,以讓後代。恐義弱,懼尊位,以畏失正。或情薄,難上威,而詖罔直。然即枉筆以非作是,操字直惡為善,劫天瞪,盜人道,果令謚永無益。陛下大仁,惡睡明察,不應時至。臣雖不敏,曷在任空任,而不聞可聞,仍奉聞如件者,上表如是。
踐祚
神日本磐余彥
(
神武
)
天皇
天皇,天孫第四末子。性天武聖文,明叡亨通也。紀初帝天之孫皇日之子尊,令嫡子曜魂任齋元瑞朗國,天降至西海日向,治三代,朝八國。君是神而妙徵,臣又祇又奇期。漸神躬易,時半成人,天皇是天孫初人。以君為人,神不朝。以民為人,役不叶。天皇慮齋元興廢在時,船軍東征。夷蠻半人神,軍陳半人神。帝軍是義,夷陳是利,必勝必負,遂遷中國,肇立皇極也。皇禮皇政悉定,崇宗庿,祭社稷,天然威自爾。勇德具義道,為靈聖,而無不堪有用,巍巍不得所知之。德征均達,為第一武,故謚神武天皇。
諺曰:「德神,彰文,力天,行武,,是以為百帝之鼻。百帝為上,帝業當得千世之治也。」
神淳名川耳
(
綏靖
)
天皇
天皇,皇祖天皇第三子也。性仁勇,知實也。至孝,哭喪四年,故三年空位,尊天皇德,全之而冠之。堅結其德,而永垂後葉審物之理,而謀擊強賊,理至孝行,而安天下民。一施強功,永止柔德,儀歸恭,政歸寬。先續皇道,後傳帝威。故謚綏靖天皇。
諺曰:「皇之冠,道之緒,柔德寬功,理平元與。」
磯城津彥玉手看
(
安寧
)
天皇
天皇,嗣祚天皇嫡子也。性聰明叡智,休闘閣諍,止於天下和,無己無我,與眾得大安。靜自然亂,定天然彞,故謚安寧天皇。
諺曰:「無爭之心,天天之元也。大和之情,虛氣之先也。以吾以皇,為氣天之主。」
大日本彥耜友
(
懿德
)
天皇
天皇,三世天皇之次子。生神柔聖善,而內生成仁恩達施,外自行義道周興。天下歸天寬之溫化,兆庶成自然理得,故謚懿德天皇。
諺曰:「賢哉吾天皇,道心而道身,道身而道德,道德而道祚,道祚而道民。美溫柔善,天下之德者也。」
觀松彥香殖稻
(
孝昭
)
天皇
天皇,四世天皇長子。性大孝至仁,孝德廢百非,孝功興千是。見其百物,無不偁于明。行其千事,無不至于安。故謚孝照天皇。
諺曰:「其孝致誠。天皇萬政那不應,會應之黎民。又那不安,得安。其為安之民,又那不致平乎。」
日本足彥國押人
(
孝安
)
天皇
天皇,五世天皇第二子。性大仁至孝。年始三歲,事天皇。三十四年,一盡真。崩後,認孝而償餘志,愛臣偁孝,惠民偁孝,天心偁孝,天身偁孝。安百有二年,偁孝保百四十歲,償孝,故謚孝安天皇。
諺曰:「仁長致極,天下恭平,百有餘歲,天躬安快,一本率兆標,道在孝而已。」
大日本根子彥太瓊
(
孝靈
)
天皇
天皇,六世天皇第二子。性大靈大正,以孝為事。每事問母后,雖一不已私,安身於四樂,而遊于泰平,能識往昔,不逃生死消息。並知未然,明乎天災來由。治天七十有八年,無風波,無困刑,保齒一百二十有八,無病惱,無老耄,眾德如是。故謚孝靈天皇。
諺曰:「天皇德,不可勝計。只是靈爾稱靈也,無言或添言者,唯孝歟。」
大日本根子彥國牽
(
孝元
)
天皇
天皇,第七天皇長子。性至孝廣惻,召天下者人,篤賞之。不忍聞民困,薄貢役。自是,兆庶親親,恐惡憎無孝悌,尊仁忘暴,好義嫌利,悉悅稱大德主上。故謚孝元天皇。
諺曰:「天子下天綱,人天性有孝。勝者克見則之,劣者不能見有。今上尊勝者而引之,劣者見之,見引見有,天皇勝綱也。」
稚日本根子彥大日日
(
開化
)
天皇
天皇,第八天皇第二子。性至賢大智,能棄六欲,天下隨之。家屋富,庶兆穩。又弘三部,六合伏之。人知理,民正業。爰學闢化啟,故謚開化天皇。
諺曰:「先行於身,后化乎民,天皇是為天皇之天皇也。」
已上九代,為是無為上代。中道為體,正直為用,故無欲也。無欲故無為也,無為故安靜也,安靜故上位也。且有相似之為,只是義也。義又天義,非人義,是神代之經也。
御間城入彥五十瓊殖
(
崇神
)
天皇
天皇,開化天皇第二子。性叡明仁恕,施化無不應矣。先朝治也,夷狄知服不知貢,未血咸調。天皇肇統天下也,未將伏海外自朝,初知八州外有國,而初信神代之靈央。天皇尊乎神,外有神鎮,內有神心。尊乎外,應干內,尊乎內,應于外,而至一於於天地咸神,以天地咸心,則天地咸王。天道有茲,以德兼征,為第二武,故謚崇神天皇。
諺曰:「聖賢天子,終日無政事,而春秋募大政,然即無一刻越政,治天寬豐。六十八年,保壽安快。百二十歲,蕩蕩。人不知吾天皇。」
活目入彥五十狹茅
(
垂仁
)
天皇
天皇,崇神天皇第三子。性聖明賢慮,能於天然之治,能於無為之政。為心無他,統百善之仁爾。不刑一人,九十九年。不怒一人,百四十歲。故謚垂仁天皇。
諺曰:「獨躬一日,難得仁終日。況天下暮載,百四十年。天皇仁者與,又神聖與。」
大足彥忍代別
(
景行
)
天皇
天皇,垂仁天皇第三子。性浩愛大度,常在仁撫義制。且憂難解好色毒,恥不及德于兩帝。此時,戎夷數動,天皇親擊戎,巡夷大伏天下。東夷始不殘朝貢,越狄靡勢,自縛悉服。四南九西,為賊無殘。可謂大慮耆意,布剛施義,弘行王道,全治天下。以征兼德,為第三武。故謚景行天皇。
諺曰:「聖代風波,非理實天,與大治於寶祚。治年六十年,以仁布威。壽年百有四十年,以德得樂。是天德天子。」
稚足彥
(
成務
)
天皇
天皇,景行天皇第四子。性君賢達,孝事謙,止仁懼玄義,重深理。斷身之婬色,代是於孝道也。任治國,能理民。義道人,能保祚。治年六十稔,齒百十一歲。道樂曰快,恭平年豐,可謂專努於政,善就、平就。故謚成務天皇。
諺曰:「為孝、為道、為君、為賢,仁安天下,義斷己欲。人倫之行,這他云何。人能學天皇,為天下之人。」
足仲彥
(
仲哀
)
天皇
天皇,景行帝孫,日本武尊子,成務天皇太子。生至孝大勇,不屈於神言,唯揚人力權。不伏於賢言,專用自働勇,是而不免非,非中還有是。勇在短,擊自國逆,而不為在長擊他貪害人,可道陳人之中。故謚仲哀天皇。
諺曰:「神知未然殀幸,勸擊他。帝察當然其宜,擊自逆,賢措通途王軍,制自働。天皇思得自及他,先用自,是常之智仁勇,何偏為非。」
氣長足姬天皇
(
神功皇后
)
天皇,開化帝曾孫,氣長王長女,仲哀帝皇后。性天知聖仁,神勇而力引鐵弓,氣吞海外。同大神之誨,發船軍征三韓,振吾國威於普天,避他國怨於永代。先朝治也,制海內夷,內八邦貢。天皇治也,制海外戎,納三韓貢。可道浩弘之治,征德齊兼而大也,為第四武。故謚神功天皇。
諺曰:「氣神化聖,復日烏,射神虎,搨韓戎,囚自賊。持泰平,六十有九年。持仁樂,百十有二年。可言天皇造化。」
譽田別
(
應神
)
天皇
天皇,仲哀天皇第四子。性神敏天寬。天為武相於躬紋,而不庸武,制天下。並為文相於質支,不學文,教地際。彈穀御以代萬機,敖無為而宛義行。聞說百臣不測常事,還言若神之應。故謚應神天皇。
諺曰:「四十年中,無物事,田登人泰,君臣快如。一百八年,無悔過。身樂世樂,上下無思。當上品治,為君子師。奪神代,無為天皇歟。」
大鷦鷯
(
仁德
)
天皇
天皇,應神天皇第四子。性至仁至義。至仁統五德,至義束十宜,天皇自然在此德。讓天下於
太子
(
菟道
)
,空位三年。赦貢役於黎民,乏內五年。理者所不知,義者所不至。世大為苦,中有知外仁樂。天皇樂王道之極道,故謚仁德天皇。
諺曰:「天皇八十有七年,未在先朝,美事節節。自興悉安國,育民善政是。一百四十有三年,日時行跡,無為千千萬萬,咸慎密理顯,良行是。是中品治,而含萬世。天然君,自然聖。」
去來穗別
(
履中
)
天皇
天皇,仁德天皇太子。性忠孝,常事天皇。懇相萬機,計物取中。每事無忽,踐宜立堪。故謚履中天皇。
諺曰:「天皇有一病,唯飲中甚睡。欲治而無由,遂斷飲解之避好,是何故?上羞祚道,下恐庶憂,何諸非賢哉?」
瑞齒別
(
反正
)
天皇
天皇,仁德帝第三子,履中帝太子。性仁智而至賢之異人也,知己分,解忿惡,覆不肖,止君子,造文造錢,而認道達用。天與神丹,不說而棄之,以解四難為說,乃取崩。故謚反正天皇。
諺曰:「生生一骨齒,其相絕世異人也。產時天成井泉,與產湯,又是未聞異瑞也。皇天露正質,賜神丹,辭之代寶祚百榮,命生命死,無所悔矣。謂賢與,謂神與,人不知其名。」
雄朝津間稚子宿禰
(
允恭
)
天皇
天皇,仁德天皇第四子。性賢和雅忍。不庶幾,天下帝位富貴,得絕代嬋娟,而不妉婬,定四姓,休眾中諍猥。納乎諫,小大無戾之。賢乎賢,義乎義,歸於信,止於敬。故謚允恭天皇。
諺曰:「慎思敬行,欽天下,祇日祚,雖為下品治,更能於理平哉。」
穴穗
(
安康
)
天皇
天皇,允恭天皇第二子也。性愛惻,有卒氣。其常樣寵臣,惠民。當治理,雖然不規讒佞虛實、謾怒、謾殺,親賢王,妄貪、妄奪伯王姬。臣不勸,自立皇后,愛不貞污。立后則密遊興,而會繼子弒。德成安君子康,貪乎安為康則成猥,是小人康。故謚安康天皇。
諺曰:「輕乎安,輒乎康,則易君子。入凡賊,為人動七八君,落二三賊,惜哉天皇。」
大廿瀨幼武
(
雄略
)
天皇
天皇,允恭天皇第五子。性勇動武謀,好作暴惡,畋獵戲遊。好色嫉妬,親殺兩兄,推刑義臣。不義無數課,戮賢王,遺日祚危。催神伏崇,捕雷還恐,猥邪無量。以先皇德,不至亂夷。幸終年會仙訓,悔先非,入道。雖然,先罪難諠,後道難舉矣。夫在道之雄,勇而君子也。在略之雄,暴而賊子也。故謚雄略天皇。
諺曰:「大惡者人,教不何之云。無神仙,又如何之。誰言勿人理之外需。聖人絕手者,拌而止之焉。天皇先罪後道,是得幸君與。」
武廣國押稚日本根子
(
清寧
)
天皇
天皇,雄略天皇太子。性叡恕敏貞。七月胎,八歲老生,長白髮,生生齒牙。神異氣質,人所不測。賢政明行,堪保民澄天下。日時公蹟,在潔身安世際。故謚清寧天皇。
諺曰:「先身知死於命,而不恨怨。後身以父不報,還竭乎孝賢明德,經生死不變清。」
忍海青姬天皇
(
飯豐皇女
)
天皇,履中帝孫,押磐王第四子。性賢敏貞潔,知二兄堅讓不即位,考誣讓來禍,而自請兮權即位也。不忍陰,請於群卿。一徵男,而不再婬。禪位於
雄食
(
顯宗
)
天皇。了不療病,早崩。為富貴婬色不穢,為物理私我不瘦,故謚清貞天皇。
諺曰:「貪一金,諠命而諍之,天下何舍之。望里長,斷親貪之,天子何拋之。婬色老婆尚妉之,壯君何不妉。命壽匹婦尚惜之,帝命何不惜。知義重,重與天下。義尊,尊與添子。義好,好與絕色。議惜,惜與皇壽。於於為道無比物,明於這天皇也。」
雄食
(
顯宗
)
天皇
天皇,清貞天皇兄。性聰明叡智,忠恕溫良。與兄同為民隸,久勒匹苦事。農工商憂業,無不受識。王公官首政,訛咸悉受知。在下義盡,在上仁盡。千萬善業,不可言矣。這時,上訛不隱,下患不隱,是所以皇德為聖明也,尤可尊之。故謚顯宗天皇。
諺曰:「天皇為明,是天皇與。知下,直上,仁義當於身施之,孝悌悟於患行之,仁義孝悌之天皇。」
多食
(
仁賢
)
天皇
天皇,顯宗帝兄,清寧帝太子。性聰明叡知,忠恕溫良。恥一言不及,尊一計長過。讓踐祚於弟,雖百返,不迴頭。同與弟在下,在下知所有困窮,知所有中治。先帝在理,天皇在寬,是仁中仁,無限賢,善絕思議。故謚仁賢天皇。
諺曰:「知玄微勝劣,明中明。拋我賢乎人,德中德。這天皇,明德忠恕之天皇也。」
小廿瀨稚鷦鷯
(
武烈
)
天皇
天皇,仁賢天皇太子。性暴惡曲邪放逸,不抱大法,自在不納臣諫,邪敏慢乎賢者。惡智非乎古法,百惡無不盡之,千非無不翔之。雖神託訓,疑棄不聽。雖天示怪,推破不用。唯好猛烈,誇為任。夫文仁而好烈,功遂威成,而隆光安民,是君子之德也。武暴而好烈,害長毒成,熾晴困民,是奸賊之業也。天皇此任歟。故謚武烈天皇。
諺曰:「天皇極惡,而海內無叛害,為無天與,為無政與,是由先皇大德餘薰未竭也。知先皇極善炎,與天皇極惡大焉。遂崩於妖害斷胤,那為無報乎。」
已上十有八代,是為仁義中代。忠貞為體,誠實為用,故無惡也。無惡故善為也,善為故仁樂也,仁樂故中位也。中有二朝惡,是所以無為廢有為成誤也。避其惡,入其善,是先皇之道也。
男大迹
(
繼體
)
天皇
天皇,應神天皇曾孫彥主人王之子。性賢善廣慮。不幸不賜姓縣,還是幸續欲絕日祚。好問事於眾賢,揚賢卿言,庸之不敢為自功。恆慮鴻業安危,日與群臣,議安民術際也。外續將絕,內續為道,而克續天身。故謚繼體天皇。
諺曰:「大人示跡於二代,天何故賄此王。知惡王斷天胤,將絕日祚。天兆其朝,預出大大跡王,遂出吾男大跡天皇。這天皇天償也,何無靈,何少德,當以天作之功,知其德多少。」
廣國押武金日
(
安閑
)
天皇
天皇,繼體天皇長子。性純孝絕仁。天皇欲崩日,始禪天位於天皇。既得禪三年,日哭泣忘萬世。雖群卿強諫,空位不忍其哀,而不抱其言,以年年不即位。於御宇日也,日日在大殿,寬政饒事,不怠一日。天感之,五穀豐登。民慶之,四時努稼。歲歲豐年,州州鎮靜。是天皇大安之德,能防天下風波之邪。故謚安閑天皇。
諺曰:「善自除天下苦,天下無苦,則王心安矣。正自防六合邪,六合無邪,則王業謐也。天皇此任。」
武小廣國押盾日
(
宣化
)
天皇
天皇,安閑天皇弟。性至賢至智。能入於智,故出於仁。能住於賢,故通於聖。學先皇,而如先皇。停制度,而民守法。能悉無化之大化,布通於天下。故謚宣化天皇。
諺曰:「得先皇之冶,以不差先皇狀,若所欲無小疵。即今得崩,返於先皇,不堪慶。臨崩期,快快然,鼓謠崩焉。明理清心,寔焉賢哉。」
天國排開廣庭
(
欽明
)
天皇
天皇,繼體天皇嫡子。性孝悌順古,常事父母,次事兩兄。念寵賢臣,不見臣過。雖不見過,以寵其賢。自避過錯,不宗教訓。以行導人,向理明察,向事肅慎。故謚欽明天皇。
諺曰:「孝悌父兄父兄,行示子臣子臣。明察之政,肅慎之事,任平天下、安黎民。」
淳中倉大珠敷
(
敏達
)
天皇
天皇,欽明天皇第二子。性靈敏明達。這時,三韓頻貢釋經、儒典,天皇開於博上。尋慮之:「二教頻通,則失吾正直道。」故棄之不免為朝學弘通矣。亦慮之:「二宗數通,則解吾玄微道,」故不斷,獨免馬子大臣學之。利知得失,銳下成敗,而更無所過。萬政應之,即好矣。故謚敏達天皇。
諺曰:「儒先來,人未知之。釋後來,人太知之。共諍共興耳。天皇代,異學之鼻也。為鼻者不可不慮之。非靈敏,何不迷之。可迷,那取舍中理。中理達智應未然,而不過矣。天皇是如神與。」
橘豐日
(
用明
)
天皇
天皇,欽明天皇第四子。性仁淳和雅,深知有釋能解神之理,儒能明道之事之處,而肇弘儒、釋之學,以炎乎神代、皇代史也。以儉約,安民身,通聖學,正民心。天皇代,世理映民知皓也。故謚用明天皇。
諺曰:「儒釋興於異國,同天作也。天作者,不可不遂通。天通之者,何有損無利。天皇知之而通之。天皇,兩典之元與。」
廿瀨部
(
崇峻
)
天皇
天皇,欽明天皇第十五子。性荒強卒怒,憍肄疑。不聽大臣諫,傲溢催賣公田外,訶責三公,害疲百姓。嘲神明,蔑天道。使臣無節,廢功棄德。須臾寵愛,忽乍追擯。忘仁失義,不攣禮,不依智,宗急意,為苛政,非公無言矣。故謚崇峻天皇。
諺曰:「無道上者,捨民。非捨民,是捨身也。雖捨之有民,如先朝。為賊被弒,無厥人,是誰也?」
豐御食炊屋姬
(
推古
)
天皇
天皇,欽明帝第三女,敏達帝皇后。性叡明敏貞。深通儒釋神典,而始設學處,弘三法之道,學問始於茲。明知天辰日風,而分異同一,庸三國之善,修行興於時。故天皇政,仁惠而安勇烈,儉約而庸浩捨,忠恕而正無為。節律偽寬和,取三國理,納一宇事。推萬古跡,為一朝政爾。依之,謚推古天皇。
諺曰:「
橿原宮
(
神武
)
皇極源,天皇皇極海。
高津宮
(
仁德
)
良政源,天皇良政海。
卒河宮
(
開化
)
神教源,天皇神教海。
雙槻宮
(
用明
)
聖學源,天皇聖學海。
日代宮
(
景行
)
治內源,天皇治內海。
若櫻宮
(
神功
)
治外源,天皇治外海。寔哉,聖人德真人功也。」
已上八代,學習下代。明理為體,羞慎為用,故無罪也。無罪故太平也,太平故智冶也,智冶故下位也。中有一期惡,是所以仁樂廢,智慧成偽也。知其理,避其非,是無止之教也。
儲君
㝹道稚郎太子
太子,應神天皇第八子,皇太子尊也。性大叡大敏,聖恕神溫事天皇。無畫無夜,而無思勞。順諸兄,無小無大,而無不親。讓天下,若一貝。拋身命,若一錢。精乎吾史,通於異經。盡理、盡事、盡善、盡美。故謚景懿聖皇。
諺曰:「任聖克賢,善德而施溫柔義剛功,是此聖君。惜哉,終於㝹道東宮。勿惜,為天下主只百年,夫其為天下師,均天地庶幾。捨一旦富貴,取萬世道德,是習學者道也。」
木梨輕太子
太子,允恭天皇長子,皇太子也。性敏聞博識,質嬋娟端美,好色惑婬,克於敏博。通同母妹,中於天妖。喪中犯婦,會於臣違。願富堅貴,克於聞識,妬乎弟德,慍乎違臣。還起乎兵,沈于遷謫。故謚愛利太子。
諺曰:「天已與福,令太子為太子,為敏美,為如天福。當持天下,立帝位。吾乃捨道,令吾廢位矣。還任天止於自然,當有祿無禍。吾乃發兵吾入禍。人多如是,人看之。」
押坂彥人大兄太子
太子,敏達天皇長子,用明天皇太子。性敬誠淳和,事尋常儉約,無侈伐放逸。敬親天皇,愛寵群卿。深通吾異之書,篤修吾異之道。天皇美其賢,為儲君。物部大連惡敬誠儉約,叛太子,善穴穗部王。嫉當即位,寄事於賊,密軾太子。太子雖知其危,遂不枉諂,健健清清,又不曲德。群臣感厥賢,兆庶褒厥義。故謚恭宗大皇。 諺曰:「善人惡奸邪,惡人惡道德,仍善惡不融矣。事必有勝負。權威在齊,則在惡者勝也。所以善有盧恥,不牟惡以放逸恣作也。太子善者,以為善,負於惡。世間善者,皆太子徒勿恨,辱在於勝不在負,是世上之常也。」
豐聰耳
(
聖德
)
太子
太子,用明天皇嫡子,推古天皇太子也。性真聰至明,聖叡仙智,神氣靈質也。聽八方一同聞,視天地鬼神象,明宇宙內外理,知往昔未然事,獲浩溫和良威,有放光乘氣德。事兩親,無乏心無。事四君,盡忠盡事。使百司兆庶,仁恩無餘。冶天下國家,政事正明。肇弘三法學,照萬代暗。始製禮、樂、法、和、兆、道、眾、事、農、工、商、藝之軌,無這王不始。圃田池道橋之務,咸此君大成。依之欲奉謚,無中應字,仍不得止,謚真至聖皇。
諺曰:「二神國生造化,聖皇教道之造化。祖皇皇極之宗源,聖皇治法之宗源。比德於神祖,比功於天地,而無優劣。蕩蕩哉,巍巍哉。」
諸王
譽津別皇子
皇子,垂仁天皇嫡子。性正真誠信,至孝親也。常陪天皇左右如影。迄壯年,頑為瘖也。一日,聞白鳥聲,初言。九十有餘,在宴頓死,神遊冥府。二十日返蘇,而奉天皇。以府帝詔,傳四節法,警王道。見人作不善,豎毛恐怖,民見之歸忠。復義庸言:「可恐壬者,何罪而在上。」上聞之,歸孝復仁。天皇崩後,景行帝以位讓皇子。皇子乃指下泉,振頭豎毛不受。聞者不好利,見者不幾貴。皇子日時事,䞈諸神與諸人,遂學遷羽化去天。是當年,百有九十春。故謚真化大皇。
諺曰:「神仙道,是人倫外。維雖其外,其輔之,甚於人倫教矣。皇子厭皇道,而益皇道,獨道利在於茲而已。」
日本姬
(
倭姬
)
皇女
皇女,垂仁天皇第二女。性神異而正誠也。成天照太神杖代,以能鎮大神,而永宗庿也。見難見靈物,忽昇神仙,羽化自由氣質。立宮於鈴鹿,通事大神。其呈百里,日日往還。知皇子神勇,及一統至時,與神劔,令天下始一統。壽五百有八歲,刈嚴隱去,遂無死期。故謚神達大皇。
諺曰:「神境專不能測之,必欲為是。或非於人倫,又欲為非。實是於世間,這際有工夫。夫未決之,更亦不道。」
日本武皇子
(
日本武尊
)
皇子,景行天皇第六子。性神勇靈仁,天知仙略也。力斬鼎,威震崴,撮神鬼,而破頭捕神龍,亦割口親囚強戎,威伏多敵,化降義夷,謀服愚賊。仁滿于內,義足于外。其至惡賊侵國,惡神害民,悉無不征擊。於天下憂嘆,海內苦困,咸無不拔除。故謚神烈天皇。
諺曰:「生而生質,成神猛伏地。死又死屍,成白鳥昇天。生不人,死不迷。天下武王,絕世異人。」
彥大忍信皇子
皇子,孝元天皇第十一子。性利敏孝悌,恆陪帝傍。如趣上意,敬事親任。以其遑,順皇太子。常靜意志,案物事理,勤先理為然,任先恩為深,意安欲為正。身任天為命,有毫端差,則露於眾辱身,強改而不再至其悔之地。諸卿無不美其賢,庶民無不尊其德。故謚宗賢大皇。
諺曰:「人好止于人之道,這王能于人之道,餘薰遠匂胤葉,成賢聖之權。其陰德成陽報,皆如是。」
大大跡王子
(
男大跡王
)
王子,應神天皇孫,隼總別王子嫡子。性忠孝慥貞,恆事父母。無己隨親,小大堅守,無其自由。勤事天皇,無私如義,隱顯等一,無令功偽。娶一妃生兒,更無妾妃。尚堅節不妉云。赦恣婬色,則百惡自是競起,而欲治無力矣。慎制婬色,則百善自是悉興,而不欲足思矣。貞是為道之根也。皆如其言。故謚欽貞大皇。
諺曰:「大人示跡,豈不為異人。天以至德異人,豫維曰祚緒。天示不空,其德為君子哉。」
磐坂市邊押羽皇子
皇子,履中天皇嫡子。性大仁厚慮,大義深考。事二親,君后親事,以愛盡敬盡。事四代天皇,義事以忠盡恭盡。撫內外臣從,仁使以恩盡寬盡。交遠近朋友,信交以誠盡懇盡。知天皇不義,辱而辭儲君,不立校寶祚危,而計自趣死匿子。故謚天考大皇。
諺曰:「天生武,不可擊之。強擊之,則雙戰相亡也。彼以天擊吾,吾以德擊彼,兩實相擊,則共不負矣。共不負,則共不勝矣。共不勝,則共不果矣。共不果,則共不生矣。此間有智謀,以可負,乃負而成可勝,乃勝。皇子此任焉。」
大碓皇子
皇子,景行天皇嫡子,與日本武尊同胞誕生。性巧令,容端正也。能說理兮行,差言自少。好色而通神骨女,忘天皇義。已壯無勇,而當東征之任,逃隱草裏。一辱雪無時,況再辱乎。非皇子,則為三賊之刑。故謚利夸大王。
諺曰:「同胞雙生一兒,最是神勇神君子。一兒尚非凡,雄雄凡人子。同父、同母、同氣、同胞,其差性如雲泥。不知其際何有由若。強學義雖不至也,無辱乎。」
噉竈見別王子
(
蘆髮蒲見別王
)
王子,日本武尊子。性偏勇,無愛偏理,不和也。兄仲哀天皇,至孝悲父皇子不幸而夭,戀其尸化白鳥昇天,而召白鳥愛養。王子見天皇孝感,而嘲哂之。武勢推諸王,無敬儀矣。天皇知之聞之,惡其不孝不禮,而殺之戒後葉。故謚炎威王子。
諺曰:「篤仁至孝 ,如迷偏理,無愛如覺。由其迷,是正道。又其覺,即邪道。天皇迷,王子覺。迷者成天子,覺者成刑人。所作不可不察之。」
諸臣
熟美真味太神
(
可美真手命
)
太神,天照皇太神曾孫,忍星盈水大神孫,饒速日神第二子。性道正善順也。舅父長髓彥神,欲立大神,王天下。放干戈,防天皇。太神見其理在天皇,早捨乎舅神,服於天皇,助皇軍,平天下。親將神兵、人兵,東征伏逆神逆夷。歸來,與天皇計立皇極,始政度,其功專在大神。故謚聖烈大公。
諺曰:「熟美真味大神,至義神。武以義為元,往古以武士,言物偃。大神執物偃,擊夷賊,是以為姓。然為天皇長臣,大哉。」
天隱山大神
(
天香語山命
)
大神,天太子孫,饒速日神嫡子,熟美真味神兄。性孝恕識孝,慕考神崩處,不還天。嘆其功不遂,覓諸異事。隨大己貴大神,習字契,記神代之事。時見天皇襲於逆神,遣魂神於天廳,而得靈劍,獻天皇,亡逆神,拂軍災。用上天事捧天皇,以其跡心立皇極,以其例立政度。故謚文懿大公。
諺曰:「仁是文之元。以仁事天皇,清世善政,治永後亂逆,上世為言也。兼後治之,言之尾冶。故以本功,寄於標,而為姓給於後胤。大神功至哉。」
天日方奇日方大夫
(
櫛御方命
)
大夫,服狹雄大神曾孫,大已貴大神孫,事代主神嫡子。性叡明仁恕。事
橿原宮
(
神武
)
朝,為食國政申大夫。而相天皇,寄太政,治惡神,冶夷賊。先是,至于西極國,傳仙主之玄道。而今授天皇,成政利國益。故謚亨玄太公。
諺曰:「西國玄道,非本無于吾國法也。先神已忘而聞絕之法也。這神寔力妙也。興法相政,君君國國,勿謂唯皇后之兄。」
道臣將軍
將軍,大己貴大神曾孫,高彥根太神孫。橿原姬神,無夫獨妊之子也。性知謀勇略,而為仁為恕。事天皇,寄軍陳,隨八咫烏,導山路,略制夷賊,冶中國。尋率三軍,平邊國。歸來,衛護朝廷,鎮立帝位。故謚明武大公。
諺曰:「有德武,有謀武。彼君之武,是臣之武。將軍謀武之妙也。勿陋。其妙武計得,伏朝敵也。其謀即德也而已。」
出雲色
(
出雲醜
)
大臣
大臣,元湯彥大夫第二兒。性聰明敏達,分倫道九極,立開合修學,是吾儒之元也。事天皇,助政道,平天下,事大神,修祭祠,景宗廟。故謚大定大公。
諺曰:「生知之臣者,天下大寶也。天皇為焉安矣,兆庶為焉樂矣。大哉。」
山代根子
(
山背根子
)
大夫
大夫,得玉彥大夫第二兒。性至孝悌,而親於二親一兄三弟。小大得物,咸分同用。天皇感之,賜珍珠。又破之同用,是依寶珠假寶孝道寶寶之理也。萬兆效之。極于倫道,天皇造諺,讚其德。故謚明孝大公。
諺曰:「破珍珉,買常道,賢人情,寶於珠。是依孝道者,道元寶中之寶也。」
武內大臣
大臣,孝元天皇曾孫彥太皇子孫。性知仁勇忠太足。年十有六歲,奉敕盡東海,見國狀,察民氣,分明聞其消息。從
日本武皇子
(
日本武尊
)
,謐西海,征東極。從神功天皇,擊三韓,制二王。事六代朝,而輔萬機大度。正王道微曲,成天下平安。壽三百七有六歲,生涯無悔,薨大忠之中。故謚高良太公。
諺曰:「聖氣真質,任輔佐之良。六朝合體,一事不違。一朝之合,尚其德奇也,況六合乎。一代之忠,尚其功大也,況六朝忠乎。至哉、大哉。」
建稻種連公
連公,尾治祖
手占代
(
乎止與
)
連公子,性至勇強氣,而足仁義。事
若櫻宮
(
神功
)
朝,非入三韓戰艘三百乘之船,蹈割左右,乍成潮摩,身勇氣走,波不浸。韓賊恐之,不能拒,遂請服而降于奴。故謚神勇太公。
諺曰:「船雖至強,至力蹈割,弱如葉。水雖至柔,至勇蹈走,堅如石。云神維非,云人又非。此際,有名人無知之。」
守屋大連
大連,物部尾輿大連第三兒。性荒勇強力,常嗜酒宴於眾。善穴穗部皇子,欲廢
雙槻宮
(
用明
)
天皇,立穴穗部王。殺忠臣三輪君,弒賢君彥人太子,還欲傾朝奪祚,造城集兵。依之,
豐浦宮
(
推古
)
天皇成宣,即為
倉梯宮
(
崇峻
)
天皇見誅。累代功勳之家,此時終衰。故謚桀夷大夫。
諺曰:「人為人法,是依道不依氣也。一子私氣,倒百父公功。悲哉。」
先代舊事本紀 卷第卌三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