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 帝皇本紀中卷 上
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卅一 帝皇本紀中卷 上
帝皇本紀中卷 上
人皇第卅二代 敏達天皇
賢聖瓠並龍馬生
聖德太子誕生並禁中光曜
日羅來朝並軍旅之談
百濟獻佛像
大連守屋燒佛像並禁中即日燒亡、用秦字、附倭訓
人皇第卅三代 用明天皇
大連守屋謀廢天皇、立穴穗部王
大連守屋殺三輪君逆
右二代賢朝舊事
敏達天皇
敏達天皇,諱渟中倉太珠敷尊,帝謚敏達天皇。
天國排開廣庭
(
欽明
)
天皇第三子也。母石姬命皇女,
檜隈高向
(
宣化
)
天皇第一皇女也矣。
天皇性利,不信佛法,不舉儒訓,而唯依古,愛吾文史。
二十九年
,立為太子。
三十二年,四月
,
天國排開廣庭
(
欽明
)
天皇崩御。
元年太歲壬辰,夏四月
壬申朔甲戌
(
三
)
,即天皇位。乃尊皇后曰皇太后,追尊皇太后贈太皇太后。物部大市御狩連公拜為大連,以蘇我馬子宿禰為大臣。
是年,春正月
,
狹貫
(
讚岐
)
國奏聞:「獻一靈瓢。去年三月,羽香縣主物部兄丸,園頭椿下生一瓠虆。長盛咲花,更無二萼。鄉人奇之,遂成一瓢,形如藥壺,諸人奇之。瓢腹有圖,或人、或木。圖上有字,是秦字也。即其人名,圖字並高,猶巧造上。其工至美、至妙,非書畫巧所及。吾國物異,國物其中終,所不見見者妙之。有一神蛇,長度六尺,常虆居,令人不觸,見者畏之。冬暮雪積,其葉不枯,其蛇不去,國人異之。兄丸連家有牝馬胎,十二月望,而生異子。頭如龍,背有鱗生,終不吞乳矣,乃出園食瓠葉。至末葉,昇空食如此,悉食葉虆。神蛇讓,瓢飛去。人集見之,大異。至是月朔,而咋切瓢。啐虆持來,寘諸壺上,蹈雲飛去。見聞諸人,無不為異。故今奉上。」天皇覽之,字圖究妙,是
辰旦
(
震旦
)
國儒宗賢聖,合天者像。天皇詔曰:「此瓢靈物,前代未聞。朕熟思之,
橘豐日皇子
(
用明天皇
)
兒,當是月誕生,前代未聞靈兒。是方這兒生瑞依,頌廄戶王。」于時,廄戶王畏敬,㣥靈瓢,始開右手。有一瓢仁,安斯於側。攀虆曳之,瓢頭附諸虆如蓋,而離矣。中有一肉,形若俎豆。佗無有物。破肉見之,唯有一仁脫蹟,試以厥所杯仁納焉。揉看之,無毫末所差。至此,獲知先抔所生。其一箇仁者,斯這瓢之仁。先是,王子誕生已來,未開左右手。以此時,始披。群臣諸造,無不為奇。廄戶皇子大弘三法。是弘儒宗,其天瑞也。先是,此宗雖數來傳,敢更不弘。依此王功,始大弘通。以焉知之,雖吾國神且嫌儒宗,天更不嫌。是瓢其信,天與皇子,其意一也。何為天神其意別哉,總一,別異。是依宗源與齋元別,譬如
胸剌
(
武藏
)
神堀泉一部兩口,別溫寒。今非聖皇德。諍神不能勝。
五月
壬寅朔
(
一
)
,天皇聞蘇我馬子大臣:「高麗使人,今在何處?」大臣奉對曰:「在於相樂館。」天皇聞之,傷惻極甚,愀然歎曰:「悲哉,此使名耳,奏聞於先天皇。」乃遣群臣于相樂館,檢錄調物,令送京師。
丙辰
(
十五
)
,天皇執高麗表,授於大臣。召聚諸史,令讀解之。是時,諸史於三日內,皆不能讀。爰船史祖王辰爾出,能奉讀釋。由是,天皇與大臣,俱為讚美曰:「勤乎,辰爾!懿哉,辰爾!汝若無者,誰能讀解?宜從今始,近侍殿中。」是以才人,朝廷用之,而任官祿,其事元也。
戊辰
(
廿七
)
,高麗又獻調貢,又上表疏,書于烏羽。字隨羽黑,既無識者。又王辰爾,乃蒸羽於飯之氣,以帛印羽,悉寫其字。朝庭為異王辰爾才。
十月
,立都譯語田。此宮云譯語田宮。
二年,夏五月
丙寅朔戊辰
(
三
)
,高麗進調,使人泊于越前國海。迷路破船,溺死者眾。
壬午
(
十七
)
,天皇敕令
黃蕨
(
吉備
)
海部直
浪華
(
難波
)
,而令送高麗調貢使人等。
秋七月
乙丑朔
(
一
)
,敕使海部
浪華
(
難波
)
與高麗使人,相識以奸志,執高麗二人,密擲入於海。
八月
甲午朔丁未
(
十四
)
,送使者
浪華
(
難波
)
還來,而復命曰:「海裏鯨魚,囓高麗使。」天皇聞之,識其謾語,駈使於官,不放還國。
三年,夏五月
庚申朔甲子
(
五
)
,高麗使人泊于越岸。
秋七月
己未朔戊寅
(
廿
)
,高麗使人入京奏曰:「臣國去年獻調貢使,未歸於國。請問使人不來之意。」天皇問之,即敕蘇我馬子大臣,令數
浪華
(
難波
)
罪曰:「以奸朝廷,一也。以私溺殺鄰使,二也。依玆大罪,不令放還,今斷其罪!」
十月
戊子朔戊戌
(
十一
)
,天皇敕:「賜姓於船史王辰爾弟牛,名之為津史。是亦有才智。」
十一月
,新羅遣使進調矣。從常倍船數。
四年,春正月
丙辰朔甲子
(
九
)
,立廣姬為皇后。長真手王女,而生一男二女。
一,押坂彥人大兄皇子尊。又真子皇子。
二,逆登皇女。
三,菟道磯津貝王。
次妃者,春日臣仲君女,老女子,立為夫人,生四皇兒。
一,
浪華
(
難波
)
皇子。
二曰,春日皇子。
三,桑田皇女。
四,大派皇子。
次,采女,
五瀨
(
伊勢
)
國大鹿首小熊女,㝹名子夫人,生二皇女。
長,太娘皇女。亦,櫻井皇女。
少,糠手姬皇女。更名,田村皇女。
二月
壬辰朔乙丑
(
十一
)
,百濟王遣使進調,數益恆年。
夏四月
乙酉朔庚寅
(
六
)
,天皇敕令:「吉士金子,使於新羅。吉士木蓮華,使於任那國。吉士譯語彥,使於百濟國。」是依新羅主建任那。
冬十二月
,皇后廣姬,見鬼形薨。
五年,春三月
已卯朔戊子
(
十
)
,有司群卿,請立皇后。時天皇詔以
豐御食炊屋姬尊
(
推古帝
)
,立為皇后。誕生二男,五女皇兒。
一,菟道貝鮹皇女。嫁聖德尊。
二曰,竹田皇子。
三曰,小墾田皇女。嫁彥人大兄王。
四,鸕鶿守皇女。更名,輕守皇女。
五曰,尾張皇子。
六曰,田眼皇女。
七曰,櫻井弓張皇女。
是年
,廄戶王常感,看論語。天皇奇之,迺召王子,而敕問曰:「汝何意也,常看論語?」王子敕答曰:「異國聖人意,合吾先皇否?看其科密。」爾天皇又問曰:「論語道何意?」王子答曰:「專依孔子,評先聖道。」又問敕曰:「孔子謂奈?」應敕白曰:「孔子唯道仁耳。禮行仁狀於威,智行仁理於物,義行仁道於倫。十哲所學,勇者思勇,智者思智,政者思政,文者思文,不知孔子。唯顏淵在,比德孔子。」又問敕曰:「異一如何?」王子答曰:「理一,狀異。吾先皇跡,唯行仁爾。」天皇愕然,而休敕問,唯敬為神。吾國釋儒典,其事之緣也。
六年,夏五月
癸酉朔丁丑
(
五
)
,遣大宅王與小黑吉士,宰於百濟國。
冬十一月
庚午朔辛未
(
二
)
,百濟威德王,即付還使大宅王等,以獻經論,律師、禪師,并呪禁師,及造佛工、造寺工等,安置
浪華
(
難波
)
大宅王寺。
甲午
(
廿五
)
,天皇見百濟王所獻經論。爾時,座側廄戶王在,試敕問曰:「此文道誰?」王子答曰:「說貫真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為綱絃。餘教目。」天皇聞之,為異彌貴。吾國釋佛教,其事之緣也。
七年,春三月
戊辰朔壬申
(
五
)
,以㝹道皇女,侍天照大神。後姧池邊皇子,共罪。
丙子
(
九
)
,天皇詔曰:「
橘豐日皇子
(
用明
)
兒,廄戶王子,大異世人,有生才自德威,明昏事不可測,世悉謂神子王。年始五歲,知儒大意。去年六歲,覺佛大意。有萬機氣,必為天皇。試問朕心。」乃召王子。天皇摩頂問曰:「汝雖生年幼稚,業慮如百歲。朕有所思念,當問汝答焉。今佛法來,儒文又至。朕敢不信異國佗經,以異吾國神代儀也。汝意云何?」王子答曰:「天皇知一斷,未盡其再處。臣至雖幼昧,熟見儒釋及神史文。大方分明,無所可疑之。神道道根本,與天地發,以說人始道也。儒道道枝葉,與生藜而發,說人中道也。佛道道花,實人智熟后發,說人終道也。晦始曷明中終,妄中不調始終,不知終,始中邪。上古人自智明,雖不知邪惡,少末代情僻。三法不立,人失所據。夫如草木,而無根本,無有枝葉。而無枝葉,無有花實。而無花實,奚有根本。臣審思三國,輪王說人法,是天竺枝葉。仙人說神法,是彼國根本,未說天外法。故釋迦出說,是彼國花實。聖人說人法,是辰且枝葉。真人說神仙,是其國根本,未說妙覺法。故天示明帝,遂令弘佛法,是漢土花實。神代所記,吾國根本,皇代聖跡,是吾技葉,未有彿法。天與時來,花實今芽,是天自然,吾國精根本,宗源齋元具,神奇靈妙現。故寶祚不動,尚雖百王後,宗源齋元貝,神奇靈妙在,永久寶祚續。雖然,未精枝葉,故有禮儀不足,並未精花實。神雖說三國有,未盡其理。辰旦,精枝葉,五常五倫具,禮儀節文足。未精於根本,故臣擊君王,不義奪天下,無道續天位。又不精於花實,聖賢數見世蹟。雖記死去生來,不知其元終極。天竺精花實,故古佛數出。今釋迦出彼,其根本花實,未至諸精極。故釋迦重說,見三國法成。譬如木成就,若有根本,而生枝葉,不遠即成。至結花實者,木已成,有年而得時成耳。神代早含倫,三皇含仁義輪仙,乃發禮。是如有根本,而早生枝葉。遲釋迦出西天,遲佛法枼辰旦,來吾國復遲,是若花菓遲,雖有遲速,無不三成。故今三成,是天自然。雖吾此國,何不三成。假使天皇強嫌儒釋,雖防不弘,後代天皇,必悉不同。遂立三法,所以者何?所以人間私謀,私力不勝天道。臣雖幼昧,陪於宮側,潛見卿等意。雖聰明博識,凡夫不知天。如守屋連公、勝海大夫徒,私拒儒釋來,而慍憤勞心。如馬子大臣、鞍造部臣徒,頻欲興儒釋,勞諍親論疎。兩徒同冥,未知天作。天來興時,雖推自興。譬如春夏草,雖刈早盛茂。天未來時,雖弘自廢。又若秋冬草,隨殖即枯亡。欲興立,欲廢滅,具私而同非也。唯非兩徒,異國亦爾。如高麗博士,依二種所念,頻誹百濟僧。道唯人倫耳,倫外有何道,唯思如是,未知佗理。佛其所教,能治倫中,而導於倫外,倫外還益倫。又能治天中,而導於天外,天外益天內。此理極大極玄,非至聖,不盡之。依不盡即疑,依疑即惡之,是所誹一也。欲進儒於朝,至欲進,庶獨至其庶私念,即惡佗並進,是所誹二也。如百濟沙門,又嫌博士教,又是依二種,唯求無上道,不知人倫道,唯非背孔子,背古俗諦,未知禮俗諦,而后理真諦。真諦理以而出俗諦,得實真俗一,得一脫毫邊,真是中道諦,而是古佛道,是所嫌一也。唯欲立釋法,即忘儒典密禮樂至,精極建人倫常道,謬失人倫常,無菩提,所立是所嫌二也。皆斯凡夫思嫉妬,己我僻末知天自然。聖人心不然,老子稱竺乾古皇,孔子謂西方聖人,釋迦記老仙孔聖。今聞博士、沙門互屯互非諍言,皆道寓言虛誕。古人無邪心,以有記如有佛,教賢記無一言虛。故古仁互信,今人反互毀。設雖振舌,舌觸齒唇,流血、垂濃,如何遮天興。知不可遮理,曷捨仁心,而為惡意。拋君言美,成賊口醜。是我己病偏執惱也。君子所慙果,道所禁。天皇知此理兮。覺私天處是也。迷而推之非也。好惡是私,隨理是天。私不勝天。知其不勝,而尚用私,是斯愚情,非知賢性。雖然如是,欲試天興,左右任情。欲廢者廢之,然一朝遲興。欲立者立之,然一朝速興。一朝遲速,為天須臾。王是一朝,天是遍。地王是一界,王惡勝天時,天惡傷且時。」右三法興廢,元至深,至玄論也。
八年、九年
,國無異事。
十年,春閏二月
,蝦夷數千蜂起,寇於邊境。暮,其魁帥綾糟,於廳而定刑誅。時綾糟等,懼然恐畏,乃下
廿瀨
(
泊瀨
)
中流,詣三諸岳廣前,盟誓天神地祇:「自今已後,子子孫孫,敢不奉寇。」
十一年,冬十月
,新羅王而為畏,遣安刀奈末、失消奈末進調。進調不納,以還之矣。
十二年,秋七月
丁酉朔
(
一
)
,詔諸王及群臣等,議興任那。皇子廄戶雖今年少,既有神智,而有聖德,人不制之。故天皇別問之。皇子密奏聞曰:「臣少幼不敏,如何知此重。雖然,不可默。度大事者,不如先求賢才良智。應召百濟達率日羅。亦使賢良,不若伏理隨言信用。應來日羅。雖然如是,等閑,不用其術。則費佗國大寶。」天皇然之敕曰:「朕聞。火葦北國,國造阿利斯登子達率日羅者,賢而智勇具。故朕欲召之,與其人相計」乃遣
木齋
(
紀
)
國造押勝、
黃蕨
(
吉備
)
海部直羽嶋於百濟,而喚日羅矣。
冬十月
,押勝等,至自百濟復命:「百濟國主,奉惜日羅,不肯聽上。」
是歲
,復遣
黃蕨
(
吉備
)
海部直羽嶋臣,重召日羅。時威德王怖畏天朝,不敢違敕。即遣日羅,并使恩率、德爾、余怒、參官、哥奴知,謝不速進由。爰日羅來到著
黃蕨
(
吉備
)
兒島,朝遣大伴糠手子連,而慰勞焉。日羅進廳,朝廷重愛,敕結構營館于畔戶桑市,而使住日羅。
是年
,新羅進調,船數、貢物益常。所以,傳聞:「朝廷頻召百濟日羅,為亡新羅。」生恐怖也。復遣大伴糠手子連、阿倍目臣、物部贄子連,而問國政事及建任那度於日羅也矣。日羅對言:「天皇所以治天下政,伏西國賊,要為護養黎民窮良。何唯將興兵以謀計,責擊失滅蕃國乎?若欲要議,仕奉朝列,令大臣、大連,及國造、伴造,下及百姓,悉皆饒富,其無所乏。輕財重賢,大恩小罰。如此三年,足食滿澤,足兵調權。以義進士,以悅使民。不恐猛勢,不憚水火。烯望恩死,同志共實。然後,多造船舶善巧,美津列置,使客人見之,令見人恐懼。爾以能足智勇,良使使於百濟,禮募國王。若不來者,徵其王子太佐大官,以禮留住,以歡令朝,自然俾其心,生欽伏。尊朝而後,以良使,嚴召高麗王。若王子大司,以天德道威,得令不背辭,後以正問罪,必以誠請赦。時以理恩,赦之。以智恩,令朝之。而後下命建興任那。百濟、高麗,同志迫理。而伏朝者,後以良將,使於新羅,命興任那。若新羅即伏命,興任那官家者,便遣良家義將,而堅持任那國,不令立彼國先王,續王國。任有義將,守治國事。亦不俾久住要。三年代蕃不遣妻子,不婬國婦,而后應問新羅逆罪。請乞赦者,以義理免,然後暮王。或夾太子,三國蕃代。一王在國,二王在朝。若不來者,天皇即怒,數萬大兵一時,發船合兩國兵皆發。即擊百請千服,更無赦之,滅新羅種。新羅分五,以其二分,立為官家,給於百濟,報聖明王至誠忠功。以其一分,給高麗王,永久不改。如此義治者,三韓永遠伏。」又密奏曰:「漢韓人者,異於日本,深色厚愛。而應將來女人小子。若然,美館令其住居。若愛日本良女子者,隨意給之。於此生子,番代還時,不還妻子,使日本國為彼等家。後立太子時,以此生諸子之中,不立異國所生子者,永為朝奴,而不背命。」於是恩率、參官,以緣聞日羅言,而臨罷國,時竊語德爾等,能訓計略言:「計吾過
築石
(
筑紫
)
許,汝等偷殺日羅。然者,白王當賜高爵。身及妻子,垂榮於後。」德爾、余奴皆聽許焉。於是,日羅自桑市館,還
浪華
(
難波
)
館。時德爾等頻伺其閒,臨欲殺時。日羅身光,有如火焰。由是,德爾等恐,而能不殺。一日候見,眠中失光,即殺日羅。時守館人,聞之驚至,而見此狀,疑思新羅使人殺之。於是,日羅更蘇生曰:「此斯我駈使奴所為,非新羅也。亦是命也。我神當殺恩率、參官。」言畢而死。敕令:「收縛德爾、余奴,推問其事。」伏罪言曰:「恩率、參官密命僕等,方殺日羅。僕等其官,為人之下,不敢違上。」由是下獄。遣使於葦北,召日羅眷屬,賜德爾等,任情決罪。葦北君等,受之皆殺。移葬日羅於葦北矣。日羅現雲中,自袖發大風。恩率之船,破風沒海。參官船者,不知其方。日本賜船,無恙而歸。是因果必報,其事例也。
十三年,春二月
癸巳朔庚子
(
八
)
,詔,以
浪華
(
難波
)
吉士木蓮華首等,使於新羅國,令見其國狀。
秋九月
,百濟進調,增常數。并獻彌勒石像一軀。詔以石像,給於蘇我大臣馬子。大臣給之,乃與鞍部村主司馬達,及池邊日田,同心敬信。高麗惠便及善信尼、禪藏、惠善三尼供之。經營佛殿於宅東方,安置供養彌勒石像。司馬達等,頻信佛法,得佛舍利於齋食上。色紫有光,時發神便,一切不議。以佛舍例,獻於大臣。大臣尚疑,試以舍利,置鐵質中,振鐵鎚打。其質與鎚,悉被摧破,而舍利者,不可摧毀。又投於水,隨心任願,浮沉於水,放光住空。由是,大臣、池邊日田、司馬達等,豎身毛恐,厚信佛法,修行不懈。自茲,佛法初作於國。
十四年,二月
戊子朔壬寅
(
十五
)
,蘇我大臣馬子宿禰而始起塔于大野丘北,以司馬達所獲舍利,藏塔柱頭。物部連公、勝海大夫聞之嫉憎,常語黨曰:「愚哉!大臣我神明外,信異國神。惡哉!馬子以異國法,污我國法。」悉命於黨,令遮信佛。是時,國行疫疾,民人死者尤眾。
甲寅
(
廿七
)
,八幡大神託巫,告天皇曰:「這瑞朗中國者,是吾有之國也,天皇勿思我有。故有大事,則必問吾。吾每事,驗答。致新初難知,行過祿大賞,罰大臣、大連,皆問於吾。若思身有,不問妄行,必當有悔,不見壁外,不知明日。其智其癡,咸凡人也。此庶凡夫者,假使識萬史,悉記海外文,皆誤僻無量。如向真澄見,吾久見世間,夫其世間,是非雖神。小神不知,況學識間凡人,學識凡夫度理,慮斷。十之一二,有其然者。佗者皆差,勿賴人慮。吾國之法,是齋元也。異佗國人法。以是,莫專人。」
此月
,高麗遣使調貢,並貢西極書,添表請讀之。天皇為難,而怒其試,欲殺使者。于時,群臣皆同敕命。廄戶王子,獨進奏曰:「彼國佞者,內通新羅,外寄忠進,頻欺吾國。天皇唯怒,而殺使者,似無國才,亦無深慮。少兒雖不敏,聊知彼國字,試譯應彼望。」天皇大悅,詔王子曰:「乃神奇不今始。乃讀之,擊彼謾。」王子奉詔,以二旬,譯六卷經。所謂般若心經、四恩經、五善經、三諦經、得心經、尸伽羅越六方禮經,是此五卷也。即至其譯成,於梵本副譯本,而賜使者返之,使者達卒槃芝,大驚大恐怖去。
三月
丁巳朔
(
一
)
,物部守屋大連、中臣勝海大夫急謂俱計奏曰:「何不肯用臣等先言?自先天皇,及於陛下,疫疾流行,國民可絕!豈為非由蘇我臣等興行佛法,神明怒為,其所為乎。」詔曰:「灼然。宜斷佛法。」蘇我大臣馬子宿禰亦答奏曰:「御考天皇御宇,許用物部尾興中臣鎌真不知天心,僻誤奏言:『燒佛燃塔。』即日天火,燒亡大殿,益行疫氣。其次年夏,天賜靈材。神教造佛,即止疫氣,天下太平。其後,天皇不信佛法,背於天心,差於神慮。今亦行疫,仰願,天皇信要忠臣聖明王言:『弘通佛法,冶國災害,能平天下,勿招災禍。』」於是,天皇元不信受其佛法,故依大連言,不依大臣。
壬戌
(
六
)
,物部守屋連公,自詣於寺,踞坐胡床,放言:「命僕,斫倒其塔,縱火燔之。」并燒佛像與其佛殿。彌勒石像於火中,坐安然不燒,亦以鐵鎚頻打,欲破其像。鎚下不損毛末。大連甚惡其不曾破,而取令棄
浪華
(
難波
)
堀江。
是日
,無雲大雨降下。大風震動,忽發大火,悉燒大殿。是讎至道者,其讎還誅己,以依怙至道,其事之例也。
甲戌
(
十八
)
,天皇、守屋大連,率患乎瘡。亦於是時,發瘡死者,充盈於國。其患瘡者,皆言如被燒、如被打、如被摧、如被剝,啼泣而死。老少皆純竊相謂曰:「是燒佛像、經卷之罪。」此故,諸國悉信佛德,皆恐佛威。天皇兼慮建興任那,以坂田耳子王,以差之為使將。依患瘡,故更不果遣依焉。乃召
橘豐日尊
(
用明
)
詔曰:「不可違背考天皇敕,可勤修乎任那之政。」
秋八月
乙酉朔己亥
(
十五
)
,天皇病彌,崩于大殿。爰起殯宮,於廣瀨國。大三輪君逆奉從於殯庭。穴穗部皇子密欲取天下,發憤見稱曰:「何事死王廷,而弗事生王?」
天皇性敏,而達政道,更無自欲。由是,臣庶皆無所恨。治十四年,萬民豐饒。 天皇所生,八男八女。
押坂彥人大兄皇子。
逆登皇女。
㝹道磯津貝皇子。
浪花皇女。
春日皇子。
桑田皇子。
大派皇子。
大娘皇女。
糠手姬皇女。
菟道貝蛸皇女。
竹田皇子。
小墾田皇女。
鸕鶿守皇女。
尾張皇子。
田眼皇女。
櫻井弓張皇女。
用明天皇
用明天皇者,諱橘豐日尊,謚用明天皇。
天國排開廣庭
(
欽明
)
天皇第四子也。母曰堅鹽媛命也。
天皇信佛法,通於儒宗矣,尊宗源齋元。
十四年,秋八月
,
太珠敷
(
敏達
)
天皇崩。
九月
甲寅朔戊午
(
五
)
,即天皇位。都於磐余池邊,謂池邊雙槻宮。
物部弓削守屋連公為大連也,蘇我大臣馬子宿禰大臣如故。
元年大歲丙午,春正月
壬子朔
(
一
)
,以穴穗部間人皇女,立為皇后。生四皇子。
其一,廄戶皇子。更名豐耳尊,亦名法主皇子,又名上宮王。群臣尊其德,奉字曰聖德大王皇太子。後尚尊其德,謚真至聖皇。初居上宮,後移斑鳩。於
豐御食炊屋姬
(
推古
)
帝御宇之世,位居東宮,摠攝萬機,行天皇事。
二,來目皇子。
三,殖栗皇子。
四,茨田皇子。
立,蘇我大臣稻目宿禰女石寸名媛為嬪。
誕生,田目皇子。
葛城直磐村女廣子姬命,誕生一男一女。
男,真子皇子。當麻公等祖也。
女曰,酢香手姬皇女。齋宮,歷次三代朝,奉天照大神。
丙寅
(
十五
)
,詔選儲君。中彥人皇子任,乃立為皇太子。
渟中
(
敏達
)
天皇長子。
夏五月
,
豐御食炊屋姬
(
推古
)
尊皇后哭,在于殯宮。穴穗部皇子,密欲奸皇后,自強入於殯宮。于時,先帝寵臣三輪君逆,乃喚兵衛,重鎖宮門,知厥奸邪心,而拒之不入。穴穗部王問曰:「何人在茲?」衛門兵衛乃答曰:「三輪君逆在。」七自呼,命開門。三輪君逆向言:「夜已深更。皇后在裏,豫命至夜,勿入人矣。若欲拜殯宮,明日隨禮來。」遂不聽入。於是,皇子甚怒躍荒,而謂於蘇我馬子大臣曰:「三輪君無禮。雖七呼,不入。故欲殺逆。」大臣答曰:「逆是有禮,然忠臣也。拒夜男王入于女宮,是守禮耳。堅守先恩,棄身後底,不諂今上,偏事先皇,是守義而已。以孰罪殺之?加之,殺君卿,是天皇之命,已當今在。君皇子也,何以非天皇命,自欲殺君卿乎?」大臣不聽,皇子尚瞋,而謂物部守屋大連。大連善皇子,故信皇子言,同相謀,率兵,即圍磐余池邊逆家。逆君知之,忍走深隱於三諸岳。是日夜半,潛自山出,而隱後宮。逆君同姓白堤與橫山,言逆君所居。時穴穗部皇子即遣守屋大連,遂殺三輪君。馬子大臣惻然,歎曰:「雖天皇,安殺忠臣,則背天法,速受禍。況為皇子也,輒殺忠臣。天下之亂,夫不久矣!」大連聞之而答曰:「汝小臣所不識也!」先是,守屋大連常嫌天皇儉約實靜不同宴逸,欲立穴穗部王,奪位使王天下,時潛權之也。故稱誅逆君,而試其樣。馬子大臣察之歡之。穴穗部王大臣妹子,守屋大連又是妻兄,故轉深憂。
是月
,上宮皇子敬拜天皇,奏曰:「吾國通才敏國也,當通海外萬國理,而格致天覆物事。雖然如是,未知秦字有吾訓義,唯徒用佗音,字用如吾字,故未悟文極。上世唯有㝹道王,雖獨知訓理,不續史家,粗傳知為家,祕不教翼。以吾訓,附焉秦字。而以秦字,納為我字,用之行世。國俗通異極,明天覆物事,學弘才荒,依怙吾國。」天皇好之,乃敕聽之。從是日,擇秦字,以有我國訓義一萬三千字用之,以我字附我訓於傍與之,教之。自是,國人得讀漢文。於漢經為倭訓,以漢文為倭文,是此緣也而已。
秋八月
,天皇命上宮皇子檢校儒釋經,分弘束。立學從禮記,出大學及中庸,別為部,通孝經、大學、中庸者為束,為儒宗大意。以通論語及孟子者,為全束矣。貴賤同以敏者,先皆入於束學,使會宗大意,入門者不迷,而應才入弘。遂通禮記、詩經、書經、春秋、易經,是為弘學,令精宗意。而通老子及諸史者,為全弘學,令達添地所有事理,無有疑滯,是為儒學。通四恩經、五善經、三諦經之三經者,是為前總束乏學,是改惡行善宗,圓備真俗中教。通四十二章經、尸迦羅越禮經、得心經之三經者,是為前別束之學,是經真俗中古佛大道宗。已上總別學,是佛法大意。得總束學者,受五戒,入眾得別束學者,受沙彌戒,成釋氏徒。釋學之諸徒,不妄學宗教,先學束學經,以自學他學,而入宗學,名為別弘學。廣入大藏,是總弘學為之釋學。守屋大連聞之,大怒甚慍嫉妬。是於吾朝,弘儒釋學,其事元也。
是月
,上宮皇子奏天皇:「始文學。率博士覺哿,出日門之陳,勸卿論八經。」中臣連勝海聞此由,即之語物部大連。于時,大連大怒取杖,至日門立,赤目高聲,號呼道曰:「吾神道者,其理幽微。周公、孔子,未曾知之。汝凡覺哿,非所知之。皇子雖明敏,束髮瓠額童,知何深理乎。不知故為不足,加異文、行新事。群卿迷焉,吟異國文。自今已後,更用不可。」覺哿血泣,而訴皇子。使答之曰:「寡人弘之,尤有所由。大連不知由,然所言者也。其又大連言,非無所由,乃勿憂絕,當厥時至。」
二年,夏四月
乙巳朔丙午
(
二
)
,御乎新嘗,磐余河上。是日,天皇得病不豫,還入於宮,群臣侍焉。天皇詔群臣曰:「朕思欲歸三寶。卿等議之。」群臣入朝,而謹相議。物部守屋大連與中臣勝海連,違詔議曰:「何背國神,敬佗神也?未分明其由來,不識若斯事矣!」時蘇我馬子宿禰大臣曰:「今此詔者,非寶祚事,唯為後魂無上菩提。可隨詔奉助。誰生異計矣?」于時,彥人太子前引豐國法師,而入於內裏。天皇禮法師,聞無上大覺道,即解生死之念,入於無垢妙淨,乍離人間妄想,安靜快取滅度。是時,物部守屋大連邪睨法師,大恚退出。
丁未
(
三
)
,穴穗部王謂賴守屋大連,欲王天下。大連元來好穴穗部皇子,而嫌彥人太子。依天皇御惱重,以此時謀之。群臣知陰謀,悉背於大連。爰押坂部史毛屎,急來忍至,語大連曰:「今群臣等圖卿,復將急急斷路。」大連聞之,即退
吾戶
(
阿都
)
,集聚人眾。中臣勝海連又於家集眾,隨助乎大連。遂作皇太子彥人皇子像、竹田皇子像,弓射鋒突厭。俄而迴意,知事難濟,而歸附彥人太子水派宮。舍人迹見赤檮,伺中臣勝海連自彥人皇子所退罷,行徑拔刀而殺勝海。時大連在
吾戶
(
阿都
)
家,乃使八坂大市連,及小坂湊部連,謂馬子大臣曰:「予聞群臣謀我,由是,我今退焉。」馬子宿禰大臣使土師八嶋連於大伴連
平領
(
毘羅夫
)
所在廣瀨別業,具述大連語。由是,
平領
(
毘羅夫
)
連執弓箭、皮楯,就槻曲家,不離晝夜,守護大臣。
癸丑
(
九
)
,天皇瘡轉盛也。將欲終時,鞍部
手為名
(
多須奈
)
,乃進而奏曰:「臣奉為天皇,出家修聖道。所以者何,天皇大恩,不拋身者,無有思足。又造丈六佛像,並作梵聖伽藍。何所由,不棄寶者。不得心滿。」天皇聞,悲慟曰:「朕由汝思實限。」已而,造南淵坂田寺堂殿丈六佛像、左右菩薩。
是日
,天皇崩于大殿。
天皇性和明,無毫端邪僻,無我偏我屈,明厥理,移厥勝,故無對諍立己。治天二年,國家感慈。
七月
甲戌朔甲午
(
廿一
)
,葬天皇于磐余池陵。 天皇所生,六男一女。
田目皇子。
真子皇子。
酢香手姬皇女。
豐聰耳尊太子。
來目皇子。
殖栗皇子。
茨田皇子。
先代舊事本紀 卷第卅一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