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 黃泉本紀
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第四 黃泉本紀
黃泉本紀
天神第七代 去來諾神、去來冉神餘事
黃泉消息
生死消息
三身之神 理躬 氣躬 精躬
中神 中常法天內之神
過神 過道法天外之神
污穢次第
祓除次第
住吉大神
鹿香大砷
齋元天約
右一卷,靈宗神道也。
去來諾尊
去來冉尊
去來冉尊已崩,自爾有穢忌氣,底地高天,悉不清潔,難安同殿。諸神議之,欲污氣休,刈上玉藻,為葺草葺之,造異宮木齋是謂殯宮也。廣藻不上屋,其緣之始也。是安死人,別造殯宮,其儀元也。
其氣不息兮污,其色不醜兮忌,依其界既變也。是忌死人,其法元也。
諸神忌之而不衛殿,從底根國,召守尸神,名云冥爪神,使此神守之。是守塚神使此神守之。
于時,去來諾尊已別丟來冉尊,深歎不審慮焉。於神身有三躬,理躬、氣躬、精躬。其謂理躬者,久方元有之緣,生極易定是,神於理總靈也,心此理之性也,氣為此理身也,境為此理處也。心不言五者,未分現施也,氣攝納亦然。神居元不別,境入乎虛蜜,唯理印法現。故押之取狀,其未天興先。在常世國,神皆是理躬也。故,無欲無迷,故無壽終期,始天祖躬是,自不欲見。神不能見,天生而後又生神者,以此理躬來於天中。以天精氣,為神躬生。其以理躬,為厥神魂。其以氣境,為厥神身。是道氣躬,七代天祖是。天終,則身終。以其理躬,入父母氣。以其氣,為身,依精生產神,謂諸精躬。故先天終,吾生神等是。氣躬、精躬者身終,則成理躬。有咎歸黃泉國,無咎還常世國。是神有三躬,其理之元也。
常世國、黃泉國,非異國,首尾別。首常世,尾黃泉,唯其善惡別耳。善惡業,元一心依,於依而生諸業別。故其國一首尾淨穢大異而已。是依常業別厥歸處,其法元也。
今吾思之吾妹美神,何為早終,更有咎與。去來冉尊者,天中天靈氣,為神身靈身,常世國聖心,為神魂聖魂也。是天神心氣也,靈氣氣精者聖,心心精者,精氣難壞精,心難亂,吾美妹尊身色精者,烜著塵命身氣燃。火火氣精者,雖精中精,則披亂之,又被燔焉。是雖神德,又中神德,則難得勝其理元也。
今為昔理躬兮,往於黃泉國,以成黃泉皇神也。復吾思之者,理躬無咎也。何往惡處哉。案,斷其咎者,引氣躬咎也。又依歸元理,陰陽者發於天,降生,老於地,死而歸於黃泉耳。昔天地人常理然也。今天地可然,夫何歸黃泉。陰陽本主乎黃泉,而易化昇於天也。故其歸於本而已。生於黃泉者,是天地氣也。從降生者,是人氣也。人之氣躬借天地氣,故引氣歸。是人歸法依業與理,其法元也。
人之理躬者,天祖之理躬流為分為也。於是有昔流,又有今流也。故無限積而依善惡,往還、留住、變化、他行。三國路分而,為六衢,黃泉國、常世國、高天國、方外國、地人國、海童國、人物身、鬼神身、天聖身、有無身。故有多國、多身、無限法、無限理。是神人物生元死歸,其法元也。
迄是,吾知之,厥微吾不知,況於吾下神,依其不知國國荒,神不順天祖大命。今差於宗源理,當破齋元之道。是身苦基,國災之始,天祖憂也。彼下荒神,又有知之。於身有魂,魂亦有身,死而身廢,則魂身現。而亦逍遙,是謂鬼魂。鬼魂亦死,則成聻魂。身又有之,理躬不愚也。雖迄是知之,無知其他,迷之作咎。是迷於極極,神人並作咎,其理之元也。
畢竟道此事,三重三位耳。其三重者,夫神常聖,以理為心,以心為身,是故諸神以方云心。夫心常靈,以神為心,以氣為身,是故諸鬼以識云心。夫氣常智,以心為心,以境為身,是故諸人以膺為心。其三位者,理躬五鎮,氣躬五鎮,精躬五鎮,細中麤耳,惑本悟本善惡根也。是身心有重,重間發迷悟,其法之元也。
去來諾尊又迴心焉。心最為咎歟,久方之緣理,乃依降成性,為神心禮。亦厥極理,依降生性,為神心智。其易理也,而又依降神心義也。其定理降為神心信,其久方生理,是神心仁也,心皆如善也。何故荒神惡,其理託為間,或訐過餘,或託不足,迷有妄意強情而已。是性會過未失位,故生妄而為其不善,其斷之元也。
亦又察度之理,還為罪歟。理天元物,基更無穢。其緣則於精,其生則於魂,其極則之神,其易則于魄,其定則于靈,皆天物公物,而無已無私。其於無哉,奈咎也。眾物合成,而為有。其有者為之,天地理總之,鬼神理總之,人倫理總之,萬物理總之,千法無非理,百事無非理。其理有太微,太者方可見,尚凡人迷之。微者不可見,雖鬼神迷之。是物本無罪,末成多作罪。是以,君子糾本治末,其斷元也。
復探斷焉,神為咎與。神御智無誤,魂御仁無罪,魄駕義無咎,靈入信無妄,精託禮無邪。不善有何處,只五鎮非一。以分紛紛,其閒生晦,是其根耳。是一分成數,其所分有事。此故,君子恐所分初,其斷元也。
又公案之,唯非二者,氣易為閒。生無限數,清濁亨塞,荒靜雅。邪為其中惡,而生不善、痾意、偏情、蹇氣者少。是神人性元善,依氣動作不善。故古來工夫,其法之元也。
又胸顧之,氣久方物。極理託合,為熱氣兮,為夏為火。緣理託合,為寒氣兮,為冬為水。易理託合,為燥氣兮,為秋為金。定理託合,為濕氣兮,為土為用。生理託合,為風氣兮,為春為木。云,何為惡氣?形境者,納取態者所為而已。是境納欲作惡人黨,其法元也。
又識量之,境久方物,神耳合極理,神目合生理,神鼻一易理,神口一定理,神陰是緣理。何猥為惡哉?有境根識者,住還心藏者,而藏為能也。是境私欲入境習,惡作罪作,其法元也。
畢竟思之,唯非心毒、氣獨、境獨,又屬等為。悉合為事,其間有數,數間有冥,其冥所為。是氣之動為善不善,其理元也。
依冥發迷,此冥之極。雖神不識知之道智識,昔有獨獨爾。是不久而去行,不知其行方矣。吾聞其智識,吞虛而飽虛,轉之轉之兮,以胎之胎之。汝留於中極,養之養之兮,善而治天地。吾逝於過極,明之明之兮,盡而出天地,如是語我聞。是聞靈過之極,止於靈中之極,夫其法之元也。
荒神不知極極,故迷於冥之極而,永久荒而已。是雖神鬼,依所不知而,其為迷之厥理之元也。
如是慮之,議黃泉原,黃泉案道。是欲成物,則先慮之,其元也。
去來諾尊欲見已崩去來冉尊,追往黃泉。則到殯斂處,將守殯斂神,為黃泉導人。果到黃泉國,見去來冉尊,而鳴殿開戶出向,猶平生出迎共語之。是世人弔死,其法之元也。
去來諾尊謂曰:「悲汝,故幽遠來。愛我馴妻妹尊與吾,俱所作國,未作竟,故可還。」去來冉尊對曰:「悔哉!吾夫君尊,何詣來之晚也?吾巳饗泉竈也。雖然,吾當寢息。愛我馴夫兄尊入來坐之事,具與黃泉神相論。請扶勿視吾也。」如此日畢兮,還入其殿內。其間甚久,難忍待矣。去來諾尊不聽所請。于時闇也,刺左御髻湯津爪櫛,牽折其雄柱,用為秉炬,舉一片火,見其殿內。世忌一燭,其事緣也。是人無忍力,則終有其憂,其法之元也。
去來冉尊御姿醜異,其上有八形雷。居於頭者大雷,居於胸者火雷,居於腹者水雷,居於陰者列雷,居於左手石雷,居於右手土雷,居於左足鳴雷,居於右足伏雷。是人差於法,則得黃泉責,其理之元也。
去來諾尊大恐言曰:「吾如不意矣,到於不須也凶目污穢國哉!」乃急走迴歸矣。是世生人怖其死人,其理元也。
去來冉尊恨曰:「失約令吾恥辱。汝已見我躬,我復見汝情。」去來諾尊慙,將出返,不直點歸盟曰:「族離。」時去來冉尊遣泉畏醜女,追而留之也。去來諾尊因投黑鬘,此即化成蒲萄。醜女見而採噉。是退邪鬼,以饗供食,其法元也。
去來冉尊使八雷神尋追逼之。爾拔所佩十握劒兮,為稜威呪振,振之逃走也。雷神恐佈退。是防惡鬼振其呪劒,其法元也。
復令千五百黃泉軍追之。時去來諾尊向黃津小河,口含水,擊齒,呪吐,而吐之,即化成巨河。泉津軍蹡之。是避魑魅魍魎,含水擊齒吐之,呪之其法元也。
復黃泉火醜女續追而奉追之。于爰,去來諾尊逋到黃泉平坂,則立隱桃樹,採桃子三箇待,擊火醜女。黃泉惡皆哲悉還去。是用桃技避鬼病毒,其法元也。
去來諾尊敕桃樹曰:「汝甚有靈,能助吾哉。故與功唬。吾呼此名而永賞汝功。」賜其名而曰,稜威神富命。是以樹為神,而賞之齋之,其法元也。
去來冉尊親自最後追來,而追即,至泉津平坂。去來諾尊投其杖曰:「自是莫過。」黃津中絕不交。復於泉津平坂,以千百引磐石寒其路。其石置中相對立兮,遂建絕妻誓而閉其關戶。是為死魂不交生人,其法元也。
去來冉尊曰:「愛世吾夫神,言如此者,吾當縊殺汝所治國民,日將千頭矣。」去來諾尊報:「愛也吾妹神,日殺千頭者,吾當日產生千五百頭矣。日殺萬頭者,吾當日產生萬五千頭矣。」是日死者少,其生者數多,其理之元也。 去來諾尊曰:「汝自此莫過。」則生三神也。
所投御杖,成神,謂莫來戶神也。
後投桃子,成神,謂幽道敷神也。
復塞黃泉道,石謂良道反神也。是萬物皆有靈,齋為神則成神,其蹶法之元也。
去來冉尊,御名黃泉路知大神。黃泉荒神等,皆成此神屬,知魂魄是非。是黃泉路有神議死逝人罪功,其厥理之元也。
去來冉尊御尸,奉葬於木幾國熊野之有馬村。諸神等忌死氣,身懸白木綿而,隔怖心氣。死神追生神,故賜眾多寶饗食,慰乎其神荒意。是行葬禮,其法元也。
去來諾尊親見泉國,此既不祥也。還追悔之曰:「吾元心之性,常清常善矣。元身之氣,又清善矣。隨事物因緣,而到不須也凶目污穢處。今身氣轉濁,又心之情共污穢也。宜滌去兮,濯除乎。身濁穢之氣,祓除心污惡之情。」如斯思議,又思議曰:「」我見黃泉醜,已契殺產事。由工夫天地理,倚物于天地數,兆知末代之政。肇正,殘五其十有五了巧成其五十五,其孌度數又十有五,是相生人產數。倫道順迴吉數,鼻正直九其四十五,尾匠令九其四十五變成,九度是相剋人殺數,獨道逆迴凶數。倫大過餘五,獨不足闕五。唯生則溢,唯剋則絕,唯倫則餘,唯獨則亡。餘闕合保,以人數能生剋相巡,而得中宜。天有生剋善,人有倫獨宜。是天理也,乃神道也。吾依倫在,丹妹尊者可依獨也。祓解是處神,依是處。是唯生而無剋,則天地為溢破。又唯剋而無生,則天地無所依。國唯倫無獨,人多,衣轂少俱寒,俱肌亡。唯獨無倫也,生民無所生。天有生剋善矣。人有倫獨善矣。其正中宜,是神道也,其法元也。
而向於日向國橋之小戶檍原而,祓除焉。遂將盪滌身之所污。時所成神有十柱神,皆荒神也。
投棄御杖,成神名,衝立船戶神。
投棄御帶,成神名,道長乳齒神。
投棄御裳,成神名,時興石足神。
投棄御衣,成神名,上浦得石神。
投棄御褌,成神名,道行安躬神。
投棄御冠,成神名,飽增得石神。
投棄左御手纏,成神名,奧底神。
投棄右御手纏,成神名,鳥津神。
投棄左履,成神名,澳津槳別神。
投棄右履,成神名,涯津舟別神。是人觸於惡,則成惡氣,其法元也。 時天尊詔曰:「今吾然祓禊而歸皇天元淨真性,應以諸污流水位。上瀨者瀨速,下瀨者瀨弱,不能於天則。當依善能處,而於中瀨隨盪滌也。」如此宣已,初行祓則。是人為事,能辟大過不及妄,僻必上中正,其法元也。
行赦除之時,所成十柱,潛其穢惡而,所成神二柱現在,反惡神也。
名,八十禍日神。
次云,大禍日神。 復直其禍時,所成神二柱,皆為善神也。
名,押直日神。
次,大直日神。 跋除穢惡,已吹生神,主柱皆生吉神矣。
初入水吹生,名,神直日命
次出水吹生,名天直日命。此二柱神者,主改惡行善,護國守祚神。同坐日向國一宮園野社奧祠、表祠矣。 復入吹生,名磐土命。
次出吹生,名底土命。
復入吹生,神綾氣吹戶命。
次出吹生,神氣吹戶主命。
去來諾尊詔:「吾祓除為德,惡去善來,凶盡吉生。」云:「何不生國寶靈神?」
復洗濯於海底,因以生二大神。
號,底津少童命。
次,底箇男命神。 復漕濯於潮中,因以生二大神。
號,中津少童命。
次,中箇男命神。 復浮濯於潮上,因以生二大神。
號,表津少童命。
次,表箇男命神。 凡有六神,御兄大神。
底津少童命。
中津少童命。
表津少童命。此三神者,吾泥連等齋祠,築石、鹿香神也。
這三柱神,一住底宮,守國之本。一住中宮,出海諸寶。一住表宮,命諸龍等,風雨隨時。是八極寶續世命神。 底箇男命。
中箇男命。
表箇男命。
這三柱神,同處、同體,住齋元國,守寶祚。神治風塵,神質風俗,神放出此神盛,則寶祚盛。又此神衰隨,寶祚衰世盛衰狀,唯在此神。此三神者,津守連等齋祠住吉三所前神,並坐長門國一宮住吉社。 去來諾尊滌御身時,所生君神,三柱珍兒。
洗左目時,所成神名,天照大神。坐五湍國神御乳山五十鈴宮。
洗右目時,所成神名,月夜見尊。坐谿羽國夜寒魚井豐食神宮。
洗御鼻時,所成神名,速荒雄尊。坐出雲國熊野杵築大神大社。 昔古生誕神分魂現神也,降乎地國,鎮坐大神。此三柱神,天地君神。是謂,再現日月雄神,宗源總周天,齋元別鎮坐,特總別功,其理元也。
天尊祓解,生大功神。是祓除法大成功利,其事元也。 天尊為法禪,付三雄神曰:「我有大經。天有極辰,又有斗辰,有五曜兩光,有周天分度。地有水洗、火燒、木成、金斷、土養,中有春溫、夏熱、秋冷、冬寒,年狀,此理悉勤。天有極辰軸,有斗辰周標,有月偶星散,有日元日歸。地有照光熱而不燒,又有玉火燒而不再,亦有光水挺而不溢,亦有泉水溢而不昇。中有東風發雨,又有西風晴雲,又有夏來鳥鳴,又有冬來葉落,謠之成歌,鼓之成琴。先天所有,今天所成,後天當爾。上智悟諸過,而速欽諸過。中智證諸今,而諄祇諸今。下智怖諸後,而遲齋諸後。導善以和,導惡以征。以汝三神,共任夫國。」是前章宗源,又後章齋元,合則靈宗也。和導是文,征導是武。仍此三神風月主也,亦大將軍也。便根元神道,其禪之元也。 去來諾尊詔告天照大神:「宜知高天原。」仍謂寄賜之。次詔月弓尊:「汝宜知水潮及夜之食國。」由謂寄賜也。次詔速荒雄尊:「汝尊宜知天下。」謂寄賜,能治之。
服狹雄尊年已長兮,又生八握髻鬘,未冶所寄天下,尚以啼泣悉恨。去來諾尊而問之曰:「汝因何故啼如此耶?」時速荒雄尊即泣止對曰:「吾欲知國根,兼見高天原,故只為泣爾。」時去來諾尊大忿怒,詔曰:「汝甚無道矣!不冶所依國,而高望天上,不可住此國。」遠適於底根,憂苦為醜栖。是不受天之授,則還遇其禁厭,夫其法之元也。
去來諾尊功最至兮,德亦大也。神功既畢,登乎天,報命時,天祖詔曰:「汝尊其功大哉、至哉。如吾命不差,生日主、月佐,及大地、大領,並大地岫國。故汝產國名齋元國,最汝產神名齋元神,特於異萬國,靈妙不度國,特於異萬王,靈妙無圖皇。若異王擊,其兵自亡,其王自沒。若其臣叛,天兵擊彼。若憍輕皇篾祚,自病夭,子孫亡,或子不誕,或產夭亡,欻其家亡。以焉為信。天祖以此一事,汝降就時,餞汝。今還命,又賞汝,不空、不空,天約在茲。其汝有天,是最下也,不足汝有。吾有最上一高尊,天能主能度,代余冶漩。故於汝尊奉名天名,謂天有首尊。」仍奉代天祖,冶乎第九重天,周乎十有八年。是依德字之,賞功任高位,及此星雖為善,以上至高大威,還為禍害,極上有悔,其理元也。 天祖詔曰:「善哉!甚哉!天有首尊能降兮,魂為太地岫豐葦原國,常降鎮坐守地岫國。」於時天尊降淡道田鹿,八百萬歲坐。後御間城入彥天皇御宇之時,感其聖賢,移淡海國田鹿宮坐。又後活目入彥天皇御宇之時,天照太神奉神請請,移五瀨國地主大神飯井大宮,故改其宮名田鹿宮。後移皇大神左太殿大宮,初齋宗宮神。自是後來,以淡道宮為天往還,以淡海宮為地往還。是賞有功,其法元也。
先代舊事本紀 卷第四 終
鬼目山藏
寶曆
十四
(
甲申
)
年,六月二十日
羽州最上郡高楯 了廣寺九世
臨全
(
知昭
)
六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