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譯本 濱松中納言物語
作者 : 傳菅原孝標女  翻譯/排版 : 浦木裕

濱松中納言物語 卷首
 散逸

濱松中納言物語 卷一
 中納言,海路、陸路,一皆平穩,遂著唐土。
 中納言參內。唐帝、大臣驚嘆其人。
 中納言與第三皇子會面,思念亡父。
 中納言與從者等思念故國,為和歌唱和。
 紅葉之賀翌日,中納言訪問河陽縣。
 中納言慕於唐后,與女房唱和和歌。
 說明唐后素性,與在住河陽縣之事。
 唐后回想生母所在之日本,懷緬之。
 唐后聞皇子訴與中納言之因緣,深感銘之。
 中納言於大將姬軍之夢告,案其女。
 中納言訪梅林,至桃源而深懷感慨。
 五姬君苦於所戀。父大臣招待中納言。
 中納言於大臣家,與五君共渡一宵。
 唐后託夢中納言再會之事,退居山陰。
 中納言偶然造訪山陰,與老翁唱和。
 中納言遇貌似唐后女子,與之結契。
 中納言赴與其女所約長里,未見人影。
 唐后懷妊,籠居蜀山。中納言探尋女子。
 中納言訪河陽縣,懷念皇子與唐后。
 皇子與中納言於長江行六月祓,作歌唱和。
 七夕,於內裏作文、管弦。唐帝亦懷念后事。
 中納言訪蜀山,與唐后唱和,含淚。
 中納言與隱居蜀山唐后之父大臣會面。
 唐后竊於蜀山出產一男,苦慮其處置。
 中納言苦不逢女子。唐后歸京宣旨。
 唐帝為餞別中納言,欲后彈琴以贈。
 中納言驚嘆伏面女子。
 中納言探山陰女子,知女王之君。
 中納言聞唐后密事,抱其子若君。
 女王之君,勸中納言晤唐后。
 唐后為若君處置所惱,夢告渡日。
 中納言與唐后會面,寄予文箱贈母。
 皇子、唐后、中納言,為惜別合奏。
 再訪五君,於大臣家行惜別之宴。

濱松中納言物語 卷二
 中納言攜若君歸國,便京。
 母君知中納言消息,安堵。中將乳母往筑紫。
 尼姬君冀望別居。中納言之母不許。
 中納言密託若君于乳母。
 中納言聞知大君剃髮、出產之事,遂自責。
 大貳欲奉女于中納言,召之。
 中納言與女共度一夜,未結契。
 中納言釋明未契女子,大貳夫妻動搖。
 中納言託文於送行唐人,惜別。
 中納言,約束上京之前,復與大貳之女相會。
 中納言再會大將,二者心情深許。
 中納言與母上對話。初抱兒姬君。
 中納言懷悔恨之思,與尼姬君闡明所思。
 大將心碎中納言與尼姬君之關係。
 中納言與尼姬君約定相晤之處,朝夕相逢。
 中納言歸國後初參內,與帝唱合和歌。
 中納言催兒姬君著袴,大將安堵。
 大將安堵中納言、尼姬君清淨之契。
 尼姬君建立佛堂,周圍亦形冷靜。
 中納言開唐后文箱,萬般感迫。
 中納言告尼姬君將訪吉野之事。
 中納言與若君相戲,乞暇於母。

濱松中納言物語 卷三
 中納言會面吉野聖人,告明用件。
 聖人語結庵其鄰之後母與妹之消息。
 聖人持文贈夢后之尼君
 中納言與尼君含淚會面,語后消息。
 中納言滯在聖庵,聖感銘於中納言。
 中納言訪尼君,懇意相談。
 中納言命近在莊園顧養尼君。歸京。
 父上野宮沒落以來,尼君至今之命運。
 尼君喜於吉野姬君之成長與夢告之實現
 吉野姬君成長,開始意識中納言
 中納言贈吉野更衣等數物
 大貳之女,被迫與衛門督結婚。哀嘆。
 中納言,伺衛門督出外,潛入其宅。
 中納言嘆己身慨恨于大貳之女。
 中納言恐衛門督歸宅,急於歸去。
 中納言召御堂尼姬君,添臥以寢。
 大貳之女草後朝之文。為母所見咎。
 中納言令尼姬君見女子之返歌。
 衛門督與大貳女之見于中納言。
 衛門督婚儀。中納言同情其北面正妻。
 中納言來室,誓言將來。尼姬君困惑之。
 御堂落成,奉為尼姬君,催法華八講。
 中納言回想唐后,戀慕更生。致書吉野。
 中納言參內,始言唐土之狀。
 中納言讚賞唐后,而不語實衷。
 中納言困惑於承香殿女宮降嫁敕意。
 中納言令苦惱之尼姬君會晤若君。
 中納言再訪吉野,因姬君之琴,回想唐后。
 尼君心掛姬君,中納言與之語明。
 中納言與姬君贈答和歌,聯想唐后。

濱松中納言物語 卷四
 中納言告中將內侍辭退女宮降嫁事。
 內侍奏上,降嫁事止。大將感淚。
 受夢拖,急行吉野。尼君託付姬君而歿。
 姬君失神。中納言令守護,思宿緣。
 中納言于姬君身畔照料,姬君甦生。
 姬君甦生而淚不止。美貌似唐后。
 埋葬尼君。中納言惱于無以告唐后。
 姬君概已恢復,而未告中納言。
 中納言召女供于吉野,以照料姬君。
 添人乳母、妹母女至。姬君困惑。
 與姬君相約來迎,中納言準備歸京。
 中納言喜于再會,惜別姬君與乳母子。
 中納言歸京,告吉野體驗于尼姬君。
 定姬君居所于乳母里,告姬君消息。
 姬君悲嘆不止,中納言至吉野迎之。
 聖人警告,云姬君廿歲以前不宜相契。
 道中,中納言語與唐后秘事予姬君。
 若君稱姬軍為母而慕之。姬君心安。
 如聖人所戒,中納言泊於姬君之所。
 大將一家移來,中納言邸正月喧華。
 兒姬君成長華美。大將以戴餅祝之。
 中納言見姬君貌美,更慕唐后,苦惱。
 式部卿宮來訪。羨中納言,談義女性。
 中納言說姬君警戒式部卿宮之心。
 式部卿宮致姬君消息。中納言返歌。
 每夜夢見唐后,天聲言其業已昇天。
 中納言悲嘆天聲,始行千日精進。
 中納言偲懷姬君、唐后,關懷尼姬君。
 式部卿宮狙姬君。姬君惱瘧。
 姬君參籠清水寺。宮窺機會。
 中納言自清水寺歸邸。宮思其良機。

濱松中納言物語 卷五
 姬君自清水寺失蹤,周圍皆感泣。
 中納言思量嫌犯,心懸姬君安否。
 見姬君之夢與幻影。疑三位中將。
 大貳女懷中納言之子。于夫外出之時相逢。
 中納言巧言以慰大貳女。
 歸途,瞥見衛門督前妻邸,深懷感慨。
 姬君行蹤杏然不知。中納言慕情切切。
 唐后托夢轉生姬君腹中。始行御修法。
 大貳女出產男子。中納言贈產衣。
 式部卿宮立為東宮,隱姬君于梅壺。
 宮知姬君純潔,疑其他人。
 姬君因念中納言而憔悴,宮苦慮何以待之。
 關白姬君預定入內,著裳。宮仍苦慮。
 姬君欲告中納言而失神。派遣使者。
 中納言心懸姬君安否。宮使來訪。
 宮語誘拐姬君之事於中納言。
 中納言告姬君與宮為異母姊妹之事。
 中納言與姬君會面,宮追之。
 以姬君衰弱,召吉野聖人祈禱。
 宮之密通令周圍困惑。姬君漸癒。
 中納言苦訴姬君,語唐后之夢。
 中納言愁訴稍弛。宮將立太子。
 中納言以宮頻訪姬君,為其後見。
 關白姬君入內東宮。吉野姬君苦境。
 姬君懷妊,中納言稱其異母姊妹而會母。
 中納言喜於姬君與母、尼姬君相親。
 中納言苦姬君為異母妹而無以相契。
 姬君出產將近,東宮、中納言御修法。
 唐人來朝,告唐后崩御與第三皇子立太子之事。



濱松中納言物語人物關係圖 (C) 小學館 新日本古典文學全集 濱松中納言物語


濱松中納言物語作中中國地名略圖 (C) 小學館 新日本古典文學全集 濱松中納言物語


濱松中納言物語 (C) 安田躬弦書入本 濱松中納言物語
濱松中納言物語梗概
  • 卷首
    • 式部卿宮,育有男君一人。男君為父溺愛,無有過之。
    • 天皇賜姓男君源氏。以其天性優美、才質出眾,遂為世所稱道。
    • 男君成長,無不順遂。父欲請內親王降嫁男君,而時過未幾,父薨,事遂寢。
    • 父亡之後,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日悲嘆而過。尋左大將常訪母所通之,中納言思之不快。
    • 母遂再醮。中納言與義父左大將不睦。
    • 中納言,戀于左大將前妻之長女大君。
    • 中納言聽聞故父宮轉生唐土為第三皇子事。雖驚,思之不審。
    • 故父宮託夢中納言,冀其來唐相會。中納言遂決意渡唐。
    • 中納言慰母悲嘆,並上院朝廷。終得帝詔,許渡唐三年。
    • 皇子式部卿宮與大君求婚。某夜,中納言與大君相契。
    • 中納言訪式部卿宮許,相饋別離之曲。
    • 人人惜之,仍出都中。中納言於難波御津乘船,航向筑紫。
    • 離朝之日,中納言以戀歌託送大君,遂出船。
    • 大君懷妊,與式部卿宮之婚儀,遂而破談。其妹中君代之出嫁,大君落飾入道。
    • 其年歲暮,尼姬君身寄母君屋敷,出產女子。
    • 年明,女子年二歲。母君、尼姬君並思渡唐中納言消息。
  • 卷一
    • 七月十日,中納言著唐國溫嶺。
    • 停泊歷陽,越華山,著函谷關。
    • 明日,使者出京至函谷關,予中納言高樓為宿舍之用。
    • 授唐帝宣旨,中納言參上內裏承願殿。
    • 唐帝、大臣,感嘆中納言漢詩、管弦之才。
    • 與第三皇子相會,及其父轉生也。雙方感慨無量。
    • 八月十餘日,中納言與從者等思念故國,為和歌唱和。
    • 十月一日,於洞庭,催紅葉賀宴。
    • 其又日,中納言至河陽縣訪三皇子。母后彈琴,姿態甚美,中納言為所惚目。
    • 唐后告之,彼昔日父大臣訪日之際,遇上野宮息女流筑紫,相與所生也。雖受唐帝寵愛,而為一后所逼,以故潛棲河陽。
    • 唐后以逢晤中納言,懷想生母所居日本。
    • 第三皇子向母后闡述己之前世為中納言生父,並轉生唐土之事。
    • 中納言夢逢大君。知之在日,而不知其為尼。
    • 新年,中納言訪梅林,至至桃源而深懷感慨。
    • 一大臣以五君苦戀,召中納言於自邸。
    • 中納言與五君共度一宵,然戀仲位深而終。
    • 中納言籠居菩提寺,得可再會唐后之夢託。
    • 唐后受陰陽師之占,自河陽往山陰退去。
    • 中納言偶然訪山陰,與神秘老翁唱和。
    • 中納言為琴聲所引,逢好女貌似唐后者,相契。
    • 中納言欲再訪晤,女子誑之,約二三日後逢于長里。
    • 三日夜,中納言往長里赴約,不見女子人影,苦悶。
    • 唐后身懷中納言之子,留皇子於河陽縣,至父大臣蜀山幽居。
    • 中納言至河陽縣訪皇子,共懷幽居蜀山之唐后。
    • 六月晦,皇子與中納言於長江行六月祓,並唱和。
    • 七月七日,於內裏承華殿,行漢詩文、管弦之宴。唐帝懷慕唐后,中納言懷慕山陰女子。
    • 中納言至蜀山訪隱居之唐后,與其父大臣會面。
    • 唐后於蜀山產一男,苦慮其處置。
    • 次年,中納言渡唐既滿三載。心懷思鄉,亦戀山陰女子,兩相苦惱。
    • 唐帝宣旨,命唐后歸京。皇后承旨,返河陽縣,與唐帝、皇子相逢。唐帝欲於餞別中納言宴上,令唐后彈琴。
    • 八月十五夜,中納言決於九月晦日歸國。催宴未央宮以餞。聞蒙面女子琴聲,中納言思懷山陰女子,墮淚。
    • 中納言遣使山陰,探女子。於長里知女王之君。
    • 女王之君告中納言女子即唐后之事,令逢若君。中納言憶夢託,再知與后之不淺因緣。
    • 女王之君見中納言頻訪若君,勸唐后逢晤。后拒之。
    • 及九月,中納言即將歸國。唐后思案君處未來,意其當為日本之守護者,託夢欲令其渡日。
    • 歸國前,中納言赴河陽縣,與唐后會面。后託文予中納言,欲贈其母。與皇子三人,行惜別合奏。
    • 中納言受一大臣、五君之邀,再訪大臣家,催惜別宴。
  • 卷二
    • 中納言攜若君,於歸途致書其母,請中將乳母至筑紫。
    • 中納言母君得家書,安堵。乳母急往筑紫。
    • 左大將之女尼姬君為中納言母君挽留。尼姬君聞中納言歸國之報,欲出屋敷,而為母君、父大將說服。
    • 中納言到筑紫。大宰大貳等盛大出迎。中納言託若君於乳母,命其隱而養之。
    • 中納言自乳母所言,知大君剃度、出產之事,有感自責。
    • 大宰大貳欲以中納言為娘婿,故召之。共度一夜,而未結契。中納言釋明大貳夫婦。
    • 中納言託文於送行唐人,催惜別宴。
    • 中納言上京之前,約與大貳之女再會。
    • 中將乳母攜若君,個與中納言分船上京,定住自里。
    • 中納言上洛途中,逢大將一族出迎,遂一同上京。
    • 中納言與母再會,與初見與大君所產之子。
    • 中納言與尼姬君會面,徹夜相談。
    • 大將心碎中納言與尼姬君之關係。而中納言與尼姬君約定相晤之處,朝夕相逢。
    • 中納言歸國後初參內,與帝唱合和歌。其歸途,罷中宮御座所,與女房唱合。
    • 晦日,兒姬君三歲,年末,中納言催著袴之儀。
    • 中納言、尼姬君雙保清淨,精進佛道,建立佛堂。
    • 中將乳母專念養育若君。中納言之母亦與若君會面。
    • 中納言讀唐后所託贈母之文,知其有同胞妹之事。
    • 中納言為尋唐后之母,將訪吉野,告尼姬君。亦罷若君之所,向母乞暇。
  • 卷三
    • 三月二十日頃,中納言訪吉野聖,渡唐后文箱。聖語后母半生,今為尼,其胞妹今居鄰堂草庵。
    • 聖持文箱,參母尼君之所。尼君昨晚,夢唐后。
    • 中納言與尼君會面泣淚,語唐后消息。
    • 中納言滯在聖人庵,與尼君懇意相談。
    • 中納言命近在莊園顧養尼君,與之相約再會。歸京。
    • 尼君語明父上野宮沒落後,至今之命運。
    • 尼君喜於吉野姬君之成長與可依者將現之夢告實現
    • 吉野姬君成長,開始意識中納言
    • 四月十餘日,於贈更衣之物間,入姬君用卷物,寄于吉野。
    • 大宰大貳正妻與其女上京。正妻棄納中納言為婿之志,許予衛門督。其女仍慕中納言,是以日夜悲嘆。
    • 中納言聞之,伺衛門督出外,夜潛其宅,與大貳之女密會。
    • 中納言召御堂尼姬君,添臥以寢。與語大貳女之事。
    • 大貳女竊與中納言文通。尼姬君見女返歌,為之悼惜。
    • 衛門督,與中納言相談與大貳女成婚之事。
    • 六月十餘日,衛門督與大貳女婚儀盛大。參見婚儀之歸途,中納言過衛門督正妻之邸,府內嘆沉。
    • 中納言知衛門督正妻境遇,深感同情。與尼姬君約束將來。尼姬君困惑之。
    • 釣殿之中,御堂落成。奉為尼姬君,催法華八講。
    • 六月,中納言以管弦宴,更慕唐后,頻頻致書于吉野。
    • 七月七日夕,中納言參內,於帝與式部卿公前,與唐土之狀,讚賞唐后。
    • 帝御降嫁承香殿女御腹中女子予中納言,然思妮姬君而困惑之。
    • 中納言令苦惱之尼姬君會晤若君。然不語真實。
    • 八月十餘日,中納言再訪吉野。語尼君相語,贈答和歌。
    • 十五夜,中納言懷緬昨年未央宮月宴之事,語明尼君。尼君堰咳。吉野姬君彈琴返歌,中納言見其狀,連想唐后。
  • 卷四
    • 中納言告白辭退中將內侍降嫁之意。內侍奏帝,降嫁事寢。
    • 十月一日頃,吉野尼君屢現夢境。中納言遂急行吉野。尼君臥病。
    • 十五日,尼君彌留,託付姬君將來予中納言,昇天紫雲之中。
    • 吉野姬君不堪失神,至夜甦生。中納言感嘆姬君貌美似唐后。
    • 尼君葬儀。中納言惱于無以告唐后。
    • 姬君漸癒。中納言照料姬君,招中將乳母妹母女至吉野。
    • 中將乳母妹母女至吉野。姬君困惑。
    • 中納言行尼君七七日法要。
    • 與姬君相約來迎,中納言準備歸京。姬君詠吉野惜別歌。
    • 中納言歸京,告吉野尼君往生事于尼姬君。
    • 中納言定姬君居所于乳母里,將於年內迎之。致書姬君。
    • 中納言至吉野迎尼姬君。聖人警告,云姬君廿歲以前不宜相契。
    • 中納言、姬君,發自吉野。道中,中納言語與唐后秘事予姬君。
    • 中納言、姬君,至都。中納言從聖人所戒,泊於姬君之所。
    • 晦日,為大將邸一部造營,式部卿宮正妻﹝尼姬君妹﹞借住中納言邸。大將殿正妻徹夜寢殿,移至東對。
    • 一日,一族集會中納言邸,迎喧華正月。
    • 兒姬君成長華美。大將以戴餅祝之。
    • 中納言為若君戴餅訪吉野,見姬君貌美,思及唐后。
    • 過三日夕,式部卿宮來訪中納言,輕羨中納言見得唐土女子,興性談義女性。
    • 其夜,中納言至姬君之所,說姬君警戒式部卿宮之心。
    • 翌朝,得式部卿宮書信。中納言悟姬君所在見知。
    • 正月十餘日頃,中納言每夜夢唐后伏臥病床。
    • 三月十六日,中納言眺月之間,天聲訴唐后昇天之狀。
    • 明朝,中納言奉為唐后,始行千日精進。吉野姬君追思其姊,沉溺悲戚。
    • 式部卿宮關心姬君,狙之。
    • 五月許,吉野姬君害瘧病。
    • 七月許,姬君久病不癒,參籠清水寺。式部卿宮垣間見之,為其美貌所迷,窺伺機會,欲盜取之。
    • 今宵廿一日,中納言以方違,自清水寺歸邸。式部卿宮伺機,畫策誘拐姬君。
  • 卷五
    • 吉野姬君自清水寺失蹤。中納言思量嫌犯,心懸姬君安否。
    • 疑三位中將誘拐姬君。
    • 大貳女懷中納言之子。于夫衛門督外出之時密晤。
    • 歸途,中納言瞥見衛門督前妻邸,深懷感慨。
    • 姬君行蹤杏然不知。中納言以所遺和歌發偲慕之情。
    • 唐后托夢中納言,告轉生姬君腹中事。始行御修法。
    • 大貳女出產男子。中納言贈產衣。
    • 七月許,式部卿宮立為東宮,隱姬君于梅壺。
    • 姬君思念中納言而憔悴,式部卿宮無所計從。
    • 關白姬君預定十月著裳,準備入內侍式部卿宮。
    • 姬君託言遣使告中納言,失神。
    • 九月許之夕,式部卿宮使,訪中納言,命其參上內裏。
    • 宮語誘拐姬君事於中納言。中納言告姬君與宮為己異母妹事。
    • 中納言與憔悴姬君會面,其夜攜回屋敷,祈禱姬君平癒。式部卿宮追之,共于枕元看顧之。
    • 中納言以姬君衰弱,召吉野聖人,始行祈禱。
    • 式部卿宮頻訪姬君,周圍困惑。姬君身體漸癒。
    • 尼野尼君一周法忌將近,中納言奔波準備。
    • 中納言語吉野姬君,告唐后之夢,贈答和歌。
    • 式部卿宮近日將立太子。
    • 中納言決意,欲為姬君其後見。
    • 式部卿宮立為東宮,任命中納言為東宮大夫。
    • 十一月十餘日頃,關白殿姬君,行著裳之儀。其夜,入內東宮。
    • 先是,自九月頃已有兆候。至是,知吉野姬君妊娠。中納言逢合姬君與其母尼姬君。中納言以稱姬君異母妹而不得相契,苦惱。
    • 吉野姬君出產將近。東宮與中納言,行御修法。
    • 明年,唐人來朝,告昨年三月十六日唐后崩御、唐帝退位、第三皇子立東宮、五君固辭入內而出家等事。






    原文底本:小學館 濱松中納言物語

[久遠之絆] [再臨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