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 將軍家臣三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佐佐木秀義 子:佐佐木定綱 定綱子:佐佐木信綱
定綱弟:佐佐木盛綱 盛綱弟:佐佐木高綱
佐佐木秀義,稱源三。
【東鑑。】
其先出自敦實親王,親王生雅信,賜源姓。雅信生參議扶義。扶義嘗為近江守,生兵庫助成賴。
【尊卑分脈。○參取佐佐木系圖。】
成賴居近江佐佐木莊,生章經。章經生經方,經方生季定,季定生秀義,稱佐佐木三郎。初秀義年十三,左衛門大尉源為義約為父子。
【印本尊卑分脈。】
保元之難,從義朝攻白河殿。
【保元物語。】
平治之亂,屬源義平,與鎌田政家等十六騎拒平重盛軍。既而義朝兵敗東奔,追兵甚迫,秀義力戰卻之。
【平治物語。】
義朝既死,秀義還鄉,不肯屬平氏,遂奪所管地,率諸子赴陸奧,將依姨夫藤原秀衡。路過相模,澀谷莊司、平重國愛其驍勇,留不遣,以女妻乙,寓澀谷二十年,生子義清。先是,源賴朝配在伊豆,秀義遣子定綱、盛綱,候問不絕。治承四年,以仁王傳檄諸國討平氏,軍破。時大庭景親還自京師,密招秀義曰:「余在京師,面相國幹臣藤原忠清。忠清披一封書語余,是長田入道所告。北條四郎、比企掃部允等,奉伊豆流人源賴朝謀反,事非細故。自高倉宮首事,我相國欲按治諸國源氏。而此書適至,不可不速白相國也。景親與君有舊,故泄所聞。聞賢郎與賴朝相周旋,宜及時改圖,勿偕禍敗。」秀義謝而歸,即遣定綱告之賴朝。賴朝因速舉事。定綱及弟經高、盛綱、高綱等,首建戰功。
【東鑑。】
壽永三年,平田家繼等起兵于伊賀、伊勢,為平氏聲援,襲大內惟義,轉入進江。秀義發甲賀郡兵,邀于大原莊,隔水互射。家繼等盡銳進攻。秀義冒陣督戰,中矢而斃,時年七十三。從兵憤惋,濟水奮戰。惟義來合,擊敵走之。
【東鑑、源平盛衰記。】
子定綱、經高、盛綱、高綱、義清。經高
自有傳
。
佐佐木定綱,稱太郎。
【印本尊卑分脈。】
客居宇都宮,往來澀谷省父。秀義命定綱往伊豆,告大庭景親語於賴朝。賴朝喜曰:「我將建義。事已聞于京師,料平氏必使目代平兼隆及大庭景親擊我。我將先彼聾擊。本欲召汝兄弟,幸而適至。宜留在此而召諸弟。」
【東鑑。○參取源平盛衰記。】
定綱請還取甲胄,與諸弟俱來。賴朝乃戒日遣之,且附書并召澀谷重國。重國不至,定綱率諸弟來赴。會秋潦道不通,後期一日。賴朝以為重國方事平氏,恐事漏洩,意頗悔之。翌日,定綱與諸弟偕至。定綱、經高乘羸馬,盛綱、高綱步從。賴朝見其艱苦,深賞忠款曰:「運汝等來,故今曉不襲敵。」即夜與經高、高綱從北條時政襲兼隆。賴朝留盛綱及加藤景廉自備。兼隆黨堤信遠驍勇,別居山木宅北。時政遣定綱、經高、高綱襲之。信遠家兵發矢禦之。定綱兄弟力戰斬信遠,還入時政陣,俱擊兼隆敗之。
【東鑑。○長門本平家物語,信遠作兼行。】
石橋軍敗,賴朝奔竄箱根山,謝遣將士。定綱、盛綱、高綱匿重國家。
【東鑑、源平盛衰記。】
賴朝擊佐竹秀義,定綱從攻金砂城,累功為左衛門少尉,補佐佐木莊地頭。
【東鑑。】
建久初,為近江守護。先是,佐佐木莊租入充延曆寺千僧供料,遭水滂多逋負,僧徒遣日吉社宮仕,奉神鏡入定綱宅,誅責暴急,擊破門牆,侵辱奴婢,放火傍近民屋。時定綱在京師,子定重忿怒,麾兵禦之,傷宮仕二人。僧徒誣奏:「定重放火斷橋,縱騎扼歸路,殺傷甚多。乞得定重父子兄弟甘心。」
【○參取玉海、東鑑。】
及訴賴朝,朝議處父子遠流,繫下手者于獄。僧徒固請不巳,奉日吉神輿詣闕。凡延曆寺所請,累朝血垂優容。賴朝以建義勳舊,多方營護,然力不能得,流定綱于薩摩,子廣綱于對馬,定高于土佐。僧徒猶不慊意,固請殺定重。不得已斬定重。梟首辛崎。四年,定綱等遇赦皆歸鎌倉。賴朝又以定綱為近江守護,悉復食邑。
【東鑑。】
子廣鋼、定高、信鋼。
廣綱
及定重子
久綱
,自有傳。
佐佐木信綱,任佐近衛將監,
【東鑑、關東評定傳。】
遷右衛門尉。
【關東評定傳、佐佐木系圖。】
承久三年,從北條泰時至宇治。遇大雨,河水暴漲,官軍撤橋,引大絙水底,以遏東軍。泰時欲諸軍齊進,乘銳決戰,乃斂眾而退,使柴田兼義往偵。兼義得水淺處歸報。泰時便命兼義及春日貞幸先渡。信綱在傍聞之,乃隨兼義問其所。兼義不答而進。信綱馳馬繼之,兼義馬畏水不進。信綱拔刀斷絙而進,遂得先登。
【○參取東鑑、承久記。】
轉左衛門少尉,為檢非違使、近江守。以功補近江守護,
【東鑑、關東評定傳。】
兼數所地頭。敘從五位上,為評定眾。薙髮,法名虛假,
【東鑑、關東評定傳、佐佐木系圖。】
屏居高野山。
【東鑑、關東評定傳。】
仁治三年,卒。
【佐佐木系圖。○關東評定傳為二年。】
子重綱、高信、泰綱、氏信。
【佐佐木系圖。】
重綱,宇治河之戰,年十五,攀父馬尾,泅而涉河抵中島,承父命使于北條泰時軍,往反將命,時人壯之。
【○參取東鑑、承久記。】
高信,任左衛門尉。嘉禎元年,監修勢多橋,發高島郡民丁。郡有日吉神人雜居,延曆寺僧徒改補其數人。及發,改補者請免公役,高信吏不聽,至與神人忿鬭。於是,廷曆寺僧徒奉日吉神輿,入京師訴之。朝議流高信于豐後。
【東鑑。○豐後據百鍊抄。】
泰綱任左衛門尉,
【印本尊卑分脈。】
補撿非違使,為近江守護,任壹岐守。
【東鑑、印本尊卑分脈。】
嘗與澀谷武重番直幕府,泰綱稱武重為大名,武重怫然以為調己,曰:「我今不列大名,然家祖澀谷莊司,實冊大名之列。足下曾祖流離之日,嘗衣食於我門。而今子孫見為大名,何得高自矜持而侮人哉!」泰綱曰:「日者源氏之衰,關東將士皆款附平氏。雖足下祖莊司,亦不能獨立。我會祖獨抗節不回,去歷世所傳佐佐木莊,率諸子僑寓相模。莊司以女妻曾祖,結子婿之分,則亦非不齒人類者。況及右冪下創霸圖,與諸子建殊勳。兄弟五人補十七國守護,任檢非違使。則昔日流落,何屢為恥。」武重語塞。泰綱為北條氏所親信,子賴綱加首服于時賴宅。幕府上佐來會行禮。氏信,任左衛門尉,遷對馬守。
【東鑑。】
曾孫高氏,
自有傳
。泰綱氏信子孫聯綿,世至國司、衛府。
【佐佐木系圖、印本尊卑分脈。】
定綱弟盛網。
佐佐木盛綱,稱三郎。年十六,謁源賴朝于配所。賴朝命安達盛長加首服。
【佐佐木系圖。】
賴朝起兵之初,從軍有功。壽永三年,源範賴擊平氏于西海,平行盛據備前兒島。範賴聞之棄舟至藤戶,敵屢揚扇招之,範賴軍阻水不得濟。盛綱求一漁者訪淺處。漁者日:「上弦在東,下弦在西。」即夜與俱濟,密立標還。
【○諸本平家物語云,盛綱恐漁人告淺處于他人,殺之滅口。】
明日,敵又招之。盛網與數騎躍馬入海。範賴懼其沒溺,使人遏之。盛綱為不聞而進,諸軍相繼濟,擊走行盛。
【源平盛衰記。○本書及平家物語,共以此役係九月。然據東鑑,則範賴以十月至安藝,此役在十二月而不載範賴事。且據明年正月賴朝與范賴書,則盛綱不在範賴麾下。而本書云,盛綱屬範賴攻兒島,恐誤。然無他書可徵,姑從本書。】
賴朝手書獎勸曰:「自古亂河者有之,未聞騎馬渡海者。真希世之武功矣。」
【東鑑。】
因賜兒島。
【源平盛衰記。】
累功補左兵衛尉,為伊豫守護,食邑越後。賴朝薨,薙髮法名西念。及賴家嗣職,寵待稍衰,坐事奪食邑。
【東鑑。】
建仁元年,越後人城資盛反,佐渡、越後兵討之,不能克。幕議以為:「將領非其人。」賴家命盛綱擊之。時盛綱在上野磯部,書至,適在門外,即上馬揮鞭而發。從士不遑束裝,倉皇追隨,諫其輕易。盛綱曰:「吾聞:『天慶中,平將門反。宇治民部卿為追討使。方食詔書至,拋箸入朝,賜節刀。不還家,徑赴東國。』是勇士之所尚也。」乃倍道兼行。三日,到越後鳥坂,遣使諭告不聽。於是,將越後、佐渡、信濃兵傅城。盛綱子兵衛尉盛季先登,海野幸氏爭先,盛季從兵攬轡止之。盛季乘間先登,幸氏繼進。城兵殊死戰,盛季、幸氏並被創。資盛姑坂額多力善射,藤澤清親射中股,遂擒之。資盛敗走,城陷。
【東鑑。】
子信實、盛季。信實稱加地太郎。父盛綱與賴朝為雙陸戲,信實時年十五,陪側觀之。工藤祐經後至,抱遷信實,代居其席。信實色變,起而飛礫,中祐經額。血流污衣,走出不知所之。賴朝怒,使盛綱追索,不得。盛綱謝曰:「永絕父子之恩,不傳立錐之地。」賴朝曰:「汝須造祐經謝罪。」盛綱曰:「臣與祐經本無怨讎。今以兒故,屈膝儕輩,非勇士之意。願賜幕下寬譬,以慰祐經意。」賴朝然之,遣使諭旨祐經曰:「原事所起,臣之過也。童子所為,固無纖芥。;況盛綱無所支梧乎。」事遂得解。信實薙髮,法名西仁。後被赦事幕府。承久之役,從北絛朝時,由北陸道入京師。參議藤原信成兵河勾家賢據越後加地莊願文山,信實擊敗之。林石黑等望風而降。
【東鑑。】
盛網弟高綱。
佐佐木高綱,稱四郎,驍有膽略,依姨在京東吉田。稍長,欲事平氏,而歎曰:「家大人與六條判官約為父子,世均骨肉。吾豈執役仇家哉。」聞賴朝起兵,辭姨赴之,無由得馬,贏滕履蹻。至近江野洲河,天未曙,道路無人。有農父牽馬過,高網假而騎之,濟河直去。馬主將大叫呼,高綱恥得賊名,殺馬主而去,遂謁賴朝于伊豆。石橋軍敗,賴朝逃于杉山,道路巉險,不得前。大庭景親躡後垂及,賴朝將射之。高綱曰:「從者尚在,君何輕鬭?宜速去。臣請假君姓名而當敵。」乃取弓矢,自稱賴朝呼曰:「東國武士,世臣屬源氏。汝曹跨馬迫近,何無禮也!」乃射敵馬,馬斃蹊塞。敵欲除去之。賴朝得間脫走。高綱與定輞力鬭數合,遂卻敵,追及賴朝,賴朝大嘆賞之。
【源平盛衰記。】
壽永三年,討源義仲於京師。賴朝有二良馬。曰生唼、曰磨墨。生唼最駿,弟範賴及寵臣梶原景季欲得之。賴朝靳而不與,以磨墨賜景季。高綱自近江來謁,賴朝勞之曰:「吾謂卿徑向京師,不料至此。」曰:「臨戰陣者,不期生還。願生日一得趨謁,且親受指揮,以竭驅馳之力。自發鄉里,三日到此,馬既疲頓,欲就親故丐之。然方今人人備,竟不能得。故等輩皆發,臣獨未行。」賴朝曰:「義仲聞大軍至,撤宇治、勢多二橋以拒我兵。卿能先登乎?」對曰:「臣生長近江,宇治河深淺廣狹,諳熟久矣。先登固臣之任也。」賴朝乃賜生唼曰:「此吾所深愛,今特與汝。向者,蒲冠者、梶原景季皆請之,不與。汝當識此意。」高綱大喜,拜謝曰:「將軍如聞敵未敗敗而臣既死,則是為人所先也。如聞臣生存,則宜知其能踐前言。」於是,倍道兼行,至浮島原下馬,使馬卒數人牽之。景季見之忿怒,欲剌高綱,當道而俟。高綱望見,耳語從騎曰:「景季不能得生唼,將洩憤于我。嚮者將軍所諭,殆為此也。爭馬共死,不特無益,亦可媿焉。我將以溫言慰之。然事未可測,汝等竊備焉。」語未畢,景季果問曰:「君得賜生唼邪?」高綱和顏曰:「適從近江來,馬病無副,欲就公廄借之。然吾聞磨墨既賜君,生唼則君與蒲殿屢乞不獲。君等猶然,況高綱乎。故誘馬卒盜之耳。他日如蒙咎責,請幸營救。」景季以信然意釋,俱抵宇治。義仲遣其將根井幸親、楯親忠禦之。撤橋,水底布鹿角,引絙以梗馬足。高綱兵鹿島與一善泅,沒水底竊撤之。然雪消水漲,諸將未能涉。高綱、景季單騎自小島崎徑進,投于河水爭先。景季先于高綱。高綱曰:「子馬肚帶繟。」景季謂:「信然。」更約肚帶。高綱乘間截流,大呼先登。畠山、足利、三浦之徒,相繼而濟,幸親、親忠敗走。逐北入京師,與義仲戰于六條河原,破之。從義經見法皇,
【源平盛衰記。】
累功為備前、安藝等七國守,
【源平盛衰記、佐佐木系圖。】
任左衛門。
【東鑑。】
初賴朝之逃于杉山,謂高綱曰:「我今日獲不!死,實汝之力也。我如得號令天下,必分其半與汝。」及討義仲,又曰:「事平必踐前言。」至是,高綱以為賞薄,怨之。
【源平盛衰記。】
薙髮入高野山。建仁中,延曆寺僧徒據金子山相攻,經高、盛綱奉敕擊之。高綱子重綱從焉。將發,高綱聞之往見二兄,且說兵略。熟視重綱,久之無言。二兄在側,盛稱重綱五幹。高綱曰:「不然。甲冑欲輕,弓矢欲短。使驅馳故也。山上、坂本,用步兵之地。今重綱厚甲大弓,器木稱身,欲免死可得乎!」重綱果敗死。
【東鑑。】
高綱弟義清,稱五郎,居相模大庭,
【尊卑分脈。】
娶大庭景親妹,
【源平盛衰記。】
依外祖澀谷重國。
【東鑑。】
石橋之戰,屬景親軍,攻賴朝。賴朝匿杉山,義清與景親追之。兄高綱讓曰:「我父與六條判官約為父子,世與源氏款密。汝獨離父兄,執役敵軍。盍自知愧。」義清不答。
【○參取東鑑、源平盛衰記。】
後被擒,幽于盛綱家。以父兄故被釋。事幕府,
【東鑑。】
為隱岐守。
【東鑑、尊卑分脈。】
玄孫鹽冶高貞,
自有傳
。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九十三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