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九十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藤原藤房 弟:藤原季房
藤原俊基
源具行
平成輔
藤原資朝 子:藤原邦光
藤原藤房,初名惟房,權大納言宣房之長子。
【尊卑分脈。】
事後醍醐帝,任左大辨,歷參議,至中納言。尋兼左兵衛督、檢非違使別常,至正二位。
【公卿補任。】
元弘元年,北條高時遣兵,將犯京師,護良親王夜馳人上變。藤房及弟季房、大納言藤原師賢宿直,帝召與議。藤房曰:「事急矣,宜疾出宮。」裝車如婦人所乘,載帝及神器,陽稱:「中宮如北山第。」出陽明門。比抵三條河原,尊良親王及公卿數人追至,
【○尊良,據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增鏡。】
帝更御肩輿。
【○增鏡作御馬。】
大膳大夫重康、藏人清藤、
【○二人姓闕。】
樂工豐原兼秋、隨身秦久武等舁之。藤房等皆微服,從赴奈良,遂至笠置。
【太平記。清藤據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而賊夜襲行宮放火,烟燄四塞,風雨適甚。諸王公卿,迷道相失,唯藤房與師賢、權中納言源具行,
【○師賢、具行,據增鏡。】
扶帝晝伏夜行。帝步履大艱,三日僅至有三山。
【○增鏡作高間山。】
賊兵深頃三郎,
【○三郎據光明寺藏書殘編。○增鏡作太郎。】
松井某,索帝而迫近。帝謂深須曰:「如等何不戴天恩以期私榮?」深須心欲脫帝,而憚松井在後,逐擁帝及藤房、具行等而去。帝御六波羅南方,
【○擁藤房、具行,及御南方,據光明寺藏書殘編、增鏡。】
北條高時縱藤房及左近衛少將源忠顯侍焉。二年,高時流藤房于常陸。三年,高時伏誅,藤房歸京師。時四方已平,乃敕權中納言藤原實世,論恢復之賞。將士爭奉功狀,集者數萬,率多詐冒軍功,實世不能辨別。經旬月,僅銓定二十餘人,賞賜之。尋復以所考濫猥收奪,敕藤房代掌其事。藤房乃訪察勤惰,甄別真偽,擬授略備。而內特降旨,多所恩賜。藤房知不可諫,謝病不朝。帝更以民部卿藤原光經代之。光經移問諸將領,參驗軍士忠否,將欲經奏行下。而內旨又以高時邑充共御料,大佛真直邑給寵姬藤原氏,北條家邑賜護良親王,其餘分賜衛府諸司宮閫寺院歌舞雜伎之徒,殆無遺地。有功將士虛手,光經無如之何,遷延徒引歲月。
帝恢復之初,方銳意於政事。郁芳門外置決斷所,論理雜訴,天下漸無事。帝以為無復可憂,遂深居宮中,以聲色自娛。內寵左右,專受請託,蔽塞聰明,以逞其奸。其以巧佞貨賄者,睢窮虜降首,超獲非望;以功勞自居者,多淹滯不達,有司徒充位給唯諾而已。適有所論定,即內旨多改易,不復由所司,主者不得論執。是以每相為矛盾,或授一邑者,同時數人,各爭其主相紛挐,大為擾動,天下復思亂矣。
【太平記。】
有作匿名書,歷詆時政者,首斥綸旨繆濫。
【建武二年記。】
建武元年,群臣奏內中逼窄,百官異司同局,不合帝王制度,乃命營建大內,支費甚廣,徵諸國地頭租入二十分一,而不足也。乃更作鈔鑄錢,以助用度。又起馬場殿于二條高倉,車馬駕屢臨。遊宴之次,觀騎射以為樂。出雲守護鹽冶高貞獻千里馬,骨相異常,旦出本州,暮到京師。帝大悅,養于左馬寮,呼為天馬。一日幸馬場殿,問內大臣藤原公賢曰:「天馬之出,未之前單聞。屬當朕世,不求而至。其應為何?」公賢歷徵故事,以讚時瑞。群臣稱賀,藤房後至,王帝又問之。對曰:「臣聞:『周穆愛八駿而政衰,漢文、光武卻千里馬而國昌。』二者取舍之蹤,治亂之效,可以見矣。天馬之出於聖朝,臣愚固不足以知其應何在。然竊謂蓋由時多秕政,天將生尤物以蕩其心者也。何則,方今海內甫定,民痍未愈,此當執政吐哺,諫臣抗疏,撫卹疾苦,匡救過失之秋。而百辟庶僚,阿諛取容,婬縱成風。國家安危,置而不問。臣請粗陳其一二,陛下幸察之。嚮者播蕩之日,天下軍士,爭先赴義者,某志在於建勳邀賞,以圖榮富,幸屬澄清。人思蒙霈澤,群集闕下,日造紀錄所、決斷所,各上其功狀。其始戶庭殆乎為市,懸首喁望,俟恩命下。其陳告書疏,委積成堆。而主者不時決遣,已而賞典所及,非近倖寵臣,則其參佐僚屬。凡有功將士,概遺敘錄,則憤冤觖望。雖既投狀者,不復待報,相率散歸鄉里,竊歎時政枉濫,怨有司不公者,不知其幾千人也。然人徒視訴者日減,以為虞芮訟止,無為所化,何其惑也。謀議之臣,宜行賞頒封,以慰士平之心。顧盛興不急之功役,造營大內,倍課郡縣賦入,亂後兵農重困,誅求乃至。諸國則國司秉權,使目代賤吏,憑恃其勢,豪奪貞應以後新建莊圓。在廳官人、檢非違使、健兒所等,擅張威福。而守護懷失職之歎,如將軍家人之號,源賴朝以來,相承有年。乃逮聖世,一切罷之。將門士類,降伍編氓,怨讟豈少哉。足利尊氏、新田義貞、楠正成、赤松圓心、名和長年等,同功一體,固無優劣。然圓心一人褫前所補守讓職,僅賜其本領。不知圓心何罪,而陛下遇知如此也。古云:『賞當其功,則有忠者進;罰當其罪則,則有咎者退。』當今之政,不啻賞罰失當,將俾綸旨有翻覆之譏。陛下之政加斯,而此馬適至,以臣觀知,是殆胎禍階亂,恐非祥瑞。夫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聖化所覃,何須此物。設有不逞之徒,乘朝綱之弛,作亂輦毂之下,則此馬適足以為軍國告急之資也。伏願,裁玩物之志,而施博濟之仁。」帝大不悅而罷。後屢上言,不聽。藤房謂:「為臣之道,於我盡矣。」是冬,因夜侍帝,諷以比干、夷齊事,至曉而退,即卻還車徒,入北山岩藏為僧。
【太平記。○是冬據公卿補任、歷代皇紀。】
帝大驚,命宣房索之,將再任用。宣房馳人召之,藤房答以和歌。
【○馳人召之以下,據天正本太平記。】
宣房乃親馳至岩藏,則藤房既去矣。及足利尊氏反,敕遣人乘天馬,召新田義貞於尾張,半道而斃,果如藤房之言。
【太平記。○天正本太平記曰,藤房為僧,號侃山子。周遊諸州,如土左,船覆而歿。吉野拾遺曰,後村上帝時,有牧童詣藤原實世門曰:「晨往西郊,有僧貌悴,要我致此書。」書中有歌。實世覽之, 知為藤房,即入朝以聞。詔諸關吏,物色求之。弗得也。脇屋義助自越前詣芳野,言:「家臣畑時能嘗入鷹巢山,還言:『山中逢僧,巖棲艸席,石上安佛經。就問之,僧更質時能名。徐而答曰:「貧道東方人也。」讀經不復言。其面肖藤房。』義助乃與藤原行實,急詣庵所,僧不復在。石上書歌,行實認其藤房手跡也。逼索竟無所見。」按禪林諸祖傳,載妙心寺二祖,授翁宗弼,即藤房也。今考事蹟,藤房既遁世,不使君父知其所在,豈有肯嗣法關山,蒞京師之名剎乎。假使蒞之,在廷諸臣,孰不識其面,此必無之事也。藤房家世蟬聯,至今為名族,其家不言有此事。園太曆等實錄,皆所不載。至僧英朝著妙心寺記,始附會而為之說。近編僧史者,援以為證。蓋誣謬耳。三書所載,並無明據,故今不取。】
弟季房。
藤原季房,任參議,兼右大辨、中宮亮。
【尊卑分脈、公卿補任。】
及車駕幸笠置,藤原中宮匿野宮側,季房從之。尋削髮,出而動逮。
【○按太平記曰,季房與藤房俱從帝於笠置被虜。蓋誤。】
高時遷之于下野,死于配所。
【增鏡。○太平記作常陸。】
有子曰仲房,官至權大納言。
【尊卑分脈。】
藤原俊基,大學頭種範之子。對策及第,任左近衛將監、少納言、大內記。元亨三年,補藏人頭。
【公卿補任。】
以家世業儒,才學優長,特得寵眷。與中納言藤原資朝,共參興復之謀。以其要劇不暇,每思得屏居,以營畫大事。會延曆寺狀訴事,俊基故誤讀狀中楞字為慢,眾目笑曰:「相宇从木从目,是亦讀為木邪?」俊基為愧色,稱疾不朝半歲,竊裝為修驗者,歷游畿內、關東、海西,要害、風俗,無不目觀悉。
【○按增鏡曰,俊基稱如紀伊浴溫湯療疾,而遍歷諸州。】
資朝托事宴遊,與俊基等贊畫。且令僧立慧講書。既而事泄,北條高時執致俊基及資朝,
【太平記。】
使吏鞠之,且問其為無禮講。俊基曰:「兵革之事,搢紳所不干預。至如無禮講,不知亦為何名。我儒官,有暇招僧玄慧為文禮講,無乃傳聞之誤邪?」高時以為其言有理,且以朝廷近臣、才華優長,不拷掠,付之侍所。
【島津家本太平記。】
明年,高時釋歸之。
【增鏡、太平記。】
元弘元年,累進右中辨。
【辨官補任。】
及僧文觀、忠圓虜於鎌倉,具告朝廷之謀,北條高時又使人收俊基。
【太平記。】
俊基走匿禁中,兵士闌入執之,
【增鏡。】
送鎌倉。俊基自知不免,至菊川,題驛舍柱曰:「
古も
(
以珥志倍毛
)
,
斯かる驗しを
(
加加流多迷志遠
)
,
聞くがはの
(
岐玖我波能
)
,
をなし流れに
(
於奈志奈我禮珥
)
,
澪や沉めむ
(
美遠夜志豆迷牟
)
。」承久時,中納言藤原宗行於此地為北條氏所害,故云然。
【太平記。○按本書以宗行為光親,今據東鑑承久記訂之。】
及明年,帝西幸,被殺于葛原岡。
【常樂記。○按太平記,以俊基死為元弘元年。】
臨死作偈曰:「古來一句,無死無生。萬里雲盡,長江水清。」適其臣後藤助光齎俊基妻書,自京師至刑所,流涕訣別,火其屍,葬骨于高野山。
【太平記。】
子俊孝、俊業。
【尊卑分脈。】
女稱辦內侍,善和歌,歷事後醍醐、後村上二朝。
【吉野拾遺。】
源具行,從三位師行之子。
【尊卑分脈、公卿補任。】
文保中,歷右近衛中將。
【公卿補任。】
後醍醐帝潛邸時,特被親近。
【增鏡。】
即位後,累官權中納言,敘從二位。
【公卿補任。】
帝謀誅北條高時,元弘元年,命具行密調發兵士。
【增鏡。】
事敗,車駕出幸奈良,具行追扈至笠置。
【增鏡、太平記。】
與僧良忠議,發詔徵諸國兵。
【太平記。】
笠置陷,與大納言藤原師賢、權中納言藤原藤房,扶帝而逃。北條高時執囚具行。明年六月,高時命佐佐木高氏,殺之於近江柏原。
【增鏡、太平記。】
臨死,索硯書偈曰:「逍逢生死,四十三年。山河一革,天地洞然。」
【太平記。○按本書四十三年作四十二年,今推公卿補任,從天正本太平記。】
平成輔,
【○光明寺藏書殘編,輔作資。】
權中納言惟輔之子。歷中宮亮、藏人頭,任參議,兼治部卿、彈正大弼,進正三位。
【平氏系圖、公卿補任。】
帝謀誅北條高時,令成輔等糾合義旅。
【太平記。】
大判事中原章房諫之,帝懼機事漏,密命成輔殺之。成輔乃募剌客剌之。
【島津家本、金川家本、金勝院本太平記。】
及幸笠置,六波羅捕成輔,
【○按太平記云,成輔及笠置陷,就擒。今從增鏡、光明寺藏書殘編。】
殺之於相模早河尻。
【平氏系圖、太平記。○按系圖、公卿補任,相模作伊豆。增鏡作駿河。】
有子曰行輔。
【平氏系圖。】
藤原資朝,權大納言俊光之子,家號日野。
【尊卑分脈。】
才學過人,帝特優待。
【太平記。】
官歷文章博士、藏人頭、右中辨、左兵衛督。元亨元年,任參議。三年,敘從三位,為檢非違使別當。奉敕使鎌倉,還為權中納言。
【公卿補任。】
帝密圖興復,以資朝及藏人頭藤原俊基為謀主。
【太平記。】
嘗裝為修驗者,潛行東國,以結兵士。
【增鏡。】
美濃人土歧賴貞、多治見國長有勇名,資朝夤緣得見。會賴貞、國長番直京師,資朝欲引為同謀,而慮不聽則事泄,乃與俊基及大納言藤原師賢、中納言藤原隆資、左衛門督藤原實世、僧游雅、玄基、
【○玄,一作源。】
武人足助重範等,數延賴貞、國長,深相交驩。每聚會,皆露髻散髮,坐無位朱次,婦女二十餘人,著單紗衣以行酒,名為無禮講。宴語款熟,終以計告之。賴貞等傾心相謀,又恐外議。僧玄慧說唐韓愈集,至赴潮州詩,眾咸曰:「是不祥之言。當今但當講孫吳耳。」遂罷之。既而事洩,北條高時遣人收資朝及俊基,以至鎌倉,屬侍所,尋流于佐渡。
【太平記。】
居七年,及高時遷帝於隱岐,令佐渡守護本間山城入道殺資朝。
【公卿補任、增鏡、常樂記。○本間山城入道,據太平記。○按太平記,以資朝被殺,為元弘元年。常樂記一說,為元德四年。未知孰是。】
資朝嘗學佛參禪,自稱和翁。
【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臨死書偈曰:「五蘊假成形,四大今歸空。將首當白刃,截斷一陣風。」
【太平記。○按此偈,晉僧肇臨行偈也。本書及金勝院本太平記、增鏡,互有異同。以其古人偈,不注異同於此。】
初權大納言藤原為兼以謀危北條氏,為高時所執,遷佐渡。資朝遇之于一條,目送而嘆曰:「大丈夫處世,得如斯足矣。」羨嗟久之。嘗與內大臣藤原實衡上直,會西大寺僧靜然入朝。實衡望見其腰背曲僂,眉毛皓然,有起敬之色。資朝曰:「彼老憊耳,何敬之有?」他日,緤老狗皮毛悴落者,贈實衡曰:「此物亦有可敬之資矣。」又嘗愛盆樹,多聚條幹盤屈者。一日適出,避雨于東寺門,見側有丐兒數人,率多癃旌殘跛躄之類。資朝以為奇貌異狀可愛也,注視久之。覺其醜穢可厭,因謂:「世所謂奇怪,皆物之反其性,而終不如平易正直之可尚也。吾頃間所愛盆樹,輪困離詭者,何異於此哉。」比還家,悉拔所植而棄之。蓋其志操卓然,不猥隨世之好惡如此。
【徒然草。】
三子朝光、邦光、僧慈俊。
【尊卑分脈。】
藤原邦光,小字阿新。元亨三年,北條高時流資朝于佐渡,令本間山城入道殺之。邦光年甫十三,從母匿仁和寺側。聞父死期在近,欲適佐渡相見為訣。母泣止之。邦光陽諾,密與家奴謀行。母不得已,裝而遺之。
【西源院本太平記。○印本云,母痛止之。邦光泣曰:「我不得行,應赴水死。」母不得已遣之。】
其年五月,邦光遂與奴徒步十餘日,乘商舶到佐渡,諧本間所居,躊躇者久之。適有僧出問之,邦光曰:「我資朝子,至自京師。願垂哀恕,使得一見。」本間聞之,命僧延待善遇,經日不許之見。吏請資朝出囚室洗沐,資朝知將殺,曰:「聞吾兒遠來,丕得一見,可悲也。」正色不復言,作偈贈邦光曰:「天地無定主,日月無定時。舉有三才,彊有三綱,謂之如夢幻泡影。爰和翁懷屈平之楚,思八回優游,以至今日。為汝一言,秋霜三尺,曾不埋貞松。士見之豁開眼睛,洒洒落落,獨立乾坤之間。咄。」
【○偈據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遂遇害。有僧為收屍火之,致骨于邦光。邦光慟哭投地曰:「」使我徒覩白骨邪,遣奴齎歸葬高野山,乃稱病淹留。每晝臥夜出,伺間以圖本間。一夜候風雨甚, 往至其寢,進闚戶際,本間適不在。本間子三郎,
【○以三郎為本間子,從天正本。】
熟臥燈下,雙刀倚枕。邦光謂:「聞渠下刃大人,是亦父仇。殺之足矣。」欲奪其刀以剌之。恐其有覺,遲疑久之。會飛蛾群聚,乃唾破紙障,縱蛾滅燈。因入取太刀,以援其胸。既而謂:「睡人猶死屍也。」足蹴枕。驚方起,刃已洞腹出背,刳其喉殺之,出而匿竹叢。頃焉守者覺知,爇炬遍索。邦光欲自殺,復謂:「仇既報矣,徒死無益。不如赴君事濟先志,以兩全忠孝也。」出將走,有隍廣二丈許,傍多巨竹。邦光攀之,隨低以達前岸。行逮天明,伏麻田中。追者數十人,呼索而過。迄夜,邦光復出行,路遭修驗者,請哀憐救死。修驗者負之至津,適有商船將發,請而附載。追者方至,船已離岸,因獲免。到越後,遂還京師。
【太平記。】
高時伏誅,邦光出仕,為左兵衛權佐。
【石清水臨時祭記。】
後村上帝時,轉左兵衛督。正平五年,奉敕至鎮西,促宇治惟澄,發兵擊敵。
【阿蘇社文書。】
後為中納言。
【太平記。】
十六年,與中納言藤原隆俊及細川清氏等,討足利義詮,克之。尋引還。
【毛利家本、天正本太平記。】
子資茂,
【尊卑分脈。】
右少辨。
【新葉和歌集。】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六十三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