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六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藤原伊通
藤原光賴 弟:藤原惟方
藤原經宗 子:藤原賴實
藤原伊通,右大臣俊家孫也。父宗通,容貌魁偉,最達時務。治家有法,上下輯睦,人無間言,一時稱之。得白河上皇眷遇,屢預大議。至正二位權大納言。
【中右記。】
世稱阿古丸大納言。
【今鏡。】
伊通,保安三年,任參議。大治五年,為中宮權大夫。是歲,參議源師賴等四人,為權中納言。
【公卿補任。】
伊通愧不入選,辭官不朝參。以節會日,毀檳榔毛車,焚於街路,褐衣布裳,走馬遊宴倡家。寄院寵臣藤原家成書曰:「我當徜徉自適以卒歲。」會子為通得崇德帝寵,帝欲復用伊通。關白忠通不可。帝屢請鳥羽上皇,遂用之。長承二年,直任權中納言於陣座。陣座拜官,自伊通始。
【今鏡。○長承二年據公卿補任。】
永治元年,轉權大納言,尋進正二位。保元元年,任內大臣。明年,為左大臣。
【公卿補任。】
是歲,藤原信賴殺藤原通憲,捕其子十二人,欲寘之死。伊通議宥死從流。
【平治物語。】
永曆元年,拜太政大臣。時綱紀漸弛,舊章日廢,伊通深憂之,作意見一篇上之。其略曰:「聖主不棄人,取其所長。猶良工選材,曲者輪之,直者轅之,夫如是。故世無有遺才。」又曰:「治平已久,上下安逸。若反側之徒,乘時生心,其禍難測。臣聞:『嵯峨帝引坂上田村麻呂將近衛,逆徒心沮。小一條院舉源賴義,白河院召平忠盛,侍衛禁內。』所以防微眾也。近代殿上,夜直無人。雖藏人在,安臥旁室,召而無應者,非所以重聖躬也。」又曰:「帝王崇學,非謂善詩賦,為知治體也。君學此以使臣,臣學此以事君,則天下自治。若徒工詩賦,不達事情者,無益之人也。世當有經世之器,知臣莫如君。請選之。凡人臣專為身謀,而不盡心奉公者,皆朝廷之罪人也。臣之所學如此,輯其所聞,擬十七憲法謹上。」其言頗切時務。
【八條宮所藏本。】
性好詼謔。
【今鏡、平治物語。】
藤原信賴圍三條殿,宮人多赴井而死。
【平治物語。】
亂平,武士以功任官。伊通笑曰:「殺人者皆拜官。三條殿井殺人最多,何不授官也?」
【今鏡、平治物語。】
永萬元年,薨,年七十三。稱大宮大相國,又曰九條相國。
【公卿補任、尊卑分脈。】
伊通幼與弟季通,見准后全子。全子相之曰:「兄當為大臣,弟不至卿相。」果如其言。
【古事談。】
父宗通臨終,頒所食莊園於諸子,使伊通記其地名。與兄信通同署,以肥後三重莊、丹波今林莊與信通。命諸子曰:「汝之母歿後,各分領之。」宗通薨,未幾信通亦歿。其子行通幼,母疾將歿。乃以三重屋莊與伊通,今林莊弟重通。伊通辭曰:「先考之言猶在耳。押字未滅,豈忍違之。且父逝子嗣,理固當然。我畏天道,恥人倫,不敢受命。」遂以其莊授行通。
【台記。】
所著有無名抄、
【八雲御抄。】
大槐秘抄、人記除目抄。
【仁和寺書籍目錄。】
子為通、伊實。為通,正四位下參議、中宮權大夫。
【公卿補任。】
伊實,有膂力,每與人戲,不好讀書。伊通教戒之。
【古今著文集。】
至正三位權中納言。
【公卿補任。】
藤原光賴,中納言顯賴長子也。大治五年,為修理亮。長承中,為藏人,敘從五位下。保延、仁平間,歷左右少辨,補藏人頭。保元中,任參議,進正三位權中納言,兼左衛門督。平治元年,兼檢非違使別當。
【公卿補任。】
時甥右衛門督藤原信賴舉兵據大內,幽帝及上皇,分兵守諸門,矯詔召群卿。光賴疾信賴狂悖,久不入朝,使乳母子右馬允藤原範能衷甲而從,謂範能曰:「事若急,汝方可取我首,莫使亂兵侵辱。」既而升殿,信賴在第一座,群卿列其下,光賴益不平之,以為:「彼右衛門督,我左衛門督,我何立其下?」乃揖左大辨藤原長方曰:「今日朝班,何無位次。」直座信賴上。信賴畏怖色沮。光賴端笏整容曰:「知今日之議,衛府督為第一座。然聞有旨召諸卿,不參者誅,所議何事也。」一座皆不能對。信賴竟不出一言。光賴回視曰:「噫。朝參謬。」乃徐徐而起。將出,召弟惟方言曰:「有詔負我,而無所頂聞。但聞當時才望,皆將見誅耡,我名亦在其中。我與此輩同死,實無遺恨。汝前與信賴同車,撿信西首。汝已為別當。別當重職,乘人之車後,何其屈辱也。」惟方忸怩曰:「此奉旨也。」光賴曰:「雖有旨,何曾無一識。我家事延喜帝已降,十一世于今矣。非善政不奉行,非忠良不共事。今汝黨凶逆,將墬家聲,不亦哀乎。大貳清盛已自熊野還,以大軍來討之。信賴伏誅無日矣。且聞信賴事無大小,與汝謀。汝委曲保護,莫使玉體震驚也。」又問:「主上今何在?」惟方曰:「在黑戶御所。」「上皇何在?」「在一本御書所。」「神鏡如何?」「在溫明殿,劍璽在夜御殿。」光賴又見朝餉所窻間有人影,曰:「此為誰?」曰:「信賴居之,故宮侍輩來往耳。」光賴歎曰:「世雖澆季,日月未墬。宗廟神靈,何不祐我國家!吾聞異國世有亂臣,未聞皇朝有此事也!」因歔欷揮淚而出。惟方奉帝潛幸六波羅。官軍得展力者,光賴與有功焉。
【平治物語。○世傳信賴欲成間殺光賴,所執笏有光。信賴胃而不敢發。其笏今傳在勸修寺家,謂之光笏。併附于此。】
永曆元年,為權大納言。應保初,進正二位。長寬二年,致仕薙髮,
【公卿補任。】
改名光然,
【尊卑分脈。】
居桂里。
【今鏡。】
承安三年,薨,年五十。
【公卿補任。】
世稱桂大納言,又號葉室,或號六條。
【尊卑分脈。】
所著有亞記、月中記。
【仁和寺書籍目錄。】
子光方、光定、光雅、宗賴。光方,正五位下阿波守。光定,正五位下兵部權大輔。
【尊卑分脈。】
光雅,從二位權中納言。
【公卿補任。】
其所撰述曰龍記。宗賴,為叔父參議成賴所養。初光賴以成賴為嗣,以日錄文書授之。嘉應中,成賴供奉春日行幸而有勞,因請敘宗賴正五位下。宗賴累遷任參議,至正二位權大納言。建仁三年,薨,年五十。
【公卿補任。】
嘗著權亞記。
【仁和寺書籍目錄。】
光賴弟惟方。
藤原惟方,永治、平治間,官階累遷,為檢非違使別當,進從三位。
【公卿補任。】
甥信賴,為弟信俊娶惟方女,以故情好款密。及信賴謀反,深結惟方,遂發兵,幽帝及上皇,使惟方、權大納言藤原經宗覘二宮舉動,機務皆與惟方謀。兄光賴責惟方甚切。惟方悔悟,與經宗等合謀,乘夜奉乘輿出大內。及藻璧門,賊兵怪而詰之。惟方曰:「此宮女外出也。我在汝輩何疑。」賊尚不信,弓褰車簾,舉炬燭之。帝婉容美服,與中宮同駕。賊以為真宮女,乃開門,遂幸六波羅。惟方身短小,及為別當,人呼曰小別當。既黨信賴,幽兩宮,後與經宗奉帝脫賊中,時人以居中間成事,稱中媒,故又目曰中小別當。左大臣藤原伊通曰:「中者忠也,非中媒也。惟方能從兄誨,去逆歸順,此賢者之事也。」
【平治物語。】
惟方母帝乳母也。故被親待,漸預政事。經宗元舅也,頗恃恩,二人相得稍弄朝權,且曰:「庶事宜取聖旨,不可使上皇知也。」
【愚管抄。○惟方母帝乳母據平治物語。】
上皇大怒曰:「帝年尚少,慮不至此。是必二人離間吾父子也。」乃敕平清盛捕之,將寘死。
【愚管抄、平治物語。】
前關白忠通諫而止。
【今鏡、平治物語。】
於是流惟方于長門,經宗于阿波。
【愚管抄、平治物語。】
惟方薙髮,改名寂信,世稱粟田別當。
【公卿補任。】
及經宗赦還,惟方作歌自悲,詞意淒楚。上皇聞而憐之。仁安元年,召還。
【十訓鈔、古今著聞集。○仁安元年據愚管抄。】
子惟定,從五位下宮內大輔。為賴,皇后宮權亮。惟賴,宮內大輔。惟基,少納言勘解由次官。
【尊卑分脈。】
藤原經宗,大納言經實第四子。保元中,至權大納言正二位。
【公卿補任。】
素與藤原信賴睦。及信賴作亂,引經宗及藤原惟方,寄以腹心。經宗慮事不成,與惟方合謀,潛奉乘輿幸六波羅。
【愚管抄、平治物語。】
亂平,經宗以元舅,深被親信,與惟方稍侵朝權。上皇怒,乃流阿波。
【愚管抄、平治物語。】
應保二年,召還。長寬二年,復官爵,聽帶劍,尋任右大臣,
【公卿補任。】
時人呼曰阿波大臣。
【平治物語。】
仁安、承安之間,兼左近衛大將、左馬寮御監,轉左大臣,敘從一位。治承二年,為皇太子傅。壽永元年,聽輦車、牛車。
【公卿補任。】
時源義經與兄賴朝不協,奏乞追討賴朝宣旨。法皇猶預不決,下公卿議之。經宗曰:「當時護衛京師者,唯義經一人。若憤懣生變,不知朝廷使誰制之。姑許所請,以悅其意,而後開諭賴朝,使知非朝廷本意,則何不可之有。」法皇從之。
【玉海、東鑑。】
賴朝聞而啣之,不以經宗入議奏之選。
【愚管抄。】
經宗抗表辭職,文治五年,薙髮,薨年七十一。
【公卿補任。】
經宗久居顯要,練達朝典,為時所欽重。
【愚管抄。】
世稱大炊御門左大臣。子賴實。
【公卿補任。】
藤原賴實,累官。正治元年,拜太政大臣。建仁、元久間,兼東宮傅,敘從一位。尋辭太政大臣。承元二年,復任太政大臣。建保四年,剃髮。嘉祿元年,薨,年七十一。
【公卿補任。】
大日本史 卷之一百四十九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