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 卷第七十一 本紀第七十一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源 光圀 修
男 權中納言 從三位 綱條 校
玄孫 權中納言 從三位 治保 重校
長慶天皇
後龜山天皇
長慶天皇。諱寬成,後村上帝第一子也。
【帝王系圖。】
不知所出。
正平二十三年三月,後村上帝崩,天皇即位於行宮。
【諸書不載受禪即位。然後村上帝崩,承統者天皇也。故書于此。其餘例當書而不書者,南遷以後,載籍不備,無所考證。】
以皇弟煕成親王為皇太弟。
【新葉和歌集、嘉喜門院集,正平二十三年八月有東宮與門院唱和之歌。新葉集福恩寺關白與後龜山帝唱和之歌,亦有東宮之子。則其為皇太弟可知。今從之。】
夏四月,彗星見東北。五月十一日庚辰,石清水雨雹。
【鳩嶺雜事記。】
秋七月,新田義宗、脇屋義治起兵越後上野,與上杉憲將等戰,不克。義宗戰死,義治走出羽。
【喜連川系圖。】
正平二十四年己酉,春正月二日戊戌,楠正儀降足利義滿。
【花營三代記。】
是月石清水雨雹。
【皇年代略記。】
三月,楠氏族討正儀。
【後愚昧記、花營三代記。】
夏四月十二日丙子,桃井直常拔松倉城。
【花營三代記。】
秋七月二十八日庚申,京師地大震。
【後深心院關白記、後愚昧記、東寺長者補任。】
九月二日甲午,大風。
【後愚昧記。】
辛酉晦,桃井直常戰敗,退保松倉城。冬十月十日辛未,赤松則祐、赤松光範攻彈正少弼赤松氏範於攝津中島。氏範兵敗,走四天王寺。
【花營三代記。】
十一月二十二日癸丑,雷。
【後深心院關白記。】
是歲,河野通直復伊豫。
【豫章記。】
建德元年庚戌,春正月,脇屋義治等出軍武藏上野,與上杉朝房等戰,不克,走信濃。
【喜連川系圖。】
三月十六日乙巳,桃井直和軍越中,與斯波義將戰于長澤,死之,餘眾潰散。
【花營三代記。】
秋八月二十日丙子,駿河以東諸國大風,損禾稼。相模國洪水,漂沒飯島人家三百餘宇。
【後愚昧記。】
冬十月八日癸亥,有赤氣見北方。十一月七日壬辰,有白黑氣又見北方有光。
【鳩嶺雜事記。】
是月,和田族攻楠正儀城。
【花營三代記。】
是歲,改元。
【和漢合運。】
二年辛亥,春二月,肥後守菊池武光奉征西大將軍懷良親王起兵,謀復筑紫。與今川貞世戰于鎮西。
【參取花營三代記、吉川家傳。】
三月十九日癸卯,京師地大震。
【鳩嶺雜事記。】
二十三日丁未,又震。
【後愚昧記、後深心院關白記。】
後光嚴院讓位於子緒仁親王,是謂後圓融院。
【後深心院關白記、後愚昧記、花營三代記、歷代皇紀、椿葉記、鳩嶺雜事記。】
夏五月六日戊午,大水。
【後深心院關白記。】
秋七月,桃井直常戰於越中,不利。八月,發兵討楠正儀。細川賴元援正儀。
【花營三代記。】
九月,有赤氣見。
【鳩嶺雜事記。】
冬十一月,官軍引還。湯淺族百餘人戰死。
【花營三代記。】
文中元年壬子,春正月二十六日乙亥,熒惑、歲星相犯。
【後愚昧記。】
二月,菊池武政與今川貞世戰于肥後,敗之。
【菊池武朝申狀。○本書唯曰文中年中,不指言某年月。考花營三代記,是年二月屢有事于九州,蓋此役也。故係于此。】
夏四月二十八日乙巳,敕天野山金剛峯寺,祈亂平。
【天野山金剛寺文書。】
六月二十七日癸卯,京師地震。
【後深心院關白記。】
是歲,改元。
【和漢合運。】
二年癸丑,春正月二十八日辛未,京師雷。
【後深心院關白記。】
三月,細川氏春來犯行宮。
【花營三代記。】
夏四月癸酉朔,地大震。
【後深心院關白記。】
五月十一日壬子,京師雨雹。
【後深心院關白記、和漢合運。】
是夏,疾疫流行。
【大乘院年代記。】
秋八月二日辛未,天皇讓位於皇太弟,遜吉野,
【花營三代記。】
徙御玉川宮。
【古本帝王系圖、諸門跡譜。】
稱曰太上天皇。 元中二年,親書願文,有禱于高野山。
【高野山所藏文書。】
明年,猶以院宣號令紀伊將士。
【吉野二見氏所藏文書。】
薙髮法名覺理,號長慶院法皇。
【皇胤紹運錄。】
不知其所崩處。
後龜山天皇。諱熙成,後村上帝第二子也。
【皇胤紹運錄。】
母嘉喜門院。
【按嘉喜門院集、新葉和歌集,後龜山帝家喜門院唱和數首,孝愛併見。或以姑射山祝門院,或以後村上帝崩為圓月失半。則其為母氏無疑。】
幼觀放鷹于菜摘川,有巨石負松。顧侍臣曰:「持致內廷,將以獻上。」及還索之,泣且不止。侍臣采一小石,著以松枝,昇至進之,若重不任。帝曰:「不是。」侍臣誑曰:「向致此石,當阨不通,有修驗者過咒之,石忽變小。臣復請再咒如舊,修驗者曰:『前路多阨,大乃難通。』臣然其言,且持至耳。」帝色解曰:「憾不復喚修驗者來,咒以小汝大虛言也。」眾服其慧,皆謂德業可期。
【吉野拾遺。】
長慶帝即位,立為皇太弟。
【嘉喜門院集、新葉和歌集。】
文中二年癸丑,八月二日辛未,皇太弟受禪於行宮。
【花營三代記。】
尊長慶帝曰太上天皇。
【高野山所藏長慶帝願文。】
以皇弟太宰帥泰成親王為皇太弟。
【宗良親王千首和歌跋曰,天壽二年,天皇東宮詠千首,帝王系圖以泰成為東宮。今據之。】
十日己卯,內大臣藤原隆俊屯于天野,夜襲細川氏春營,不克死之。
【花營三代記。內大臣據新葉和歌集。】
九月二日庚子,大風發屋。
【後深心院關白記、歷代皇紀、皇年代略記。○花營三代記作十月二日。】
冬十月五日癸酉,賀茂奈良社火。
【大乘院年代記。】
六日甲戌,伊豆三島社火。
【花營三代記。】
閏月二十二日己未,京師地震。
【後深心院關白記、大乘院年代記。】
十一月丁卯朝,日南至。
【後深心院關白記、後愚昧記、皇年代略記。】
三日庚子,賀茂神宮寺災。
【大乘院年代記。】
是歲,大館氏清與仁木義長戰于鈴鹿,敗之,斬仁木義信。
【關岡家始末。】
三年甲寅,春正月二十五日辛卯,彗星見。
【大乘院年代記。○後深心院關白記為晦。】
是月,疱瘡流行。
【皇年代略記。】
夏五月二十六日辛卯,菊池武政卒。
【花營三代記。】
天授元年乙卯,春二月九日己亥,延曆寺火。
【歷代皇紀。】
夏六月二十一日庚戌,大白、歲星相犯。二十六日乙卯,大織冠像破裂。秋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後深心院關白記。】
八月,和泉土九城守將宮內少輔橋本正督降足利義滿,攻紀伊。九月二十五日壬午,橋本正督陷紀伊諸城。
【花營三代記。】
是歲,歌合於行宮。
【新葉和歌集。】
改元。
【和漢合運。】
二年丙辰,春三月十一日乙丑,行幸如意輪寺,設法會,薦後村上天皇冥福。
【新葉和歌集、嘉喜門院集。】
夏六月二十三日丙午,彗星見東北。
【花營三代記、鳩嶺雜事記。】
是歲,菊池武朝與今川貞世戰于鎮西。
【吉川家傳、阿蘓宮文書。】
三年丁己,春二月十八日丙寅,御靈社火。
【後愚昧記別記。】
秋七月七日癸未,七夕宴。
【新葉和歌集、嘉喜門院集。】
八月六日壬子,京師火。
【後愚昧記別記、花營三代記。】
十二日戊午,征西大將軍懷良親王與大內義弘戰于鎮西,敗績,菊池族百餘人戰死。二十日丙寅,大風發屋。
【後愚昧記別記。】
四年戊午,秋七月,疾疫流行。八月十三日癸丑,大風折木。
【後愚昧記。】
九月,征西大將軍懷良親王、菊池武朝、左近衛將監清原親善,與今川貞世戰于託磨原,破之。
【參取菊池武朝申狀、清原觀音申狀。】
冬十一月二日辛未,民部大輔橋本正高起兵紀伊,
【正高據天野金剛寺文書。】
討細川業秀。
【花營三代記、關岡家始末。】
七日丙子,足利義滿遣將士援業秀。
【花營三代記。】
大館氏清起兵應正高,與赤松義則戰,破之。
【關岡家始末。○本書日闕。】
十七日丙戌,官軍敗退。
【花營三代記。】
五年已未,春正月二十二日庚寅,山名義理、山名氏清、山名時義攻土丸城。二十三日辛卯,城陷。二月九日丁未,義理等入紀伊,陷藤波城。十一日己酉,陷石垣城。
【花營三代記。】
三月二十一日戊子,奉阿波日置莊於熊野新宮,祈亂平。
【熊野山新宮文書。】
冬十一月六日己亥,河野通直與細川賴之戰于伊豫,敗死。
【豫章記。】
十二月四日丁卯,東寺西院火。
【後深心院關白記、東寺長者補任、皇年代略記。】
是歲,彗星見,天下大飢。
【和漢合運。】
六年庚申,夏五月五日丙申,下野人小山義政起兵。
【鎌倉大艸子。】
十六日丁未,義政與宇都宮基綱戰於裳原,斬之。
【花營三代記、鎌倉大艸子。】
六月十三日壬申,官軍與土岐某、原某等戰于伊勢,破之。秋七月十七日乙巳,民部大輔橋本正高攻山名氏清,不克死之。八月二十三日辛巳,高野政所、
【姓名闕。】
隅田某等與山名氏清戰于紀伊,敗走。九月七日甲午,山名氏清陷生地城。
【花營三代記。○按新葉和歌集,是歲冬,帝在狹城山行宮。其事不詳,他書無所考。】
弘和元年辛酉,冬十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後愚昧記。】
十二月三目甲寅,中務卿宗良親王上新葉和歌集。
【新葉和歌集序。】
是歲,改元。
【和漢合運。】
二年壬戌,春正月二十四日甲辰,先是楠正儀歸順,至是與山名氏清戰於河內平尾,敗績。
【參取河內通法寺文書、三刀屋文書、和漢合運曆。】
閏月二十三日癸酉,春日社火。
【皇年代略記、和漢合符。】
夏四月十一日庚寅,後圓融院讓位於太子幹仁,是為後小松天皇。
【歷代皇紀、皇胤紹運錄、皇年代略記。】
十三日壬辰,小山義政與足利氏滿兵戰,敗死。
【鎌倉大艸子。】
是歲,菊池武朝討族人反者于守山平之。
【菊池武朝申狀。】
三年癸亥,夏四月十九日壬辰,京師地震。二十四日丁酉,地大震。二十六日已亥,又震。二十八日辛丑,又大震。
【後愚昧記。】
元中元年甲子,改元。
【和漢合運。】
三年丙寅夏六月,小山若犬丸田村莊司則義舉兵,各據其城。秋七月,小山若犬丸田村則義與足利氏滿戰于下總古河,敗死。
【喜連川系圖。】
九月二日乙卯,赤松氏範與足利義滿兵戰於播磨清水而敗。氏範及子氏春、家則、祐春、季則自殺。
【赤松系圖。】
四年丁卯,春三月,小田五郎舉兵常陸,據宍戶男體城。
【喜連川系圖。】
是歲,疾疫流行。
【和漢合運。】
五年戊辰,夏五月,上杉朝宗攻陷男體城,小田五郎死之。
【喜連川系圖。】
七年庚午,秋七月,大雨踰月不止。是歲,疾疫流行。
【和漢合運。】
八年辛未,冬十月十六日己巳,京師地大震。
【明德記。】
是歲,大飢,疾疫流行。
【參取常樂記、和漢合符。】
九年壬申,冬閏十月二日己卯,先是足利義滿議講和,迎天皇于京師。至是天皇駕腰輿發行宮,關白以下皆從,羣臣多戎衣。
【續神皇正統記。○按皇年代略記作駕鳳輦,未知孰是。】
車駕至大覺寺。
【續神皇正統記、歷代皇紀。】
五日壬午,天皇傳三神器於後小松帝。
【續神皇正統記、歷代皇紀、皇年代略記、東寺長者補任。】
應永元年二月,上尊號曰太上天皇。
【皇年代略記。】
薙髮,法名金剛心。
【古本帝王系圖。】
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丁己,法皇崩,稱後龜山院。
【和漢合運。○葬地無所考。】
嘉吉三年九月,前權大納言藤原有光等起兵入禁中,取神璽、寶劍擁王子萬壽寺僧金藏主者據延暦寺。金藏主有光敗死,棄寶劍於清水寺傍。
【參取天地根元歷代圖、續神皇正統記、護正院文書。】
吉野遺民奉神璽,擁王子二人據吉野。圓滿院僧圓胤亦還俗,更名義有,
【義有據薩戒記永亨九年八月八日之條。】
起兵于紀伊。 長祿元年十二月,赤松家士佯降吉野,殺二王子,取神璽歸京師云。
【諸門跡譜、上月記、赤松略譜、應仁外記。○按二王子名諱、昭穆,今無所考。吉野高峯山福源寺有一古牌,記曰一宮自天親王,二宮忠義大禪定門。紀伊色川氏所藏文書曰,色川鄉先皇舊地,其龍孫既幸大河內行宮,移速赴錦幡之下。乙亥八月六日,忠義。那智山實方院所藏文書亦曰,乙亥七月十八日,忠義。蓋忠義所謂二宮,而乙亥康正元年,吉野不及再建元,故以甲子行乎,竝未詳。楠氏系圖正理下亦曰,此時南帝後醍醐帝四代孫也。赤松反取神器之後,十津川皇居破而崩於北山高野上高福寺。此所謂南帝指一宮乎。雖系圖脫略,不足為據。今姑附此,以備後考。】
大日本史 卷第七十一 終
[久遠の絆]
[前卷]
[次卷]
[再臨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