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真政傳紀 敕撰 / 大物主櫛甕玉命・大直根子命 漢譯 / 和仁估安聰

秀真政傳紀御機織留梭廿四:別雷天皇扶桑國造蓬萊山紋

抑天孫尊初   造新治宮且築婆   及貳荒宮以   治其民豐饒安居
來歷拾八萬   貳千五拾歲是時   倩以鑑后宣   彌制世則民增矣
雖然倍民數   未曾有增其田地   以爰校食則   后世糧米不足也
於此處新田   以平地故無缺水   於高野田則   以天水生萬物故
若夏不雨則   迄雜榖皆當失種   若雖造筧樋   運水竹木易朽損
欲永全則須   造堰築提以通水   則高野為田   欲普馭巡發高田
乃自宮馭馳   從伊豆崎乘鴨䑶   徃伊勢之宮   所請以諸國巡符
時天照太神   未聽之故建假宮   於渡會之縣   暫住居此於其間
巡山田之原   視之則三谷川低   山田野堆高   故從川上於其岸
築堰堤通水   於山田原以為田   及玉歲之時   為熟田稻成瑞穗
其外伊勢國   拾八箇所作堰堤   便天照太神   叡覽之而后聽之
敕以為巡狩   是普觸告大八洲   干時第廿九   秢南樹五百一條
三拾八穗歲   鎈亞杜芽月朔日   梅花初咲時   設宴奉招請天孫
瓊瓊杵尊於   日算宮奉饗應之   是日算宮者   古思兼神建之以
為撰曆璽處   其次使牟良雲命   為定曆璽役   其后天孫照彥尊
御降臨之時   加供奉之臣依之   以思兼命子   手力雄命為此役
今般手力雄   請巡狩之供因更   以天使召則   天牟良雲命上天
時天照太神   敕天牟良雲宣汝   再為定曆臣   就中於日曆鑑役
則菆雲不宜   故改名天二上命   永為定曆臣   即為宮主響應之
以首途祝是   時皇太神以神璽   御機織留之   御書一卷賜之於
天孫丹仁尊   亦以鏡一面授之   於天兒屋命   亦以劍一振與之
於大物主命   詔宣儞等宜諦聽   先是以三種   之寶器賜於天子
天忍穗耳尊   是今所授兄天孫   故太玉命與   香樹山命為翼臣
今亦天兒屋   與大物主為翼臣   永當守護於   天孫瓊瓊杵尊也
君與臣心神   一致以當治其民   比鳥以譬曰   國則胴也君則首
鏡臣則左羽   劍臣則右翼物部   則足民則毛   備伍軆以國全故
亡鏡臣正統   則若其君失神德   因離民之心   遂不能踐寶祚兮
亡劍臣正統   則若其君失威勢   故別物部意   遂及掠位奪地兮
惟受鏡臣常   在君之左配春地   故主生育以   稻薩是鑑民業眼
亦與劍臣恆   在君之右配秋天   故主罰僻以   秎稅是摠物部掌
所以別三種   之神器賜授與之   是不有別儀   永欲為君臣一致
尚在邃妙理   委細染璽紋中兮   皇太神親以   神璽御書授賜之
天孫尊央謹   受之頂戴以三禮   瀨織津姬自   以八咫鏡授賜之
春日神左惶   受之頂戴以三禮   速開津姬以   八重墻劍授賜之
子守神右惶   受之頂戴以三禮   是秀真之神器矣
而后祝首途   以三種神器納櫃   以賢樹為表   令持於御幸輿前
以手力雄命   為先驅次勝手命   次大物主命   各騎馬之供奉也
次神器之櫃   次八英之御輿次   天兒屋命駕   有馬徒物部等都
八拾餘人也   從伊勢宮發輿而   徃飛鳥之宮   謁兄天孫照彥尊
從是徃三津   西宮令堀神崎川   造堰新開田   從是徃天真井原
詣朝日社納   神幣徃扶桑根國   於處處定堰   入阿治波世神館
將登根白山   時以岱輿奉獻之   天孫尊乘之   登白山嶺皆巡見
歸本宮是輿   斜時自在直故問   是何人作哉   主對言學祖叔母
以初所作也   祖母菊桐姬曰吾   妹承淵臺女   徃海西赤縣神洲
為崑崙主妻   生子成長為國主   稱玄圃積王   以其母稱西王母
其山嶮難登   故王母自校使匠   初作是岱輿   乘之輒通嶮岱以
調用為養育   頃來扶桑在于此   便表拜謁時   天孫尊相覽太歡
根國改高志   是山號岱輿白山   其報在雛嵩   以三千壽桃實花
賜於西王母   西王母太喜曰在   花實同時稀   便為土產以歸國
時彌生朢日   饗應庭在盛梅花   天孫視之宣   發輿時受梅花宴
來經一月半   今亦獲珍輿受饗   視同梅花是   則天之前兆乎親
折其梅花以   翳日影頭上南行   徃瀛洲高島   酒波宮在盛櫻亦
折其櫻花以   翳日影頭上南行   徃萬樹館使   太田命築本莊堰
開山崎田使   箕島命築新莊堰   發熊野田而   南行於音玉川里
在衢大神於   汀砂上眠居者其   身長拾七咫   面頰朱如赤蘵色
其鼻長七咫   眼如鏡如日赫也   供奉八拾神   恐怖敢不得相訪
時天尊孫敕   天鈿女宣汝是相   勝於人者宜   往問之天鈿女乃
露其胸乳抑   裳帶於臍下笑噱   而向立是時   衢神寤眠問曰汝
為之何故耶   和曰吾天鈿女也   天孫尊御幸   路前在如此居者
是誰耶衢神   對曰聞天照太神   之皇孫尊今   將御巡幸故設宴
於櫨川假宮   奉迎相待久吾名   長田猿田彥   時天鈿女復問曰
汝將先我乎   我將先汝行乎對   曰吾先啟行   天鈿女復問曰汝
徃何處耶亦   知天孫神徃處耶   答曰吾俯慮   天孫遂應徃月隅
高千穗之峰   吾則應徃伊勢之   狹長田川上   因曰顯我者汝也
故汝當送我   以致之矣天鈿女   還詣報狀白   天孫尊歡受饗應
亦折櫨花以   翳日影頭上南行   時嶽尾崎東   未通故使猿田彥
排崩天巖岌   以稜威道別通是   鎧崎吹御崎   東鏡崎排崩道別
三尾土積上   於岳是名三上山   築堰發新田   依其功以猿田彥
賜璽三尾神   隨猿田彥命所好   敕天鈿女宣   汝宜嫁以顯神名
即為之姓以   賜猿部之君號故   音樂人為君緣也
天孫敕諸神   宣今西尾道別計   東尾為田夥   是當鑑故名鏡山
新田登瑞穗   故假居號瑞穗館   從是徃多賀   敗神宮捧幣而后
徃美濃南宮   時天國玉翁太悅   饗應白君言   我昔亡一男無嗣
春日神依瓜   生子儲高彥根命   老歡不超是   便獻上真桑瓜亦
各進以一匣   八拾餘神皆謝喜   便排別雲路   徃科之國諏訪神
饗應以行案   奉送於天原見山   凌暑登山上   視四方宣裾野廣
水生於峰則   裾野皆為田故敕   使手力雄命   毄裾野八面之湖
以其土上嶺   當為蓬萊花玖則   東名山中湖   東北角名阿栖湖
北名河口湖   北西隅名本栖湖   西名荷篠湖   西南隅名精進湖
南名鎮鰭湖   東南隅名須戶湖   新治民聞之   數萬人群來堀湖
以其上登嶺   為八英容未中峰   天孫仰天宣   嗚呼遺中峰哉時
宙雷雄現曰   豈空君之稜威乎   瀛湖浚土與   三尾土一荷擔來
倏造中峰言   以朝間働報君恩   天孫太歡以   中名稜威朝間峰
神德實不測   故枇杷湖邃不雙   山高容無雙   爾來常雪降不消
中峰絡為池   自八嶈溪水流為   九千里新田   及裾周三萬里田
敕八湖主宣   當廿歲一為浚之   而后天孫尊   入御酒折宮是時
此國守護主   大山祇奉迎之以   響應時使娘   共御饌其葦津姬
容顏美麗也   因天孫尊召之以   纈一夜契情   而后還新治宮造
高天幸瓏宮   禘元元明天上神   行大嘗會以   三種神器受禪儀
告於天祖神   祈蒼生穩居而后   共納宮前飾   毓花熏香建八幡
其翌日普觸   令萬民入宮內以   為拜見之矣   而后天兒屋命還
曉島宮越歲   至春大物主命獨   徃日高見國   於處處築堰發田
遂徃日隅宮   時祖父日隅王叟   大歡曰汝父   成日本大國魂神
乍陰喜悅來   雖欲一徃秢既老   未敢行今幸   獲相於儞老後歡
不斜饗之時   大物主談曰去歲   我君太日山   以為蓬花八英容
永居雪生水   是開發新田基也   日隅王聞之   拍手大愬曰我雖
發新田未曾   知其生水道將終   今依孫之教   獲萬寶寔天孫尊
萬世之主祖   寶之神明也汝必   以忠當務也   而后送國境互別
大物主命獨   北海濱通徃西南   於處處巡見   可為田皆以指圖
使其他物部   造堰築堤或堀川   亦涉佐渡島   開新田還高志國
巡見以造堰是矣           于時天孫尊   因所思慮有之便
敕命天兒屋   以留於新治宮而   后使勝手命   為供奉而發乘輿
東海道幸西   時大山祇命設宴   於伊豆崎之   假宮奉迎而饗應
其膳部猶前   使葦津姬以進之   時姬白君言   妾實懷姙最滿兮
因是天孫尊   憶即召俱詣伊勢   應奉告是由   故為其整裝於爰
其母連姊妹   磐長姬以徃假宮   請拜天顏故   天孫尊召其母時
母白君言君   以妹女為奇召之   可然亦在吾   寵愛之姊娘如是
飾言端所以   天孫尊發貳情即   被召磐長姬   時天孫瑞覽之則
其面容皞尖   在妒嗔相故消肝   絕言忽變情   猶元召葦津姬以
為皇姤之時   父聞之驚嘖妻曰   汝卒爾吐言   表誤我自元知之
故不出御前   急可歸三島本宅   時母姊共恥   其懸妒於葦津姬
欲墮罪故使   其婢以語偽謀曰   爰孕一夜故   是徒亂貞道其計
未成而發輿   徃伊勢白子寓遂   達偽於天聽   時天孫生疑意故
夜未曉廢契   發輿還御伊勢宮   迹獨葦津姬   未是惺遲立後行
在松坂關閥   以不通葦津姬輿   故失本意復   還入於白子寓而
仰天嘆曰妾   今已墬偽謀哀哉   被吾恥迄父   為滌之故植櫻樹
誓於天曰吾   曾祖櫻大人神以   此花捧於天   皇太神即植之於
大內宮校訂   伊勢道成放活枯   若有妒恨則   此花蕶告天所以
名稱花王也   今我受灾難所以   植此樹為鑑   我胎若非天種則
此花蕶落且   實正天孫之胤則   將產時應開   是三誓而歸故鄉
姙滿拾貳月   至涸月朔曦同時   安產三男子   所然在三胞各紋
其一梅花形   且其二櫻花形且   其三櫨花形   時侍臣皆怪惢之
以有狀峰天   葦津姬未安心故   到天原見山   於麓作無戶室迴
積多柴為墻   入母子共在其中   誓天曰所產   三子實天孫之胤
若非天種則   當燒死也即以火   同時焚柴則   三子各難忍熱故
自將這出時   天原峰池水化龍   飛降彰稻上   吐水導其子隨之
這出熖墻外   三子俱無恙得脫   依現瑞兆諸   朔之消火誘姬出
速母子俱以   乘輿奉送酒折宮   告知天亦從   白子寓誓櫻涸月
朔日自開而   于今不斷花告之   天孫聞兩瑞   解疑所以乘鳧䑶
從鳥羽浦出   速徃著沖津濱而   以早雉子告   是於酒折宮于時
葦津姬微怨   廢情被衾臥不報   故雉子飛返   于沖津告以有狀
於爰天孫尊   暫思惟以詠和歌   染璽於短冊   使沖彥命以賜歌
敕使徃奉之   即姬擎短冊謠之   塢起都茂波   坪儞波與禮度茂
佐禰社估茂   掗多和怒嘉茂餘   破麻都智度利與
如是御製歌   一詠吟則變怨意   復吟催感淳   三吟則命肝心神
因茲自步行   巡裾野馳蹎以徃   於沖津濱寓   時天孫尊悅不斜
俱以乘輿並   出濱徃於大宮地   父大山祇命   以酒肴迎途為宴
於裾野三饗   且諏訪彥奉迎於   須走宮饗之   從是入座酒折宮
而后天孫尊   詔三島及諏訪之   諸臣曰汝等   勿疑朕以花被日
影徹神通門   以校則有紋證據   因茲以諱之   其火初期時這出
子號火明尊   諱名梅仁以為兄   次火盛進時   這出子號火進尊
諱名櫻儲且   炎弱時這出子號   彥炎出見尊   諱名櫨杵以為弟
且葦津姬誓   所值應當產子時   初開猶不斷   故稱這花開耶姬
為正姤御坐   酒折宮造營之是   古天照太神   欲降誕舊迹宮故
使夏木神獻   御產衣幸菱綾織   以親乳養育   所以母稱子安神
三子各成長   時火進尊蟹黜奮   滯胎中瘡癢   故以白髲酢芹艸
亦名蟹除草   用之療則悉治故   改號酢芹尊   此子成長后為報
以白髲酢芹   為脫少兒蟹黜藥   普施萬民名   蘇民守將來受故
稱白髲神宮是也           厥后天孫尊   登天原見山中峰
叡覽絡八嶈   太歡宣朕神安寧   為八櫻容峰   常不斷居雪是則
民豐饒根元   故亦號豐居雪山   亦池水化龍   導出炎中之三子
代命授壽以   稱攝龍姬神功水   名這代池在   都鳥游池投萊花
則鳥戲游之   景色純補氣眺望   良久座蓬上   使子守命畫之以
將還起座則   不慮蓬葉沒君之   衣裳以摸狀   隨下山則聽政務
此秋天下稻   皆悉登瑞穗稅天   萬民太悅各   以地口初穗稅天
故蓬葉染衣   稱山葉止色御衣   是蓬留謂兮   稱山葉止色御衣
為禘天御衣   是蓬則蓬萊此草   一食延千壽   故曰千世見艸亦
東菜類之味   若猶艾故人不好   比之則蓬菜   百倍苦故人未食
東菜蓬菜共   根形猶人軆色黃   葉形如薺萵   花黃如八英芍花
萊則服來葉   葉似艾禿形破亂   能補血老蘇   化稚兮古蠶生此
稚產靈神初   扶桑獲蠶飼之道   蠒含口為絲   菊桐姬學之織絹
獻御衣扶桑   本故名扶桑根國   今般大物主   子守神巡發新田
從北海街道   徃扶桑根白山宮   進都鳥純畫   菊桐姬悅則摸紋
織鳥純絹以   獻上之於天孫尊   亦賜西王母   王母為土產是始
鳥純織之緣   大物主徃多賀則   宮人都惠命   其妻阿佐姬迎道
父大物主悅   入館其邊桑榮佳   故使阿佐姬   教之以扶桑蠶飼
蠒縷絲織絹   為衣服裁縫之道   阿佐姬建社   祭日本大國魂神
五臟神加命   製新尺名御服尺   以衣服裁縫   普教遂徹大八洲
故八洲總名   稱扶桑國在神故   處名大國里   蠶飼獲此里本緣
其后天孫尊   登豐居雪山巡狩   徃北嶺時冷   腹中痛子守命言
予前腹冷疼   則食蔘艸以療之   則煎蔘根以   進之則腹溫療之
是有蔘和功   其根如細菔色黇   生一莖四枝   五葉配人身支指
夏日少花咲   秋成實種如赤豆   味丼苦功能   溫生潤養性整脾
補益心神故   名人身艸稱人蔘   山雖生百艸   是蓬萊蔘三艸功
甚勝故稱之   號蓬萊參山是矣   古天兩柱神   於瀛洲豎國中樘
號之曰瀛壺   厥后天照皇太神   於日高見國   方丈高神座之邊
豎東洲中樘   號曰方壺之石牌   今伊豆太神   於蓬萊參山簏豎
地球八面之   中樘號曰蓬壺故   天照太神敕   賜璽號蓬萊親王
新治民其慕   神德譬如流水低   此宮觸法度   則能守故模風俗
飛鳥故民與   新民別海陸水際   猶磯之輪上   譬如作雛紙卷絞
於心柱之狀   正政秀於真所以   心治民增整   經貳萬八千餘歲
秢南樹改植   第三拾秢元曆頃   自然改國號   曰磯輪上秀真國
普天下漸歸   風俗皆模而大樂   世世風饒治   既春秋迄八萬歲
御座酒折宮   時從日高見國以   敕使招兩宮   故天元見日本宮
與蓬萊親王   丹仁尊訴詣上於   日高見天宮   則天子浸仁尊詔
於兩宮太子   宣朕既齡老日足   故飛鳥宮號   大日本飛鳥親王
與蓬萊親王   永常心神和睦以   互宜治其民   猶秧睹神守當日
以兄弟子配   秧睹儞等應紃聽   天下民者則   不一人有之民兮
稱天皇者則   天下萬民之君矣   父則納箱根   子則兩啞同慈惠
蓋以花實香   蒼生尊是為君者   勿有蓋臭慮   天日尊在世觀聰
以為一天嗣   是天皇兮當智識   故箱根遺詔是矣
遂鑿洞穴於   稜威雄走山親徃   靜納居關岩   已成神因遺詔稱
箱根皇太神   兩親王行孝祭而   后蓬萊親王   以是遺詔能守之
故若於兩民   有諍論事時早速   遣其臣以為   合捌之以古民言
如是事雖有   度度皆以豎古民   若新治民有   損料則自蓬萊宮
價賽之所以   一生之間兄弟和   爾來和兄弟   曰波良嘉良是則
自蓬萊和訓   以配兄弟本緣也   今蓬萊親王   造伊豆崎宮居此
箱根皇太神   孝祭禮三歲親行   而后從伊豆   御幸登瀛中壺峰
視山背之野   敕山咋命宣汝弟   興津彥為神   汝是兄而未其功
故堀山背野   以土登此峰當模   太日山八英   因山咋命堀池以
摹之若英支   傍似故名日枝山   其池水能御   新田稻菩薩潤故
名御菩薩池   亦隨御田名蟻池   西岌巖峾逆   愛宕食菓無居人
故排別巖峾   生宕流各居人河   伊志川入堰   以活嗟地為瑞田
氤氳凝雷聲   故別雷鎮之西則   熏燧爺神社   東則罔象女神社
於競生丘館   為是故名別雷山   時天照太神   敕宣雨則霖旱損
別峾巖生流   納田則永全神功   勝於天雨實   以雷裂別為兩段
生水火之神   是則國常立尊再   天降稜威故   賜璽號別雷天皇
且使太田命   堀廣澤池開新田   遂成山背國   天下萬民慕神德
秀真政普徹   一統模風俗雅樂   先東日隅王   欲摹之開高田則
沼堀浚以土   積上於阿曾部岳   為居雪山發   其間新田七萬里
海中名員島   新築山號員嶠山   於員島絡汀   初生魚名員鯡魚
因茲開新田   納鯡魚活地肥稻   爾來以員鯡   送諸國為新田肥
天兒屋命亦   於春日鄉欲模之   堀山迹川以   其土積上飛火岳
為神戴山容   伊吹主命亦模之   於伊豫天山   生滴流以發新田
時飛鳥親王   欲模之飛鳥宮改   名天香山宮   因堀初賴川以土
埋飛鳥川淵   為新田是時正姤   菅田姬歎之   白君言飛鳥淵則
君之御禊所   今埋之則雖益田   不祥也君昔   不用奇彥諫遷宮
故受嘲有穢   為滌其穢行御禊   今更捨御禊   是穢上再重穢也
奚在神明哉   當止之泪流諫之   時香山親王   不聽是乃謂姤曰
奚執女政乎   汝是以產子為役   未生子無役   仍解契情離別之
以返於其父   而豐磐間戶神女   是名初瀨姬   容貌美麗故召之
以為正姤也   且大山祇命於東   模是號大山   生滴流坂向小野
皆以為新田   造室植橘以寵之   五男真占造   住居此故稱橘君
在世世大橘   而后別活地天皇   於酒折舊地   造營蓬萊淺間宮
其結構莊嚴   鍍金銀珠玉琢甍   樓臺棧高橋   咸以朱漆彩色故
階昇降者皆   著綿織韤袋以步   未足袋徃則   於漆途上頓走倒
階慕行如旅   故韤謂佗毘本緣   益天下泰平   既經拾萬歲猶元
登瑞穗豐饒   萬民安居以歡樂   庭松鶴營巢   於裾野八湖龜游
鶴採蓬萊以   洗湖飡根而捨棄   龜好飡此葉   以蓬兆占知逢離
龜兆知涌渴   如是盡心神以為   新田開發咸   天皇丹仁尊德功
秀真莫太知是矣

         
         
         
         
         
         
         
         
         
         
         
         
         
         
         
         
         
         
         
         
         
         
         
         
         
         
         
         
         
         
         
         
         
         
      
         
         
         
         
         
         
         
         
         
         
         
         
         
         
         
         
         
         
         
         
         
         
         
         
         
         
         
         
         
         
         
         
         
         
      
         
         
         
         
         
         
         
         
         
         
         
         
         
         
         
         
         
         
         
         
         
         
         
         
         
         
         
         
         
         
              
         
         
         
         
         
         
         
         
         
         
         
         
         
         
         
         
         
         
         
         
         
         
         
         
         
         
         
         
         
         
         
         
      
         
         
         
         
         
         
         
         
         
         
         
         
         
         
              
         
         
         
         
         
         
         
         
         
         
         
         
         
         
         
         
         
         
         
         
         
         
         
         
         
         
         
         
         
         
         
         
         
         
         
         
         
         
         
         
         
      
         
         
         
         
         
         
         
         
         
         
         
         
         
         
         
         
         
         
         
         
         
         
         
         
         
         
         
         
         
         
         
         
         
         
         
         
         
         
         




[久遠の絆] [御織廿三] [御織廿五] [再臨ノ詔]